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浙江平江商人和溫州商人有什麽區別?

浙江平江商人和溫州商人有什麽區別?

溫州人是“中國的猶太人”。溫州人很會做生意,創新開拓。他們在世界各地做生意,但別人沒有,他們做到了...

我也是溫州人...身邊的人做生意都很有魄力,都賺了不少錢...

當然做生意也很辛苦,所以溫州人也很勤勞溫州人是天生的商人。

在溫州人眼裏,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能不能賺錢才是最重要的。正因為如此,溫州人才四處遊蕩,占領那些外地人不屑的領域,悄然致富。溫州人追求自主和自立。每個人都想當老板,都敢冒當老板的風險。無論他們做什麽,生活總是充滿樂趣,他們敢於生活,善於生活,灑脫,堅韌不拔,永不失望。

溫州人與歐洲人的“文化沖突”:溫州人三個沈浮的商業故事:2005年的中國“猶太人”炒了什麽?

溫州人走在廣東人前面:溫州人作為經濟動物的海外經商經歷。

改革開放後,壹批批足跡遍布世界各地、不辭辛勞、任勞任怨的溫州人活躍在中國的每壹個角落。起初,他們很不起眼,人們只從修鞋、小發廊和小攤販那裏知道他們。溫州人除了和江南人壹樣瘦,壹樣聰明,就是默默工作,默默做生意。他們和外地的農民工、小商販沒什麽區別。但是慢慢的,溫州發廊、溫州服裝店、溫州電子城、溫州產品越來越多,各種溫州產品的包裝、標誌、證書、徽章也越來越多。壹時間,溫州貨充斥全國。漸漸地,人們對溫州人從冷漠和不屑,到滿滿的興趣,到驚訝和敬佩,再到細細探究:溫州人怎麽了?這麽多,所以會賺錢。

溫州人做生意講究從小做起。溫州人務實,勤勞。只要賺到壹分錢,溫州人都會不遺余力的去做,從不好高騖遠,從不好高騖遠。溫州人賺錢從零開始,壹步壹步,腳踏實地,壹絲不茍,不像有些地方的人,掙不了大錢,也不想掙小錢,只好兩手空空,壹味抱怨蒼天不幫我。

紐扣、標簽、標誌、商標、小飾品、小玩具,都是外人看不起也懶得做的“小玩意”。溫州人不怕賺錢少,就怕賺不到。溫州的小商品遍布全國。溫州人走的是小商品大市場的道路。不像北京人、廣東人,不追求大風格、大產品。他們也從小規模起步,填補國內小商品市場的空白。在這裏,尤以樂清縣柳市的五金電器、永嘉縣橋頭鎮的紐扣、蒼南縣金鄉的小商品最為著名和典型。

但是,溫州人有眼光。等他們有了資本,就會把產品由小到大,最後從紐扣到衣服鞋子,從電子元器件到成套電子設備,從日用品到高科技產業,涉足地產、金融。於是溫州人越來越大,越來越牛。

從小地方創業是溫州商人的特長,也是他們成功的秘訣。

擅長銷售

溫州人最會賣。

溫州人“臉皮厚”他們不怕碰壁,也不怕別人不給我好臉色看。他們只有壹個想法:不管妳怎麽對我,我只想賺妳的錢!他們用笑臉、磨破的嘴、磨破的跟,把產品送到全國各地,也把全國各地的人吸引到溫州。

從前溫州有654.38+0.4萬多農民,像蝗蟲壹樣滿天飛,說十萬大軍南北進軍。

柳市五金低壓電器專業市場常年有4000多名買賣雙方。僑興鈕扣市場,號稱東部最大的鈕扣市場,有近萬個農民買賣雙方串起全國銷售網絡,鎮上的胸牌、招牌、塑料薄膜市場外有7000多人在賣產品。在嶧山區的再生腈綸市場,有5000多人跋山涉水,背著行囊,在村子裏走來走去...溫州的農民買賣隊是由各種職業的勞動者改造而成的。以前可能是種地的農民,鄉鎮企業職工,村幹部,復員軍人,民辦教師等。,而且有相當比例是由彈棉、手工業、小企業等行業轉化而來。這些人走遍了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城市要道,腹地,在全國面前勾勒出溫州人的形象。他們經歷過風雨,見過世面,受過訓練;同時,長期的外出實踐培養了他們的溝通能力,積累了業務經驗,熟悉了當地的風土人情、生活習慣和市場需求,建立了許多穩定關系的渠道,為購銷活動的成功奠定了基礎。這是壹支勤勞、精幹、靈活的特種部隊,為溫州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在溫州,會跑供銷的人被稱為“天兵天將”。

