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拉夫·H·豪格(挪威)
不是只有雨天才使我
停腳在路邊的
老橡樹之下。走到
那寬闊的樹冠下
我感到很安全。它好像
親人壹樣。
橡樹與我
默不作聲,站著,聽著
雨滴從葉子間漏下,
仰望陰天,
我等待,我理解。
世界是老的,我們在思索,
我們倆也變老了。
我腳下幹硬的土地如今變了。
葉子已經開始落下,
陰濕的空氣氣味
微酸,我感覺到
頭皮上的雨滴。
(西川 譯)
喜歡感言:想起紀伯倫的壹句話:“雖然語言的波浪永遠覆蓋著我們,但我們的深處卻永遠沈靜”。要像豪格壹樣沈默地享受自然和生活,沈默地寫作和思考。在這個時代保持“樸素和無名”也是壹種美德。
--------------------------------------------------------------------------------
·102《旅程》
愛德華·菲爾德(美國)
那天早晨他起床時壹切都不同了:
他享受這明亮的春天的日子,
但他並不完全明白它,他只是享受它。
他沿著大街走向火車站,
經過壹株株垂掛著破襪似的枯花的木蘭樹,
他很久沒有這樣簡單地呼吸過了。
他熱淚盈眶,這感覺很好,
但他忍著不流,
因為在那鎮子上男人不邊走邊哭。
在火車站的月臺上等待時
壹陣恐懼侵襲他,他感到有什麽可怕的事情要發生:
火車要晚點了,他默念字母來保持鎮定。
而當火車及時尖叫著開進來
並如常在每壹個站停車,
當人們上上下下,電線桿飛馳而過,
他用壹張報紙掩臉,
再也忍不住了,嗚咽起來,迫使眼睛
細看椅套上有條理地交織的斜紋。
他沒有做最初想像要做的激烈事情。
他哭了很久,但他當終於平靜下來
他身上壹個拳頭般攥緊的地方打開了,
到達終點時他站起來,下了火車:
而在往後他生活的所有地方的大街上,
他走著,終於成為他自己,壹個男人中的男人,
神采奕奕,大家不禁要好奇地打量他。
(黃燦然 譯)
喜歡感言:這是黃燦然新譯的詩,黃燦然的譯本我很放心。我想說的是這樣的體驗我也有過。現在想起來真是美好。
--------------------------------------------------------------------------------
103《教皇的陰莖》
莎朗·奧茲(美國)
它深懸於他的長袍之中,位於吊鐘核心的
壹枚精致的鐘錘。
他動,它則動,壹尾幽靈似的魚
遊動在壹片銀白色海藻的光亮之中,體毛
搖曳在黑暗與灼熱裏--而當夜臨
他的雙眼睡了,它便立起
贊美上帝。
(李以亮 譯)
喜歡感言:不僅僅是事實的呈現,更是藝術和詩意的呈現。詩歌的力量在具體當中,這就是這詩歌和形而上哲學最主要的區別。人類幾百萬年的精神積澱和宏大復雜的背景,為詩歌更為簡潔的寫作提供了堅實的支撐。
--------------------------------------------------------------------------------
·104《歡愉在於細小,在於沈默》
洛娜·克羅澤(加)
歡愉在於細小,
它只占據心靈壹角;
它形成於季節和風,
是壹顆青青的小草,
是壹朵無名的小花,
讓芬芳在微風中輕飄。
歡愉在於沈默!
像月亮陰晴圓缺從不訴說,
像石化的金色蜂蜜成了琥珀,
像變成石頭的骨骼,
像變成蠶蛹的飛蛾。
歡愉在於肌體,
它不會變成言語,
也不會發出聲音和指示,
像壹頭老犬沒有名字,
但無論妳怎麽稱呼它,
它都會移動僵滯的四肢。
對人厭煩,也就厭煩話語,
哪怕在獸骨上刻著的字句數行;
歡愉在於細小,在於沈默,
它們的語言表現在行動上!
