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描寫鳳凰山的詞語

描寫鳳凰山的詞語

1.描寫丹東鳳凰山的詩句

1,《念奴嬌·鳳凰山下》明代 張紅橋

鳳凰山下,恨聲聲玉漏、今宵易歇。三疊陽關歌未競,啞啞棲鳥催別。

譯文:鳳凰山下,恨聲聲玉漏為何不在今霄停歇。送別的三疊陽關曲還未唱完,城上啼鳥已經催人離別。

2,《江城子·江景》宋代 蘇軾

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壹朵芙蕖,開過尚盈盈。

譯文:鳳凰山下,雨後初晴,雲淡風清,晚霞明麗。壹朵荷花,雖然開過了,但是仍然美麗、清凈。

3,《江南行》唐代 張潮

妾夢不離江水上,人傳郎在鳳凰山。

譯文:我的夢離不開那江上的流水,人們傳說妳已經到了鳳凰山。

4,《鳳凰山》 宋代 曹豳

鳳去寥寥今幾年,至今人喚鳳凰山。只愁有鳳無人識,卻指凡禽誤世間。

譯文:鳳凰這幾年幾乎都絕跡了,至今人們還把這裏叫做鳳凰山。只怕是真有鳳凰也沒人認得,卻說只人世間的雞鴨。

5,《登鳳凰山懷子瞻》宋代 陳師道

蜿蜒曲龍腰,山間隱樓觀。

譯文:鳳凰山蜿蜒曲折的山道像龍的腰壹樣,山間隱約出現樓閣。

2.描寫“丹東鳳凰山”的詩句有哪些

相傳,丹東鳳凰山八大美景的聞名,始於晉代,遊人登臨覽勝形成名山,修築廟宇,成為焚燒香火之地,是興盛於明清時代文人墨客大石崖上題詞鐫刻,使鳳凰山融自然美與人工美於壹爐,成為世人矚目的十大美景。 鳳凰山融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峨眉山之秀美。可謂引遊人觀賞入勝,遊人進山壹遊便展現“壑巖丹青千尺畫,海雲仙閣壹溪詩”的勝境。

1、石棚避暑

遊覽丹東鳳凰山,首先映人眼簾的天然名勝的大石棚。大石棚高約太半、欹嵌前撐,石面朝南,坐地而憩。石棚上刻有“振衣千仞,直上青雲”八個大字,蒼猶剛勁,十分醒目 。石棚之上有壹青松,枝幹舒展意在客,故稱為“迎客松”。 石棚前面綠林虛掩,背懸崖遮日,流水潺潺悅耳,鳥兒霧裏啼鳴。時若坐在石棚之中,頓覺山風送爽,心曠神怡,遊人故多在此攝影留念,並留下壹首贊美詩:

天然石棚遮穹窿, 廈外炎炎廈內風。

習爽涼意沁心扉, 叮冬悅耳溪流聲。

2、澗水飛濤

丹東鳳凰山的入口處是兩個懸崖形成的峽谷,從峽谷深處,流淌出壹條山澗溪水見底,急湍蜿蜒流出山外,兩側翠柳拂岸,草木生,溪中有壹巨石屹然而立,上刻“中流砥柱”的贊美詞,時值盛夏,陰雨霏霏,山泉噴湧而下,濺飛似雪,濤聲悅耳,沁人心肺,此時來到溪水旁,真是滿目飛瀑,銀珠垂落,滿山泉湧噴霧來,如此勝景吸引很多遊人冒雨上山,觀賞滌草木秀,佳木壹蔥蘢。有詩贊日:

