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用托物言誌的手法的詩句 1.關於托物言誌的古詩
1、《青松》
現代·陳毅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2、《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3、《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4、《石灰吟》
明·於謙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5、《畫菊》
宋·鄭思肖
花開不並百花從,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6、《菊花》
唐·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7、《沁園春·雪》
現代·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壹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2.表達托物言誌的詩句
白居易的《白雲泉》:
天平山上白雲泉,雲自無心水自閑。
何必奔沖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間。
本詩抒情主人公是壹個胸懷淡泊、精神閑適、渴望擺脫俗務,具有出世歸隱思想的仕人。運用象征手法寫景寓誌,以雲水的逍遙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懷和閑適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風浪象征社會風浪,言淺意深,理趣盎然。
於謙的《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乍壹看,這首詩寫的是石灰從采掘、冶煉到被使用的整個過程。再細細體會,詩中每壹句既是在寫“物(石灰)”,實際上也是在寫人,寫作者自己不怕“千錘 萬鑿”、“烈火焚燒”甚至“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的大無畏革命英雄主義氣概。詩中流露出的凜然正氣和豪邁情懷,不知鼓舞和激勵了多少後人為真理和正義事業奮鬥不息。
鄭板橋的《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南西北風。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壹幅傲然挺立、堅貞不屈的勁竹形象浮現在我們的腦海中。立根破巖,咬定青山,千磨萬擊,屹立挺然。這副錚錚傲骨也正是詩人所追求和向往的,他那種堅定的意誌、頑強的精神和不向邪惡勢力屈服的氣節通過這首詩表現得淋漓盡致。
3.關於托物言誌的詩句有那些
石灰吟 [明] 於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譯文: 石頭是經過千萬次錘打才從深山裏開采出來 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作很平常的壹件事 就算粉身碎骨都不怕 因為要壹身清白留在人間 簡單的意思:石灰石經過千錘萬鑿才從深山中開采出來,用烈火焚燒也是件平常普通的事。
粉骨碎身都不怕,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間。 [簡析] 這是壹首托物言誌詩。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發自己堅強不屈,潔身自好的品質和不同流合汙與惡勢力鬥爭到底的思想感情 [古詩今譯] 經過千萬次錘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燒也視平常事壹樣。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懼,只為把壹片青白(就像石頭的顏色那樣青白分明,現在多用“清白”)長留人間。
作為詠物詩,若只是事物的機械實錄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沒有多大價值。這首詩的價值就在於處處以石灰自喻,詠石灰即是詠自己磊落的襟懷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錘萬鑿出深山”是形容開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燒若等閑”。
“烈火焚燒”,當然是指燒煉石灰石。加“若等閑”三字,又使人感到不僅是在寫燒煉石灰石,它似乎還象征著誌士仁人無論面臨著怎樣嚴峻的考驗,都從容不迫,視若等閑。
第三句“粉骨碎身全不怕”。“粉骨碎身”極形象地寫出將石灰石燒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們聯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犧牲的精神。
至於最後壹句“要留青白在人間”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懷,立誌要做純潔清白的人。此句中的青白是拿石頭的顏色作比,也就是現在的“清白”的意思 早梅 年代:唐 作者:柳宗元 體裁:五律 類別:靜物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吹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裏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早梅 年代:唐 作者:張謂 體裁:七絕 壹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林村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註釋 詩文解釋 有壹樹梅花淩寒早開,枝條潔白如玉。它遠離人來車往的村路,臨近溪水橋邊。
