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關於贊美紅棗的詩句
關於紅棗銀耳的詩句 1. 形容百合蓮子銀耳羹的唯美句子
1、人生如茶,靜心以對。對錯無辜,緣由前生。認得清,放下是聰明。看不透,壹場夢無痕。不雨花猶落,無風絮自飛。應觀法界性,壹切惟心造。
2、壹襲青衣,染就壹樹芳華,兩袖月光,訴說絕世風雅。
3、此生若能得幸福安穩,誰又願顛沛流離?
4、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5、壹日心期千劫在,後生緣、恐結他生裏。
6、如有來生,我願為樹,壹葉之靈,窺盡全秋。
7、壹湖秋月碎離愁,風也迷離,雨也迷離。
8、我為妳入了魔,就罰妳傾這壹世來渡我。
9、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10、歲月靜好,夜色溫柔。妳還沒來,我怎敢老去?
11、有節骨乃堅,無心品自端。幾經狂風驟雨,寧折不易彎。依舊四季翠綠,不與群芳爭艷。
12、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13、人人避暑走如狂,獨有禪師不出房。非是禪房無熱到,但能心靜即身涼。
14、壹日兼他兩日狂,已過三萬六千場。他年新識如相問,只當飄流在異鄉。
15、在世如蓮,凈心素雅,不汙不垢,淡看浮華。
16、彼岸花開,花開彼岸,花開無葉,葉生無花,花葉生生相惜,永世不見。
17、落花不解伊人苦,誰又憐惜伊人情。空傷悲,獨愁悵,怎解此心淒涼。風吹,心冷,思念長;凝眸,望川,人斷腸。同是斷腸人,不知心傷幾許。
18、借壹絲秋風清逸,披壹件淡雅素衣,飲壹杯雨前清茶,漫步於梨花樹下,任白花紛落,溫文爾雅,凈玉無瑕。
19、本欲起身離紅塵,奈何影子落人間。
20、人的壹生能有幾次錯過,驀然回首,不禁潸然淚下,再遇之時,已不見年少輕狂,悠悠流年,韶華白首,轉瞬即逝,再念起,妳我只是那塵封與記憶裏的往事。
2. 煮銀耳湯作文
在這個炎炎夏日裏,媽媽教我學會了煮壹鍋美味的銀耳湯。
這兩天,我和媽媽商量了壹下,來註意過銀耳湯解解暑,可是我不會,怎麽辦呢?於是,我就讓媽媽教我。說幹就幹,媽媽買來了銀耳、蓮米、紅棗、冰糖。
媽媽說,先將銀耳用涼水泡開、洗凈,看著那泡開的銀耳,就像壹朵朵剛剛綻放的白蓮花,捏在手裏軟軟的、滑滑的,當我把銀耳、紅棗、冰糖等這些配料放到鍋裏,加上五分之四的水,這樣就開始煮了。媽媽說,開始用大火煮,當煮開了的時候,就用文火(小火)煮,看著鍋裏那翻騰著的銀耳湯,漂亮極了。
這時,我聞到了壹股紅棗、銀耳飄出的香味。我垂涎欲滴,這時,我陶醉在吃銀耳的。
當銀耳煮好的時候,媽媽告訴我,夏天吃銀耳湯,不僅可以解暑,還可以生津、潤肺、養胃,還可以提高肝臟的解毒功能,是很好的營養品。我吃了壹碗銀耳湯,那甜甜滑滑的感覺讓我陶醉,我連忙對爸爸媽媽說:“妳們多吃壹點!!!”我以後還要煮這樣美味的銀耳湯。
也告訴小朋友們,別忘了夏天給妳們的家人煮壹鍋涼爽的銀耳湯哦!!。
關於贊美紅棗的詩句 1. 求有關贊美紅棗的詩詞,對聯,典故等
王中和,《紅雨》
湛紫的葡萄成熟了,
慢慢用刀裁;
金黃的鴨梨成熟了,
輕輕下手摘;
唯有通紅的小棗成熟了,
壹陣竿子打下來;
不公平,忍悲哀,
歡蹦亂跳,
投入大地母親懷。
莫非妳為生活添了蜜,
紅雨熱淚,
才降得這般好痛快?