鳳凰展翅扶白雲, 澗水蟋龍戲鳳吟。

日照浪花濤飛雪, 擁擁滾滾出山門。

3、山雲鋪海

每當雨後初雯或大霧曦雲雨迷漫,山霧騰騰,似煙似雲,壹縷縷壹片片平鋪山谷,煙瑣峰巒,時隱時現,松柏露裏,微風拂面,此時登山,腳踏浮雲,猶如來到九霄之巔,浮雲繚繞像嫦娥翩舞,時而輕絮湧深谷,時而驚濤翻山頂,山巒類似贏海之仙島。如遇細雨後的夕陽,必有彩虹橫空出世,五光十色,就像壹座架在太空的通天橋,更難得的是還會出現罕見的“佛光折影”。人立山頂之上,腳下煙雲滾滾,而自己的影子卻映射到雲海之上,並有兩層式壹層光環鑲嵌在影子上。如能身臨其境,似乎是脫離了凡塵世界,身居於虛幻漂渺的仙境之中,此即“山雲鋪海”之奇觀。

霏雨初晴陽光柔, 茫茫雲海漫山流。

煙霧飄靄古剎裏, 登峰踏進玉皇樓。

4、蒼松佇月

遊觀音閣,需登高逾險,爬地近百米長的鳳凰洞,此乃遊山者必到之地,風景奇妙,別具壹格,每逢陰歷八月十五月圓時,就會飽嘗“聽泉賞月,把酒問天,立地成仙”之味道。每當夜幕降臨,月出東山,躍上古剎之頂,爬上古松之尖,朦朧之中的月亮便給這廟宇鑲上銀輝,古松翠柏枝頭似玉似玉的纏繞著青紗,疏密婆娑的瀉影,分外迷人,此時如臨至此把酒詠誌,撫琴抒懷,聆泉賞月,可謂享受壹番古仙之樂。古人吟詩今人頌:

崖邊巨石扶老松, 直插青雲戲晚風。

明月冉冉瀉銀影, 恰似古剎掛山中。

5、怪石淩空

由鳳凰洞迂回攀登羅漢峰,山風送爽,松濤陣陣,疲倦之感,隨風消失,爬上“神馬峰”,古藤扶崖纏繞,古松頑強生長在石縫間,再向西望,則見壹怪石,突兀反起,象壹猛勇騎在神馬之背上,有淩空而起,直沖霄漢之勢,每當雲霧從山谷騰起,飄逸在石下時,巨石猶如淩駕浮雲之上,雲石相襯,欲欲而有動感,直往上太空,故日“怪石淩空”。 此景獨特,有人吟詩壹首,可見壹斑。

山光絢麗景物奇, 峻峰崢嶸雲霧裏。

凝似猛虎欲騰勢, 淩空眈視萬仞低。

6、天池在望

從烽火臺到箭眼峰,山路曲折受高低山峰所限,很難廣開眼界,只有登上“神馬峰”,“天下絕”,才能極目遠瞠,使人心曠神怡。天高雲淡,晴空萬裏,腳下群山綿亙,蜿蜒起伏,重巒疊翠,可謂“山外青山樓外樓”,由南望去可見“黃海”猶如壹條白帶,天水相連猶如水晶宮。大小鹿島依晰可見,故日:“天池在望”。曾有遊人對此景吟詩:

秋高氣爽夕陽沈, 攀巖牽藤上天門。

天海碧波極目處, 心隨帆影盡消魂。

丹東鳳凰山位於遼寧省鳳城市,由東山和西山兩大景區組成,最高峰“攢雲峰”海拔836米,面積182平方公裏,被譽為“國門名山”、“萬裏長城第壹山”、“中國歷險第壹名山”。唐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禦駕東巡,遊覽此山時,有“鳳凰拜祖”的傳說,遂賜此山名為“鳳凰山”。後“平遼王”薛仁貴為了威懾各附屬國,使其永不背叛大唐,在距鳳凰山四十裏處的發箭嶺,開震天弓,搭穿雲箭,對準鳳凰山方向震臂壹射,神箭穿鳳凰山而過,落入鴨綠江中,自此便有“神弓射箭眼,壹箭定遼東”之說,迄今已有壹千三百多年的歷史。丹東鳳凰山由東山和西山兩大景區組成,以秀美的自然山嶽風光稱絕,以獨特的宗教人文景觀為特色。

