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描寫醴陵的詩句

描寫醴陵的詩句

1. 關於醴陵的詩句

關於醴陵的詩句 1.詩名裏帶醴字的詩詞有哪些

家書後批二十八字(在醴陵,時聞家在登州)

朝代:唐代

作者:韓偓

四序風光總是愁,鬢毛衰颯涕橫流。

此書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頭。

醴陵道中

朝代:唐代

作者:李群玉

別酒離亭十裏強,半醒半醉引愁長。

無端寂寂春山路,雪打溪梅狼藉香。

醴泉院

朝代:唐代

作者:和凝

萬山嵐靄簇洋城,數處禪齋盡有名。古柏八株堆翠色,

靈泉壹派逗寒聲。暫遊頗愛閑滋味,久住翻嫌俗性情。

珍重支公每相勉,我於儒行也修行。

秋日登醴泉縣樓

朝代:唐代

作者:劉滄

閑上高樓時壹望,綠蕪寒野靜中分。人行直路入秦樹,

雁截斜陽背塞雲。渭水自流汀島色,漢陵空長石苔紋。

秋風高柳出危葉,獨聽蟬聲日欲曛。

夏初醴泉南樓送太康顏少府

朝代:唐代

作者:岑參

何地堪相餞,南樓出萬家。可憐高處送,遠見故人車。

野果新成子,庭槐欲作花。愛君兄弟好,書向潁中誇。

2.有沒有寫株洲縣的詩句

壹、寫株洲縣的詩,較為被大家熟傳的,有杜甫詩九首。

相傳詩人,這株洲遊歷期間,三天兩夜,寫下了7首行詩,又傳為九首詩。其中五首與株洲相關地區地名有關的詩為《宿鑿石浦》、《過津口》、《 次空靈岸 》、《宿花石戍》、《次晚洲》。

