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遊月邊去,舟在空中行——《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
3、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渡荊門送別》
4、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古朗月行》
5、獨漉水中泥,水濁不見月。不見月尚可,水深行人沒。——《獨漉篇》
6、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壹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卻與人相隨?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白兔搗藥秋復春,
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看明月皆如此。唯願當歌對酒時,
月光長照金樽裏。 ——《把酒問月》
7、峨眉山月半輪秋,影人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峨眉山月歌》
8、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月下獨酌》
9、我因之夢吳越,壹夜飛度鏡湖月。——《夢遊天姥吟遊別》
10、揚兵獵月窟。
11、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
12、風催寒梭響,月入霜閨悲。——《獨不見》
13、雪霽萬裏月,雲開九江春。——《避地司空原》
14、長安壹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 良人罷遠征。——《子夜吳歌》
15、玉階生白露,,夜久浸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玉階怨》
16、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17、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
18、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關山月》
19、 長相思,在長安。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淒淒簟色寒。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美人如花隔雲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淥水之波瀾。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長相思,摧心肝。
——《長相思》
20、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將進酒》
21、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夜泊牛渚懷古》
22、淥水凈素月。月明白鷺飛。郎聽采菱女。壹道夜歌歸。——《秋浦歌十七首》
23、桃竹書筒綺繡文。 良工巧妙稱絕群。靈心圓映三江月。彩質疊成五色雲。中藏寶訣峨嵋去。千裏提攜長憶君。——《酬宇文少府見贈桃竹書筒 》
24、觀魚碧潭上,木落潭水清。日暮紫鱗躍,圓波處處生。涼煙浮竹盡,秋月照沙明。何必滄浪去,茲焉可濯纓。 ——《觀魚潭》
25、 白馬金羈遼海東,羅帷繡被臥春風。落月低軒窺燭盡,飛花入戶笑床空。——《春怨》
26、曉吹員管隨落花,夜搗戎衣向明月。明月高高刻漏長,真珠簾箔掩蘭堂。 ——《搗衣篇》
27、田家有美酒,落日與之傾。醉罷弄歸月,遙欣稚子迎。——《遊謝氏山亭》
28、郢門壹為客,巴月三成弦。——《郢門秋懷 》
29、遷客此時徒極目,長洲孤月向誰明。——《鸚鵡洲》
30、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月下獨酌其四》
31、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沒。搖蕩女蘿枝,半搖青天月。 ——《憶秋浦桃花舊遊,時竄夜郎》
32、滄江溯流歸,白璧見秋月。秋月照白璧,皓如山陰雪。——《自金陵溯流過白壁山玩月達天門寄句》
33、閑夜坐明月,幽人彈素琴。忽聞悲風調,宛若寒松吟。——《月夜聽盧子順彈琴》
34、蒼蒼金陵月,空懸帝王州。天文列宿在,霸業大江流。——《月夜金陵懷古》
35、月隨碧山轉,水合青天流。杳如星河上,但覺雲林幽。——《月夜江行寄崔員外宗之》
====================
李白與月2006年10月26日 星期四 17:29 時近中秋,揣讀唐詩,忽悟這位浪漫大師除了戀酒以外,還偏愛壹物,即天上明月。李白作詩,常賦與月,其詠月詩句如珍珠串串、亮星顆顆,尤引人矚目。都說明月與詩人有不解之緣,李翁恐此緣分最深亦最真。妳看他,鋪盞豪飲,尚要“舉杯邀明月”;桌前就餐,但見“月光明玉盤”;下山途中,邀來“山月隨人歸”;冥冥夢裏,情系“湖月照我影”;送客遠行,恭請明月“與人萬裏長相隨”;遙想諍友,更是“登舟望秋月”;懷舊憶往,“卷帷望月空長嘆”;言誌抒懷,“欲上青天攬明月”。就是夜半醒來,忽見銀輝滿地,詩人也難捺激情吟哦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壹片愛月之心,思鄉之情躍然紙上。
李白壹生坎坷,報國不成,因而常神遊太虛,以月寄心。年華虛度,心情惆悵,他詠道:“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江岸纖夫,勞役慘重,他吟道:“吳牛喘月時,拖船壹何苦。”蜀道艱難,難於上青天,他嘆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友人左遷,愁腸百斷,他唱道:“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還記得當年誤聞日本友好使者晁衡不幸遇海難,李白更是淚眼向月,慟哭不已:“明月不歸沈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這裏,日本友人竟成了詩人心目中最聖潔的明月。
李白愛月,非但吟詠,他還把自己的孩子取名為“明月奴”,並將其妹也喚作“月圓”,說來實在有趣。後來詩人病逝,只因其平日飲酒成癖和癡迷月亮,後人還盛傳他是醉酒後於水中撈月而喪生,且又逐月而去了。至此,壹代詩仙真是神了!