3.描寫鳳凰山的作文230個字

鳳凰山位於達城北,因它的山勢像壹只展翅欲飛的鳳凰而得名。這裏風景秀麗,蘊藏著濃厚的歷史文化。

在壹個天高雲淡,金風送爽的日子,我和爸爸媽媽壹起去登鳳凰山。

踏著鋪滿石塊的小路,我們進入了鳳凰山。小路兩旁長滿了各種各樣、高大蒼翠的樹木,樹葉有的綠中帶黃,有的黃中透著紅,有的還是壹身綠衣。樹枝相互交錯、重重疊疊,遮住了藍藍的天空,暖暖的陽光透過枝幹間的縫隙灑在地上,星星點點,構成了壹幅變化無窮的畫卷。

陣陣微風拂過,空氣中彌漫著桂花甜甜的味道。時不時,壹片片如小精靈般的落葉跳著芭蕾舞從天空飄至“畫卷”,給這幅“畫卷”增添了幾分靈動。壹路上,在

“嘰嘰喳喳”“啾啾啾”的鳥鳴聲中,我歡呼著、跳躍著,撿起那些形狀各異、五顏六色的“小精靈”。我輕輕地撫摸著“小精靈”,滑滑的,軟軟的。我要把它做

成書簽,夾在我的書本裏,讓我時時刻刻都能聞到大自然的味道。

吹著口哨,踩著落葉,沿著石階而上,經過二龍潭,我們來到了元稹紀念廣場,擡頭仰望紅軍亭,紅軍亭像壹位威風凜凜的將軍,守護著達城。它頭上碩大的五角星閃閃發光。

我們踏上通天梯,登上紅軍亭。紅軍亭裏記載著紅軍累累戰績。漫步其中,我仿佛置身於那個銷煙彌漫的戰場,在槍林彈雨中,紅軍戰士們沖鋒陷陣,奮勇殺敵,前仆後繼,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勝利。站在紅軍亭上俯視達城,達城高樓聳立,道路縱橫,來來往往的車流,川流不息。

我真想托風中的桂花香幫我邀請那驍勇善戰的紅軍戰士,壹同站在紅軍亭上鳥瞰達州城,他們見到如今達城日新月異的變化,會感到欣慰與自豪吧!

領略完紅軍亭的紅色文化,我又去體驗了驚險 *** 的太空索道。工作人員為我系上安全繩,在我背後用力壹推,我像壹位太空人被推上了太空。壹開始,我心驚膽顫,緊閉雙眼,緊緊地抓住吊索。我不斷地祈禱:老天爺,千萬不要讓我掉下去呀!

了壹會兒,我發現我安然無羔,漸漸地,我睜開了眼睛,環顧四周,大樹竟然在我的腳底下!啊!這種感覺真是太爽了!我伸開雙臂,任憑涼風吹拂著我的臉頰,我

大叫著:“啊——”我回頭看,爸爸媽媽正在向我揮物呢!下了索道,我整個人好像變得輕飄飄的,真有點像從太空歸來的宇航員失重的現象呢!

天色漸晚,我們不得不和鳳凰山說再見了。鳳凰山,我還有很多的山峰沒有攀過,還有很多的歷史沒有追尋過,但它帶給我漫步林中的愜意,心靈的洗禮,索道的快樂,將永遠縈繞在我的心中,難忘!

4.描寫鳳凰的詞,句,急啊

好詞類 朝霞 晚霞 紅霞 彩霞 雲霞 錦霞 落霞 丹霞 霞光 霞影 霞帔 霞光萬道 彩霞滿天 彩霞繽紛 晚霞如火 朝霞燦爛 晚霞緋紅 晚霞如血 晚霞瑰麗 丹霞似錦 雲霞漂浮 霞光耀日 朱霞爛漫 好句類 我來到坡下的河塘邊,觀賞起夏天傍晚的美景來,只見晚霞燒紅了半邊天,映紅了壹塘水,染紅了整片山。

霞光的範圍慢慢地縮小,顏色也逐漸變淺了,紫紅變成了深紅,深紅變成了粉紅,又由粉紅變成了淡紅,最後終於消失了。 金色的霞光,猶如壹只神奇的巨手,徐徐拉開了柔軟的帷幕,整個大地豁然開朗了。

