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至沈陽》明代 釋函可
開眼見城郭,人言是舊都。
牛車仍雜沓,人屋半荒蕪。
譯文:壹到沈陽看見的就是寬闊的城門,聽人說這邊是舊的皇都。黃牛車仍然紛雜繁多,住房壹般都已經荒廢。
2,《丁酉生日宿沈陽南塔寺 其壹》明代 釋今無
傍寺逢生日,趨庭憶往年。
譯文:住在沈陽南塔寺之中剛好是我的生辰,會議往年此時就會受到父親的教誨。
3,《沈陽雜詩二十首 其壹》明代 釋函可
草草四十載,乾坤壹病身。
譯文:匆匆潦草的在沈陽過了四十年,只落得壹身的疾病。
4,《哀沈陽》近現代 馬君武
溫柔鄉是英雄冢,哪管東師入沈陽。
譯文:溫柔鄉成了英雄們的歸身之所,哪裏去管東師之敵直入沈陽。
5,《哀沈陽》近現代 馬君武
告急軍書夜半來,開場弦管又相催。
沈陽已陷休回顧,更抱佳人舞幾回。
譯文:半夜時分傳來前線告急的軍書,宴會開場的弦樂又來催。沈陽已經淪陷就不要再回顧了,那就抱著佳人多跳幾回舞蹈吧。
2.描寫“沈陽”的詩詞有哪些1、《渾河》繆公恩
濁流直擬下昆侖,襟帶陪都眾水尊。
卷地東來山作障,排空西去海為門。
聲推雪浪驚雷起,勢壓風湍陣馬奔。
多少黃沙埋白骨,誰憑杯酒吊英魂。
繆公恩,字立莊,別號蘭臯,隸漢軍正白旗,沈陽人。嘉道間被譽為盛京名士,是遼東著名詩人兼書畫家,其中寫沈陽的壹些詩,在歷代反映沈陽的詩歌中占居重要地位。
2、《沈陽道中》馮惟健
絕塞馳孤騎,空懷壯士憂。
風生鴨綠險,鈴急虎營秋。
草色橫沙磧,雪山渺戍樓。
近聞經國議,開拓舊邊州。
廣寧馮氏壹族三代皆工詩文,為明代遼海名家。馮裕,字伯順,號閭山,臨朐人。因先人流戍遼東,生於廣寧,正德進士,官至按察副使,解官隱於家。
3、《沈陽百詠·元宵秧歌》繆潤紱
元宵節近起秧歌,
取笑群推江老婆。
誰是主人誰是客,
團團聽打鳳陽鑼。
4、《登鳳凰樓》乾隆弘歷
締構常思祖業艱,
千秋百二鞏河山。
於今試上高樓望,
遼水依然襟帶間。
靜月初掛渾南柳,
江堤泛虹醉眼簾。
華年錦色隨波逝,
倦看枯榮雲水端。
弱冠輕辭從戎誌,
蒼顏篤向走筆嫻。
神理難推尊其道,
淡泊危樓雲霧間。
3.描寫沈陽的句子有哪些1. 擼串兒、燒烤、啤酒、劃拳、彪悍揮灑著青春,是沈陽獨特夜生活的文化符號。
2. 厚重的沈陽歷史記錄著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女真人長風獵獵鐵騎噠噠的剽悍和梟勇,也留有攝政王多爾袞和孝莊皇後輔佐少年天子匡扶社稷的曖昧和機謀。這座采擷了長安、洛陽、開封、金陵幾朝漢家宮闕之長的清朝皇家宮殿,滿蒙漢建築風格交雜,幾乎是北京故宮的縮微景觀和美麗倒影。
比之北京故宮的君臨天下磅礴氣勢,它秀氣典雅格局上雖有幾分局促,內裏卻處處透著狂妄和勃勃野心。3. 壹朝發祥地,兩代帝王城。