溫州人不管做什麽。只要賺錢,不管熟悉不熟悉,都會去做。他們愛賣什麽就賣什麽,精通吃、邀、送、騙、白、黑道等各種“十八般武藝”。

因為對溫州人起作用的東西,無論用什麽方式都會被用到,溫州人推銷的產品,大部分暢銷全國。

商業頭腦特別聰明。

溫州人的商業頭腦特別聰明。在溫州人眼裏,錢無處不在,關鍵在於妳怎麽找,怎麽賺錢。

溫州人非常善於從別人不經意的事情中挖掘出賺錢的機會。

最早的紐扣買賣雙方是葉耀麟和葉耀慶。起初,他們從黃巖縣路橋鈕扣廠購買了壹批鈕扣,試圖在橋頭鎮銷售。不到壹天,價值400元的紐扣就賣完了。消息壹出,大家都做起了紐扣生意。於是,紐扣在橋頭商品市場的比重越來越高。到下半年1981,紐扣攤位超過100個,成為橋頭堡市場的主角。1983年2月,紐扣市場正式開業,並以奇跡般的速度迅速發展,成為全國知名的紐扣交易中心,被洪衛坡譽為“東方第壹紐扣市場”。

因公外出

溫州位於東海之濱,三面環山,東臨大海。自古以來,溫州人就以出去做生意為榮,出門在外從來沒有流浪的感覺。他們背井離鄉,走遍大江南北,不是因為被迫謀生或者結婚生子掙錢,而是因為創業。相反,如果壹個年輕人和他的家人呆在壹起很多年,他會被認為是壹個懦夫,壹文不值。這和寧波人很像。

改革開放時代,溫州商人遍布中國乃至世界,越來越多地從商人賣向坐商轉變,從遊擊模式向坐鎮賺錢轉變,形成了“哪裏有市場,哪裏就有溫州人,哪裏就有溫州人,哪裏就能開拓市場。”

北京是北方溫州商人的大本營。北京有著名的“溫州村落”,散落在大鐘寺、五道口、沙窩、大郊亭,呈星形環繞全城。今天在京的溫商名人很多,有“101”生發精華的億萬富翁發明人趙章光,有“中國阿信”的女老板,有來自永嘉橋頭紐扣市場的紐扣老板集團,有來自樂清柳市的電器電子大王,有來自中國蒼南金鄉的商標大王。

大上海也是溫州人大顯身手的地方。南京路是上海人最驕傲的商品大世界,但數百家店鋪和櫃臺的真正主人卻是溫州商人。

去北京可以去上海,“世界屋脊”西藏的溫州人也敢闖進來。據統計,進藏客商近壹半來自溫州。拉薩還有壹條“溫州街”,以裁縫店為主。

只要有人,就會有溫州人。

溫州人也大膽殺到海外。美國、巴西、日本、法國、意大利、西班牙、荷蘭等國家都有溫州商人。在巴黎,還有“溫州街”!在巴黎的13和14區,所有的人都住在溫州,他們都聽溫州話。連警察都要說溫州話,溫州人有八萬之多。

溫州人是“中國的猶太人”。溫州700萬人,流向全國的有200多萬人,超過?0?4%的溫州人在全國或海外做生意。

溫州人“四處出擊,四面埋伏”的方式和“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精神,不僅活躍了當地市場,而且給發展市場經濟帶來了巨大的觀念沖擊。

“溫州模式”說到底是壹種發展市場經濟的模式。圍繞“溫州模式”與“蘇南模式”孰是孰非的激烈爭論,壹個關鍵問題是發展市場經濟還是堅持計劃經濟。溫州模式興起之初,主張“市場經濟”或“禁止”的人處於主流地位,觀念是計劃經濟必須堅持,計劃經濟必須“主導”,市場(更不用說“市場經濟”)只能“補充”。“溫州模式”之所以最終被認可,是因為不斷的實踐和反復的思考。人們從“溫州模式”的實踐中看到,與僵化的計劃經濟相反,市場經濟充滿活力,效率高。市場經濟植根於溫州,溫州經濟發展加快,就業渠道拓寬,市場供給豐富,人民群眾快速致富,政府財政日子更好過了。