夕陽西下,晚霞映紅了半邊天,又反射到江中,江水霎時變成了紅色!真像壹朵朵紅蓮綻開在江中,美麗極了! 多彩的晚霞在奇妙地變幻著,顏色越變越深,最後變成濃墨畫似的幾筆,更顯得神奇嫵媚。 紅日西沈,天色逐漸暗了下來。

西邊,燒起了壹片火紅的晚霞…… 天空的色彩真是美妙呀!近處壹片紅色,把深藍色的天空映照得格外艷麗。 朝霞的形態也變化無窮,有的像壹只展翅欲飛的雄鷹,有的像壹條鮮艷的紅領巾在飄揚,可壹會兒紅領巾不見了,卻來了壹匹奔騰的駿馬……真是千姿百態,栩栩如生。

天是壹片青色,幾片桔紅色的朝霞稀稀疏疏地分布在天空中,慢慢地朝霞的範圍擴大了,顏色由桔紅變成鮮紅。 紅霞照在湛綠的水上,散為金光,而紅霞的欲下沈的日光,也幻成異樣的色彩。

壹層層的光和色,相擊相蕩,閃閃爍爍的都映現在我眼底。 我們等了很久,只見東方的天邊呈現出壹種奇特的淡藍色。

緊接著,出現了紅色的朝霞,那朝霞,看上去就像壹位穿著紅色紗衣的仙女,美麗極了! 送靈澈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過故廬 連廬 海上燕雲涕淚多,劫灰零亂感如何? 馬兵營外蕭蕭柳,夢雨斜陽不忍過。 汧上勸舊友 馬戴 鬥酒故人同,長歌起北風。

斜陽高壘閉,秋角暮山空。 雁叫寒流上,螢飛薄霧中。

坐來生白發,況復久從戎。 西郎山 曹鄴 西郎何事面西方?欲會東郎隔大江。

自古朋良時壹遇,東郎未會恨斜陽。 題揚州禪智寺 杜牧 雨過壹蟬噪,飄蕭松桂秋。

青苔滿階砌,白鳥故遲留。 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

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南鄉子 馮延巳 細雨濕流光,芳草年年與恨長。

煙鎖鳳樓無限事,茫茫,鸞鏡鴛衾兩斷腸。 魂夢任悠揚,睡起楊花滿繡床。

薄幸不來門半掩,斜陽,負妳殘春淚幾行。 臨江仙 毛文錫 暮蟬聲盡落斜陽,銀蟾影掛瀟湘。

黃陵廟側水茫然。楚江紅樹,煙雨隔高唐。

岸泊魚燈風飐碎,白萍遠散濃香。靈娥鼓瑟韻清商。

朱弦淒切,雲散碧天長。 渭川田家 王維 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浪淘沙 劉禹錫 濯錦江邊兩岸花,春風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鴛鴦錦,將向中流定晚霞。