宋朝郭祥正的《詠棗》:“黑腰虛羨爾,紅皺豈為然”;範成大詩“紫爛山梨紅皺棗”;可那是曬過的幹棗。也有人把鮮棗比擬作“紅玉”,如王安石《賦棗》詩“風苞墮朱繒,日顆皺紅玉”;黃庭堅詩句“日顆曝幹紅玉軟”。
白居易所作《杏園中棗樹》壹詩頗有趣,開篇先貶:“人言白果中,唯棗凡且鄙。皮皴似鬼手,夜小如鼠耳。胡為不自知,生花此園裏。豈宜遇攀玩,幸免遭傷毀。二月曲江頭,雜英紅旖旎。棗亦在其間,如嫫對西子。”結語再褒:“君愛繞指柔,從君憐柳杞。君求悅目艷,不敢爭桃李。君若作大車,輪軸材須此。”宋代文人王安石也作《賦棗》詩盛贊:“種桃昔所傳,種棗予所欲。在實為美果,論材又良木。”清代詩人張镠作《富平棗》詩贊曰:“何須珍異物,愛此壹林丹。霧暗青虬隱,秋花亦玉寒。吹豳常應候,則壤不名酸。寄語安期叟,如瓜詎可餐。”山東省發改委副主任王樹理也在 《詠棗詩》中極盡稱頌:“虬龍爪兮鋼鐵幹,耐堿耐貧復耐旱。春獻綠陰秋吐珠,多像魯北莊稼漢。”
清代詩人潘內召還特作《詠棗花》詩盛贊棗花之美:“忽憶故鄉樹,棗花色正新。枝迎馌餉婦,香惹賣漿人。纂纂飛輕雪,離離綴素珍。祗今秋漸好,頻撲任西鄰。”清代慶雲名士張鹹五所作《晚行》壹詩,描繪得頗有意境:“林棗離離豆綴花,綠槐村外夕陽斜。”
2. 形容紅棗的詩句有哪些
形容紅棗的詩句有:
《賀新郎 秋曉》
年代: 宋 作者: 蔣捷
渺渺啼鴉了。亙魚天、寒生峭嶼,五湖秋曉。竹幾壹燈人做夢,嘶馬誰行古道。起搔首、窺星多少。月有微黃籬無影,掛牽牛、數朵青花小。秋太淡,添紅棗。愁痕倚賴西風掃。被西風、翻催鬢鬒,與秋俱老。舊院隔霜簾不卷,金粉屏邊醉倒。計無此、中年懷抱。萬裏江南吹簫恨,恨參差、白雁橫天杪。煙未斂,楚山杳。
《絕句》
年代: 唐 作者: 喻鳧
銀地無塵金菊開,紫梨紅棗墮莓苔。
壹泓秋水壹輪月,今夜故人來不來。
《士馬後見赤松舒道士》
年代: 唐 作者: 貫休
滿眼盡瘡痍,相逢相對悲。亂階猶未已,壹柱若為支。
堰茗蒸紅棗,看花似好時。不知今日後,吾道竟何之。
《寄棗人行書贈子履學士》
年代: 宋 作者: 歐陽修
秋來紅棗壓枝繁,堆向君家白玉盤。
甘辛楚國赤萍實,磊落韓嫣黃金丸。
聊效詩人投木李,敢期佳句報瑯玕。
嗟予久苦相如渴,卻憶冰梨熨齒寒。
釋義:
紅棗 [hóng zǎo]:棗樹成熟的果實。
3. 形容紅棗的詩句
1.銀地無塵金菊開,紫梨紅棗墮莓苔。
壹泓秋水壹輪月,今夜故人來不來。——《絕句》唐代 喻鳧 2.白露皺紅棗,西風擺老荷。
昔年遊萬裏,今日興如何。——《懷昔》 宋代 舒嶽祥 3.堰茗蒸紅棗,看花似好時。
不知今日後,吾道竟何之。——《士馬後見赤松舒道士》唐代 貫休 4.白鷗池沼菇蒲影,紅棗村虛雞犬聲。
囪食坐曹良媿死,囊衣行部亦勞生。——《早炊高店》 宋代 楊萬裏 5.紅棗林繁欣歲熟,紫檀皮軟禦春寒。
民淳政簡居多樂,無苦思歸欲掛冠。——《送襄陵令李君》宋代 歐陽修 6.秋來紅棗壓枝繁,堆向君家白玉盤。
——《寄棗人行書贈子履學士》宋代 歐陽修 7.後皇有嘉樹,剡棘森自防。安得上摘實,貢之白玉堂。
《棗》 宋代 史堯弼 8.百果隨時效歲功,棗盤亦復薦年豐。《食棗有感二首》宋代 嶽珂 9.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壹婦人。
《又呈吳郎》唐代 杜甫 釋義:來堂前打棗我從不阻攔任隨西鄰,因為她是壹個五食無兒的老婦人。 10.庭前八月梨棗熟,壹日上樹能千回。
——《百憂集行》唐代 杜甫 釋義:當梨棗成熟之時,少年杜甫頻頻上樹摘取,壹日至少千回。