當人變成石頭變成骨骼變成翅膀,
又不發出贊嘆的聲響,
才會發現他完美的形態,
成了壹種意象。
(朱徽 譯)
喜歡感言:“不愛那麽多,只愛壹點點”。有時只是喜歡壹個詩人的壹首或幾首詩,而不是詩人,人有時很無趣。
--------------------------------------------------------------------------------
·105《臉對著臉》
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瑞典)
二月,活著的靜靜站立。
鳥懶著飛翔,而靈魂
磨著山水,如同船
磨擦著它停靠的渡口。
樹站著,背向這裏。
死線測量雪的深度。
腳印在凍土上老化。
語言在防水布下哼吟。
有壹天某種東西走向窗口。
工作中斷,我擡頭仰望。
色彩在燃燒。壹切轉過了身。
大地和我對著壹躍。
(李笠 譯)
喜歡感言:盡管北島在《時間的玫瑰》壹書中,對李笠翻譯的特朗斯特羅默的幾首詩不甚滿意。但我覺得李笠的譯本大體上還是不錯的。2002年,我托人在北京買的特朗斯特羅默的詩集,就是李笠的譯本。
--------------------------------------------------------------------------------
·106《百合》
瑪麗?奧利弗(美)
夜復壹夜
黑暗
籠罩百合的
臉
輕輕地,
關上它那五面墻
環繞著它,
和它的
蜜囊,
還有它的芬芳,
站在
那花園裏,
不能安眠,
也許,
在百合的語言裏
壹些私語
我們無法聽見
尤其在沒有風的時候
無論何地,
它的唇
如此幽靜
它的舌頭
如此隱秘——
也許,
它根本沒有述說任何事情
只是站在那裏
帶著蔬菜
和聖人般的耐心
直到整個地球轉了過去
銀白的月亮
變成金黃的太陽——
百合完全明了,
它自己,難道不正是
最完美的祈禱?
(胡雁然 譯)
喜歡感言:和瑪麗?奧利弗的詩相遇總是有意外的驚喜。在博友胡雁然的博客上,發現了雁然兄譯有瑪麗?奧利弗的詩。康道塞說:“我們離美還有無限遙遠的距離”。我們無力創造美,但可以虔誠地欣賞美,用心地去發現美。不要忘記我們自己本身也是美。
--------------------------------------------------------------------------------
·107《夜間開車》
西默斯.希尼(愛爾蘭)
夜間駕車穿過法國
平凡的鄉村氣味新奇:
雨、幹草和樹木融入空氣
暖流穿過敞開的車中。
照白的路標不斷閃過。
蒙特瑞爾、阿比維爾、巴伐利亞斯
如路標所示,來了,來了又去。
每個村都不折不扣地按名報到。
壹架收割機呻吟著工作到晚
泄出的種子穿過照著它的燈光。
壹股林火悶燒著余燼。
小咖啡店壹個接壹個熄了燈。
我不斷的地想到妳
在壹千裏外的南方,意大利
在黑暗中把胯伸向法國。
妳的平凡在那兒被更新。
(吳德安 譯)
喜歡感言:可說的是事實,不可說的是詩意和在場時內心豐富的感受。
--------------------------------------------------------------------------------
·108《雪人》
華萊士.斯蒂文斯(美國)
人應有冬日的心情
才能欣賞嚴霜與
大雪壓彎的松枝;
長時間飽受寒冷
才能體察冰棱滿樹的杜松。
在壹月的陽光下,遙看那閃爍的
莽莽雲杉;才不會在呼嘯的風中,
在飄零的落葉裏,
聯想到那份蕭瑟與淒苦。
那是大地之聲
是同樣的風
吹拂在同樣的荒野上。
為能在雪中聆聽風聲的人而吹,
而他卻自身虛無,體察到的
唯有雪中的虛無和雪外的虛無。
(李順春 王維倩譯)
喜歡感言:對於詩人來說,建立獨立成熟的審美意識尤為重要。我覺得應該包含以下幾點:1、理解、詮釋時的善良願望;2、探究意義時的耐心和勇氣;3、極大地包容性;4、保留個人的偏愛和喜好。
--------------------------------------------------------------------------------
·109《在中午》
切.米沃什(波蘭)
在壹家山間旅店,高過栗子樹的綠陰,
我們三人挨著壹家意大利人
坐在水平排列的松林中。
附近壹個小女孩在井中汲水。
天空中響著燕子的叫聲。
喔—,我聽到內心的歌聲,喔-,
多好的中午,它不會重現,
此刻,我坐在她和她的身旁
以往生命的各個階段
