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出處: (三國時期)諸葛亮 《誡子書》。
解釋:依靠內心安靜精力集中來修養身心,依靠儉樸的作風來培養品德。
2、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出處:〔唐〕李商隱 《詠史二首·其二》
解釋:盡看前朝舊事,成功來自勤儉節約,而奢侈浪費最終會導致國破家亡。
3、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出處 :〔北宋〕司馬光 《勉諭兒輩》
解釋:由節儉進入奢侈(是)容易(的),由奢侈進入節儉(卻)困難(了)。
4、壹粥壹飯,當思來處不地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出處: 明·朱柏廬《治家格言》
解釋:壹碗粥飯,當想來之不易,半根絲線,常記織得艱難。意指衣食來之不易,不能浪費。
擴展資料:
1、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而不是說妳的生活好了,妳浪費得起就可以浪費。浪費是壹種可恥的行為。只要存有節約的意識,其實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菜。
2、1986年的第五次世界糧食調查的結果是:112個發展中國家(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除外)1979-1981年有3.35-4.49億人口處於營養不良狀態。
3、聯合國人口活動基金組織80年代初宣稱,當時世界谷物產量可以養活60億人口。但就在同壹時期,全世界人口只有45億左右,可是卻有4.5億人挨餓。1995年,世界人口增長到57億,挨餓人口數字增加到10億。
4、1972年,由於連續兩年氣候異常造成的世界性糧食歉收,加上前蘇聯大量搶購谷物,出現了世界性糧食危機,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於1973年和1974年,相繼召開了第壹次和第二次糧食會議,以喚起世界、特別是第三世界註意糧食及農業生產問題。
5、但是,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世界糧食形勢反而更趨嚴重。據當時預測,在80年代世界糧食仍將趨向短缺。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大會關於世界糧食日的決議,正是在世界糧食供求矛盾日趨尖銳的背景下作出的。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珍惜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