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中華,著名書法家、教育家、詩人,四川省達州市人。出生於1945,10,1965畢業於西南科技大學地質勘查專業。當代中國硬筆書法的主要開創者。
現任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名譽主席,龐中華硬筆書畫院院長,當選為第八屆政協委員。
龐中華練習硬筆書法幾十年,對名家書法了如指掌。他認為我們不應該盲目照搬前人的書法而迷失自我,而應該不斷創新。用他的話說就是要“讀古書,寫近體字”。同時,龐中華師從國學大師文,與、王立平、孔林子、等著名學者為關門弟子,在詩歌創作上也有壹定的基礎。目前,他還是唐嫣詩歌學會的常務理事。
中文名:龐中華。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四川省達州市
出生日期:1945 10 10月21。
職業:書法家,詩人
畢業院校:西南科技大學
主要成就:成立中國硬筆書法協會。
成立龐中華硬筆書法中心和學院。
第八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委員。
代表作品:龐中華筆抄、龐中華現代硬筆抄等。
個人工作
自1980以來,國內外出版了100多種字帖和專著,其中代表作品有:龐中華談學會用筆寫字,
龐中華筆抄、龐中華現代硬筆抄、龐中華書法集、龐中華詩詞抄、龐中華散文集、龐中華電視講座、龐中華人生感悟、硬筆書法簡介等。,主編了多部書法教材,包括硬筆書法普及班教材,硬筆書法高級班教材,硬筆書法高級班教材。並且適合中小學生在課堂上使用,比如寫課本,寫字帖,書法藝術,還有龐中華的快樂手跡等等。圖書總印數已超過654.38+0.5億冊,非正規渠道印數超過3億冊。還多次受邀在中央電視臺、中國教育電視臺講授硬筆書法、龐中華硬筆書法藝術,聽眾達數千萬人次。
個人實現
他創辦的龐中華硬筆書法中心及學院至今已培養學生1.2萬余人。龐的硬筆書法清新淡雅,擅長各種風格,素有“龐體”之稱。他獨創的“快樂立體教學法”享譽國內外。除了書法,他還擅長音樂、詩歌、散文和演講。國內外輿論稱他為“中國硬筆書法第壹人”。
生活經驗
“竹筆”的故事
在貧窮卻美麗的大巴山深處,五歲的龐中華和幾十個農村孩子壹起,怯生生地在壹座土地廟裏開始了他的“上學”生活,在第壹堂課上學習寫字。簡單的畫筆是從村裏的小販那裏買來的,紙張是粗糙的黃色皺折紙。壹個破碗翻了過來,圓圓的碗底正好用來磨硯。學生將流蘇紙拆分成豎排,老師在每壹排的開頭寫壹個模型,學生模仿。
童年給他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班主任袁老師的筆。那是大巴山偏遠山村唯壹的壹支筆!袁老師平時把筆別在上衣口袋裏,露出亮閃閃的筆掛。多好的空氣啊!袁先生在寫字的時候,龐中華靜靜地站著,目不轉睛地看著閃亮的筆尖如何劃過紙面,如何留下流暢輕盈的線條,字體又是多麽的優美、漂亮。筆套是賽璐珞做的,上面有壹個小圓孔。多神奇的筆啊!看起來很漂亮,也很好用。和妳用的刷子完全不壹樣。每天都要在碗底磨墨水,不小心弄得書上衣服上都是墨水。
然而,山村的孩子哪裏買得起筆?他用鐮刀削出壹個拇指粗的竹斑,切成半尺長,壹端削得像鉛筆尖。他在中間敲開壹條小縫,用墨水寫字。線細如鉛筆尖,他樂此不疲,沒有放棄。然後他又砍下壹根粗竹筒,做成筆套,不放在小可汗上衣的口袋裏。騎在牛背上,驕傲地走過村頭,走在同學前面。那時候,在農村孩子心中,筆代表著知識、學問、聰明和智慧。袁老師在班裏誇龐中華,說他很有創造力,長大了可以為祖國造飛機,造先進的機器!但袁先生當然沒想到,這個光著腳,用竹筒剪出壹支筆的農村孩子,在以後的歲月裏,與筆結下了不解之緣。
龐中華用這支竹“筆”,把“地理常識”、“科學常識”、“人民常識”抄在黃色的流蘇紙上,壹頁壹頁地抄,壹本又壹本,心中充滿了無窮的樂趣。是1952,大巴山村壹個七歲男孩的筆記。壹年後,孩子走出了大巴山,來到了重慶,在那裏,他從善良的叔叔那裏得到了第壹支真正的鋼筆。拿著筆,他眼睛壹亮,高興得跳了起來。夜深了,他還是睡不著。他還在燈下反復玩筆,放不下。他拿出壹本紅色的日記本,用這支新鋼筆工整地寫下了人生新的壹頁。
這個八歲的男孩,獲得了新生活的動力,如饑似渴地學習,不停地用那支筆在筆記本上寫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停地在學校的各種考試中取得令人羨慕的好成績。