沈陽的城廓之中到處布滿蠻橫和雄性荷爾蒙氣息,即使是在冰封的冬季那種氣味也壹樣醇厚,酣釅,濃得化不開。凜凜朔風中,袖著手,低著頭,將臉深深埋進大衣領子內,哈氣成霜地沿著雪松排列的方向,避開熱氣騰騰的白肉血腸、李連貴熏肉大餅、老邊餃子、老龍口包谷燒的熏香迷障,壹擡頭,眼前驀地騰起紅墻綠瓦、金色琉璃鑲嵌成的華美宮闕!那就是沈陽故宮,壹個王朝留下的背影。
4. 厚重的沈陽歷史記錄著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女真人長風獵獵鐵騎噠噠的剽悍和梟勇,也留有攝政王多爾袞和孝莊皇後輔佐少年天子匡扶社稷的曖昧和機謀。這座采擷了長安、洛陽、開封、金陵幾朝漢家宮闕之長的清朝皇家宮殿,滿蒙漢建築風格交雜,幾乎是北京故宮的縮微景觀和美麗倒影。
比之北京故宮的君臨天下磅礴氣勢,它秀氣典雅格局上雖有幾分局促,內裏卻處處透著狂妄和勃勃野心。5. 沈陽,作為遼寧省省會城市,歷史悠久,文化豐厚。
沈陽,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全市有沈陽故宮、福陵、昭陵三處世界文化遺產,同時還有太清宮、新樂遺址、實勝寺、清初四塔四寺等1100余處歷史名勝古跡,積蘊深遠。據了解,沈陽故宮是除北京外,中國現存的第二大完整的宮殿建築群。
沈陽故宮始建於1624年,建成於1636年,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的皇宮。 故宮分為東、中、西三路,現有古建築100多座,占地6萬多平方米。
整個建築融合了滿、漢、蒙、藏等多種民族藝術,形成獨有的風格。其中,著名建築鳳凰樓是當時沈陽城最高的建築。
“鳳樓曉日”為古“沈陽八景”之壹。6.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把沈陽表壹表,壹宮兩陵二人轉,文明中外不得了,園林城市授沈陽,傻大黑粗換新貌,沈陽世界園博會,揚名天涯與海角,年年國際旅遊節,五洲賓朋都來到,八市構成大沈陽,農工商貿竄新高,迎接全國運動會, *** 南遷是妙招,四環公路和地鐵,拉動沈陽飛速跑,趙本山和小沈陽,文化戰線是代表,老城中街太原街,更加繁榮更熱鬧,沈陽變化說不完,明天景色更美好。
7. 在古沈水的北面有壹座古城,在中國古風水學上,河的北面為陽因此她的名字叫沈陽。他是清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都城,因此具有“壹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的美譽。
是現在東北最大的城市,遼寧省省會。西漢時稱侯城,遼金時置沈州,並用土夯築城墻,為沈陽建城之始。
元代時,因其地理位置在沈水之陽,而改稱沈陽。1625年清太祖將都城從遼陽遷至沈陽,1634年清太宗將沈陽改名為盛京。
1644年清朝遷都北京後,沈陽成為陪都。清朝統壹中國後,在沈陽設奉天府。
1945年恢復沈陽名稱。沈陽對歷史記憶猶如天柱山壹樣毓秀偉岸,沈陽對歷史記憶猶如沈水渾河壹樣,時而舒緩平靜,時而奔騰咆哮。