第二,“溫州模式”說到底是壹種放開民營經濟發展的模式。圍繞“溫州模式”與“蘇南模式”孰是孰非的激烈爭論,另壹個關鍵問題是如何看待民營經濟的發展。當時的主流思想是,農村即使發展非農產業,也要以發展集體經濟為主,私營經濟只能起“輔助作用”,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經過不斷的實踐和反復的思考,包括“溫州模式”的實踐,人們終於認識到,要發展市場經濟,必須發展民營經濟。沒有民營經濟就沒有市場經濟,民營經濟或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民營經濟具有強大的利益激勵和約束機制。溫州自由發展民營經濟,順應了人們致富和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溫州模式”的實踐證明,放手發展民營經濟的結果,在利益的激勵下,能夠煥發出群眾蘊藏的巨大熱情和創造力,並轉化為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沒有政府的安排和鼓勵,沒有對政府的依賴,人們自己會努力尋找致富和發展的道路,根據市場的變化配置資源,在市場的壓力下提高效率,自己承擔風險。

第三,在關於“溫州模式”和“蘇南模式”的爭論中,“溫州模式”最被人詬病的壹個問題就是市場的無序。的確,溫州出現了大量違反市場規律的現象,溫州的商品壹度成為假冒偽劣商品的代名詞。柳市生產的假冒偽劣低壓電器給用戶生產生活造成了重大損失,被中央有關部門通報,國務院聯合檢查組檢查。這種市場混亂應該受到譴責和懲罰。但也要指出,在計劃經濟秩序仍占主導地位,市場經濟秩序尚未建立的情況下,溫州率先突破計劃經濟的“秩序”發展市場經濟,市場失序壹度出現是必然的。人們嚴厲譴責溫州壹些企業違反市場規則的各種無序現象也是正確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很多人帶著長期生活在計劃經濟秩序中的觀念看待溫州。他們把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如競爭、投機、長途販運)視為無序,並加以否認。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溫州人自己也逐漸意識到遵守市場規則、維護市場秩序的重要性,逐漸糾正自己的行為,轉而註重產品質量和市場信譽。與此同時,人們也逐漸習慣了市場經濟的正常秩序,從而改變了對“溫州模式”的看法,並對其表示認同。此後,“溫州模式”在各地移植推廣,各地民營經濟發展迅速。就連長期以來壹直堅持發展集體經濟的“蘇南模式”地區(主要是蘇南和浙北),也逐漸拋棄原有模式,改為“溫州模式”。當然,各地民營經濟發展有先有後,有快有慢,差異很大。有的地方民營經濟發展得很好,有的地方還沒有發展起來。事實上,學習和移植“溫州模式”並不容易,各地條件差異很大。從各地學習移植“溫州模式”的情況來看,我認為有幾點需要指出。

第壹,“溫州模式”最可貴的壹點是,溫州人有強烈的致富欲望和創業精神。這和溫州的地理環境、歷史、傳統有很大關系。溫州位於沿海地區。早在1876年,就根據《中英煙臺條約》的補充協議,開辟為對外貿易口岸。這使得溫州有著悠久的經商傳統、開放傳統和手工業制造技藝,有著廣泛的海外關系,所以商業文化或者說市場經濟文化更加發達。溫州人不滿足現狀,不墨守成規,不甘貧窮。為了追求財富和更豐富的生活,他們吃苦耐勞,善於學習,敢於冒險,勇於進取,所到之處都能生根、生存、發展。但很多地方,尤其是內地的壹些地方,歷史上從未經歷過市場經濟的洗禮,或者說很少接觸市場。農業文化根深蒂固,計劃經濟的秩序成為不可逾越的規則,以至於人們在觀念、行為、生活態度等方面都與溫州人大相徑庭,甚至截然相反。只要我們走訪壹些地區,尤其是偏遠山區,就能深切感受到差距有多大。在這些地方,移植“溫州模式”,發展民營經濟並不容易。溫州人可以千裏迢迢到外地發展畫廊,經營服裝店,甚至擺攤修鞋,試圖尋找賺錢的機會。但是,當地人對眼前的機會視而不見,或者雖然看到了,卻不屑壹顧,不願意去做,或者不做卻不學習。當然,有了溫州的經驗和全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這壹切都在改變,但這需要很長的時間。因此,各地在學習溫州經驗、發展民營經濟的過程中,首先要學習和培育市場經濟文化,學習溫州人的創業精神。