4. 贊美大棗的詩句有哪些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蘇軾《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釋義:棗花紛紛落在衣襟上。村南村北響起車繅絲的聲音,古老的柳樹底下有壹個穿牛衣的農民在叫賣黃瓜。
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壹婦人。——杜甫《又呈吳郎》釋義:來堂前打棗我從不阻攔任隨西鄰,因為她是壹個五食無兒的老婦人。
庭前八月梨棗熟,壹日上樹能千回。——杜甫《百憂集行》釋義:當梨棗成熟之時,少年杜甫頻頻上樹摘取,壹日至少千回。
棗花至小能成實,桑葉雖柔解吐絲。——王溥《詠牡丹》釋義:棗花雖小,秋後有棗兒甜脆可口;桑葉很柔弱,他能養蠶結絲,美艷的綾羅由桑葉生成。
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葉長。——李頎《送陳章甫》釋義:四月南風吹大麥壹片金黃,棗花未落梧桐葉子已抽長。
西風梨棗山園,兒童偷把長竿。——辛棄疾《清平樂·檢校山園書所見》釋義:西風起了,山園裏的梨、棗等果實都成熟了。
壹群嘴饞貪吃的小孩子,手握著長長的竹竿,偷偷地撲打著樹上的梨和棗。人言百果中,唯棗凡且鄙。
——白居易《杏園中棗樹》釋義:人們都說在各種果樹中,唯有棗樹既平凡,又粗鄙。風高榆柳疏,霜重梨棗熟。
——柳宗元《田家三首》釋義:寒風勁吹柳葉稀,霜下梨棗已透熟。***看藕如船,同食棗如瓜。
——李清照《曉夢》釋義:太華峰頭玉井蓮,開花十丈藕如船。安期生食巨棗,大如瓜。
數日西風,打秋林棗熟,還催人去。——吳文英《惜秋華·七夕前壹日送人歸鹽官》釋義:打落了成熟的棗子,似乎在催促友人早早回“鹽官”去。
5. 贊美大棗的詩句有哪些
1、《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宋代:蘇軾
原文: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譯文:棗花紛紛落在衣襟上。村南村北響起車繅絲的聲音,古老的柳樹底下有壹個穿牛衣的農民在叫賣黃瓜。
路途遙遠,酒意上心頭,昏昏然只想小憩壹番。艷陽高照,無奈口渴難忍,想隨便去哪找點水喝。於是敲開壹家村民的屋門,問:可否給碗茶?
2、《又呈吳郎》唐代:杜甫
原文:
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壹婦人。
不為困窮寧有此?只緣恐懼轉須親。
即防遠客雖多事,便插疏籬卻甚真。
已訴征求貧到骨,正思戎馬淚盈巾。
譯文:來堂前打棗我從不阻攔任隨西鄰,因為她是壹個五食無兒的老婦人。若不是由於窮困怎會做這樣的事?正因她心存恐懼反更該與她相親。見妳來就防著妳雖然是多此壹舉,但妳壹來就插上籬笆卻甚像是真。她說官府征租逼稅已經壹貧如洗,想起時局兵荒馬亂不禁涕淚滿巾。
3、《詠牡丹》宋代:王溥
原文:
棗花至小能成實,桑葉雖柔解吐絲。
堪笑牡丹如鬥大,不成壹事又空枝。
譯文:棗花雖然很小,但能結果實,秋後有棗兒甜脆可口。桑葉雖然柔軟,卻能養蠶吐絲。可笑牡丹花大得像鬥,卻什麽也不能作,不過白白長壹條枝子。
4、《百憂集行》唐代:杜甫
原文:
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
庭前八月梨棗熟,壹日上樹能千回。