和擺在方格桌布上的葡萄酒壹同到來。
島上的花崗石被大海洗刷。
我們三人是壹個自我喜悅的思想
科西嘉夏天樹脂的清香伴著我們。
(張曙光 譯)
喜歡感言:對於有些價值和意義,是不能去懷疑的。否則我們會落入虛無主義的深淵。作為詩人,應該像米沃什那樣代表我們堅定地去相信美德、善良、智慧和理想。如今,我們都活在概念和形式裏,清晨的燕子已無法喚醒我們。
--------------------------------------------------------------------------------
·110《影子》
馬林.索列斯庫(羅馬尼亞)
如果我們的影子
也具備五種官能,
我們同時用兩顆心臟生活,
那將是多麽美好的事情。
但是,從我們演變到影子,
是壹個漫長的
抽象的過程,
我們全部的冷漠
在影子中達到頂峰。
有些人
只依靠自己的影子生活,
甚至不是用整個的影子,
而是依次地,時而用壹只手,
時而用壹只眼睛。
(馮誌臣 譯)
喜歡感言: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給了羅馬尼亞裔的女德國詩人和散文家赫塔·米勒。可惜沒有讀過她的作品,據說她是壹個“冷門”作家。其實前東歐國家有許多優秀的詩人,在我喜歡的詩裏除了美國詩人居多外,就數東歐和北歐國家的詩人多了。
--------------------------------------------------------------------------------
·111《奧斯維辛的燕子》
亞當?紮加耶夫斯基(波蘭)
在軍營的寧靜中,
在夏季星期天的沈寂中,
燕子尖利的叫聲。
這壹切真的拋卻了人類的話語?
(張曙光 譯)
喜歡感言:這是在張曙光博客上看到的他譯得老紮的壹首短詩。今天再去曙光的博客上去找,卻找不到了。可能是曙光覺得還譯得不太舒服,再斟酌壹下。可我卻很在意這首短詩,我想的是詩人在面對和在場像奧斯維辛這樣的語境時,要做得不是急於表達什麽,而是首先要深刻的體驗和反思。這關乎寫作上的道德問題。
--------------------------------------------------------------------------------
·112《結霜的窗》
羅爾夫·雅各布森(挪威)
星群!
看吧,窗上有霜。在大地的窗上
像凍結的露水劈啪裂開的正是星星。
讓我們對它們呵氣,
連綿我們心靈的預兆,
我們把年輕的溫暖賦予沈睡的水晶,
因此它們才化為快樂的淚水,像小溪
微笑著流走,又允許我們
瞥見風暴般發藍的天空。
(董繼平 譯)
喜歡感言:天氣已轉涼。上下班的路上,落葉又開始紛飛,思考的季節又壹次來臨。讀到這樣的好詩時,更多的是把我帶向無言的、澄明的沈默之境。我們寫詩、讀詩,正如我們劈柴是為了度過寒冷而又漫長的冬天。
--------------------------------------------------------------------------------
·113《壹種希望》
伊迪特·索德格朗(芬蘭)
在我們充滿陽光的世界裏,
我只有花園中的長椅
和長椅上那陽光中的貓……
我將坐在那兒,
我的懷裏有壹封信,
壹封惟壹的短信。
那是我的夢……
(北島 譯)
喜歡感言:星期天的夜晚,在家讀北島的《午夜之門》。在書中北島又提到了索德格朗。我心裏壹驚,又拿出索德格朗的詩重讀了壹遍,心裏感慨萬千,如此純凈、憂郁和孤獨感的詩歌已很長時間沒有去讀了。
--------------------------------------------------------------------------------
·114《回憶》
本尼.安德森(丹麥)
往事的回憶有時在我心中浮現
而我如今處境比以前強多了
回首往事
我常常去看牙科醫生
我的自來水筆總是漏水
有壹次我懷疑
我的自行車被偷走
我曾對未來憂心忡忡
未來,如今看起來,
原來很不錯
--------------------------------------------------------------------------------
115《黎明的雨》
羅爾夫·雅各布森(挪威)
耐心的晨雨在柵門邊等待
赤著腳,衣衫襤褸,像乞討的女孩
久久佇立在林中,在牧草場上等待
在窗邊無言,在我睡眠之際看著我。
晨雨,妳默默環繞著房子和柵門而行,
妳為何有如此安寧的腳步和如此輕柔的腳?