自然,李白吟月作詩,亦大沾其明月之光,他的眾多的珠璣般的詠月詩句,使得其作品無處不閃爍出優雅美致、深邃而輝煌的意境,更重要的是,詩人本身也因此而如壹輪皎皎明月,長久地高懸於祖國詩壇上。
李白壹生愛月亮,李白的月亮,也大多是他自己投影的化身。月亮裏的嫦娥、玉兔、蟾蜍,也賦予了人的精神魂魄,因而,也就成為了鮮活的藝術形象了。
中國文學史是壹段閃光的歷史。李白,唐代浪漫主義文學中壹顆璀璨明珠,為中華民族的文化添加了厚重的壹筆。其詩極盡想像之能事,在民間廣為傳誦,大都為膾炙人口的佳作。然而,有壹種現象值得探索,那就是在李白所創作的詩篇中,寫月的詩占了較大數量。蘅墉退士編,章燮註疏的《唐詩三百首》***收錄李白詩作33首,其中16首與月亮有關;在陶今雁所著《唐詩三百首詳註》中,李白詩作入選29首,寫月之詩有15首。以上兩組數據說明:在李白詩作中,寫月之什較多。也許有人會說,這只不過是偶然現象罷了!這是偶然嗎?不,決不會只是偶然現象。李白與月結下了不解之緣。值得研究。
要求對李白喜歡寫月這壹事實作出合理的說明,我個人認為應該從李白的人生經歷及月亮這壹傳統意象在詩中的代表性含義這兩個角度進行解說。
壹、 李白,懷才不遇的壹生
要明了李白與月亮之緣,就應該分析李白的壹生。因為無論哪壹個作家都會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人生經歷寫進詩中。
李白,生於碎葉,其家庭可能是富商,幼年所受的教育,除儒家經籍外,還有六甲和百家,其才華在少年時期便開始顯露出來。“十五觀奇書,作賦淩相如”。二十歲之後,他開始在蜀中漫遊,曾登峨眉、青城諸名山。這壹次漫遊,擴大了他的見識,對他的思想影響也很大。他在《代壽山谷孟少府移文書》中這樣表達自己的政治理想:“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壹。”管窺這段文字,李白的遠大誌向可見壹斑。他抱定了要做壹個匡扶家邦,濟民救世的人。李白開始朝著自己的遠大誌向奮進。開元十四年,李白二十六歲,他“仗劍去國,辭親遠遊”。開始了淅的漫遊而兼求仕的時期,踏上了實現理想的征程。浮洞庭,歷襄漢,上廬山,東至金陵、揚州,復折回湖北,以安陸為中心,又先後北遊洛陽、龍門、嵩山、太原,東遊齊魯,登泰山,南遊安徽、江蘇、浙江等地。遊蹤所及,幾半中國。他漫遊名山大川,當然有恣情快意的壹面,又隱含尋找道家名流,以圖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因為李白不屑於參加科舉考試,他向往“壹鳴驚人,壹飛沖天”。他希望憑自己的才華引起統治者的重視,從而入仕。
天寶元年,李白四十二歲,因道士吳筠的推薦,唐玄宗下詔征赴長安。此時,李白高興萬分,以為理想可以實現了。他激動地高唱著“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詩句走進長安,然而,也走進了他的煩惱。原因是唐玄宗只把他看作是點綴升平和宮廷生活的禦用文人這與他的“使寰區大定,海縣清壹”的政治理想相差十萬八千裏。供奉翰林使李白感到政治理想的破滅,也讓他感到長安不可久留。在度過壹段狂拋菥頻納 鈧 螅 鮮榍牖梗?ldquo;五噫出西京”,心情沈重地離開了這個他曾夢想多時又徹底失望的京師重地。
縱觀李白的壹生,有喜也有悲,有愁苦也有狂放,有豪放也有孤獨。在他身上兼具多重性格。當他信心滿懷時,他“欲上青天攬明月”;當他壯誌難酬時,“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當他憂思難遣時,他“舉杯邀明月”;當他思念家中的妻兒時,他“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他還常常念念不忘明月,“白雲還自散,明月落誰家”,希望“常留壹片月,掛在東溪松”。可見,李白對月的偏愛與他的人生經歷和各種心情密切相關。
二、 月亮,美好與淒涼的***同體
關於月亮,我們曾有過壹個很美麗也很淒涼的傳說 ,那就是嫦娥奔月的傳說 。在那個沒有年月的洪荒時代,有壹個很美的姑娘嫁給了壹個能夠射落九個太陽力大無窮雄壯無比的英雄——後羿,不知什麽原因,這個美麗的姑娘竟偷吃靈藥,棄她的情郎而去。她上天了,卻被貶進了廣寒宮,永世承受寒冷與寂寞之苦。我們贊美嫦娥的美麗,也同情她的遭遇。也許就在這個時候,我們才意識到月亮不僅是自然之物,它還有些其他的內涵。
許多傑出的文學家,用他們生花的妙筆描寫了壹個個月亮,並賦予美麗的月亮以諸多內涵。有美麗的也有淒涼的,往往是在美麗中蘊含淒涼。因而。我稱月亮為美好與淒涼的***同體。
詩中寫月,當屬《詩經 陳風 月出》篇為最早,下面就讓我們來分析該詩中月這壹意象的內涵吧!
