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 晏幾道詞選講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 晏幾道詞選講

晏幾道

作者簡介

晏幾道(1038 — 1110),字叔原,號小山,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晏殊幼子。曾做過太常寺太祝,監潁昌許田鎮,後為乾寧軍通判,擢開封府判官。晏幾道壹生專意作詞,題材壹般涉及男女情事,兼抒自己的懷抱,與其父晏殊並稱 “ 二晏 ” 。有《小山詞》壹卷。

臨 江 仙

題解

《臨江仙》,唐代教坊曲名,後用為詞調。五代詞人用這個曲調,多由仙事轉入艷情。晏幾道《小山詞跋》: “ 始時沈十二廉叔、陳十君寵家有蓮、鴻、蘋、雲,品清謳娛客。每得壹解,即以草授諸兒,吾三人持酒聽之,為壹笑樂。已而君寵疾廢臥家,廉叔下世,昔之狂篇醉句,遂與兩家歌兒酒使俱流轉人間。 ”

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 [1] 。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 [2] 。琵琶弦上說相思 [3]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4] 。

(《二晏詞箋註》)

註釋

[1] “ 夢後 ” 兩句:表達了作者夢醒酒醒後的孤獨愁苦之情。南朝庾信《蕩子賦》: “ 況復空床起怨,倡婦生離,紗窗獨掩,羅帳長垂。 ”

[2] 心字羅衣:明楊慎《詞品》卷二: “ 所謂心字香者,以香末縈篆成心字也。 ‘ 心字羅衣 ’ ,則謂心字香薰之爾。或謂女人衣曲領如心字,又與此別。 ” 此處當為形容歌女兩重羅衣之衣領折疊如壹篆書之 “ 心 ” 字,暗寓心心相印之意。

[3] “ 琵琶 ” 句:唐白居易《琵琶行》: “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

[4] “ 曾照 ” 句:唐李白《宮中行樂詞》: “ 只愁歌舞散,化作彩雲飛。 ”

集評

〔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壹: “ 小山詞如 ‘ 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 ,又 ‘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 ,既閑婉,又沈著,當時更無敵手。 ”

〔清〕譚獻《譚評詞辨》: “‘ 落花 ’ 兩句,名句千古,不能有二。 ”

學生佳作賞析

當年明月不在,此生彩雲難歸

—— ?晏幾道《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賞析

漫漫歷史長河千年歲月,再沒有什麽比名士歌姬“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更占盡風流的了。然這念想再美再癡,也逃不開所謂命運的春恨秋愁。

我午夜夢回,眼前只有閉門深鎖的空蕩樓臺,宿酒方醒,眼神只得空洞迷離地望著那低垂到地的簾幕,了無所托。“夢後”“酒醒”二句互文,寫眼前的實景,對偶極工,意境渾融。獨處於昔日把酒言歡曼舞笙歌的樓臺,在這寂靜的闌夜,獨自品味這孤獨與空虛。我本以為酒可以逃避現實,夢可以重現舊日,但這殘燈獨對、釅酒初醒的長夜,我空寂的內心、蝕骨的感傷,縱使放聲痛哭,也只能是憂從中來、不可斷絕了。

憶起去年的曼妙春光,這春殘時節的惱人情思便是不可抑制地湧上了心頭。我久久地站在庭院中,花落滿衫、獨自凝立。世間恍惚的千言和萬語,壹切都沒有了依憑,剩下來的,只有愁意襲人的無止境的等待了呀。即使斜陽微雨,有燕雙飛,我所有的好時光,也已不再,芳春過盡,傷逝之情油然而生。燕子雙飛而反襯伶仃只影,綿長的春恨與淒清的韻外之致,蕩氣回腸,淒艷絕倫,婉轉成傷。

人生若只如初見。我隔著那涼了的秋風悲了的畫扇回望,眉間心上,俱是妳兩重心印的紫素羅衣,盈盈曼立。我在沈沈的暮色裏聽著妳婉轉的弦音和曲中的情意,只可惜 …… 人生白駒過隙,我無物結同心,只敢在這倏然落下的楊花下,憶妳。這浮生的壹步壹步,從初識到別離,萬千情意都只能風幹成苦澀的傷口。以舊日的美好與今昔對比,把心中的淒苦與濃郁的情思皆化作了那琵琶弦上永生永世,也說不盡的相思。

倘若時間和空間有那麽壹瞬的交錯,能讓我去印證那些在漫長輾轉時光中淒然沈睡者的思緒,什麽是錯。然而從看不見妳的那天算起的恍惚歲月裏,卻盡是無盡相似的淒涼長夜。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月還是那個曾照玉人歸樓臺的月,亙古不變淒淒曼曼淩空而掛。但那所有歌裏的繁華,卻都做了夢裏的煙花,從朝晨到暮年,短如壹陣急雨。妳在哪裏,我唯獨聽不見。而今彩雲易散琉璃脆,我望穿了天涯,歌盡了桃花,就硯承淚,就淚研墨,就墨作書,也寫不盡此生,伊人已渺,此情無寄,彩雲難歸。

(丁愷昕 20122947 2012級景觀1班)

簡評

全文多處化用詩句,表現出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以第壹人稱進行描述,更是似融入詞境之中,渾然不知所居,甚好。

彩雲啊,妳在何方?