譯文:年少之時,無憂無慮,體魄健全,精力充沛,真是朝氣蓬勃。當梨棗成熟之時,少年杜甫頻頻上樹摘取,壹日至少千回。
5、《清平樂·檢校山園書所見》宋代:辛棄疾
原文:
西風梨棗山園,兒童偷把長竿。
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處閑看。
譯文:西風起了,山園裏的梨、棗等果實都成熟了。壹群嘴饞貪吃的小孩子,手握著長長的竹竿,偷偷地撲打著樹上的梨和棗。別叫家人去驚動了小孩子們,讓我在這兒靜靜地觀察他們天真無邪的舉動,也是壹種樂趣呢。
6. 形容紅棗的詩句
1. 銀地無塵金菊開,紫梨紅棗墮莓苔。
2. 白露皺紅棗,西風擺老荷。
3. 秋來紅棗壓枝繁,堆向君家白玉盤。
4. 小棗金絲系萬方,樂陵根抵藝名揚。
5. 秋日棗林片片紅,金絲無核貢稱雄。
6. 書林喜發新財路,梨棗爭開小品書。
7. 紅棗林繁欣歲熟,紫檀皮軟禦春寒。
8. 嚼去馨生香,摘來露滿林。
9. 妙味宜天人,色香絕凡俗。
10. 觸齒甘欺骨,浮輝色凝晶。
11. 風苞墮朱繒,日顆皺紅玉。
12. 黑腰虛羨爾,紅皺豈為然。
13. 沛譙有巨棗,味甜蜜柑差。
14. 在實為美果,論材又良木。
15. 庭前八月梨棗熟,壹日能上樹千回。
7. 描寫大棗的詩句
唐代杜甫《百憂集》:庭前八月梨棗熟,壹日能上樹千回。
唐代白居易《杏園中棗樹》:寄言遊春客,乞君壹回視,君愛繞拮柔,從君憐柳杞;君術悅月艷,不敢爭桃李;君若作大車,輪軸材須壹些。
宋代王安石又說:在實為美果,論材又良木。
宋代詩人劉克莊有“棗木流傳容有偽,箋家穿鑿苦求真”。
今人施蟄存有“書林喜發新財路,梨棗爭開小品書”。
明人,揭軌《棗亭春晚》:“昨日花始開,今日花已滿,倚樹聽嚶嚶,折花歌纂纂,美人浩無期,青春忽已晚;寫盡錦箋長,燒殘紅燭短;日夕望江南,彩雲天際處”。
清代詩人蔣詩的:“水田聲裏疑無路,棗樹花香又壹村”;又有兒歌唱道:“金花銀葉片,端陽十裏香”。棗鄉氏謠:扛上長桿打紅棗,對對姐妹對對笑。摘壹顆鮮棗放入嘴中,真是,嚼去馨生齒,摘來露滿林。宋代趙 的“棗熟房櫳瞑,花妍院落明”。還有黃庭堅的“日顆暴千紅玉軟,風枝牽動綠羅鮮”。而唐代大詩人劉長郷的詩中:“行過大山過小山,房上地下紅壹片”。現代詩人申愛萍的《秋,在紅色夢裏》:“……我們離得很近/因何迷茫,陌生,凝神/是壹串串珍珠放光/是壹叢叢瑪瑙,溢彩/仿佛漫步葡萄園/千架枝藤/莫不是葡萄嫁接的新品種/壹顆棗樹,壹蓬紅傘/鉆在樹下壹碰/飄壹掛紅瀑布/卷壹場紅色風/象似落英/砸得額頭絲疼”。民間自古就有“壹日吃三棗,七十不顯老”的說法,西晉文學家傅 在《棗賦》中贊:“脆若嚼雪,甘如含蜜……全生卷氣,服之如神”。東晉詩人陶淵明也有:“黃花復 實,食之壽命長”的詩句。宋代郭祥正也說:“甜出諸餳上,香居百果前”。半個世紀前詩人李木庵在延安留下的詩句:“長生果祝星雲壽紅棗湯過鱸腍鮮”。他在《延安思》中寫道:“拋卷撥爐火,烤饃煮棗時,壹燈寒夜裏,此景暖人思”。
宋代詩人梅曉臣在《豪州李蜜學寄禦棗壹篋》:“沛譙有巨棗,味甜蜜柑差。其赤如君心,其大如王瓜。嘗供趨 門,豈及貧儒家。今見待士意,不異盧仝茶。食之天厭 ,詠德曾未涯”。明代李東陽的《若 夜饋送瓶棗》寫的壹片深情“異代神仙事不賒,如 丹棗勝如瓜,多情饋客詩兼遠,急 斜筐半步斜”。
8. 贊美棗的詩句
王中和,《紅雨》
湛紫的葡萄成熟了,
慢慢用刀裁;
金黃的鴨梨成熟了,
輕輕下手摘;
唯有通紅的小棗成熟了,
壹陣竿子打下來;
不公平,忍悲哀,
歡蹦亂跳,
投入大地母親懷。
莫非妳為生活添了蜜,
紅雨熱淚,
才降得這般好痛快?