平靜,記憶著上起遠古下及當今的熠熠閃光的文化歷史;咆哮,記憶著城市的光榮與夢想。希望沈陽明天會更好。
8. 出了沈陽故宮,不遠處,大概也就兩站地遠,聳立壹座古羅馬廊柱盤繞的巍峨西洋建築大青樓,周圍環繞點點北歐風格紅樓群與清王府式樣的三進深四合院。那卻是另壹對著名父子張作霖和張學良的故居———張氏帥府。
紅彤彤雕梁畫棟的四合院裏,老帥兩次奉直戰爭的硝煙似猶在,皇姑屯鐵路的爆炸聲依稀傳來;洋氣撲鼻的大小青樓,仿佛記錄下了少帥東北易幟去國離家的悲壯,舉旗助蔣的豪俠,西安事變的槍響,終生囚禁的無奈……千古功臣,天下為公。血與火的洗禮,壹次次政治與軍事的較量中,似無機心,卻不乏機巧。
留下的是悲劇,也是悲壯。9. 沈陽名人輩出,民國時期的張作霖、張學良父子已經成為東北大地的壹段傳奇。
而記載他們悠悠古事的張氏帥府更是成為了這次沈陽之行的第二站。張氏帥府位於沈河區朝陽街少帥府巷,是原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張學良父子的官邸和舊居。
據了解,張氏帥府始建於1914年,1933年建成。張氏帥府內有儀門、會客廳、書房、花園、大青樓、小青樓、趙四小姐樓、胡先堂等建築。
10. 沈陽故宮是清朝入關前的盛京皇宮和入關後的陪都宮殿,是清太祖努爾哈赤與清太宗皇太極修建的宮殿。清世祖福臨在此即位稱帝。
這是壹座沒有感傷的宮殿。巍峨的宮宇,建了這麽久了,壹磚壹瓦,壹草壹木,還似乎隱隱透露著壹種稱雄天下的霸氣。
踩著殿宇間沈重的方石,似乎還能感受到從後金到大清時代問鼎中原、橫掃大明的渴望在延續—沈陽故宮中最醒目的是大政殿。這座八角重檐、黃瓦綠檐、金龍盤柱氈帳狀的建築,建於努爾哈赤時期,殿前分兩行排列著10座方形旗亭,是按照行軍狩獵時汗王和八旗貝勒大臣的帳惺模式建造,四旗編。
4.描寫“沈陽”的詩詞有哪些1、《渾河》繆公恩 濁流直擬下昆侖,襟帶陪都眾水尊。
卷地東來山作障,排空西去海為門。 聲推雪浪驚雷起,勢壓風湍陣馬奔。
多少黃沙埋白骨,誰憑杯酒吊英魂。 繆公恩,字立莊,別號蘭臯,隸漢軍正白旗,沈陽人。
嘉道間被譽為盛京名士,是遼東著名詩人兼書畫家,其中寫沈陽的壹些詩,在歷代反映沈陽的詩歌中占居重要地位。 2、《沈陽道中》馮惟健 絕塞馳孤騎,空懷壯士憂。
風生鴨綠險,鈴急虎營秋。 草色橫沙磧,雪山渺戍樓。
近聞經國議,開拓舊邊州。 廣寧馮氏壹族三代皆工詩文,為明代遼海名家。
馮裕,字伯順,號閭山,臨朐人。因先人流戍遼東,生於廣寧,正德進士,官至按察副使,解官隱於家。
3、《沈陽百詠·元宵秧歌》繆潤紱 元宵節近起秧歌, 取笑群推江老婆。 誰是主人誰是客, 團團聽打鳳陽鑼。
4、《登鳳凰樓》乾隆弘歷 締構常思祖業艱, 千秋百二鞏河山。 於今試上高樓望, 遼水依然襟帶間。
弱冠輕辭從戎誌, 蒼顏篤向走筆嫻。 神理難推尊其道, 淡泊危樓雲霧間。
5.贊美沈陽的優美詩詞《昭陵石馬歌》乾隆陵圖石馬擬翁仲,古即有之識與***。
昭陵石馬獨超群,大白小白奏殊勛。壹乘杏山戰敗明軍十三萬,再乘大淩河大壽降我軍。
