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謇作的對聯:
龍山龍神廟(清光緒三年八月十五日)
孤忠並廬陵弋陽,看萬裏潮來,白馬素車余烈氣;
崇祀先恪勤文定,願八荒海晏,剪鯨驅鱷報天家。
賞析:全聯對仗工整,氣象森嚴。“看”對“願”,“萬裏潮來”對“八荒海晏”,並且精心提煉詞語,布局嚴整。上聯以“孤忠”、“白”、“素”等營造了悲壯慷慨的氛圍,下聯筆鋒壹轉,以“文定”、“願八荒海晏”等詞句表達了自己對於國泰民安的良好祝願。最後“報天家”三字直接抒發了自己渴望建功立業,施展才華的雄心壯誌。
張謇的詩詞:
他為墾牧鄉高等小學校作的校歌的歌詞:
噫艱哉墾牧鄉,葦蒿螺蛤今粢粱,沮洳斥囟今井疆,欣欣弦誦兮,今有此鄉之高堂,詬爭兮禮讓,椎魯兮文章,崛興兮千辛而萬苦,相勸兮日就而月將,耕田讀書兮百世良,海有旭兮校有光。
1917《感ZG義兵事五首》組詩之壹:
武昌城裏壹聲雷,倏忽層陰蕩八垓。三百年間天帝醉,可憐今日始醒來。
1922《十月三日,吳生眉孫至,邀同滄江、星南、烈卿小集觀萬流亭,烈卿先有長律,因賦》:
北方有佳客,來與高秋俱。本是江海彥,沈溟賦京都。
遠聞夙心許,茲晨叩吾廬。良會匪易得,況乃辛苦余。
折簡趁風日,展席依菇蒲。靄靄煙嶺送,瀠瀠霜流紆。
各映山水色,綠鬢皓發須。當杯雜問訊,所得惟嘆籲。
不如滄江叟,語噤默坐隅。飐飐欄前葉,墮浪不可扶。
世事壹烏過,那辨雌雄烏。君子慎相勖,敗意且驅除。
1924《視滄江病》:
聞病拋詩叟,來探借樹亭。填棲書臿被,燒炕柮連扃。
扶掖憐參術,荒寒滿戶庭。余年猶兀兀,史筆耿丹青。
————————————————————————————
(第壹次的答案,是張騫啊,哈哈!罪證,不刪了。)
博留受封流方遠,固鞏遷居世澤長。橫批:家傳百忍
——此聯,為張騫故裏陜西城固博望鎮張家後人壹牌位旁的對聯。橫批現被改為:張公百忍
酬太常從兄留別 武元衡
鄉路日茲始,征軒行復留。張騫隨漢節,王浚守刀州。
澤國煙花度,銅梁霧雨愁。別離無可奈,萬恨錦江流。
西河 王野
天下事。問天怎忍如此。陵圖誰把獻君王,結愁未已。少豪氣概總成塵,空餘白骨黃葦。千古恨,吾老矣。東遊曾吊淮水。繡春臺上壹回登,壹回搵淚。醉歸撫劍倚西風,江濤猶壯人意。只今袖手野色裏。望長淮、猶二千裏。縱有英心誰寄。近新來、又報胡塵起。絕域張騫歸來未。
秦州雜詩·聞道尋源使 杜甫
聞道尋源使,從天此路回。
牽牛去幾許?宛馬至今來。
壹望幽工隔,何時郡國開?
東征健兒盡,羌笛暮吹哀。
哭李尚書 杜甫
漳濱與蒿裏,逝水竟同年。欲掛留徐劍,猶回憶戴船。
相知成白首,此別間黃泉。風雨嗟何及,江湖涕泫然。
修文將管輅,奉使失張騫。史閣行人在,詩家秀句傳。
客亭鞍馬絕,旅櫬網蟲懸。復魄昭丘遠,歸魂素浐偏。
樵蘇封葬地,喉舌罷朝天。秋色雕春草,王孫若個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