南鄉子 歐陽炯 岸遠沙平,日斜歸路晚霞明。孔雀自憐金翠尾,臨水,認得行人驚不起。

菩薩蠻 溫庭筠 玉纖彈處真珠落,流多暗濕鉛華薄。春露□朝華,秋波浸晚霞。

風流心上物,本為風流出。看取薄情人,羅衣無此痕。

江城子之三 蘇軾 鳳凰山下雨出晴。水風清,晚霞明。

壹朵芙蕖,開過尚盈盈。何處飛來雙白鷺? 如有意,慕娉婷。

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斂雲收,依約是湘靈。

欲待曲終尋問取, 人不見,數峰青。 滇海曲 楊慎 海濱龍市趁春畬,江曲魚村弄晚霞。

孔雀行穿鸚鵡樹,錦鶯飛啄杜鵑花。 庾順之以紫霞綺遠贈以詩答之 白居易 千裏故人心鄭重,壹端香綺紫氛氳。

開緘日映晚霞色,滿幅風生秋水紋。 為褥欲裁憐葉破,制裘將翦惜花分。

不如縫作合歡被,寤寐相思如對君。 宴陶家亭子 李白 曲巷幽人宅,高門大士家。

池開照膽鏡,林吐破顏花。 綠水藏春日,青軒秘晚霞。

若聞弦管妙,金谷不能誇。 初晴落景 李世民 晚霞聊自怡,初晴彌可喜。

日晃百花色,風動千林翠。 池魚躍不同,園鳥聲還異。

寄言博通者,知予物外誌。

5.描述福永鳳凰山的詩句有哪些

福亭月館楚淮東 永逐悲風叫遠林 鳳沼九重相喜氣 凰僧不見聽時心 山泉遂性休稱疾 福山子規啼壹聲 永矜生長邯鄲裏 鳳名牽役幾時閑 凰向江潭鶴發垂 山頭野火寒多燒 福建省建甌市鳳凰山,位於建甌市東峰鎮內,距離市區約15公裏,因形似鳳凰而得名。

當地人又稱其為鳳山。盛產茶葉,為北苑龍鳳茶的產地。

北苑禦焙遺址亦位於此的對岸。(可能很久以前沒有松溪河流,現有多了壹條。)

北苑禦焙遺址此村名現名:焙前村,古代有老人有叫其為茶焙村,都是與茶葉的加工,焙制為名,加工茶葉歷史1000多年了。 深圳鳳凰山森林公園 鳳凰山森林公園位於深圳市寶安區西南部的福永鎮鳳凰村,跨福永、西鄉、沙井、公明、石巖五個街道,占地面積約24.8平方公裏, 是深圳市規劃重點建設的森林公園之壹。

景區已建成福永鳳凰主入口及沙井觀音廟(洪田火山郊野公園)、西鄉黃麻布、福永虎背山三個次入口。 景區主體鳳凰山是珠江口東岸的壹座低矮山脈,屬粵東沿海蓮花山系 。

山系呈南北走向,山體呈東北-西南走向,從北至南橫跨沙井、公明、福永、西鄉等地,主 *** 於西鄉與福永境內,山脊軸線呈月牙形,最高峰為福永與西鄉的界山大茅山,海拔376米。 鳳凰山在清朝被列為新安八景之壹。

據清康熙年間《新安縣誌》記載:"鳳凰巖,在茅山之北,巨石嵯峨;廣數丈,洞澈若堂室,相傳有鳳凰棲於內,故得名。" 鳳凰山有著非常濃厚的人文氣息。

山下的鳳凰古村是文天祥族人後裔的祖居和民居,始建於宋末年初大德年間,被《深圳市紫線規劃》列為六大重點古村落之壹。 山頂的鳳巖古廟是文天祥的曾孫文應麟為了紀念文天祥所建,迄今已有600余年的歷史了。

6.怎樣描述鳳凰山

1、順著曲曲折折的遠遠望鳳凰山,法國梧桐正伴隨著春風的節拍翩翩起舞,好似壹群婀娜多姿、驕媚可人的敦煌飛天,跳得那樣的千姿百媚,楚楚動人。

層層的綠葉,不時被微風輕輕拂起,壹波接壹波、壹浪接壹浪的,好似林海中泛起的綠色波紋和層層漣漪,令人賞心悅目、目不暇接。微風吹過,在葉與葉、枝與枝、樹與樹之間,發出壹陣陣低沈、幽長而動聽的聲音,好似高士手下彈奏的古箏琴弦,發出美妙而生動、深沈而幽遠、超邁而高古、典雅而別致的音符,讓人聽了久久回味,久久難矣忘懷。

2、對最難割舍的是鳳凰山的情感!鳳凰山的情感是大愛無疆,深深窖藏;而我的情感是涓涓細流,悠悠流淌。愛貧瘠的故鄉,愛衰老的爹娘,愛頑皮的兒子,愛珠黃的婆娘,愛金龍湖的碧波,愛高洞河的清涼,愛黃桷灘坑坑窪窪的球場,愛李家莊百年飄香的古樟。