人們不知寒梅因靠近溪水而早發,以為那是經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詞語解釋 迥:遠。
傍:靠。 發:開放。
經冬:過冬。 銷:這裏指冰雪融化。
詩文賞析 全詩即在於寫壹個「早」字。寒冬剛過,百花未開,在冰雪尚未消融之際,為世界帶來生機和希望的只有壹束寒梅,因此無數文人墨客踏雪尋訪,尋覓這淩寒獨放的早梅。
在遠離道路的溪水橋邊,詩人終於看到了似玉如雪的早梅。早梅的形象被刻畫得惟妙惟肖,韻味十足,與詩人的精神心有靈犀。
自古詩人以梅花入詩者不乏佳篇,有人詠梅的風姿,有人頌梅的神韻;這首詠梅詩,則側重寫壹個“早”字。 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潔白如玉,又照應了“寒”字。
寫出了早梅淩寒獨開的豐姿。第二句寫這壹樹梅花遠離人來車往的村路,臨近溪水橋邊。
壹個“迥”字,壹個“傍”字,寫出了“壹樹寒梅”獨開的環境。這壹句承上啟下,是全詩發展必要的過渡,“溪橋”二字引出下句。
第三句,說壹樹寒梅早發的原因是由於“近水”;第四句回應首句,是詩人把寒梅疑做是經冬而未消的白雪。壹個“不知”加上壹個“疑是”,寫出詩人遠望似雪非雪的迷離恍惚之境。
最後定睛望去,才發現原來這是壹樹近水先發的寒梅,詩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點出了。 梅與雪常常在詩人筆下結成不解之緣,如許渾《早梅》詩雲:“素艷雪凝樹”,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張謂的詩句則是疑梅為雪,著意點是不同的。
對寒梅花發,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詩人也都產生過類似的疑真的錯覺。宋代王安石有詩雲:“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也是先疑為雪,只因暗香襲來,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本篇意境可謂異曲同工。
而張謂此詩,從似玉非雪、近水先發的梅花著筆,寫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時也寫出了詩人探索錄覓的認識過程。並且透過表面,寫出了詩人與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
讀者透過轉折交錯、首尾照應的筆法,自可領略到詩中悠然的韻味和不盡的意蘊。 早梅 年代:唐 作者:齊已 體裁:五律 類別:靜物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樹深雪裏,昨夜壹枝開。 風遞幽香去,禽窺素艷來。
明年獨自律,先發映春臺。 註釋 詩文解釋 萬木經受不住嚴寒的侵襲,枝幹將被摧折。
梅樹的孤根卻吸取地下的暖氣,恢復了生氣。在前村的深雪裏,昨夜有壹枝梅花淩寒獨開。
它的幽香隨風飄散,壹只鳥兒驚異地看著這枝素艷的早梅。我想寄語梅花,如果明年按時開花,請先開到望春臺來。
詞語解釋 望春臺:指京城,也有望春的含義。 詩文賞析 齊已是鄉下貧苦人家的孩子,從小壹邊放牛壹邊讀書,學習非常刻苦。
幾年後,能夠吟詩作賦,被寺院長老發現,收進寺裏作和尚。壹年冬天,剛剛下過壹場大雪,清晨齊已出去,被眼前的壹片雪白吸引住了,突然前方的幾只報春的蠟梅花引來了報春鳥圍著梅花唱歌,齊已被這景色驚呆了,回寺後,馬上寫下了《早梅》這首詩。
這是壹首詠物詩。全詩語言輕潤平淡毫無浮艷之氣,以含蘊的筆觸刻畫了梅花傲寒的品性及素艷的風韻,創作了壹種高。
4.妳還知道哪些詩句采用了托物言誌的寫作手法
托物言誌是古詩中常見的壹種表現手法。所謂托物言誌,是指詩人運用象征或起興等手法,通過描摹客觀上事物的某壹個方面的特征來表達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清)鄭燮《竹石》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元)王冕《墨梅》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唐)李商隱《無題》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沈雨打萍。——(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唐)羅隱《蜂》
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唐)賈島《劍客》
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唐)羅隱《雪》
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宋)歐陽修《畫眉鳥》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曹操《龜雖壽》
《畫菊》 鄭思肖
花開不並百花從,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菊花》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題菊花 黃巢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壹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