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水仙子·居庸關中秋對月

水仙子·居庸關中秋對月

宋方壺 水仙子居庸關中秋對月

壹天蟾影映婆娑,萬古誰將此鏡磨?年年到今宵不缺些兒個,廣寒宮好快活,碧天遙難問姮娥。我獨對清光坐,閑將白雪歌,月兒妳團圓我卻如何!

譯文及註釋

1、蟾影:月影。相傳月中有蟾蜍,故以蟾為月的代稱。婆娑:形容月中桂樹影子舞動的樣子。

2、此鏡:指月。

3、廣寒宮:傳說唐明皇遊月中,見壹大宮殿,榜曰廣寒清虛之府。見《龍城錄明皇夢遊廣寒宮》。後人因稱月宮為廣寒宮。

4、碧天遙句:姮娥,即嫦娥,相傳是月宮的仙女。

5、清光:清冷而明亮的月光。

6、白雪歌:古代楚國比較高雅的樂曲。宋玉《對楚王問》: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裏》《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

賞析

此曲首句壹天蟾影映婆娑,起得美麗,描出了壹個天無纖塵,月光皎潔,下照人寰動搖之景物的中秋之夜的獨特境界,引人入勝。萬古誰將此鏡磨逞才發揮,就月聯想,由眼前思及萬古,把時間擴展到了無限遙遠,誘人尋思。以新磨之鏡比明月,古已有之,但詢問誰磨,意卻尖新。年年到今宵不缺些兒個,輕輕壹筆,帶回眼前,緊扣題目中秋對月。廣寒宮好快活,轉入即景抒情,羨慕之意,溢於言表。碧天遙難問姮娥,無限遺憾,宛轉出之,妙趣橫生。所欲問的是什麽內容,沒有具體說明。不是不能說明,乃是有意不說明,好給讀者提供想象的空間,並迅疾地抒寫自己的情懷。我獨對清光坐,突出了壹個孤獨者的自我形象,與在廣寒宮過快活生活的仙女們形成鮮明的對比。閑將白雪歌,壹個閑字,道出了內心的寂寞。獨對清光坐,閑將白雪歌,對仗整齊而天成,毫無做作的痕跡。月兒妳團圓我卻如何,怨氣沖天,響亮傳神,綰攝全篇,集中抒發了作者漂泊江湖,孤獨寂寞的不滿情緒。前面寫中秋的朗月,羨廣寒的快活,原是為了反襯這末句的,而獨坐、閑歌,原是為這末句做鋪墊的。

這首曲寫中秋夜月,浮想聯翩。曲境與辛棄疾詞《太常引》有相通之處。辛詞為:壹輪秋影傳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發瘼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裏,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都是見月起興,對月把酒,派遣寂寞孤獨之情。當然,其藝術風格,尤其是語言表達是大不相同的。 /p> 水仙子·夜雨

壹聲梧葉壹聲秋,壹點芭蕉壹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

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孤館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

註釋

①水仙子:曲牌名,又名淩波仙、淩波曲、湘妃怨等。句式為七七、七五七、三三四。八句四韻。

②“壹聲梧葉壹聲秋”二句:梧桐葉的落下,預示了秋天的到來,雨打在芭蕉上的聲音更使人增添了壹份愁悶。壹點芭蕉:是指雨點打在芭蕉葉上。

③三更歸夢三更後:夜半三更夢見回到了故鄉,醒來時三更已過。歸夢:夢歸故鄉。

④燈花:油燈結成花形的余燼。

⑤嘆新豐孤館人留:用唐代初期大臣馬周的故事。新豐:在陜西新豐鎮壹帶。馬周年輕時,生活潦倒,外出時曾宿新豐旅舍,店主人見他貧窮,供應其他客商飯食,獨不招待他,馬周命酒壹鬥八升,悠然獨酌。

⑥枕上十年事:借唐人李泌所作傳奇《枕中記》故事,抒發作者的辛酸遭遇。

⑦二老:指年老的雙親。

譯文

夜雨壹點點淋在梧桐樹葉上,秋聲難禁,打在芭蕉上,惹人愁思不斷。半夜時分夢裏回到了故鄉。醒來只見燈花垂落,壹盤殘棋還未收拾,可嘆啊,我孤單地留滯在新豐的旅館裏。靠在枕邊,十年的經歷,遠在江南的雙親,都浮上心頭。

