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溫庭筠是魚玄機的老師。魚玄機喜歡他並向他表明心跡,而溫庭筠婉拒了她,把她介紹給了少年才子李億。
844年,魚玄機出生在唐朝的都城長安,在她十歲的那壹年,憑借自己的才華而被當時的大詩人溫庭筠所相中,之後魚玄機便拜溫庭筠為師父。溫庭筠非常欣賞魚玄機的聰慧和才華,對魚玄機多加指點,亦父亦師。
而魚玄機自幼喪父,對於這個才華橫溢、溫暖多情的男人產生了少女情感,並不可自拔。但溫庭筠自覺樣貌醜陋,而且與魚玄機相差三十歲,不忍辱沒魚玄機,只肯與魚玄機以師徒相稱。
在後來分別的那段時間中,兩個人也壹直保持著師父兼朋友的關系。後來魚玄機十四歲的時候,在壹次參加科舉考試的外面,由於女子不能參加考試做官,因心中有感慨,便在崇真觀內題了壹首詩,這壹幕恰好被這壹年的科舉狀元李億看到。
於是兩個才華橫溢又是郎才女貌的人,在溫庭筠充當媒婆的情況下,便順其自然的走在了壹起。然而此時李億的家中已經有壹位正妻。所以即使他再怎麽喜歡魚玄機,也只能委屈她做妾。
令人惋惜的是,魚玄機成為李億的小妾後不久,兩個人的恩愛生活也僅僅維持了幾個月,便被他的正房妻子強迫著寫下了休書,將魚玄機趕出家門。但李億並沒有忘記舊情,而且將魚玄機安置在了壹個道觀中。但盡管如此,相見壹面還是非常困難,好景不長,兩個人的緣分便走到了盡頭。
之後心灰意冷的魚玄機私生活淫亂,最終因爭風吃醋,壹時失去理智,把情人的貼身丫環鞭打致死而被判為死罪。那壹年,魚玄機還是個26歲的妙齡少婦。
溫庭筠在千裏之外,聽說自己的學生落得如此下場,痛心疾首。而他自己日子混得也很狼狽。每到壹處,溫庭筠都喜歡和歌女廝混、不檢行跡。大家都知道他的詞寫得好,但他自己不珍惜自己的名聲,總是諷刺官員,得罪了壹些人。
擴展資料
溫庭筠,原名岐,字飛卿。唐代詩人、詞人,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主要作品有:《商山早行》、《過陳琳墓》、《蘇武廟》、《菩薩蠻》等。
溫庭筠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更是刻意求精,註重詞的文采和聲情,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被尊為“花間派”之鼻祖,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
魚玄機,女,晚唐詩人,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初名魚幼微,字蕙蘭。
魚玄機性聰慧,有才思,好讀書,尤工詩。與李冶、薛濤、劉采春並稱唐代四大女詩人。其詩作現存五十首,收於《全唐詩》。
關於魚玄機的罪案,溫州大學張乘健教授認為,《三水小牘》關於魚玄機“妒殺”綠翹的故事有編造的痕跡。
理由有二:壹、綠翹已死,她死前和魚玄機說的話來源不可靠;二、綠翹作為魚玄機的女僮,年齡頂多不過十幾歲,而說的話義正詞嚴,全然不像天真爛漫的稚齡女孩子的口氣。這些話未見得是皇甫枚所編造,很可能就出自京兆府刀筆吏對魚玄機罪案的陳述;而綠翹斥魚玄機“淫佚”,簡直就是京兆府尹對魚玄機嚴正的判詞。
張乘健認為,綠翹事件必定有復雜的背景,裏面隱藏著隱秘的委曲和細節;所謂魚玄機“妒殺”案是亙古之謎,也是千古奇冤。
百度百科--溫庭筠
百度百科--魚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