宿鑿石浦(浦在湘潭縣西)早宿賓從勞,仲春江山麗。飄風過無時,舟楫敢不系。

回塘淡暮色,日沒眾星嘒。缺月殊未生,青燈死分翳。

窮途多俊異,亂世少恩惠。鄙夫亦放蕩,草草頻卒歲。

斯文憂患餘,聖哲垂彖系。早行歌哭俱在曉,行邁有期程。

孤舟似昨日,聞見同壹聲。飛鳥數求食,潛魚亦獨驚。

前王作網罟,設法害生成。碧藻非不茂,高帆終日征。

幹戈未揖讓,崩迫開其情。過津口(又名詠津口,津口,即今淥口)南嶽自茲近,湘流東逝深。

和風引桂楫,春日漲雲岑。回首過津口,而多楓樹林。

白魚困密網,黃鳥喧嘉音。物微限通塞,惻隱仁者心。

甕餘不盡酒,膝有無聲琴。聖賢兩寂寞,眇眇獨開襟。

——船過淥口,雷打石次空靈岸(空靈岸,位於株洲縣城淥口南霞石埠)沄沄逆素浪,落落展清眺。幸有舟楫遲,得盡所歷妙。

空靈霞石峻,楓栝隱奔峭。青春猶無私,白日亦偏照。

可使營吾居,終焉托長嘯。毒瘴未足憂,兵戈滿邊僥。

向者留遺恨,恥為達人誚。回帆覬賞延,佳處領其要。

——空靈岸所感解憂減米散同舟,路難思***濟。向來雲濤盤,眾力亦不細。

呀坑瞥眼過,飛櫓本無蒂。得失瞬息間,致遠宜恐泥。

百慮視安危,分明曩賢計。茲理庶可廣,拳拳期勿替。

宿花石戍(花石戍,位於株洲縣南王十萬花石戍的湘江邊)午辭空靈岑,夕得花石戍。岸流開辟水,木雜古今樹。

地蒸南風盛,春熱西日暮。四序本平分,氣候何回互?茫茫天地間,理亂豈恒數?系痢盤藤輪,杖策古樵路。

罷人不在村,野圃泉自註。柴扉雖蕪沒,農器尚牢固。

山東殘逆氣,吳楚守王度。誰能叩君門,下令減征賦?早發有求常百慮,斯文亦吾病。

以茲朋故多,窮老驅馳並。早行篙師怠,席掛風不正。

昔人戒垂堂,今則奚奔命。濤翻黑蛟躍,日出黃霧映。

煩促瘴豈侵,頹倚睡未醒。仆夫問盥櫛,暮顏靦青鏡。

隨意簪葛巾,仰慚林花盛。側聞夜來寇,幸喜囊中凈。

艱危作遠客,幹請傷直性。薇蕨餓首陽,粟馬資歷聘。

賤子欲適從,疑誤此二柄。次晚洲(晚洲,原株洲縣觀音巖(今株洲市天元區空靈聖地)八景之壹)參錯雲石稠,坡陀風濤壯。

晚洲適知名,秀色固異狀。棹經垂猿把,身在度鳥上。

擺浪散帙妨,危沙折花當。羈離暫愉悅,羸老反惆悵。

中原未解兵,吾得終疏放。淺遇春水滿南國,朱崖雲日高。

舟子廢寢食,飄風爭所操。我行匪利涉,謝爾從者勞。

石間采蕨女,鬻菜輸官曹。丈夫死百役,暮返空村號。

聞見事略同,刻剝及錐刀。貴人豈不仁,視汝如莠蒿。

索錢多門戶,喪亂紛嗷嗷。奈何黠吏徒,漁奪成逋逃。

自喜遂生理,花時甘縕袍。參考:1、杜甫南下與株洲結緣大唐大歷三年初,安史之亂不久,杜甫為躲避兵亂,離開長安,自夔州,順長江而下,留居江陵,未久自公安出,唐大歷三年正月底或二月初抵達湖南境內,客旅孤舟湘江流域。

大歷四年(769)初,杜甫離洞庭,至潭州(今長沙),來回往返勾留有數日,史料也不十分詳盡。沿湘江河而上,南下往衡州投奔故友衡州刺史韋之晉。

株洲是必經之路,也因此,杜甫與株洲結緣。2、株洲縣空靈岸空靈岸,位於株洲縣城淥口南5公裏的湘江西岸霞石埠。

唐代詩聖杜甫在此曾寫下《次空靈岸》詩,北宋大書法家米芾題寫“懷杜崖”匾額,清代修杜甫草堂、杜公亭於岸左。南北朝梁武天監七年(508)建空靈寺,中奉觀音大士像,故又名觀音巖。

空靈寺分三層,下為梅花閣,中為大士殿,上為藏王閣。現存建築群依崖傍水,由南向北呈壹字形排開,是千裏湘江著名風景勝地之壹,民間素有“上有空靈岸,下有嶽陽樓”之說。

3、株洲縣花石戍簡介花石戍位於株洲縣南的王十萬花石戍的湘江邊。老湘潭自古有兩個花石,壹個在湘水邊古稱“花石戍”,壹個在涓水邊古稱“花石市”,都是因為水中有石,帶有花紋而得名。

距“花石市”東約百裏的湘江邊,有“花石戍”,民間稱“小花石”,因都屬老湘潭,這樣稱呼就容易區分的。現在地屬株洲。

“花石戍”實際是湘江水驛的壹個驛浦,方便泊船和餐宿接待。因為常年駐有數名“戍兵”而名吧。

這“水驛戍兵”就像陸驛的“塘兵”壹樣,負責壹段驛路的安全、稽查、清匪、保衛之責。4、株洲縣晚洲(現名挽洲)挽洲位於湘江靠三門杭電樞紐地帶,乃原株洲縣觀音巖(今株洲市天元區空靈聖地)八景之壹。

挽洲之所以又名晚洲,那是因為唐朝詩聖杜甫夜晚登此洲而聞名。又因子美先聖憂國憂民,晚年顛沛流離於湘水。

晚洲鄉民聞其名、感其德、愛其才,便萌生挽留之意,故後人又稱晚洲為挽洲。二、此外,1173年春,南宋愛國詩人範成大被任命為靜江(今桂林)知府,從蘇州出發,後進入江西,輾轉來到株洲,也寫下了壹首詩。

初入湖南醴陵界範大成崖樹陰陰夾暝途,出山歡喜見平蕪。壹春客夢飽風雨,行盡江南聞鷓鴣。

3.我的家鄉醴陵400字

美麗的醴陵

醴陵是美麗的,不僅美在了景色,也美在了人文情懷。下面就讓我們先談談醴陵的美麗景色。讓我們踏在醴陵的小道上,壹路流水潺潺,遍野山花爛漫,壹條上佳的醴陵壹日戶外徒步線路,壹路風景美不勝收。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眼中的美景,更有心靈的洗滌,洗去繁世中的塵土。那石道上苔蘚詮釋了這地方的高貴與冷艷。這裏這裏更有詩中的澗深谷壑 壹線天,這裏也有千峰百嶂 鳥聲碎,這裏還有小橋流水野花爭發,這裏花暖蜂喧香。

她的人文情懷更為濃厚,這裏更是壹本古書,有著幾千年的歷史,讓我們壹起走近它,接受歷史的熏陶。自秦朝開始這裏壹直是兵家必爭之地。她更有有陶瓷藝術城之稱,這裏的陶瓷聞名於全世界。這就是美麗的醴陵讓人無法拒絕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