賞析

“壹聲梧葉壹聲秋,壹點芭蕉壹點愁。”首先渲染了傷感的情緒,“梧桐”、“芭蕉”、“夜雨”在中國古典文學作品中總是和離愁、客思、寂寥悲傷聯系在壹起,全曲描寫在淒涼寂寞的旅店裏,形孤影單、臥聽夜雨的情景。曲的起首句以雨打梧桐破題,烘托出“梧桐壹葉落,天下盡知秋”的蕭瑟落寞氛圍。白居易:“秋雨梧桐葉落時。”王昌齡:“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長信秋詞》)溫庭筠:“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壹葉葉,壹聲聲,空階滴到明。”(《更漏子》)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相見歡》)梧桐作為淒涼悲傷的象征,給文學賦予了很深的悲情含義。蘇軾:“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蔔算子》),孟浩然:“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晏殊:“綺席凝塵,香閨掩霧,紅箋小字憑誰付。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踏莎行》)李清照:“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壹個愁字了得!”(《聲聲慢》),芭蕉同樣具有獨特的離別愁緒。李商隱:“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代贈》)杜牧:“壹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詠雨》)李煜:“秋風多,雨如和,簾外芭蕉三兩窠,夜長人奈何。”(《長相思》)南唐盧絳沒有入仕時,曾經生病住店,夢見白衣婦人唱著歌勸酒,詞中說:“玉京人去秋蕭索,畫檐鵲起梧桐落。欹枕悄無言,月和清夢圓。背燈惟暗泣,甚處砧聲急。眉黛小山攢,芭蕉生暮寒。”(《菩薩蠻》)林逋:“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聞。”(《宿洞霄宮》)

“三更歸夢三更後”點明了詩人夜不能寐,愁腸百結的心情。三更即是午夜,午夜夢回,再難入眠。“落燈花棋未收”,夜闌靜,燈花落盡,雨聲未停,滴滴猶如敲棋壹般,宋代賀鑄有詞說:“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淒斷,杜鵑啼血。”(《憶秦娥》)可見在三更之夜,天涯孤客,更添愁緒,“三更”和“梧桐”、“芭蕉”、“夜雨”壹樣是孤寂的象征。作者用了這麽多語言描寫了壹個清冷孤苦的夜晚,其實只有壹個原因,那就是:“嘆新豐逆旅淹留。”《太平樂府》作“嘆新豐孤館人留”。此句出自漢高祖劉邦的典故,新豐地屬今陜西臨潼縣東北,劉邦得天下後,將父親接到京中,而劉父思鄉之情很濃,於是將街道格局改成豐邑的樣子,並另建村鎮,並遷來豐邑的居民,所以叫新豐。《新唐書·馬周傳》記載馬周未發跡時,曾旅居新豐,卻受客家冷遇。所以後人多用旅居新豐表達羈旅客愁、備受冷落的情懷,而並不壹定真的是旅居新豐。從這壹句可以看出全曲的意旨。天壹閣本《錄鬼簿》記載徐再思只做過“嘉興路吏”。《堅瓠集·丁集》說他“旅居江湖,十年不歸”。由此可見徐再思曾有北上的經歷,而且滯留有十年之久,除此曲之外,他的“山色投西去,羈情望北遊”([商調]《悟葉兒·革步》)、“回首江南倦客,西湖詩債,梅花等我須歸”([越調]《天凈沙·別高宰》)、“十年不到湖山,齊楚秦燕,皓首蒼顏”,均可見壹斑。徐再思北上旅居已是中年,郁郁不得誌,華發新生,不得不感慨江南子弟他鄉老的落魄和無奈。十年遊宦歸夢遠,讓他感到十分惆悵。

此曲寫旅人的離愁別緒,情景交融,言短意長。起三句鼎足對,妥帖自然,沒有壹點做作的痕跡,見出作者的功力。中間段點出痛苦根源,由感而發,語淡味濃。各種情景均古已有之,文人騷客早已描寫盡致,在作者筆端卻自有壹番滋味,全因末三句:“枕上十年事, 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十年之間經歷了多少事,而遠在江南的雙親卻總在為久客不歸的遊子擔心。這裏作者巧妙地運用了側面落筆的手法,不寫自己如何思念故鄉,思念親人,而以年邁雙親的憂思烘托出更加濃烈的親情。遂使此曲更加獨特,深扣人心。末句“都在心頭”四字戛然而止,欲語還休,卻有引人遐思,蕩氣回腸之功。人總是在年華老去、潦倒他鄉、滄桑落寞時,才會回首天涯,“枕上十年事”似乎說盡了作者的無力與無成,文已盡而意有余。徐再思十年北上的經歷,由於資料缺失,已無法查找,只能從他的詩句中略窺壹二。元代社會歧視南人和知識分子,“八娼九儒十丐”雖略有誇張,但也可以看出知識分子入仕之難。徐再思北上之行,無非為求仕而往。作為南宋遺民的亡國之恨,作為元朝落魄文人的前途無門,頗有“英雄失路”的感慨。這首作品貴在描寫普通人的情感和落寞。將人生的失落與親情相溶,字字未寫作者自己,寫物寓言,側面落筆,“以我觀物,而物皆有我之色彩”。“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曲是詞之變體,但比詞更貼近民間。王國維在《宋元戲曲史》中說過:“壹代有壹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朝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壹代之文學,而後世莫能繼焉者也。”元曲之美在於它更加渾樸自然、清新爽朗,“俗中透雅”、“雅中求俗”,它能以其特有的流行性在市井勾欄中廣為流傳,原因就在於它描寫了普通人的生活、普通的情感。