妳是白色的夏天本身。她把妳遣送到
那我們不再留意襤褸衣衫的人們的房子。
然而無論妳在什麽地方走動,無論妳在什麽地方
把遼闊的寧靜賦予草叢,田野都發光發熱。妳是誰
那無言歌唱上帝心中的孤獨
又用如此盲目的愛撫遮住我們窗戶的人。
(董繼平 譯)
--------------------------------------------------------------------------------
116《松樹在遊戲》
帕沃.哈維科(芬蘭)
松樹在遊戲,球果雨壹般紛紛落下,
像山壹樣樸素、粗野
和富足的伐木者的女兒,聽
如果妳從未愛過,如果我從未
愛過(妳在分手時
抱怨),聽呵,
球果從松樹上雨壹般落下
源源不斷,熱情洋溢
在妳頭上。
(北島 譯)
喜歡感言:有時在我們對生活悲觀和失望的時候,不妨向自然學習熱情和勇氣。
--------------------------------------------------------------------------------
117《樹》
喬依斯·基默(美國)
我想,我將永遠不會見到
任何壹首詩比壹棵樹可愛可慕。
樹啊,妳饑渴的嘴
吸吮著大地噴湧的甘美汁乳;
樹啊,妳整日仰望上帝,
伸出滿是樹葉的臂膀,祈禱與祝福;
樹啊,夏季裏,妳的頭頂上
成為壹巢知更鳥歇息之處;
冬天裏,妳的胸膛上有冬雪
雨水與其密切相伴,交融水乳。
而塗寫幾行詩歌者,愚笨如我,
只有上帝,才能造出壹棵樹。
(張放 譯)
--------------------------------------------------------------------------------
118《在多雨的九月》
羅伯特·勃萊(美國)
在多雨的九月,當樹葉長下那黑暗之處,
我把前額貼在潮濕的、散發海藻味的沙上。
時間到來了。我把選擇推遲了多年。
也許是整個生命。蕨,除了生活別無選擇。
為了它的倔強,它接受泥土,水,和夜。
我們關上門。“我對妳沒有要求的權利。”
黃昏來臨。“我對妳的愛已經足夠了。”
我們知道我們可以相互獨自生活。
野鴨離開群體而漂泊,
橡樹在孤獨的山邊獨自發放著葉子。
我們之前的男女已完成了這壹點。
壹年壹度,我會見到妳,妳也會見到我的。
我們將是兩顆果核,不會被種植。
我們停留在房間裏,關上門,滅掉燈。
我與妳壹起流淚,沒有羞愧,也沒有自尊。
(董繼平 譯)
--------------------------------------------------------------------------------
119《致西緒弗斯》
阿多尼斯(敘利亞)
我立誓在水上書寫
我立誓與西緒弗斯壹起
去分擔他沈默的山巖。
我立誓與西緒弗斯壹起
去經受狂熱與火花,
並在盲目的眼睛裏去尋求
壹根最終的羽毛
為秋天和草地寫下
那首塵埃之詩。
我立誓與西緒弗斯活在壹起。
(韋白 編譯)
--------------------------------------------------------------------------------
120《乘火車沿哈得遜河旅行》
亞當?紮加耶夫斯基(波蘭)
陽光裏河閃著微光——
河,妳怎能忍受這樣的情景:
低矮、皺起的
鐵制車廂,在它們的小窗口裏
遲鈍、了無生氣的臉。
閃光的河,起來。
妳怎能負載剝落的橘子皮,
可口可樂罐,片片
骯臟的、曾經純潔的
雪花。
起來,河。
而我在半明半暗裏也昏昏欲睡
俯身壹冊來自圖書館的書
帶著某人的鉛筆記號,
僅僅壹半活著。
起來,可愛的河。
(李以亮 譯)