月出(陳風)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憂受兮。勞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紹兮。勞心慘兮。
這首詩借助月亮這壹意象來表達對美人的思念。朱熹認為“此亦男女相悅而想念之辭”。壹言中的。此詩除了相思之情別無其他意思。“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 ”,三句寫月,意義相同,都是寫月亮的潔白與明亮。在反復的吟唱中,在明亮潔白而美麗的月色下,美人更顯俏麗,更顯窈窕動人。因此,更能引起愛慕者的思念。
秉承《詩經》借明月以抒思念之情的詩作大量存在。《古詩十九首》中有《明月何皎皎》篇:“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該死的明月讓人徹夜難眠,只因相思苦。曹植《七哀》:“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婦,悲嘆有余哀”,又是明月皎皎,又是愁思之婦,又是難眠之夜。阮籍《詠懷詩》第壹首:“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衿”,詩中所寫卻是文人愁苦。最值得稱道的是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作者有主有次地描繪了月夜美景,謳歌遊子思婦的純潔愛情,繼而抒發了年華似水的感慨。現實主義詩歌巨匠杜甫在《月色》中這樣寫道:“今夜 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鬢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詩中既寫其妻借月懷人,同時也看出作者借月思鄉的情懷。蘇東坡《水調歌頭》如此寫道:“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詩中表達的是兄弟親情。
統觀以上分析可知:詩人喜歡用月亮這壹意象。因為在中國文化的氛圍中,人們已經為月亮附加了種種內涵,它能夠徹底地表達作者的幽思之情。縱使是李白這樣的天才詩人,他也有愁苦,也有鄉愁,還有抱負,當然,更多的是失意。失意的詩人為了抒發胸中的失意,他選擇了酒與月亮。他壹邊飲著醇香的美酒,壹邊把“愁心”寄給月亮。因此,李白與月亮結緣,不難解釋。
三、 李白寫月詩的簡單歸類
在對李白與月結緣這壹事實作出淺薄的解釋之後,我對其寫月詩打算作壹簡單歸類,並對每壹類的代表詩句或詩篇稍作賞析。
1、 思念的寄托
李白寫月詩絕大多數是表達思念之情的,這是繼承傳統寫月詩的結果。作者借助月亮這壹意象來寄托自己的思念。在這壹類詩中,《靜夜思》可謂是最出色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詩人開始看見床前的明月光,還懷疑是地上打的霜,再擡頭壹望,明月在天,才知道自己身在外鄉,因而觸發起思念故鄉的情懷。外鄉的明月也就是故鄉的明月,舉頭壹望,低頭壹思,思念家鄉的情懷不自禁地流露出來了。而“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表達的則是另壹種思念。詩人夜泊牛渚,追昔懷古,竟思念起謝尚來了,抒發了自己懷才不遇恨無知音的感慨。另外,李白也寫了壹些表示戀人相思的作品,如《長相思》“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日色欲盡花含煙,月明如素愁不眠”,蘊含其中的思戀之苦不言自明。
2、 理想的象征
李白的壹生雖然懷才不遇,在痛苦與孤獨中,作者並沒有完全消沈,他壹直都在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不止。因而,在李白的詩作中流露出宏願偉誌是必然的,不是嗎?作者曾經唱出了“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的慷慨高歌,而且,詩人始終都記住了自己的誌向,他壹直希望“常留壹片月,掛在東溪松”。在這裏,月的意象成了理想的象征。
3、 親密的夥伴
詩人善寫浪漫主義詩歌,擬人的手法必不少用。詩人常常把月亮作為自己親密的夥伴。這也是詩人在極端孤獨中作出的無奈選擇。詩人孤獨的心只能接納酒和月亮。而且,月下飲酒也可以看作是壹種排遣內心孤獨與煩悶的方法。這壹類詩以《月下獨酌》獨負盛名。“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詩人月夜獨飲,沒有知音,竟然舉杯招明月***飲,把皎潔的明月引為知己,並要和它永結無情之遊,這正是“有誌不獲聘”而感於“日月擲人去”的歲月蹉跎所抒發的感慨。“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詩人在月夜訪問壹個朋友,只有山月陪伴著詩人。所以詩人也把山月引為隨從自己的伴侶。
4、 純粹的月亮
在李白 的寫月詩中,有壹部分是純粹寫月亮這壹自然物的詩。在它身上根本找不到寄托的含義或象征意義。有時純粹地把月亮作為描寫對象。如“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等詩句就只是客觀地描寫月亮。有時它起點明時間的作用。“長安壹片月,萬戶搗衣聲”,點明時間已到晚上,明月下的長安,傳來千萬搗衣之聲。有時它是為了渲染月夜清幽或淒涼的環境而存在,“我欲因之夢吳越,壹夜飛渡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又聞子規啼夜月”都是為了渲染環境。
李白已成古人,明月猶掛當空。今月曾經照古人。讓我們靜靜地沐浴在李白為我們營造的月輝之下,領略李白的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