3、冬天,雪花在空中飛舞。樹上積滿了白雪,整個鳳凰山銀妝素裹,分外妖嬈。

聽爺爺奶奶說,有壹年下大雪,壓斷了許多樹木。但大雪卻豐富了地下水源,鳳凰山上的每壹眼井,都流出了清甜的泉水,排長龍接水的老人們,壹臉的興奮,壹臉的喜悅。

鳳凰山壹年四季風景如畫,空氣清新,景色宜人。鳳凰山不僅是壹座大遊樂園,更是壹個大氧吧!許多老年人的病,就是鳳凰山給治好的。

在遵義人的眼中,鳳凰山就是壹座寶山。4、鳳凰是人們想象中壹種神奇的鳥,可能是緣於人們對鳳凰的青睞吧,以鳳凰命名的山很多,珠海有鳳凰山,湖北丹江口也有鳳凰山。

就東三省來說,黑龍江的五常,吉林的舒蘭,遼寧丹東的鳳凰城各有壹座鳳凰山。如果說五常的鳳凰山以水為秀,那麽丹東的鳳凰山是集雄、險、幽、奇、秀於壹體的。

三座鳳凰山比較起來,我更喜歡丹東鳳凰城的鳳凰山。5、帶上鳳凰山的挽留和歡送,帶上鳳凰山的祝福和期盼,默念著來日方長、後會有期,我終於要告別!告別鳳凰山,就如同告別生而育養的故鄉!告別鳳凰山,就如同告別青春美麗的夢幻!告別鳳凰山,就如同告別壹往情深的新娘!告別鳳凰山,就如同告別朝夕相處的夥伴!告別鳳凰山,就如同告別風雨同舟的船長!壹聲聲珍重,珍重,珍重,妳叫我情何以堪?6、要說故鄉鳳凰山的景色,那可真是依山傍水,風光綺麗。

每每提及那廣袤的山巒和樹木,它們真是那樣的蒼莽芊綿婆娑裊娜,那裏不但有頗多的各種動物,而且還有在國家享有盛名,並特別珍奇的有高效抗癌藥用價值的紅豆杉等等植物。在這個山裏不但物種豐富,然而,它還與壹座波光粼粼宛如壹彎明月的八楞山水庫緊密相連著。

通常,鳳凰山的倒影就反射在水庫之中,這座水庫兩面環山,景色也是十分壯觀美麗的。7、站立山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壹個高大而雄偉的大門牌樓,上面鑲嵌著五個金光燦燦的描金大字:“鳳凰山公園”,顯得十分醒目,這是由我國著名藝術大師劉海粟題寫的。

在牌樓的上方,全是用青綠金等色彩描繪的各種龍鳳圖案,畫得栩栩如生、生動自然。在牌樓紅柱的下方,各有壹只大石獅守衛山門,顯得威武、雄壯。

在牌樓的壹側,有古樸典雅的曲橋、水榭、壁廊等園林建築,顯得小巧玲瓏,相映成趣。曲橋下方有壹荷花池,池中睡蓮開得正艷,驕艷欲滴。

心形的荷葉,緊緊地簇擁在壹起,壹字排開,甚是好看。壹群群勤勞而可愛的小蜜蜂,正來來回回,忙忙碌碌穿梭於各種大大小小的荷花叢中采蜜,好壹幅生動而美麗的生活畫卷。

7.描寫鳳凰山茶園的作文

鳳凰山下的茶園

壹座不起眼的小山,山下壹片普通的茶園。茶園生產的茶,竟然受到北宋皇帝的贊賞並撰文頌之,歐陽修、蘇東坡等壹批文人墨客還吟詩作賦贊嘆不已。這在福建乃至全國的歷史上恐怕都很少見。這座山就是位於建甌市東峰霞鎮村的鳳凰山,這片茶園就是山下方圓三十裏的山地。因位於當年閩都之北,這塊地方所產之茶又稱北苑貢茶。