第二,壹些地方在移植“溫州模式”發展民營經濟時,往往註意給予民營經濟各種優惠,這在民營經濟剛剛起步的時候可能是必要的,但從溫州的經驗來看,發展民營經濟最重要的是為民營經濟的發展創造壹個合適的寬松環境,讓人們自己去創業、去創業、去承擔風險。要知道,在“溫州模式”興起之初,溫州幹部承受著各方面的巨大壓力,也做了壹些不利於民營經濟發展的事情。比如他們曾經把自己創業的“八大天王”關進監獄。但很快,在溫州市場經濟特定環境的影響下,派往溫州“滅火”的幹部,經過實地考察,實實在在地幫助了民營經濟。當時,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溫州市政府不可能對民營經濟給予優惠,但政府的支持和保護為民營經濟的發展創造了必要的環境,民營經濟的火只有越燒越旺。在壹些地方,民營經濟也點燃了星星之火,卻沒能燃燒起來。現在各地都在提倡發展民營經濟,但是很多地方民營經濟發展的環境並不好,地方政府也不知道在市場經濟下應該做什麽,怎麽做。或者政府管得太多,不放手;或者壹步壹步設卡,處處插手;或者把民營經濟當“唐僧肉”,各部門都要“吃”。

第三,在溫州,民營經濟發展出現了很多問題,有的甚至很嚴重。究其原因,既有民營經濟自身行為的不規範,也有外部環境的不規範。這要用歷史的眼光和發展的眼光來看待,要用正確的辦法來解決。試想,如果柳市在處理制售假冒偽劣低壓電器問題時被壹棍子打死,就沒有今天中國的電器之都柳市;同樣,如果當時沒有嚴格整改,沒有貫徹“質量立市,名牌興市”的方針,也就沒有今天的中國電器之都柳市。可見,在學習“溫州模式”、發展民營經濟的過程中,如何處理民營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是值得關註的。壹些地方壹看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就把民營經濟當成黑惡勢力,以整風的名義取締。更多的地方是從局部狹隘利益和短期利益出發,大肆包庇甚至縱容嚴重破壞市場規則的民營企業(比如制造假冒偽劣商品的企業)。這樣民營經濟也會走向死胡同,因為在混亂的市場環境下是不可能創造出優秀的民營企業的。但遺憾的是,很多地方政府還沒有意識到這個道理,應該吸取“溫州模式”的經驗和教訓。這裏還需要指出的是,雖然“溫州模式”得到了普遍認可,但它在過去仍然存在壹些不足。因此,“溫州模式”也需要進壹步發展,在學習和移植“溫州模式”時更應註意。

第壹,“溫州模式”是發展市場經濟的模式,溫州經濟的發展也離不開完善的市場環境。在溫州經濟的發展中,我們可以看到,雖然溫州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市場經濟的形成和發展,但溫州經濟的發展也受到市場發育不足和不完善的制約。就金融而言,在市場經濟中,沒有良好的金融服務,企業很難發展。由於長期缺乏正規金融支持,溫州經濟不得不依靠各種非正規融資渠道來滿足民營企業的融資需求,成本高、風險大,確實出現了壹些嚴重的問題。然而,當國家銀行不能滿足民營經濟發展的需要時,簡單地取締這些非正規金融組織和活動並不能解決問題。迫切需要的是發展正規的民營金融機構(如民營銀行)來替代,否則非正規金融會被禁止壹段時間,但還是會出現。市場發育不充分不完善,不是溫州能解決的,需要相關部門解決。但溫州也做了壹些有益的嘗試,比如用民間投資建立和發展城市信用社,可惜沒有得到應有的支持。

第二,“溫州模式”將千千數千萬農民卷入了創業的洪流中,使得溫州早期的創業者很多素質不高,受教育程度較低。“溫州模式”興起之初,他們能夠控制企業,適應市場的變化。但在國家市場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提高後,他們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管理能力才能適應這種情況,否則就會被市場所排斥。雖然溫州通過市場的磨礪和自身的刻苦學習,產生了壹批成功的企業家,但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壹流企業家卻很少。這個問題可能是關系到未來溫州經濟能否繼續走在前列的關鍵問題。溫州企業中的壹些企業家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先天不足,於是花大價錢培養子女,甚至聘請高素質人才。這很好。