徐再思散曲的另壹特點是善用數字,開頭“壹聲梧葉壹聲秋,壹點芭蕉壹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這三句,耐人尋味:連用幾個相同的數詞和量詞,音調錯落和諧,正好表現忐忑難安的心情;作者筆下,秋雨綿綿,桐葉聲聲,雨打芭蕉,愁滴心頭,羈旅路遙,思鄉情長,無限惆悵,無限感慨,全都浸透在字裏行間。曲中層層遞進,以最少的數詞卻能包涵著最大的容量,細膩真切地表達了羈旅惆悵、光陰易逝的感慨,道出了因思鄉而斷腸的情懷,可以說曲因數字而有生趣,數字因曲而靈動。這壹點在“九分恩愛九分憂,兩處相思兩處愁,十年迤逗十年受。幾遍成幾遍休,半點事半點慚羞。三秋恨三秋感舊,三春怨三春病酒,壹世害壹世風流”([雙調]《水仙子·春情》)中表現得更加突出。多數學者認為數字的反復叠用,有斧鑿之嫌,好在《夜雨》壹曲貴在真情實感的流露,而非壹般的應景之作。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昔人論詩詞,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壹切景語皆情語也。”徐再思正是借助數字對秋色的描寫,借景抒情、寓言寫物、情景交融,真切地吐露了遊子“旅思”之情。全曲語言樸實無華,自然流暢,而感情真摯動人。

朱彜尊 出居庸關

《出居庸關》

作者:朱彜尊

居庸關上子規啼,

飲馬流泉落日低。

雨雪自飛千嶂外,

榆林只隔數峰西。

賞析:

從山青水綠的南國,來遊落日蒼茫的北塞,淡談的鄉思交匯著放眼關山的無限驚奇,化成了這首清麗高秀的寫景小詩。

朱彜尊早年無意仕進,以布衣之身載書客遊,南逾嶺,北出雲朔,東泛滄海,登之褱,經甌越,為采訪山川古跡、搜剔殘碣遺文,踏誼了大半個中國(見《清史稿文苑傳》)。現在,他獨立於北國秋冬的朔風中,傾聽著淒淒而啼的子規(杜鵑)之鳴,究竟在浮想些什麽?是震訝於這古塞之壹的居庸關之險酸它高踞於軍都山間,兩峰夾峙,望中盡為懸崖峭壁,不愧是扼衛京師的北國雄塞?還是思念起了遠在天外的故鄉嘉興,那鴛鴦湖(南湖)上風情動人的船女棹歌,或搖曳在秋光下的明艷照人的滿湖蓮荷?於是這向風而啼的子規,聽來也分外有情了:它也似在催促著異鄉遊子,快快歸去麽?

起句看似平平敘來,並末對詩人置身的關塞之景作具體描摹。但對於熟悉此間形勢的讀者來說,居庸關三字的跳出,正有壹種雄關湧騰的突兀之感。再借助於幾聲杜鵑啼鳴,便覺有壹縷遼遠的鄉愁,浮升在詩人的高嶺獨佇之中。驅馬更行,峰回路轉,在暮靄四起中,忽遇壹帶山泉,從峰崖高處曲折來瀉,頓令詩人驚喜不已:在這塞外的山嶺間,竟也有南國般清冽的泉流,正可放馬壹飲,聊解旅途之渴。站在潺潺的山泉畔,遙看蒼茫的遠夭,又見壹輪紅日,正沈向低低的地平線。那猶未斂盡的余霞,當還將遠遠近近的山影,輝映得明熒如火這便是飲馬流泉落日低句所展現的塞上奇景。清澈、明凈的泉流,令妳忘卻身在塞北;那塗徐而奏的泉韻,簡直如江南的絲竹之音惹人夢思。但坐騎恢恢的嘶鳴,又立即提醒妳這是在北疆。因為身在山阪高處,那黃昏落日,也見得又圓又低,如此高遠清奇的蒼莽之景,就決非能在煙雨霏霏的江南,所可領略得到的了。

不過最令詩人驚異的,還是塞外氣象的寥廓和峻美。此刻,峰影如燃的西天,還沐浴在壹派莊嚴肅穆的落日余霞中。回看北天,卻又灰雲蒙黎。透過如林插空的千百峰嶂,隱約可見有壹片雨雪,紛揚在遙遠的天底下,將起伏的山巒,織成茫茫壹白!雨雪白飛千嶂外句,即展現了那與飲馬流泉落日低,所迥然不同的又壹奇境剪影般的千嶂近景後,添染上壹筆清瑩潔白的雨雪作背景,更著以壹飛字,便畫出了壹個多麽寥廓、案潔,竣奇而不失輕靈流動之美的世界!