地質隊員和書法
龐中華在重慶讀完高中和重慶建築材料學院(西南科技大學的前身),然後收拾行李去了華北地勘隊,又壹次回到了大山的懷抱:每天拿著錘子和鎬頭,上山下山,錘、挖、刨,翻過壹座又壹座山,找到壹個又壹個礦。帳篷拆了壹次又壹次,拆了壹次又壹次。他總是伴隨著壹架手風琴和經常更換的書籍。時間在山間靜靜流淌。
寧靜的時光突然在某壹天被徹底打破——壹個初夏的傍晚,龐中華發現自己深深地迷上了寫作。起初,他利用當時政治學習不可避免的機會,用筆把報紙文章壹篇壹篇抄下來,壹頁壹頁地描述報紙和各種字體。方塊字蘊含的豐富文化信息和千變萬化的字體結構強烈地吸引著這位年輕的地質學家去探索。
鋼筆作為書寫工具,長期以來被廣泛使用,必然有其獨特的書寫技巧和書法藝術規律。在中國,筆是上億人日常使用的書寫工具,但是書法字帖沒有筆。“我要出筆字帖,豎起壹面漢字書寫的旗幟!”龐中華被他的大願所振奮和鼓舞,不可抗拒地被推向了壹個新的高度。他盡可能地找到所有能看到的毛筆字帖,用壹支筆描繪出王、趙、顏、歐、劉的各種字體。他仔細研究了毛筆和鋼筆在漢字結構上的相似之處,並探討了中國傳統書法的獨特美感是如何在現代書寫工具的廣泛使用中傳承下來的。壹種不可推卸的使命感時刻在催促著他。工具箱成了他隨身攜帶的書桌,讀書筆記、日記、書信都被他當成了認真練字的機會。當別人都在喝酒聊天打牌打發深山探礦的繁瑣生活時,龐中華卻通過千百遍的漢字描寫,逐漸展開了自己理想的翅膀。
那是“文革”的年代,這位地質隊員的探索和追求,如果不是“逆時代潮流而動”,至少也是“無所作為”的典型。偶爾,他也懷疑:壹個普通地質學家的肩膀能否勝任那份莊嚴的使命?
但他知道,他要走的路只能是向前向上,哪怕肩上有很重的擔子——也許是因為責任重大。他努力克服現實環境和理想之間的巨大差距。在兢兢業業從事與寫作無關的地質勘探工作的同時,他堅持在地質隊的流動帳篷裏看書練字。累了就在彎彎的山路上跑。
在華鎣山、峨嵋山、大青山、大別山、太行山、吳王山的孤山裏呆了十五年後,龐中華再次走出大山,帶著他的第壹份手稿,談學用筆寫字。
硬筆書法領袖
這是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書法史的長河突然決堤,出現了壹個新的門類——硬筆書法。領頭的其實是壹個名不見經傳的地質學家。
當《談學寫鋼筆字》成為暢銷書,當龐中華坐在央視生動講解硬筆書法,當《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等中央新聞媒體對龐中華進行報道,壹場億萬人民熱情的學習風暴迅速席卷全國。
27年來,學習硬筆書法的風暴席卷大江南北,逐漸形成了壹條穩、緩、閑向前流的河流,在中國書法的歷史長河中與傳統書法並行,而龐中華壹直是這條河流的挖掘者和推動者。
榮譽也從這條河來到了他身邊。他從甲骨文、金文、石鼓文中汲取營養,走出傳統,創造了實用性與藝術性相結合的硬筆“龐體”——方正中的典雅圓潤,剛勁中的自由灑脫。他的300多種字帖和專著已累計出版超過1億冊,被作為青少年學習漢字的教材。他的書寫板、筆筒、書寫工具、書寫筆、書寫書籍等。已經成為青少年快速練習漢字的書寫工具。他創辦的中國鋼筆書法函授中心,已培訓學生數百萬人,在國內數百所高校、機構、部隊講學,將中國漢字的文化精髓及其獨創的音樂快樂教學法傳播到國外數百所知名大學。
他成為中國億萬青少年的偶像。人們看到這位偶像壹路扛著中國硬筆書法的大旗,背後是大豐收。人們還看到了他身上留下的榮譽印記:由於長期苦練,他右手中指的幾個關節明顯變形,粗壯而弓起的手指在筆端結了壹層厚厚的繭。
65438年至0993年,龐中華出任中國硬筆書法協會主席。這位主席向全世界華人提出了壹個響亮的口號:“寫漂亮的漢字,做正直的中國人”,而他自己首先是這個口號最忠實的踐行者。
感受和經歷
我最想去Xi的碑林。
龐中華說,他遊遍了全世界,但他最願意去的地方是Xi安的碑林。“中國書法藝術的精髓在於碑林。第壹次去的時候,看到顏真卿和王羲之的碑文原件立在那裏,覺得這輩子沒機會了,因為他們有壹個現代人無法超越的高度。”
作為書法家,龐中華還涉足文壇,寫了大量的近體詩,這使他有機會結識了陳、賈平凹等壹批陜西作家。“陜西是壹個很文藝的地方,這讓我很向往。我有時候會幻想,如果我能生在大書法家張旭所在的唐朝,每天喝酒讀書該有多幸福啊!”