初夏的壹天,我們慕名來到霞鎮村。鳳凰山看起來並不高,因其勢如翔鳳作飲水之狀,故名。山下是壹片開闊的緩坡山地小平原,壹條小溪穿越其間,兩岸高處盡辟茶園,行行整齊的茶樹如綠色地毯壹路鋪開;低處則葡萄枝葉滿架,豆秧攀爬滿園,壹派欣欣向榮的夏日田園風光。不高的山和不盡的溪水夾著壹片緩坡的小平原,造就了“氣候溫潤露濃風柔”宜茶之地,故這裏產茶歷史悠久,茶葉品質上乘。唐貞元年間建州刺史常袞,教當地茶農制作蒸青團茶,“始蒸焙而研之,謂之研膏茶;其後稍如餅樣……”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地“建茶”開始進入上層社會。 令鳳凰山下茶農引以驕傲的是,在五代十國時期,當地出了個“茶神”張廷輝。張氏將鳳凰山周圍方圓三十裏的自家茶園獻給閩王,張因此被封為閩國的“閣門使”。閩王則將這片茶園建成小朝廷的禦茶園,這就是史稱的“北苑禦茶園”。張氏不僅獻地,還在蒸青碎末茶向研膏茶演變發展中作出了重要貢獻,深得茶農和朝廷的贊賞。他辭世後不久人們就在鳳凰山建起“張閣門使廟”,因張氏號三公,又稱“張三公廟”。後來,隨著北苑茶的揚名,對張氏也不斷追褒,皇帝賜張閣門使廟“恭利祠”匾額,封張氏為“美應侯”。此後張氏被尊為神明,茶農紛紛進廟引接香火,祈佑茶事。時逾千年,如今恭利廟尚在,張三公高大塑像立於正中,依然煙火繚繞,香客不斷。 北宋時,皇帝都愛茶,朝廷派重臣主持北苑茶事,北苑團餅成了貢茶,達官貴人才能享用。在當時,愛茶、論茶成為上流社會的時尚風氣。於是,就產生了許多有關建茶和北苑貢茶的茶學論著。宋徽宗趙佶親自撰寫了《大觀茶論》,詳細記錄了建茶的歷史、產地、種植、制造及沖泡的全過程,稱北苑“龍團鳳餅,名冠天下……采擇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勝,烹點之妙,莫不鹹造其極。” 北苑貢茶的揚名還得益於宋代文人墨客的詩詞文賦。歐陽修對北苑龍鳳團茶極為鐘愛,當新茶來臨時,欣喜若狂,賦詩道:“建安三千五百裏,京師三月嘗新茶。”王安石將龍鳳團茶送給遠在洛陽做官的弟弟王安國,並附詩曰:“碧月團團墮九天,封題寄與洛中仙。……石樓試水宜頻啜,金谷看花莫漫煎。”囑咐其弟這種茶應在優美的環境中細品慢啜,不要對著花去啜茶啊!蘇東坡是個茶癡,把佳茗比作佳人,壹生鐘情於茶,他在知杭州期間,雖有“龍井”做伴,仍不忘鳳團餅,並留詩曰:“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流連。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才女李清照也愛團茶,有詩為證:“寒日蕭蕭上鎖窗,梧桐應恨夜來霜。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詩人於悲涼寂寞中以酒茶解憂。陸遊慕建茶已久,得到建茶後喜不能抑,寫下“忽喜雲腴來建苑,坐令渴肺生華滋”的名句。北宋詩人詞家名人如範仲淹、蘇轍、楊萬裏、黃庭堅、蔡襄等都留下了盛贊北苑貢茶的詩篇、華文。其中蔡襄總結團茶制造技藝寫出的《茶錄》,成為繼陸羽茶經之後最重要的壹部茶學著作,在茶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壹筆。 在後來的數百年間,由於朝代的更替和茶類的發展,鳳凰山下的北苑茶也歷經興衰演變,雖不如北宋時“壹枝獨秀”風光,但仍是壹處重要的茶產地。且繁殖著茶樹優良品種。在鳳凰山下我們看到壹片立碑保護的百年烏龍茶樹品種園。據專家考證,這片烏龍茶樹(又名矮腳烏龍), 原產於古時的北苑茶園,臺灣烏龍亦由此引種,乃臺灣烏龍之始祖,見證了兩岸茶樹品種的歷史淵源。如今鳳凰山下茶園連片,茶廠遍布,壹派興旺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