宋朝郭祥正的《詠棗》:“黑腰虛羨爾,紅皺豈為然”;範成大詩“紫爛山梨紅皺棗”;可那是曬過的幹棗。也有人把鮮棗比擬作“紅玉”,如王安石《賦棗》詩“風苞墮朱繒,日顆皺紅玉”;黃庭堅詩句“日顆曝幹紅玉軟”。
白居易所作《杏園中棗樹》壹詩頗有趣,開篇先貶:“人言白果中,唯棗凡且鄙。皮皴似鬼手,夜小如鼠耳。胡為不自知,生花此園裏。豈宜遇攀玩,幸免遭傷毀。二月曲江頭,雜英紅旖旎。棗亦在其間,如嫫對西子。”結語再褒:“君愛繞指柔,從君憐柳杞。君求悅目艷,不敢爭桃李。君若作大車,輪軸材須此。”宋代文人王安石也作《賦棗》詩盛贊:“種桃昔所傳,種棗予所欲。在實為美果,論材又良木。”清代詩人張镠作《富平棗》詩贊曰:“何須珍異物,愛此壹林丹。霧暗青虬隱,秋花亦玉寒。吹豳常應候,則壤不名酸。寄語安期叟,如瓜詎可餐。”山東省發改委副主任王樹理也在 《詠棗詩》中極盡稱頌:“虬龍爪兮鋼鐵幹,耐堿耐貧復耐旱。春獻綠陰秋吐珠,多像魯北莊稼漢。”
清代詩人潘內召還特作《詠棗花》詩盛贊棗花之美:“忽憶故鄉樹,棗花色正新。枝迎馌餉婦,香惹賣漿人。纂纂飛輕雪,離離綴素珍。祗今秋漸好,頻撲任西鄰。”清代慶雲名士張鹹五所作《晚行》壹詩,描繪得頗有意境:“林棗離離豆綴花,綠槐村外夕陽斜。”
9. 關於紅棗的詩句
1. 唐代杜甫《百憂集》:庭前八月梨棗熟,壹日能上樹千回。
2. 唐代白居易《杏園中棗樹》:寄言遊春客,乞君壹回視,君愛繞拮柔,從君憐柳杞;君術悅月艷,不敢爭桃李;君若作大車,輪軸材須壹些。
3. 宋代王安石:在實為美果,論材又良木。
4. 明揭軌《棗亭春晚》:“昨日花始開,今日花已滿,倚樹聽嚶嚶,折花歌纂纂,美人浩無期,青春忽已晚;寫盡錦箋長,燒殘紅燭短;日夕望江南,彩雲天際處”。
5. 宋代詩人梅曉臣在《豪州李蜜學寄禦棗壹篋》:“沛譙有巨棗,味甜蜜柑差。其赤如君心,其大如王瓜。嘗供趨門,豈及貧儒家。今見待士意,不異盧仝茶。食之天厭 ,詠德曾未涯”
6. 宋朝郭祥正的《詠棗》:“黑腰虛羨爾,紅皺豈為然”;範成大詩“紫爛山梨紅皺棗”;可那是曬過的幹棗。也有人把鮮棗比擬作“紅玉”,如王安石《賦棗》詩“風苞墮朱繒,日顆皺紅玉”;黃庭堅詩句“日顆曝幹紅玉軟”。
7. 白居易所作《杏園中棗樹》壹詩頗有趣,開篇先貶:“人言白果中,唯棗凡且鄙。皮皴似鬼手,夜小如鼠耳。胡為不自知,生花此園裏。豈宜遇攀玩,幸免遭傷毀。二月曲江頭,雜英紅旖旎。棗亦在其間,如嫫對西子。”結語再褒:“君愛繞指柔,從君憐柳杞。君求悅目艷,不敢爭桃李。君若作大車,輪軸材須此。”宋代文人王安石也作《賦棗》詩盛贊:“種桃昔所傳,種棗予所欲。在實為美果,論材又良木。”清代詩人張镠作《富平棗》詩贊曰:“何須珍異物,愛此壹林丹。霧暗青虬隱,秋花亦玉寒。吹豳常應候,則壤不名酸。寄語安期叟,如瓜詎可餐。”
8. 清代詩人潘內召還特作《詠棗花》詩盛贊棗花之美:“忽憶故鄉樹,棗花色正新。枝迎馌餉婦,香惹賣漿人。纂纂飛輕雪,離離綴素珍。祗今秋漸好,頻撲任西鄰。”清代慶雲名士張鹹五所作《晚行》壹詩,描繪得頗有意境:“林棗離離豆綴花,綠槐村外夕陽斜。”
9. 宋.歐陽修《送襄陵令李君》綠發襄陵新長官,面顏雖老渥如丹。折腰聊為五鬥屈,把酒猶能壹笑歡。紅棗林繁欣歲熟,紫檀皮軟禦春寒。民淳政簡居多樂,無苦思歸欲掛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