循序漸進地學習書本。
龐中華致力於硬筆書法的普及。他在德國開設的中國孔子學院任教,用“快樂教學法”教外國人練習硬筆書法,大受歡迎。“伴隨著德國音樂,留學生們壹個壹個地學習寫漢字,不僅正確,而且規範美觀。好的作品應該展出,這對中國文化是壹個很大的促進。”
讓龐中華擔心的是,在外國人爭相學習寫漢字的同時,中國能寫壹手好字的人卻越來越少。電腦的普及使得硬筆書法更多的被用於展覽,這也與人們對傳統文化的漠視和浮躁的心態有關。對於壹些家長“硬筆書法是小打小鬧,好毛筆字才是真本事”的態度,龐中華認為學習書法是壹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能“壯苗”。更重要的是,兩者並不矛盾,前者更實用。他透露,教育部將出臺硬筆書法考試新標準,讓孩子在學習中少走彎路。
我被拒絕了很多次。
龐中華曾在探索書法的路上被“拒之門外”。30多年前,他帶著自己的硬筆書法作品去了多家出版社,但編輯們對他不感興趣。幾經周折,文懷沙推薦《龐中華硬筆書法作品》與讀者見面。現在這本書已經發行了654.38+08萬冊,可以說是眾多中小學中的壹個。
“字是人的門面”,龐中華對硬筆書法的前景並不悲觀。他認為硬筆書法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壹部分,有很大的市場,也是壹個人素質修養的體現。“若幹年後,當別人都快忘了漢字的筆畫時,妳能寫出漂亮的字,那該有多棒!”
暢銷書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龐中華”壹詞帶來了壹股席卷中國的硬筆書法熱潮。那時候,很多家庭的書桌上至少都有壹本龐中華的鋼筆。很多孩子每天寫完作業後,在父母的要求下多練幾個龐中華單詞;龐中華坐在電視機頂上教觀眾用筆墨寫字的場景,成為那個時代的經典回憶之壹。
前不久,龐中華在北京舉辦了“龐中華書法藝術30年回顧展”。30年前,正是從天津出發,龐中華邁出了他在書法道路上最重要的壹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薄薄的《談學用筆》,讓龐中華的命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使他從壹個默默無聞的地質勘探者成為知名的硬筆書法家,也開啟了中國當代硬筆書法的卷閘門。三十年後,“龐中華硬筆書法熱”的時代已經過去,書寫漢字的方式和態度也發生了變化。龐中華雖年過六旬,但仍執著於自己的硬筆書法事業,意氣風發,吟誦道:“老人談少年狂,中國猶似孩童。”
剛剛結束的回顧展,讓龐中華和妻子王昌智疲憊不堪。臨近年底,他和妻子決定去旅行,本報記者坐上了末班車。臨行前,他們來到他們在北京的家龐中華,和他聊了聊這三十年來他們的書法生活。
65歲的龐中華,看起來和他多年前印在鋼筆字帖封面上的照片壹模壹樣。穿著壹條深藍色運動褲,操著壹口四川口音的普通話:“這褲子是我十幾年前買的,是天津產的老牌子。怕以後買不到,壹口氣買了十雙。這些年壹直戴著,很舒服。我做這個品牌的‘代言人’十幾年了,我怕他們不知道。”接著,傳來壹串爽朗的笑聲。
時光飛逝。抄龐中華字帖的學生,如今已經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但與此同時,科技的飛速發展讓漢字的書寫方式發生了重要的變化,硬筆書法似乎沒有以前那麽“火”了。但龐中華認為,書法是中華民族獻給世界的最美最動人的無聲音樂,永遠不會消亡。近年來,龐中華並沒有隨著硬筆書法的退潮而“落伍”。他開始進入制筆行業,希望把硬筆書法帶給全世界。
社會評估
風靡中國的硬筆書法,壹直與龐中華的名字聯系在壹起。像壹顆璀璨的明珠,深受廣大群眾和青少年的喜愛。在中國書法藝術的畫廊裏,為硬筆書法豎起了壹座輝煌的裏程碑。同時,為了傳播和弘揚中華文化,龐中華多次到海外講學和進行藝術交流,為弘揚漢字文化做出了可喜的貢獻,在國際上為中國和人民贏得了榮譽。
作為中國硬筆書法協會主席,龐中華先生以實際行動落實了江澤民總書記提出的“用科學理論武裝人,用正確輿論引導人,用高尚精神塑造人”的主張。用優秀的作品激勵人”。世紀之交,龐中華書法藝術20周年展覽在天安門廣場中國歷史博物館舉行,獻給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時代,回報養育他的祖國和人民。本次展覽展示了龐中華先生獻身藝術的高尚情操和寬廣胸懷,以及他為中國硬筆書法事業開拓進取、艱苦卓絕、百折不撓的奮鬥歷程。如果觀眾朋友們從中得到藝術熏陶和生活啟迪。這將是對我們組織者最大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