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歐陽修《戲答元珍》原文、賞析、作者表達什麽思想情感?

歐陽修《戲答元珍》原文、賞析、作者表達什麽思想情感?

戲答元珍

歐陽修

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

殘雪壓枝猶有橘,凍雷驚筍欲抽芽。

夜聞啼雁生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

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謚文忠,吉州永豐(今江西吉水)人。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以第壹名成績舉進士,任西京留守推官,仁宗景祐四年(1037)貶夷陵(今湖北宜昌)令。歷任右正言,知滁州、揚州、潁州,應天府兼南京留守,翰林學士,知開封府。嘉祐六年(1061),拜參知政事。歐陽修領導了北宋古文運動,是唐宋八大家之壹。他對宋代詩風的革新也有顯著貢獻,所著《六壹詩話》是我國第壹部詩話著作,影響深遠。在詩詞創作方面,成績也非常突出。《四庫全書》收《文忠集》壹百五十三卷,《全宋詩》錄其詩二十二卷又二十八句。

《戲答元珍》壹作《答丁元珍》,仁宗景祐三年(1036),歐陽修作《朋黨論》為範仲淹辯護,結果被貶為峽州夷陵縣令。景祐四年春天,他的朋友丁寶臣(字元珍)時任峽州軍事判官,寫了壹首題為《花時久雨》的詩贈他,歐陽修遂寫此詩作答。題中冠以“戲”字,是為了掩飾自己遭貶後的失意情緒,並寬慰丁寶臣。

首聯寫山城春遲,並交代了時間與地點。這是壹個倒裝句,照理說先是在早春二月未見到花,才會產生春風不到天涯的疑問。正是采用倒裝的形式,給讀者造成懸念,喚起了讀者的好奇心,從而引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春風疑不到天涯”還使人聯想起唐王之渙《涼州詞》中的名句“春風不度玉門關”,詩人似乎也在抱怨山城夷陵是個被遺忘的角落,得不到皇恩的眷顧。

頷聯承上寫山城早春景象。三句寫早春還殘留著冬景,壹是枝頭還有沒有融化完的雪,二是樹上還掛著沒有采摘完的橘子。四句寫春筍快要破土而出,說春筍的生長是被春雷驚醒的結果,可謂奇思妙想。這兩句都從“未見花”而來,但是都寫出了夷陵盛產橘子與竹子的特點,也充分體現了夷陵的春天確實來得遲。

頸聯抒發思歸的情緒。五句寫夜不能寐聞雁啼更增強了思歸之情。此句寫詩人因為思歸而失眠,因失眠而能聽到歸雁夜啼,又因聽到雁啼而更加思歸,因為春天來了大雁尚且準時北歸,而自己卻不能回到遭貶前擔任西京留守推官的任所洛陽。六句寫自己抱病在外地進入新的壹年,所以對美好的事物特別敏感,因而感慨萬端。

尾聯自我寬慰也寬慰朋友。七句寫自己在洛陽欣賞過名花,略有“曾經滄海難為水”的意思,歐陽修在《洛陽牡丹記·風俗記》裏說過:“洛陽之俗,大抵好花。春時,城中無貴賤皆插花,雖負擔者亦然。花開時,士庶競為遨遊。”詩人於仁宗天聖八年(1030)至景祐元年(1034)曾在洛陽任西京留守推官,而洛陽盛產牡丹,當然也有其他各種各樣的花,歐陽修自然盡情欣賞過,所以稱自己曾為“洛陽花下客”。末句寫山城的野花是壹定會開放的,我們不用嘆息,期待陽春三月的到來吧。

此詩好在能將寫景、抒情、議論融合在壹起,寫景能於春寒料峭中見出勃勃生機;抒情能於歸思難耐中懷有希望;議論能於失意挫折中作退壹步想。歐陽修在《黃溪夜泊》中曾說:“行見江山且吟詠,不因遷謫豈能來?”無論詩句中表達怎樣的感情,要人全面看待人生的挫折,還是很有意義的。所以宋詩中的議論是不能壹概否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