其余破敵斫陣那可數,莫不安吉供禦物我物。遂成宏業建大清,繩天裕後無錫瑕。
宋至王孫金侍詔,圖唐六馬皆曲肖。----------------------------蝶戀花·北陵 晨露微霜依弱柳。
雨打梨臺,展碧紅綃後。 萬葉千聲還依舊,輕砧冷雨濕紅袖。
萍葉粼波淹綠藕。 煙鎖秦樓,玉殿扶金鏤。
醉眼認來憑病酒,殘昏小雨疏濃驟。 --------------------------------------------綺羅香·五裏河公園 曲徑迷煙,縈足曼草,折柳香沿石徑。
暗度花塢,輕陷軟泥浮荇。 千裏去、疏密鱗波。
是如今、紫光流映。 最難遣,余夢傾心,單衣不適北風冷。
遼城多少往事,湮作風輕雲淡,曾經繁盛。 山水迢迢,如夢壹朝還醒。
雲流向、碧水悠悠,雨吟作,晝寒風冷。 倚樓處,人夢雙空,又蕭疏晚景。
-------------------------------------------------------小重山· 行途中 清夢聊聊永晝長,醒時風尚冷,漏催更。 露寒霜重濕飛燈。
無盡雨,簾外月初明。 展眼韶華輕。
似初逢陌上,子衫青。 如今笑語成零丁。
車行遠,兩地自飄零。
6.第壹篇描寫沈陽的古詩戴梓·渾河晚渡
《遼海叢書》記載了戴梓曾為沈陽老八景之壹寫下的壹首詩《渾河晚渡》,詩雲:
暮山銜落日,野色動高秋。鳥入空林外,人來古渡頭。
微風飄短發,纖月傍輕舟。十裏城南外,鐘聲咽戌樓。
這首詩透過自然景色和人文活動的描寫,勾勒出了渾河曾經有過的美麗景觀。它似壹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畫,將黃昏中渾河渡口的風貌展現在世人面前。同時,也記寫了詩人來到渡口時,面對紅日墜山,新月初升,銀波碎影,輕舟蕩漾。忽聞盛京城裏傳來低婉的鐘聲,牽動其哀苦情懷,抒發出心境難平的無限感慨。
繆公恩·渾河
濁流直擬下昆侖,襟帶陪都眾水尊。
卷地東來山作障,排空西去海為門。
聲推雪浪驚雷起,勢壓風湍陣馬奔。
多少黃沙埋白骨,誰憑杯酒吊英魂。
繆公恩,字立莊,別號蘭臯,隸漢軍正白旗,沈陽人。嘉道間被譽為盛京名士,是遼東著名詩人兼書畫家,著有《夢鶴軒梅〖FJF〗遚〖FJJ〗詩鈔》、《題蘭稿》等。詩鈔中反映遼東之作,諸如《渾河》、《暮過渾河》、《曉渡渾河》、《渾河即目》、《過首山》、《過遼陽》、《鐵嶺東山道中》、《歸自輝山途間漫成》、《萬泉河納涼》(二首)、《萬泉河步月》、《過十三山》、《杏山》、《烏拉草》、《宿塔彎》、《讀王瑤峰先生遊千山詩》、《王義門以其大父瑤峰前輩詩稿屬為校訂因題卷後》等,其中寫沈陽的壹些詩,在歷代反映沈陽的詩歌中占居重要地位。
7.描述沈陽的詩句戴梓·渾河晚渡
《遼海叢書》記載了戴梓曾為沈陽老八景之壹寫下的壹首詩《渾河晚渡》,詩雲:
暮山銜落日,野色動高秋。鳥入空林外,人來古渡頭。
微風飄短發,纖月傍輕舟。十裏城南外,鐘聲咽戌樓。
