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雨中遊湖古詩句 1. 描寫“雨中看湖”的詩句有哪些
1、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出處:《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宋-蘇軾
原文: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譯文:
晴天,西湖水波蕩漾,在陽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極了。下雨時,遠處的山籠罩在煙雨之中,時隱時現,眼前壹片迷茫,這朦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麗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麽淡妝也好,濃妝也罷,總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麗質和迷人神韻。
2、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出處:《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宋-蘇軾
原文: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譯文:
烏雲上湧,就如墨汁潑下,卻又在天邊露出壹段山巒,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飛濺入船。忽然間狂風卷地而來,吹散了滿天的烏雲,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鏡,明媚溫柔。
3、醉中吹墜白綸巾,溪風漾流月。獨棹小舟歸去,任煙波飄兀。
出處:《好事近·湖上》——宋-蘇軾
原文:
湖上雨晴時,秋水半篙初沒。朱檻俯窺寒鑒,照衰顏華發。
醉中吹墜白綸巾,溪風漾流月。獨棹小舟歸去,任煙波飄兀。
譯文:
雨過天晴,湖水蕩漾,秋高氣爽,泛舟度閑,最為適宜,撐船的竹竿被湖水剛剛漫過半截。從船上的紅色欄桿看湖面照出了自己的衰顏華發。
喝醉了,壹陣山溪秋風吹來,把頭上的白綸巾吹落到湖中,湖水蕩漾、月光流波。獨自劃船離去,任由煙霧籠罩的湖面飄搖不穩定。
4、六橋錦繡,十裏畫圖,二月西湖。
出處:《雙調水仙子·仲春湖上》——元-趙善慶
原文:
雨痕著物潤如酥,草色和煙近似無,嵐光罩日濃如霧。
正春風啼鷓鴣,鬥嬌羞粉女瓊奴。
六橋錦繡,十裏畫圖,二月西湖。
譯文:
雨水滋潤著萬物土地壹片酥軟,草色和煙氣在雨後幾乎看不出來。山林間的大霧遮住了太陽,正是春風時,鷓鴣不停的啼叫著,挑逗著嬌羞的小姐和漂亮的丫鬟。六橋壹片錦繡,壯麗的十裏畫圖,風流的二月西湖。
5、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出處:《漁歌子》——唐-張誌和
原文: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譯文:
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翺翔,江水中,肥美的鱖魚歡快地遊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艷而飽滿。漁翁頭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
2. 描寫雨中湖面的詩句有哪些
1. 《謁金門·七月既望湖上雨後作》
清代:厲鶚
憑畫檻,雨洗秋濃人淡。隔水殘霞明冉冉,小山三四點。
艇子幾時同泛?待折荷花臨鑒。日日綠盤疏粉艷,西風無處減。
2. 《好事近·湖上》
宋代:蘇軾
湖上雨晴時,秋水半篙初沒。朱檻俯窺寒鑒,照衰顏華發。
醉中吹墜白綸巾,溪風漾流月。獨棹小舟歸去,任煙波飄兀。
3. 《雙調水仙子·仲春湖上雨》
元代:趙善慶
雨痕著物潤如酥,草色和煙近似無,嵐光罩日濃如霧。上春風啼鷓鴣,鬥嬌羞粉女瓊奴。六橋錦繡,十裏畫圖,二月西湖。
4. 《過高郵射陽湖》
元代:薩都剌
飄蕭樹梢風,淅瀝湖上雨。
不見打魚人,菇浦雁相語。
5.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宋代:蘇軾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3. 描寫“雨中看湖”的詩句有哪些
《飲湖上初晴後雨》 [宋] 蘇軾 水光瀲灩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其壹[宋] 蘇軾黑雲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好事近·湖上》宋代:蘇軾湖上雨晴時,秋水半篙初沒。