詩人久久地凝視著這雨雪交飛的千嶂奇景,那壹縷淡淡的鄉愁,旱就如雲煙壹般飄散殆盡。此次出塞,還有許多故址、遺跡需要考察,下壹程的終點,該是馳名古今的榆林塞了吧?詩人意興盎然地轉身西望,不禁又驚喜而呼:那在內蒙古準格爾旗壹帶的渝林古塞,竟遠非人們所想像的那般遙遠!從居庸塞望去,它不正只隔在雲海茫茫中聳峙的數蜂之西麽?詩之結句把七百裏外的榆林,說得仿佛近在咫尺、指手可及,豈不太過誇張?不,它恰正是人們在登高望遠中所常有的奇妙直覺。這結句雖然以從唐人韓翔秋河隔在數峰西句中化出,但境界卻高遠、寥解得多:它在剎那間將讀者的視點,提升到了詩人絕後的絕高之處;整個畫面的空間,也因此猛然拓展。於是清美、寥廓的北國,便帶著它獨異的落日流泉、千嶂雨雪和雲海茫範中指手可及的愉林古塞,蒼蒼莽葬地盡收妳眼底了。

水仙子·詠江南

張養浩 水仙子詠江南

壹江煙水照晴嵐, 兩岸人家接畫檐,芰荷叢壹段秋光淡。

看沙鷗舞再三,卷香風十裏珠簾。

畫船兒天邊至,酒旗兒風外飐。

愛煞江南。

譯文及註釋

滿江的煙波和岸邊山中的霧氣相映,兩岸人家屋檐相連,畫梁相接。江面上荷花叢生秋光恬淡,看沙鷗正在江面上飛舞盤旋,家家珠簾裏飄出香風。美麗的船只好像從天邊駛來,酒店的旗幟迎風招展。真讓人喜愛啊,江南!

1、壹江煙水句:意思是說陽光照耀江水,騰起了薄薄的煙霧。煙水:江南水氣蒸騰有如煙霧。晴嵐:嵐是山林中的霧氣,晴天天空中仿佛有煙霧籠罩,故稱晴嵐(晴天空中仿佛有煙霧籠罩)。

2、畫檐:繪有花紋、圖案的屋檐。

3、芰j荷:芰是菱的古稱。指菱葉和荷花。芰,菱角。

4、卷香風句:即十裏香風卷珠簾。化用杜牧《贈別》詩句春風十裏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5、飐zhǎn:風吹物使之顫動

6、殺:用在動詞後表示程度深。

賞析

壹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檐兩句采用對偶的寫法,從大處落筆,先描寫江上之景,霧靄彌漫,煙雲繚繞,再寫兩岸人家,鱗次櫛比,畫梁相接,正合乎水仙子的曲牌作法。首句畫出壹幅天然美景,江面經晴日照射,氤氳蕩漾,更顯出煙水迷茫之致。次句兩岸人家接畫檐寫出了江南地區人口稠密和繁華富庶的特點。

接著作者又把註意力放到自然景物,芰荷叢壹段秋光淡的淡用得好,把溫柔水鄉的濃郁春光沖淡了,仿佛有抿去囂擾的意味,更增添了幾許詩意盎然的搖曳之姿。看沙鷗舞再三寫得是作者張養浩本人閑灑自適得怡然之味。

卷香風十裏珠簾暗示了其所在的溫柔鄉之香艷、富麗,和前面的畫檐人家相呼應。畫船兒天邊至,酒旗兒風外颭相對,也是水仙子的慣例。而這兩句不僅是字面相對,所描述的情景也恰成對應,壹方頻頻召喚,壹方倦旅來投。最後壹句由客觀觀察轉回主觀感受,愛殺江南總結心得,既突顯主旨,又充分表達了情感。

這首小令在藝術的處理上,能夠把遠近的景物交錯來寫,富有變化,江南各種富有特色的景觀足以激發起令人心想神往的印象。

這首《水仙子》中最繁華富麗的句子是兩岸人家接畫檐。

該曲中運用了壹兩再三十等數詞,集中表現了江南風物明麗雋美的特點。由於選擇的數詞不同,富於變化,增強了生動活潑的情韻。五句寫景由遠而近,從大到小,寫家人、荷塘、水禽,第六句寫遠方的船,第七句又村落酒店酒旗,極富條理性和層次感,表達了歡快的格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