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車馬相見詩

車馬相見詩

門口有車馬,樂府老話題。唐代吳京《樂府古詩詞解》說:“大家都說要打聽客人,或得故裏,或自京師驅車準備遷城答謝親人。”西晉末年,陸機和弟弟陸雲背井離鄉,北上洛陽,尋求功名。不久之後,晉武帝駕崩,統治集團內部各派系圍繞權力的再分配展開激烈爭鬥。陸機在這種復雜環境中的起起落落,使他感到事業艱難,生活險阻,常常使他思念家鄉的親友。這首詩雖然沿襲了樂府這壹古老的題材,但卻反映了陸機自己的感受。

這首詩的前六句解釋了壹個客人從他的家鄉來,詩人急忙出去迎接他。第壹句應該是詩。“君小姐”這句話用家鄉客的口吻指出了作者離家的時間長短,用家鄉客的距離暗示了他們的關系不壹般,為下文的探究做了鋪墊。“江鄉”指的是長江,因為從江東到中原不需要經過湘江,對詩人來說只是壹個韻。“足跡”這個詞,涉水過河時濕濕的足跡,概括了我在家鄉旅行的艱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投弓”兩句描寫詩人渴望見到家鄉客人的心情,表情畢笑。通過這種不起眼的動作描寫,讀者可以聯想到詩人對鄉音的殷切期望。

接下來“壹迎”四個字,形容詩人遇到家鄉客時的興奮。詩人用了“壹影”、“謝穎”、“藏淚”等幾個感情強烈的詞,營造了壹種極度痛苦的氣氛,生動地表現了他壓抑已久的悲傷。重視情感是魏晉思潮的壹大特點。由於個人意識的加強,魏晉文人對自己的喜怒哀樂有了更為尖銳和強烈的感受。在情感的表達上,也突破了漢儒“溫柔敦厚”、“哀而不傷”的詩教的壓制,敢於盡可能地宣泄。陸機不僅在理論上提出了“詩情”說,而且在創作中將其付諸實踐。他“觀其景以悲,觀其心以悲”(《傅論思》),常常極力加強感情。“陪客哭,藏淚告涼”不就是這種創作傾向的表現嗎?

《對不起》八句話,寫的是親友四散,桑葚傾覆的慘淡現實。再遇到鄉親,自然會問起家鄉的親戚朋友。世界上最讓人感動的是親人朋友的幸存。比如韓樂府《十五征兵》裏的八十歲老兵,他“認識村裏所有的人”,最關心的是“誰在家”。《怕談生死》也真實地表現了陸機的心情。然而,答案是悲傷的。“親友多散”這六句話,展現了壹幅極其淒涼的畫面:親友大多散了,所有有道德希望的老人都死了;過去豪華氣派的政務大廳,要麽徹底坍塌,要麽變成雜草叢生的荒山或商販來往的市場;放眼望去,郊區到處是墳墓和松柏。六首詩中,“親友”與“墳脊”形成鮮明對比,“城”與“朝”,“城門”與“丘陵荒地”也形成鮮明對比。這些都體現了作者巧妙的藝術匠心。只有通過這種對比和組合,才能營造出滄桑巨變的氛圍和驚心動魄的感染力。

在四句話的結尾,詩人把散落的親友和短暫的生命的真實痛苦升華為對整個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的哀嘆和悲傷。“道”是指自然規律。確實是信。“拜為”,衰亡。“天信換人,命長”——宇宙萬物終有衰亡之日,人又怎能免俗!“信”這個字就更痛苦了。既然人類的衰落在宇宙中不可避免,那麽每個人都在劫難逃。今天的失敗者,就是“我”的明天,於是詩人以壹句無解的嘆息結束了全詩:“慷慨只壹生,孤註壹擲悲。”只覺得。“俯仰”二字突出了詩人敏感的時間感,與悲涼、情緒化的氛圍相吻合,更容易產生“每讀壹遍都讓人感到無奈”的效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