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於麥子詩句
觀刈麥
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2、註釋
⑴刈(yì):割。題下註“時任盩厔縣尉”。
⑵覆(fù)隴(lǒng)黃:小麥黃熟時遮蓋住了田埂。覆:蓋。隴 :同“壟”,這裏指農田中種植作物的土埂,這裏泛指麥地。
⑶婦姑:媳婦和婆婆,這裏泛指婦女。荷(hè)簞(dān)食(shí):用竹籃盛的飯。荷:背負,肩擔。簞食:裝在竹籃裏的飯食。
⑷童稚(zhì)攜壺漿(jiāng):小孩子提著用壺裝的湯與水。漿:古代壹種略帶酸味的飲品,有時也可以指米酒或湯。
⑸餉(xiǎng)田:給在田裏勞動的人送飯。
⑹丁壯:青壯年男子。南岡(gāng):地名。
⑺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雙腳受地面熱氣熏蒸,脊背受炎熱的陽光烘烤。
⑻但:只。惜:盼望。
⑼其:指代正在勞動的農民。傍:同“旁”。
⑽秉(bǐng)遺穗:拿著從田裏拾取的麥穗。秉,拿著。遺,遺失
⑾懸:挎著。敝(bì)筐:破籃子。
⑿相顧言:互相看著訴說。顧:視,看。
⒀聞者:白居易自指。為(wèi)悲傷:為之悲傷(省略“之”)。
⒁輸稅(shuì):繳納租稅。輸,送達,引申為繳納,獻納。
3、譯文
農家很少有空閑的月份,五月到來人們更加繁忙。夜裏刮起了南風,覆蓋田壟的小麥已成熟發黃。婦女們擔著竹籃盛的飯食,兒童手提壺裝的水,相互跟隨著到田間送飯,收割小麥的男子都在南岡。他們雙腳受地面的熱氣熏蒸,脊梁上烤曬著炎熱的陽光。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氣炎熱,只是珍惜夏日天長。又見壹位貧苦婦女,抱著孩兒站在割麥者身旁,右手拾著遺落的麥穗,左臂上懸掛著壹個破筐。聽她望著別人說話,聽到的人都為她感到悲傷。因為繳租納稅,家裏的田地都已賣光,只好拾些麥穗充填饑腸。現在我有什麽功勞德行,卻不用從事農耕蠶桑。壹年領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還有余糧。想到這些內心感到慚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4、簡析
《觀刈(yì)麥》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早期作品。此詩描寫了麥收時節的農忙景象,對造成人民貧困之源的繁重租稅提出指責,對於詩人自己無功無德又不勞動卻能豐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現了壹個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義精神。在寫作手法上,詩人將全景式刻畫與特定人物描寫相結合,夾敘夾議,使全詩成為壹個有機的整體。
2.關於麥子的成語不辨菽麥 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麥子。形容愚笨無知。後形容缺乏實際生產知識。
麥穗兩歧 壹根麥長兩個穗。比喻年成好,糧食豐收。
黍離麥秀 哀傷亡國之辭。
兔絲燕麥 兔絲:菟絲子。菟絲不是絲,燕麥不是麥。比喻有名無實。
針尖對麥芒 比喻雙方都很利害,互不相讓。
不辯菽麥 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麥子。形容愚笨無知。後形容缺乏實際生產知識。
麥飯豆羹 羹:湯。指粗劣食品。用來比喻生活水平低下。
麥丘之祝 指直言之諫。
麥穗兩岐 ①壹麥兩穗。舊時以為祥瑞,以兆豐年。亦用以稱頌吏治成績卓著。②比喻相像的兩樣事物。
麥秀兩岐 岐,同“歧”。壹株麥子長出兩個穗子。為豐收之兆,多用來稱頌吏治成績卓著。同“麥秀兩歧”。
麥秀兩歧 ①壹株麥子長出兩個穗子。為豐收之兆,多用來稱頌吏治成績卓著。②唐教坊曲名。
麥秀黍離 哀傷亡國之辭。
黍油麥秀 以之為亡國之痛的感嘆。
兔葵燕麥 形容景象荒涼。
智昏菽麥 指智力不能辨認豆麥。形容無知。
3.描寫麥子的語句見過鐮刀嗎?妳知道鐮刀是什麽樣子的?鐮刀是幹什麽用的?妳收割過麥子麽?我見過鐮刀,它像阿拉伯數字裏的7,壹橫是用刀片做的,壹豎是用木棍做的.鐮刀是收割麥子用的.我收割過麥子.
星期六下午我們壹起到郊外看麥子.到了郊外,遠遠看見整齊的條播麥子都成熟了,像壹條金色的帶子.走進麥田,我們才看清楚,成熟的麥穗顆粒飽滿,粒粒都脹鼓鼓的,像要爆裂開來.這時我看見壹位阿姨手拿鐮刀,正在收割麥子,我走過去讓阿姨教我割麥子.我彎下腰,左手抓住壹把麥子的上半部分,右手拿住鐮刀,把它放在麥子的下半部分,鐮刀的刀頭向我身體的左後方向使勁壹割,壹把麥子就被我割下來了,我抓壹把割壹次,壹會兒就割了壹大堆,累得我腰酸背疼.
我終於學會了割麥子.