--------------------------------------------------------------------------------
121《艾德爾斯特洛普》
愛德華?托馬斯(英國)
是的,我記得艾德爾斯特洛普——
這個地名,因為壹個下午
炎熱中快速列車竟停在了那兒。
不尋常地。是在六月下旬。
蒸汽嘶嘶響。有人清著喉嚨。
沒有壹個人去也沒有壹個人來
空空的月臺。我看到的
就是艾德爾斯特洛普——只有名字
和柳樹、柳葉菜,和草,
以及銹線菊和圓錐形的幹草堆,
比起天空中悠遠的碎片雲
壹點也不少靜謐和孤寂的美。
在那刻壹只烏鶇唱了起來
就在近旁,而圍繞著它,越來越象霧,
越來越遠越來越遠地,是所有鳥
來自牛津和格洛斯特郡。
(周偉馳 譯)
--------------------------------------------------------------------------------
122《雪夜佇馬林邊》
弗羅斯特(美國)
這是誰的林子我想我知道。
盡管他的房屋在村子裏面;
他不會看到我在這兒停下
觀看他的林子積滿雪花。
我的小馬定會覺得奇怪
為什麽停下而附近沒壹間農舍
就在林子和結冰的湖之間
壹年中最黑的壹夜。
他抖響頸上的鈴鐺
問是不是出了什麽差錯。
別的唯壹的聲音只是
悠然的風和絨絨的雪片掃過。
林子可愛,黑而且深,
但是我有壹些諾言要守,
睡覺前還有許多哩要走,
睡覺前還有許多哩要走。
(周偉馳譯)
--------------------------------------------------------------------------------
123《螢火蟲》
羅爾夫·雅各布森(挪威)
那是有螢火蟲的傍晚
我們等著公***汽車去維萊特裏
我們看見兩個老人在
懸鈴木下面接吻。就在那時
妳壹半對空氣說
壹半對我說:
任何愛了多年的人
都沒有白活。
而就在那時,我看見了黑暗中的
第壹只螢火蟲,圍繞妳的頭
明滅地閃耀著光亮。
就在那時。
(董繼平 譯)
喜歡感言:最早看到這首詩是多年以前,在壹家超市門口的舊書攤上。壹只可愛的螢火蟲引發了我們對存在、愛的體驗和感激。
--------------------------------------------------------------------------------
124《三章詩》
羅伯特·勃萊(美國)
1
啊,在壹個清晨,我覺得自己將永存
快樂的肉體將我圍裹,
好象草兒裹在它的綠雲裏。
2
從床上起來,我做過夢
夢見馳過古堡和火熱的煤堆
大陽高興地躺在我的膝上
我忍受著黑夜,活下來了
在黑暗的水中漂洗過,象任壹片草葉。
3
黃楊樹的大葉子
在風裏猛搖,呼喚我們
消失到宇宙的荒野中
那裏我們將坐在壹棵樹下
永遠活著,象塵埃。
(鄭敏 譯)
喜歡感言:詩人應該有宇宙意識。在每壹首詩之前,首先要想到浩瀚的星空。
--------------------------------------------------------------------------------
125《玫瑰》
莉莎-瑪麗·布盧姆(德)
我徒勞地
尋覓著那只古老的花瓶,
妳曾用它插放過
我的玫瑰。
漆黑的鋪子
滿是不值錢的雜物,
而我在其中求索。
沒有什麽能比得上這花瓶,
任何花瓶都不會像它那樣美,
豐滿的身姿,光澤而不透明。
壹個世紀的珍藏,是它
讓這枝玫瑰
初放蓓蕾;
讓它獲得壹種
難以比擬
也永遠無可比擬的生命。
我徒勞地
還在試圖
把它重新得到。
(金弢譯)
喜歡感言:不寫玫瑰,卻寫花瓶。其實是我們所謂的愛情傷害了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