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立夏節氣的特點是什麽_二十四節氣立夏的特點

立夏節氣的特點是什麽_二十四節氣立夏的特點

再過不久就是壹年的 立夏 節氣啦,這意味著炎熱的天氣開始了。關於立夏節氣的特點妳知道是什麽嗎?下面是我整理的立夏節氣的特點是什麽,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

更多立夏相關內容推薦↓↓↓

為什麽立夏要吃雞蛋

二十四節氣之立夏的由來

2022有關立夏的諺語100句

2022立夏節氣經典詩句詩詞

立夏的由來

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45°為“立夏”節氣。這就是立夏,在戰國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經確立了,預示著季節的轉換,為古時按農歷劃分四季之夏季開始的日子。立夏同 夏至 壹樣,在二十四節氣中,不光都是反映季節的節氣,而且都是反映進入夏季的節氣。地球繞太陽公轉,到達運行軌道45°時,便是立夏節氣。立夏節氣從5月5日或6日開始到5月21日或22日結束,太陽直射點從北緯16°19'到20°16',日照時間明顯加長,氣溫明顯升高,人們感受到初夏的味道和風景。

立夏節氣的特點

立夏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壹個節氣,表示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節。立字解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 ”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壹個重要節氣。

按氣候學的標準,日平均氣溫穩定升達22℃以上為夏季開始,“立夏”前後,中國只有福州到南嶺壹線以南地區真正進入夏季,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剛剛進入春季,全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18--20℃上下。

立夏時節我國南北的氣溫差異較大,而且同壹地區波動頻繁,華南其余的地區氣溫為20℃左右;而低海拔河谷則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熱,立夏時氣溫已達24℃以上。故此時也是農作物病蟲害的多發期和人們易於犯感冒的時期,正如左河水所雲:“南國似暑北國春,綠秀江淮萬木蔭。時病時蟲人撒藥,忽寒忽熱藥搪人。”

立夏以後,江南正式進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顯增多,連綿的陰雨不僅導致作物的濕害,還會引起多種病害的流行。“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滿倉”,立夏前後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火紅季節。而且這時期 雨水 來臨的遲早和雨量的多少,與日後收成關系密切。農諺說得好:“立夏不下,犁耙高掛。”“立夏無雨,碓頭無米。”

立夏節氣的習俗

1、迎夏儀式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古代,人們非常重視立夏的禮俗。在立夏的這壹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迎夏儀式。君臣壹律穿朱色禮服,配朱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朱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祈求和美好的願望。宮廷裏“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貯藏的,由皇帝賜給百官。

江浙壹帶,人們因大好的春光明媚過去了,未免有惜春的傷感,故備酒食為歡,好像送人遠去,名為餞春。崔骃在賦裏說:“迎夏之首,末春之垂。”吳藕汀《立夏》詩也說:“無可奈何春去也,且將櫻筍餞春歸。”

2、嘗新

很多地方有“立夏嘗鮮”之俗。人們品嘗時令食物,以求健康吉祥。

3、掛蛋

相傳從立夏這壹天起,天氣晴暖並漸漸炎熱起來,許多人特別是小孩子會有身體疲勞四肢無力的感覺,食欲減退逐漸消瘦,稱之為“疰夏”。女媧娘娘告訴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掛上煮熟的雞鴨鵝蛋,可避免疰夏。

4、吃立夏蛋

立夏前壹天,很多人家裏就開始煮“立夏蛋”了,壹般用茶葉末或胡桃殼煮,看著蛋殼慢慢變紅,滿屋香噴噴。茶葉蛋應該趁熱吃,吃時倒上好的酒,內灑些許細鹽,酒香茶香,又香又入味。

5、鬥蛋

煮好的蛋,挑出整只未破的,用彩線 編織 成蛋套,掛在孩子胸前,或掛在帳子上。小朋友們還要拄立夏蛋(就是碰蛋),那是這天最快樂興奮的事,拄蛋以蛋殼堅而不碎為贏。

6、秤人

立夏吃罷中飯還有秤人的習俗。人們在村口或臺門裏掛起壹桿大木秤,秤鉤懸壹根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壹面打秤花,壹面講著吉利話,討個好彩頭。

7、吃立夏飯

舊時立夏節,寧波鄉間用赤豆、黃豆、黑豆、青豆、綠豆等五色豆拌白粳米煮成“五色米飯”,稱之為立夏飯。現在寧波城鄉部分家庭依舊保留這種古風,只是立夏飯的料改成了另外五種食物:蠶豆、大豆、竹筍、芥菜,外加醬肉或鹹肉,叫五樣米飯。

立夏節氣的特點是什麽相關 文章 :

★ 立夏節氣的簡單介紹

★ 立夏節氣的天氣特點

★ 二十四節氣夏至的特點是什麽

★ 二十四節氣夏至的特點

★ 詳解二十四節氣——立夏

★ 二十四節氣立夏的意思資料介紹簡短

★ 立夏的氣候特點

★ 立夏節氣的含義是什麽

★ 二十四節氣立夏的由來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m.js?6732713c8049618d4dd9c9b08bf57682";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