4.寫小麥的詞語有什麽金光閃閃、金碧輝煌、種薄收、麥秀兩岐、麥舟之贈、廣種薄收、打麥、浮麥、麥浪滾滾、麥香
1、金光閃閃
拼音: jīn guāng shǎn shǎn
釋義: 閃閃:光亮閃爍。金光閃爍耀眼。
出處:《新編五代史平話·唐史》:“面上金光閃閃,手中雪刃輝輝。”
2、金碧輝煌
拼音:jīn bì huī huáng
釋義:碧:翠綠色。形容建築物裝飾華麗,光彩奪目。
出處:宋·羅大經《鶴林玉露》補遺:“眾以為金碧熒煌,臣以為塗膏釁血。”
3、簡種薄收
拼音:jiǎn zhǒng bó shōu
釋義:謂耕種疏略﹐收成微薄。
造句:今年由於天氣原因導致簡種薄收。
4、麥秀兩岐
拼音:mài xiù liǎng qí
釋義:岐,同“歧”。壹株麥子長出兩個穗子。為豐收之兆,多用來稱頌吏治成績卓著。同“麥秀兩歧”。
出處:《東觀漢記》:“百姓歌曰:桑無附枝,麥秀兩歧。張君為政,樂不可欺。”
5、麥舟之贈
拼音:mài zhōu zhī zèng
釋義:麥:麥子;舟:船。以壹船麥子作為贈品。指助人喪葬的費用。
出處:宋·釋惠洪《冷齋夜話》卷十:“堯夫以所載麥舟付之。到家,文正曰:‘東吳見故舊乎?’曰:‘曼卿為三喪未舉,方滯舟丹陽。’公曰:‘何不以麥舟與之?’堯夫曰:‘?墳之矣。’”
6、廣種薄收
拼音:guǎng zhòng bó shōu
釋義:薄:少。種植的面積很大,但單位產量卻很低。比喻實行的很廣泛,但收效甚微。
出處:明·康海《秋興次前韻》:“憑著這廣種薄收百畝廬,有甚躊躇?”
7、打麥
拼音:dǎ mài
釋義:小麥收割曬幹後,碾去外殼,稱為「打麥」。
出處:卷壹五八.武元衡傳:「先是長安謠曰:『打麥麥打三三三』,既而旋其袖曰:『舞了也』。」
8、浮麥
拼音:fú mài
釋義:指幹癟的麥子。可入藥。
出處:明馮夢龍《山歌·久別》:“姐道:‘郎呀,妳好像浮麥牽來難見面,厚紙糊窗弗透風。’”
9、麥浪滾滾
拼音:mài làng gǔn gǔn
釋義:表示麥田裏麥桿多而緊密麥穗充實,預示著有非常好而大的豐收!
造句:看,風吹過田野裏麥浪滾滾的樣子多美。
10、麥香
拼音:mài xiāng
釋義:麥子的香氣。
造句:這個面包是全麥的,聞上去麥香四溢。
5.有關麥子的成語麥穗兩歧 壹根麥長兩個穗。
比喻年成好,糧食豐收。 不辯菽麥 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麥子。
形容愚笨無知。後形容缺乏實際生產知識。
智昏菽麥 指智力不能辨認豆麥。形容無知。
麥飯豆羹 羹:湯。指粗劣食品。
用來比喻生活水平低下。 兔絲燕麥 兔絲:菟絲子。
菟絲不是絲,燕麥不是麥。比喻有名無實。
針尖對麥芒 比喻雙方都很利害,互不相讓。 麥秀兩歧 ①壹株麥子長出兩個穗子。
為豐收之兆,多用來稱頌吏治成績卓著。②唐教坊曲名。
黍離麥秀 哀傷亡國之辭。 麥穗兩岐 ①壹麥兩穗。
舊時以為祥瑞,以兆豐年。亦用以稱頌吏治成績卓著。
②比喻相像的兩樣事物。 兔葵燕麥 形容景象荒涼。
6.形容“麥子”的詩句有哪些1、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白居易 《觀刈麥》
2、高田種小麥,終久不成穗。-漢無名氏 《古歌》
3、小麥青青大麥黃,原頭日出天色涼。-範成大《繰絲行》
4、清明未雨下秧難,小麥低低似剪殘。-劉克莊《春早四首》
5、小麥田田種,垂楊岸岸栽。-楊萬裏《過平望三首》
6、小麥深如人,澶漫不見地。-鄭獬《收麥》
7、小麥繞村苗郁郁,柔桑滿陌椹累累。-陸遊《閑詠》
8、夏雨桑條綠,秋風麥穗黃。-張謂 《別睢陽故人》
9、銅瓶凈貯桃花雨,金策閑搖麥穗風。-陸龜蒙 《和襲美臘後送內大德從勖遊天臺》
10、麥苗即菁菁,麥穗亦矯矯。-高宗弘歷《東園觀麥》
11、麥穗人許長,谷苗牛可沒。 -蘇軾《和趙郎中捕蝗見寄次韻》
12、壓車麥穗黃雲重,食葉蠶聲白雨來。-陸遊《四月壹日作》
13、薺花黃纈地,麥穗白潮風。-陳著 《柏溪巖頭》
14、麥穗雨晴迷野岸,桃花風急滿溪流。-韓元吉《勸耕至赤松山》
15、金房土瘠無稻田,布耕播種種何處。-劉學箕 《七禽詠·早耕早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