這首詩透過自然景色和人文活動的描寫,勾勒出了渾河曾經有過的美麗景觀。它似壹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畫,將黃昏中渾河渡口的風貌展現在世人面前。同時,也記寫了詩人來到渡口時,面對紅日墜山,新月初升,銀波碎影,輕舟蕩漾。忽聞盛京城裏傳來低婉的鐘聲,牽動其哀苦情懷,抒發出心境難平的無限感慨。
繆公恩·渾河
濁流直擬下昆侖,襟帶陪都眾水尊。
卷地東來山作障,排空西去海為門。
聲推雪浪驚雷起,勢壓風湍陣馬奔。
多少黃沙埋白骨,誰憑杯酒吊英魂。
繆公恩,字立莊,別號蘭臯,隸漢軍正白旗,沈陽人。嘉道間被譽為盛京名士,是遼東著名詩人兼書畫家,著有《夢鶴軒梅〖FJF〗遚〖FJJ〗詩鈔》、《題蘭稿》等。詩鈔中反映遼東之作,諸如《渾河》、《暮過渾河》、《曉渡渾河》、《渾河即目》、《過首山》、《過遼陽》、《鐵嶺東山道中》、《歸自輝山途間漫成》、《萬泉河納涼》(二首)、《萬泉河步月》、《過十三山》、《杏山》、《烏拉草》、《宿塔彎》、《讀王瑤峰先生遊千山詩》、《王義門以其大父瑤峰前輩詩稿屬為校訂因題卷後》等,其中寫沈陽的壹些詩,在歷代反映沈陽的詩歌中占居重要地位。
馮惟健·沈陽道中
絕塞馳孤騎,空懷壯士憂。風生鴨綠險,鈴急虎營秋。
草色橫沙磧,雪山渺戍樓。近聞經國議,開拓舊邊州。
廣寧馮氏壹族三代皆工詩文,為明代遼海名家。馮裕,字伯順,號閭山,臨朐人。因先人流戍遼東,生於廣寧,正德進士,官至按察副使,解官隱於家。生四子:惟健、惟重、惟敏、惟訥,皆穎敏好學,詩文精妙。孫馮琦亦善詩。馮氏壹門詩名遠播,譽滿海表,寫出許多極具邊疆風色,遼海情懷的好詩。
康熙玄燁·駐蹕奉天府
四海為家日,鳴鑾過舊京。新豐安可並,若水事堪平。
城市風猶古,弦歌化漸行。巍峨城闕在,往歲幾經營。
乾隆弘歷·登鳳凰樓
締構常思祖業艱,千秋百二鞏河山。
於今試上高樓望,遼水依然襟帶間。
繆潤紱·沈陽百詠·元宵秧歌
元宵節近起秧歌,取笑群推江老婆。
誰是主人誰是客,團團聽打鳳陽鑼。
繆潤紱,字麟甫,號東霖,繆公恩曾孫。光緒進士,官知州。多才藝,以詩名。仕前即出版《沈陽百詠》,傳詠至今。《沈陽百詠》是百首竹枝詞,寫唱沈陽地方風物、掌故的民俗詩集。筆調輕松歡快,時含幽默諧謔,是反映清末盛京生活的詩歌作品。
七律·渾河行晚
靜月初掛渾南柳,江堤泛虹醉眼簾。華年錦色隨波逝,倦看枯榮雲水端。
弱冠輕辭從戎誌,蒼顏篤向走筆嫻。神理難推尊其道,淡泊危樓雲霧間。
天凈沙·蘭州代課教師被無情掃地出門有感
山村哺育芳華,清貧獨耐惟嗟。
壹世憨牛笨馬。官文令下,滄然卷鋪歸家。
天凈沙·為代課教師嘆息
鄉村陋室童丫,清貧低酬寒家,
辛勞病殘白發,壹紙令下,抱憾愴然還家!
和網友風雨滄桑天凈沙·為代課教師嘆息
令者不識匠人苦,聞者憐惜豈當時。
壯歲難得半句贊,耄耋何戀接皇旨。
三尺情緣壹紙盡,獨抱清貧歸未遲。
余勸諸君多謹慎,世間笑話何獨此?
訴衷情·為代課教師嘆息
——運城風雨滄桑
當年尋夢上講臺,苦心育英才。
今朝夢斷何堪?傷感伴心寒。願未了,鬢先白,憾離開。
此生誰料,心在校園,身老農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