—— ?晏幾道《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賞析

這是詞人與情人初見後分別,深切懷念之作。悲歡離合人間事,最難道盡心中意。

“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三句壹頓。“夢後”二句,說盡詞人夢醒後的孤獨愁苦之情。“去年春恨”都是令人難以忘懷的回憶。如今樓臺那幕往事卻如夢境般消逝,當時歌舞之地,已經高樓深鎖,凝塵冷落,供人低回徘徊而已。昔日長醉,今朝醉醒,繡簾羅幕中笙歌已隨風飄去,惟有簾幕低垂,壹片寂靜。去年春恨卻來時,那明年春恨呢?未來的“春恨”將會年年地隨春回人間而襲上心頭,只今已作經年別,此後知為幾歲期啊。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這兩句把綿綿無盡的春恨展現在眼前,又延伸到未來。花開花落,燕飛燕回,花前獨立的人,微雨雙飛的燕。詞人心中更是懷念佳人,仿佛都已融入時空。把各自的惆悵與歡樂化為永恒,永遠留在人間,沒有盡時。

詞轉下片,在詞人的記憶中呈現出最令人動情的壹幕:“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初見之時已兩心相許的這般情境終生難忘。納蘭容若曾感慨“人生若只如初見”,詞人初見小蘋,身著兩重心字羅衣,“兩重心字”即是“同心”,象征男女心心相印永結同好。這首詞是借“兩重心字羅衣”來暗示小蘋通過琵琶獻藝來表達內心的傾慕,真可謂是“未成曲調先有情”了。因為初見,所以嬌羞,借琵琶訴說衷情。“說相思”更是妙筆,琵琶妙手彈出的繁音促節,確能像話語壹樣表達出內心細膩的感情來,樂為心聲,小蘋通過妙手琵琶傳情達意,詞人也是顧曲知音,兩相知音之意,不言而明。初見之境,著墨不多,卻把雙方心心相印、含情脈脈的情態和心態表現得淋漓盡致。初見時就如此情投意合,日後的魚水之情就不必再去描述,後面直接寫小蘋流落人間後,給詞人留下無限的相思與悵惘。

詞的結句“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與“夢後”“酒醒”二句相呼應,感慨萬千,寫出了小蘋流落人間之後,作者見月思人的壹片深情,同時把“初見”以後的花朝月夕種種纏綿情意都包容無遺了,沒有過去的壹切,也就沒有了今天的懷念,這也許是詞人想象小蘋宴罷踏著月色歸去的情景了。古人言彩雲即巫山雲,意味著情侶分散,小蘋後來流轉人間不知所蹤,“當時”“曾照”兩句正是對此而發,“曾照彩雲歸”是借彩雲歸於巫山暗示小蘋流轉人間,見月思人,將雲月意象結合產生深層含義。彩雲追月,是愛情美滿幸福的象征。明月彩雲本應不分離。如今月在雲歸,對月懷雲,這輪孤獨的明月似乎也失去了當年的光彩。

曾有人贊,此詞“能動搖人心”,我讀罷此詞,仿佛聽到明月壹聲淒涼哀怨的嘆息:“彩雲啊,妳在何方?”這動蕩迷離的藝術境界,簡直使人神飛心蕩,豈止“動搖人心”?

(胡宏煒 20123670 2012級應用數學2班)

簡評

該文對《臨江仙》這首詞的詞義和境界都把握得當。開頭簡潔明了,其後分析詳細,把詞中所用的典故和自己的聯想相結合,亦能 “ 動搖人心 ” 了。

落墨不提今日,只言往昔

—— ?晏幾道《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賞析

人有愁情,不堪壹醉。三杯兩盞迷離處,不思狼狽。晏叔原此詞,提筆“夢後”,酒意已闌而身心俱疲之時,最是沈痛不堪。借酒所澆之愁,壹如樓臺高鎖,醉而不復得出;又似簾幕低垂,壓抑胸中之氣。只“夢後”二句,已伏全詞悲調之筆。

“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年年逢春,依舊落花,依舊微雨。只是不見去年妙人爛漫花下的嘆息,又怎有心情,去聽成雙成對春燕的笑語。壹腔愁情與這春恨同呼,而去年的依稀景色,喚不起早已遠去的曾經。花、人、雨、燕,不過是不能挽回的過去,而人夢依依,花無尋處,大約只有每年此刻,才能如此深刻地懷戀這花、這雨。此二句當為詞眼。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也不怨當時的年少輕狂,只此壹眼,便壹生銘記。在這最美好的年華,他們執著壹起。分離的每壹絲想念,或化作琵琶弦上的清韻,飄散於深深庭院;或化作千絲萬縷堤上的綠柳,去挽那奔流的江水。

回憶中最明亮的便是夜空的明月,出現在與妳歡笑***舞的每壹夜裏。而曲終人散之後,也只有月,陪著我們壹起感受著痛苦的離別。結句於回憶中收尾,寂寞才子,落寞不提今日,只言往昔,正是今日愁恨滿懷,不忍直言罷。

清人陳廷焯言此詞“閑婉沈著”,豈知這“沈著”,要詞人承受多少苦痛才得以練就。背後幾多淚痕,大概只有詞人壹人曉得耳。誰無年少輕狂時候,其實那些年少輕狂的曾經,才是最最美好的回憶,而越是成長,所看到的、經歷的只是越不堪,甚至於曾經心心相印的戀人,依然因為命運的嘲弄而離開了自己,如今孤身壹人漂泊,寫下這許多的詞,又何嘗不是壹種懷念。

畢竟過去太美好,所以才落墨不提今日,只言往昔。

(趙崇震 20121351 2012級電氣3班)

簡評

文采斐然,如入往昔美好之境,作者很好地體會到了藏於此詞中的那份苦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