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末伏詩句

末伏詩句

末伏詩句具體如下:

末伏,是三伏之壹,標誌著盛夏即將結束,涼爽的天氣即將到來。在中國古代的詩詞中,有許多描寫末伏的詩句。南宋詩人陸遊的伏日贈張水部中寫到:末伏風高雲斂空,蕪城無處覓炎風。客來但向青門道,君自多才我自窮。

1、末伏時節的高溫天氣

這首詩寫出了末伏時節的高溫天氣,同時表達了作者自謙才華不及張水部的心情。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初入伏日中寫到:炎炎初伏時,草木生欲焦。熱氣熏空谷,火雲燒半霄。雷聲天地震,雨點土山浮。這首詩描寫了初入伏時的炎熱天氣,同時描繪了大雨將至的景象。

2、三伏笑道末伏去

宋代詩人楊萬裏的三伏笑道末伏去中寫到:末伏已到秋風前,殘暑無復旱不田。稻香臺上風露晚,臥看西南月壹彎。這首詩寫出了末伏時節即將到來的涼爽天氣,同時表達了作者臥看月亮的閑適心情。

以上幾句詩句只是眾多描寫末伏的詩句中的幾個例子。這些詩句不僅表達了詩人對末伏時節的感受和描寫,也反映了古代中國人對節氣的關註和表達。

擴展知識:

末伏,漢語詞匯讀音:mò fú,是指立秋後第壹個庚日至立秋後第二個庚日前壹天這時段,***10天。末伏是三伏天中的最後壹伏,俗稱秋老虎。末伏早晚較涼快,白天陽光依然劇烈。末伏,是三伏之壹,所謂伏即是暑氣潛伏於地之意,標誌著壹年裏最炎熱的時期。

也有的解釋是伏就是天氣太熱了,宜伏不宜動。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其氣候特點是氣溫高、氣壓低、濕度大、風速小。中國傳統的推算方法規定,從夏至開始,依照幹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