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散文丨下涯奇霧飄渺

散文丨下涯奇霧飄渺

初夏,去浙江建德下涯,還真因是對“下涯迷霧”的偏愛,以及對唐代孟浩然《宿建德江》詩意的追逐,詩畫影像將我從纏綿姑蘇帶入縹緲嚴州……

千島湖的水,穿越崇山峻嶺,向新安江輕盈流淌,壹路碧水含煙,新安江的水流經下涯鎮時拐了壹個之字形大彎。

去下涯的途中,兩岸群山蜿蜒,滿山滴翠,壹江碧水緩流,總有壹股令人難以抵擋的魅力誘惑過客的眼睛,令人流連其中,不舍得離開。

新安江畔,向來是詩意和古韻的天堂。盡管江畔兩側,有無數美好古村落,但此行的目的是下涯。行程不長也不短,4個小時的車程到下涯。

正是傍晚時分,即將落山的陽光似乎收斂了不少。江邊碧綠澄徹,純凈柔和,剛剛還是感覺天氣有些熱,江邊陣陣涼風迎面習習吹來,仿佛壹下子將人從初夏帶回了非常涼爽愜意的暮春。

下涯有豐碩厚實的歷史文化,新安江東流至此,為平山所阻,折向南流。在以水運為主的年代,此為來往船只的主要停泊地之壹。以其位於新安江畔、平山之下,取《玉篇》“涯,水際也。”之義,稱埠頭為下涯,也以名村。作為地名,最早文字記載見之於明萬歷《續修嚴州府誌·建德縣圖》中的“下涯鋪”。鎮以駐地得名。

極目遠眺,盡頭是延綿不斷、悠然舒展的遠黛青山,近處是壹衣帶水、清澈照人的江面,岸邊綠樹掩映中三五白墻農舍點綴其間。夕陽西下,青山背後的落日余暉射向水面,泛起壹片流金碎光。蒼翠欲滴的青山綠樹,在夕輝的映襯下抹上了壹層綺麗的暮色。此情此景,自然令人聯想起白居易《暮江吟》中“壹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的絕美佳句。

在日落的下涯,因為沒安排名叫唐玲瓏的漁民專職擺拍模特上場,沒拍到漁翁空中揮撒魚網的場景《當空舞》和夢境般的《漁舟唱晚》。

翌日清晨,惦念著新安江的奇霧,天剛蒙蒙發亮,我們直奔江岸邊兩棵高大的古樟樹下,壹只小船靜靜地泊在樹蔭下,江邊壹條長滿水草和綠樹的細長濕地長堤,堤上的綠樹倒映水中,清新淡雅,不見喧嘩。

新安江的黎明是如此的靜謐,除了幾聲蟬叫,幾聲蛙鳴,幾聲鳥驚,幾乎可以聽到蘆葉輕輕搖曳的聲響。

靜候江邊,幾個村婦正在江邊埋頭洗衣。水如鏡,景如夢,清風吹過,湖面上的霧氣隨風而起,給湖岸兩邊的農舍、綠樹披上了壹層紗巾,壹切朦朦朧朧,似壹副天然渾成的中國山鄉水墨畫。

若論風景,下涯不過是新安江的平常山水,沒有什麽太出彩之處,然而下涯的奇霧卻令我大大地驚異了壹回。雨後的霧,天地萬物山林溪河都在壹片氤氳之中,若有若無,這固然也美,但畢竟常見,不足為奇,而下涯的奇霧則是晴天之霧。

產生這種奇霧的密碼在於新安江水庫,新安江水電站壩底放出的江水,常年水溫保持在14–17攝氏度,江水和空氣的溫差,凝成了水氣,不經意間在大壩下遊的下涯江面上制造了飄忽莫測的江霧,尤以夏季明顯,早晚江中水寒,與空氣溫差大,晨間暮色極易在江面上造成雲霧繚繞,成為下涯獨特的迷霧景觀。

站在岸邊樹下眺望,江心壹團團壹縷縷白白柔柔的霧嵐,似雲非雲、似紗非紗,緊貼著墨綠晶瑩的水面鋪掛在江面上,緩緩地飄浮彌漫,又漸漸地聚合成壹道道乳白曼妙的霧簾紗幕。

宋代詩人葛長庚《水村霧》詩雲:“淡處還濃綠處青,江風吹作雨毛猩。起從水面縈層嶂,猶似簾中見畫屏。”晨霧,雖然沒有雪的壯觀,也沒有雨的緋惻纏綿,但它卻表現出了無盡的婉約輕柔,留給人們更多真情流露的揮灑空間,如詩般的夢幻,如畫中的留白。

時濃時淡的水霧,周邊的山峰、村莊和樹林、水草時隱時現,宛如猶如壹幅淡淡的水墨畫。這幅不是靜止的,隨著霧氣的變化,這幅畫也在不斷變化。沿江的村莊、山巒、樹林、岸堤……時隱時現,真正恍如仙境,更像是豆蔻少女,在朦朦朧朧的感情中露出羞羞答答。

水面平靜得沒有絲毫漣漪,遠處的巍峨青山似墜落在江上浩渺煙波的溫柔環抱之中,水面在晨曦中如蟬翼縹緲,恰巧江中有壹葉小舟在黛山和晨光的倒影中穿行,腦海中忽閃“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遊”的詩句。

不壹會兒,霞光抹紅江面,江面似乎變得更加開闊了,藍天流雲,倒影在澄碧透亮的江面上,滿江碧水泛著金色的光芒,在不知疲倦地靜靜流淌著。壹樣的時空流轉,兩種不同的自然場景,幻化出了多樣化的新安江風華。

有點耀眼的光芒穿透過薄霧的輕紗,映在人臉上。煙霧彌漫的江上漂泊蠕動的漁舟已經遠去,而我的思緒仍沈浸在那“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的情境裏,不願走出,如癡如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