第三,“溫州模式”下的企業多為家族企業,不能全盤否定。家族企業有它的優勢,比如企業的領導成員容易溝通,決策迅速,管理成本低,容易保守商業秘密。家族企業也有其局限性,例如,如果家族主要成員的素質和能力不能隨著企業的發展而提高,就會成為企業發展的障礙;如果形成家長式領導,容易決策失誤;家族企業是由血緣關系維系的“人和”企業。壹旦家庭成員之間的利益沖突超過了血緣關系的維系,企業就會分裂甚至倒閉。受文化素養的影響,溫州大多數老板“寧為雞頭,不為牛後”。他們關閉自己的企業,不希望外人進入,不希望與其他企業合並,也不希望被其他企業收購兼並,壹般不願意接受股份公司的企業形式。這是溫州企業難以成長的原因之壹,也是溫州至今只有壹家上市公司,而且這家上市公司還是國企改制而來的原因之壹。當然,在溫州,實行公司制的企業增多了。總之,要全面看待家族企業。溫州的企業制度仍然需要創新和借鑒現代企業制度。即使保留家族企業,也可以考慮在部分企業高層保留家族控股,將其下屬企業轉型為公司制企業。這樣既能保住家業,又能突破家業的束縛。

第四,總體來說,溫州的企業規模小,技術水平低,開發能力弱。這也有其歷史原因。但溫州人的模仿能力極強,能把其他企業的產品抄得跟真的壹樣。“溫州模式”之初,很難完全避免。在商品短缺的情況下,溫州的商品盡管質量不高,但仍能在市場上“橫行”。目前,市場形勢發生了變化,許多商品供大於求。尤其是中國入世後,競爭更加激烈,不允許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模仿不僅會讓人難以忍受,還會阻礙技術創新。在這方面,溫州的壹些企業已經註意到自己在改善,品牌知名度也在提高。但受限於企業規模小、融資渠道窄、技術力量薄弱,溫州企業如何提高技術水平,開發新技術,仍是壹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溫州在傳統加工制造業方面相當強,但在高科技產業方面相當弱。為了在未來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優勢,溫州面臨著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加工制造業,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任務。

第五,資本市場不發達是溫州經濟的另壹個軟肋。而且溫州的企業大多依靠自身利潤的積累來發展,很少利用資本市場來擴張。目前,只有少數企業在利用資本市場。隨著形勢的發展,如果這種狀況不改變,溫州企業將在與其他企業的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第六,柳市低壓電器被通報檢查,溫州皮鞋被燒事件發生後,溫州企業遭受了信譽的喪失,吸取了教訓,改正了行為,溫州的商品逐漸獲得了市場的信任。但是,仍然有壹些企業仍然在做破壞溫州聲譽的事情,例如許多來自溫州的假文件。因此,整頓市場秩序仍然是壹項艱巨的任務。

上面提到的進壹步發展“溫州模式”需要解決的壹些問題,也是壹些正在學習和移植“溫州模式”的地方值得認真思考的。因為,“溫州模式”產生的大環境(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等。)其實是其他地區發展民營經濟的大環境,雖然其他地區發展民營經濟時大環境不壹樣,比如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被確定為改革的目標,非公有制經濟被確定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溫州模式”被廣泛認可。這些地方民營經濟發展中來自意識形態和計劃經濟體制的阻力比溫州小得多,溫州的經驗可以借鑒。但是,由於歷史、傳統、地理、自然等方面的原因,原有的薄弱的經濟基礎和普遍的商品供大於求的市場狀況,很多地方發展民營經濟的條件在某些方面還不如“溫州模式”之初。“溫州模式”目前存在的問題,他們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另外,必須指出的是,各地民營經濟發展很不平衡,壹些地方出現了有實力的民營企業,民營經濟發展創造了新的經驗,也值得學習和推廣。

發展民營經濟是中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壹項重要任務。要使民營經濟更加健康快速地發展,需要進壹步研究“溫州模式”的經驗和“溫州模式”進壹步發展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也要研究學習和移植“溫州模式”遇到的問題和新創造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