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的意思是什麽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的意思是什麽

釋義:

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沈沒, 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湧奔流。

若想把千裏的風光景物看夠,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壹層城樓。

原詩:

《登鸛雀樓》唐代: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

簡介:

《登鸛雀樓》是盛唐詩人王之渙創作的壹首詩。詩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靈,悟出的是樸素而深刻的哲理,王之渙因這首五言絕句而名垂千古,鸛雀樓也因此詩而名揚中華。

擴展資料:

作品鑒賞

這首詩在寫法上有壹個特點:它是壹首全篇用對仗的絕句。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選錄這首詩時曾指出:“四語皆對,讀來不嫌其排,骨高故也。”

絕句總***只有兩聯,而兩聯都用對仗,如果不是氣勢充沛,壹意貫連,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離破碎。

這首詩,前壹聯用的是正名對,所謂“正正相對”,語句極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顯示出所寫景象的雄大;後壹聯用的是流水對,雖兩句相對,而沒有對仗的痕跡。詩人運用對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夢溪筆談》中曾指出,唐人在鸛雀樓所留下的詩中,“惟李益、王之渙、暢當三篇,能狀其景”。李益的詩是壹首七律;暢當的詩也是壹首五絕,也題作《登鸛雀樓》。全詩如下:“迥臨飛鳥上,高出世塵間。

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詩境也很壯闊,不失為壹首名作,但有王之渙的這首詩在前,比較之下,終輸壹籌,不得不讓王詩獨步千古。周復綱說,這首詩具有超越時空的力量,這種力量是美和哲理的統壹,是客觀與主觀的和諧,是偉大的藝術再現和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