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泰山》是李白的詩,原文如下:
四月上泰山,石平禦道開。
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回。
馬跡繞碧峰,於今滿青苔。
飛流灑絕巘,水急松聲哀。
北眺崿嶂奇,傾崖向東摧。
洞門閉石扇,地底興雲雷。
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銀臺。
天門壹長嘯,萬裏清風來。
玉女四五人,飄颻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遺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
曠然小宇宙,棄世何悠哉。
清曉騎白鹿,直上天門山。
山際逢羽人,方瞳好容顏。
捫蘿欲就語,卻掩青雲關。
遺我鳥跡書,飄然落巖間。
其字乃上古,讀之了不閑。
感此三嘆息,從師方未還。
平明登日觀,舉手開雲關。
精神四飛揚,如出天地間。
黃河從西來,窈窕入遠山。
憑崖覽八極,目盡長空閑。
偶然值青童,綠發雙雲鬟。
笑我晚學仙,蹉跎雕朱顏。
躊躇忽不見,浩蕩難追攀。
清齋三千日,裂素寫道經。
吟誦有所得,眾神衛我形。
雲行信長風,颯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觀,伏檻窺東溟。
海色動遠山,天雞已先鳴。
銀臺出倒景,白浪翻長鯨。
安得不死藥,高飛向蓬瀛。
日觀東北傾,兩崖夾雙石。
海水落眼前,天光遙空碧。
千峰爭攢聚,萬壑絕淩歷。
緬彼鶴上仙,去無雲中跡。
長松入霄漢,遠望不盈尺。
山花異人間,五月雪中白。
終當遇安期,於此煉玉液。
朝飲王母池,瞑投天門關。
獨抱綠綺琴,夜行青山間。
山明月露白,夜靜松風歇。
仙人遊碧峰,處處笙歌發。
寂靜娛清輝,玉真連翠微。
想象鸞鳳舞,飄颻龍虎衣。
捫天摘匏瓜,恍惚不憶歸。
舉手弄清淺,誤攀織女機。
明晨坐相失,但見五雲飛。
《遊泰山》譯文:
陽春四月登泰山,平整的禦道沿著屏風樣的山峰直上。皇上曾經乘坐六龍車輦翻山越嶺,深壑幽谷縈回曲折。當年碧峰上遺留的馬蹄痕跡,現在早已被青苔掩蓋。峭壁懸崖,飛瀑噴流,松風水聲激切哀鳴。北望群峰奇絕,仿佛向東海傾倒。安放皇帝玉冊的石洞前巨大的石門緊閉,隱隱感覺到地底風雷湧起。絕頂望東海蓬萊三島,想象到了金銀臺。站在南天門長嘯壹聲,青風四面萬裏來。仿佛看到四五個美麗的仙女,飄飄裊裊飛下九天來。她們對我嫣然壹笑,接著把壹只璀璨的流霞酒杯贈送給我。我急忙再三低頭致禮,自己很慚愧:不是神仙而受此大恩。
我頓時感覺到:宇宙如此渺小,這塵世有什麽值得戀眷的呢?拂曉,我騎上白鹿,直奔南天門而去。山腰上遇到壹位仙人,道貌軒然,瞳孔方方。我撫摩著古松上的蘿藤,想和他聊天,他卻把高入青雲的關門緊閉。幸好的是,他贈送我壹本遠古的寫有鳥跡字的書,飄飄落在山巖間。書是上古文字寫的,讀起來很費解。因而再三嘆息,拜他為師,才沒有回來。天亮時分,我老到了日觀峰,舉手就可以扣開雲關。頓時全身精神飛揚,仿佛置身於天地之間。
黃河從西邊逶迤而來,再窈窕如絲地流向東面的群山。倚靠在山崖傍邊,極目四面八方,天地悠然。突然看到壹個青發小道童,頭發挽成雙雲鬟壹樣。他笑著對我說:幹嘛現在才來學道呢?歲月蹉跎,青春都浪費掉了。突然他便無影無蹤,無處追尋,令人浩然長嘆。齋忌三千日,裁白絲布書寫道經。天天吟頌,心有所得,感覺眾神拱衛在我身邊。可以信風乘雲,宛如身有雙翼。攀上日觀峰,憑欄望東海。海濤撼動著遠山,雲中天雞在鳴叫。
銀光閃耀的樓臺躍出大海,鯨魚翻滾起巨浪。
怎樣才可以得到仙丹?真正生出羽翼,高飛蓬萊!泰山日觀峰朝東北傾斜,兩座山崖夾著壹雙巨石。海水仿佛在眼前弄潮,遙遠的天邊壹片青碧的色彩。千座山峰如槍林立,萬條溝壑如臨深淵。緬懷曾經騎黃鶴來泰山的神仙,可現在那裏去尋找他們的蹤影?山上的古松高聳入雲天,遠遠望去,離天不過幾尺。山花也與人間不同,五月裏白色的花兒與白雪渾然壹色。總會遇到仙人安期生的,壹同在泰山煉金丹玉液。清晨飲過泰山瑤池的清泉,夜晚準備在南天門投宿。
懷中抱著綠綺琴,天黑了還行走在青山之間。月亮出山了,群山壹片皎潔如玉,夜靜了,連古松也停止了嘯吟。寂靜中愈感覺清暉可弄,玉真仙女下降到翠微峰。仿佛看到鸞鳳與龍虎壹起翩翩起舞,衣袂飄舉。舉手就可以攀折到天上的匏瓜,味美甘甜,樂不思蜀,真的不想回家了。再舉手,撫弄著銀河的浪濤,清淺可愛,卻不小心摸到了織女的紡織機。唉,到明天天亮,美夢就會消失,只見五色雲彩飛舞!
賞析:
《遊泰山六首》獨特的藝術構思和結構不但是連章古詩的精巧寫法,又是李白寫作此詩時特殊的情懷背景所致。李白是壹個懷有“鴻鵠”之誌者,他的抱負是很大的。他希望做帝王的輔弼大臣,在政治上有赫赫的建樹。但由於他不肯向權貴“摧眉折腰”,只能是封建制度下的犧牲品。李白《遊泰山六首》,既從表層詩境上展示了泰山山水和神仙仙境之美,又蘊含著縈於李白心底的矛盾仿徨情緒。
泰山雄刺雲天,登山目盡長空,憑覽八極,或“舉手開雲關”,或“天門壹長嘯”,既是詩人傲岸、狂放性格的自然表露,也是詩人長期壓抑下的慨憤不平在寥廓宇宙中的暫時放解。但這種性格表露和情緒放解與潛存心底的壯誌難酬的情結又不時產生反差和碰撞。因而詩人運用或誇張、或險奇、或清麗的語言幻造出的仙境仙人雖然極具魅力,但並沒有表現出詩人追求仙道的摯誠和狂熱傾向。
作者介紹: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