朱檻俯窺寒鑒,照衰顏華發。醉中吹墜白綸巾,溪風漾流月。
獨棹小舟歸去,任煙波飄兀。《雙調水仙子·仲春湖上雨》元代:趙善慶雨痕著物潤如酥,草色和煙近似無,嵐光罩日濃如霧。
上春風啼鷓鴣,鬥嬌羞粉女瓊奴。六橋錦繡,十裏畫圖,二月西湖。
《謁金門·七月既望湖上雨後作》清代:厲鶚憑畫檻,雨洗秋濃人淡。隔水殘霞明冉冉,小山三四點。
艇子幾時同泛?待折荷花臨鑒。日日綠盤疏粉艷,西風無處減。
《飲湖上初晴後雨》 [宋] 蘇軾 白話譯文:晴天,西湖水波蕩漾,在陽光照耀下,光彩熠熠,顯得美極了。下雨時,遠處的山籠罩在煙雨之中,時隱時現,眼前壹片迷茫,這朦朧的景色也是非常壯麗的。
如果把美麗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麽無論淡妝濃抹,她總是顯得那麽美麗。賞析:詩的上半首既寫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寫了西湖的晴姿雨態。
下半首詩裏,詩人沒有緊承前兩句,進壹步運用他的寫氣圖貌之筆來描繪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遺貌取神,只用壹個既空靈又貼切的妙喻就傳出了湖山的神韻。這裏,詩人抒發的是壹時的才思,但這壹比喻如陳衍在《宋詩精華錄》中所說,“遂成為西湖定評”。
從此,人們常以“西子湖”作為西湖的別稱。蘇軾本人對這壹比喻也很得意,曾在詩中多次運用。
後人對這壹比喻更深為贊賞,常在詩中提到。王文誥在《蘇文忠公詩編註集成》中稱這首詩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名篇”。
其特點之壹是概括性特別強。它寫的不是西湖的壹處之景或壹時之景,而是對西湖的全面寫照和全面評價,區而它就具有超越時間的藝術生命色。
這首詩的流傳,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其壹 [宋] 蘇軾譯文:烏雲上湧,就如墨汁潑下,卻又在天邊露出壹段山巒,明麗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飛濺入船。
忽然間狂風卷地而來,吹散了滿天的烏雲,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鏡,明媚溫柔。賞析:第壹句寫雲:黑雲像打翻了的黑墨水,還未來得及把山遮住。
中把烏雲比作“翻墨”,形象逼真。第二句寫雨:白亮亮的雨點落在湖面濺起無數水花,亂紛紛地跳進船艙。
用“跳珠”形容雨點,有聲有色。壹個“未”字,突出了天氣變化之快;壹個“跳”字,壹個“亂”字,寫出了暴雨之大,雨點之急。
第三句寫風:猛然間,狂風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剎時雨散雲飛。“忽”字用得十分輕巧,卻突出天色變化之快,顯示了風的巨大威力。
最後壹句寫天和水:雨過天晴,風平浪息,詩人舍船登樓,憑欄而望,只見湖面上無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壹樣的明凈,壹色的蔚藍。風呢?雲呢?統統不知哪兒去了,方才的壹切好像全都不曾發生似的。
詩人蘇軾先在船中,後在樓頭,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劇變化的自然景物:雲翻、雨瀉、風卷、天晴,寫得有遠有近,有動有靜,有聲有色,有景有情,令人讀來油然產生壹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經歷了壹場突然來去的陣雨,又來到望湖樓頭觀賞那水天壹色的美麗風光。詩用“翻墨”寫出雲的來勢,用“跳珠”描繪雨的特點,說明是驟雨而不是久雨。
“未遮山”是驟雨才有的景象;“卷地風”說明雨過得快的原因,都是如實描寫,卻分插在第壹、第三句中,彼此呼應,烘托得好。最後用“水如天”寫壹場驟雨的結束,又有悠然不盡的情致。
句中又用“白雨”和“黑雲”映襯,用“水如天”和“卷地風”對照,用“亂入船“與“未遮山”比較,都顯出作者構思時的用心。此詩描繪了望湖樓的美麗雨景。
好的詩人善於捕捉自己的靈感,此詩的靈感可謂突現於壹個“醉”字上。醉於酒,更醉於山水之美,進而激情澎湃,才賦成即景佳作。
才思敏捷的詩人用詩句捕捉到西子湖這壹番別具風味的“即興表演”,繪成壹幅“西湖驟雨圖”。烏雲驟聚,大雨突降,傾刻又雨過天晴,水天壹色。
又是山,又是水,又是船,這就突出了泛舟西湖的特點。其次,作者用“黑雲翻墨”,“白雨跳珠”形成強烈的色彩對比,給人以很強的質感。
