《致王倫》是唐代大詩人李白遊覽涇縣(今安徽南部)桃花潭時,寫給當地友人王倫的送別詩。這首詩的前兩句描寫了王倫在即將乘船離開時為白送行的情景,簡單自然地表達了王倫對李白淳樸真摯的感情。
後兩句先以“深千尺”贊美桃花潭的深邃,再以“不及”二字,用襯托的方法,將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的千尺潭,生動地表達了王倫對李白真摯深厚的情誼。全詩語言清新自然,想象豐富奇特。雖然只有四句二十八字,卻是李白詩歌中流傳最廣的名篇之壹。
擴展數據: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李白從秋浦遊覽涇縣(今安徽省)桃花潭時所作。王倫是李白的朋友。歷代出版的《李白集註》、《唐詩三百首》、《唐詩全集》都認定王倫是李白遊歷涇縣時遇到的壹個普通村民,這種觀點壹直延續至今。
近代皖籍學者王光澤、先後對王氏宗譜、王氏宗譜、王在涇縣續支進行了研究,得知“王倫,又名,唐代著名學者”,是五世之孫,與李白、王維等人交好,經常往來詩答。
開元天寶年間,王倫為涇縣知縣,李白“等他,不忍離他”(詳見《李白日記》第二輯李瑟娥子龍《關於王倫》)。王倫辭官後,住在涇縣桃花潭。根據這首詩或為李白訪問時,王倫住在桃花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