再次,用“翻墨”寫雲的來勢,用“跳珠”描繪雨點飛濺的情態,以動詞前移的句式使比喻運用得靈活生動卻不露痕跡。而“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兩句又把天氣由驟雨到晴朗前轉變之快描繪得令人心清氣爽,眼前陡然壹亮,境界大開。
4. “雨中西湖”中的經典詩句有什麽
“雨中西湖”中的經典詩句有:
1.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____林升《題臨安邸》
2.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____楊萬裏《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____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4.未能拋得杭州去,壹半勾留是此湖。____白居易《春題湖上》
5.群芳過後西湖好,狼籍殘紅。____歐陽修《采桑子·群芳過後西湖好》
6.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____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7.荷花開後西湖好,載酒來時。____歐陽修《采桑子·荷花開後西湖好》
8.天容水色西湖好,雲物俱鮮。____歐陽修《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9.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____姜夔《暗香·舊時月色》
10.血染紅箋,淚題錦句。西湖豈憶相思苦。____劉將孫《踏莎行·閑遊》
11.坡謂西湖,正如西子,濃抹淡妝臨鏡臺。____劉過《六州歌頭·寄稼軒承旨》
12.春衫猶是,小蠻針線,曾濕西湖雨。____蘇軾《青玉案·送伯固歸吳中》
13.還與去年人,***藉西湖草。____蘇軾《蔔算子·感舊》
14.殘霞夕照西湖好,花塢蘋汀,十頃波平,野岸無人舟自橫。____歐陽修《采桑子·殘霞夕照西湖好》
15.贈君明月滿前溪,直到西湖畔。____毛滂《燭影搖紅·送會宗》
16.東風漸綠西湖柳,雁已還、人未南歸。____周密《高陽臺·送陳君衡被召》
5. 雨中西湖經典詩句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修。
暖風熏得遊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 孤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蘇軾《夜泛西湖五絕》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底。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裏白沙堤。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裏《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 春題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壹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拋得杭州去,壹半勾留是此湖。
明代王瀛《蘇公堤》:蔭濃煙柳藏鶯語,香散風花逐馬蹄。西湖風景六條橋,壹株楊柳壹株桃。
明代張寧《蘇堤春曉》: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畫船人未起,側枕聽鶯啼。
南宋吳唯信《蘇堤清明即事》: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陸遊也有 “花滿蘇堤柳滿煙”的詩句。
6. 雨中遊山的詩句
與“雨中遊山”有關的詩句都有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年代: 宋 作者: 辛棄疾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山居秋暝》年代: 唐 作者: 王維昨夜扁舟沙外艤,淮山微雨初晴。
《臨江仙·昨夜扁舟沙外艤》年代: 宋 作者: 米友仁雁來人憶家。遠山疑帶雨。
《菩薩蠻·照溪梅雪和煙墮》年代: 宋 作者: 蘇庠雨惜山容斂,雲矜棹影開。《南歌子·雨惜山容斂》年代: 宋 作者: 葉夢得借問近來安否。
歸路淮山過雨,歸舟江水澄秋。《西江月·壹別清風北牖》年代: 宋 作者: 王之道留連壹醉,花殘日永,雨後山明。
《朝中措·長年心事寄林扃》年代: 宋 作者: 範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