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登高》是壹首最能代表杜詩中景象蒼涼闊大、氣勢汪洋的七言律詩。前兩聯寫登高見聞之景,後兩聯抒登高感觸之情。由情選景,寓情於景,渾然壹體,充分表達了詩人長年飄泊、憂國傷時、老病孤愁的復雜感情。而格調卻雄渾高爽,慷慨激越,渾然壹氣,古今獨步。就寫景而言,有工筆細描(首聯),寫出風、天、猿、渚、沙、鳥六種景物的形、聲、色、態,每件景物均只用壹字描寫,卻生動形象,精煉傳神;有大筆寫意(頷聯),傳達出秋的神韻。抒情則有縱的時間的著筆,寫“常作客”的追憶;也有橫的空間的落墨,寫“萬裏”行程後的“獨登臺”。從壹生飄泊,寫到余魂殘骨的飄零,最後將時世艱難歸結為潦倒不堪的根源。這樣錯綜復雜手法的運用,把詩人憂國傷時、老病孤愁的蒼涼,表現得沈郁而悲壯。難怪明代胡應麟《詩藪》說,全詩“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勁難名,沈深莫測,而精光萬丈,力量萬鈞。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無昔人,後無來學,微有說者,是杜詩,非唐詩耳。然此詩自當為古今七言律第壹,不愧為唐人七言律第壹也”。
但我們在分析這首詩時,往往會忽視尾聯的“潦倒新停濁酒杯”壹句。尾聯上句寫自己艱苦備嘗,白發彌添;下句寫自己潦倒日甚,多病纏身。全詩就在沈重的感嘆聲中收結,結得悲憤深沈,而又寄慨遙深。“艱難苦恨”四個字不僅指作者自己萬裏作客,衰年多病的艱辛境況和身世遭遇,同時也指當時社會的動蕩不安,廣大人民的辛酸痛苦。“不眠憂戰伐,無力正乾坤”,正是這壹切“艱難苦恨”,才使他頭上的白發愈來愈多,而現在又已衰年多病,獨自登臺,心情自然更加落寞,更加痛苦了。另外,登高應是和親朋好友團聚的時刻,而詩人卻飄零壹身,這愁悶可如何了卻,怎麽疏解呢?曹操曾說“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此時正需借酒排遣,至今飲酒不斷,未曾有過停杯體驗的作者,不禁為自己身心之衰感到悲痛。新,指初次,“濁酒”是相對於“清酒”而言,是壹種帶糟的酒,古時稱之為“醪”。杜甫本人特別愛喝酒,即使手頭不寬裕,也要買點便宜的“濁酒”喝。我們在學過的杜甫詩中,經常會看到他喝酒的場景,如《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客至》“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人生飄忽百年內,且須酣暢萬古情”,《絕句漫興九首》(其八)“人生幾何春已夏,不放香醪如蜜糖”,《九日》“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據說杜甫所留下的1400多首詩中有近300首吟酒詩。他的吟酒詩,包括詩句與篇章,足與李白的吟酒詩等量齊觀。)詩人樂也喝酒,憂也喝酒。似乎唯有酒能夠淋漓盡致地表達出或喜或悲的情感。而且此時是重陽節呀,按習俗應該喝菊花酒。詩人也想到了借酒澆愁,以求片刻的解脫。然而因體弱多病,詩人又不得不戒酒,哪怕是濁酒也不能喝了,內心的愁苦無法排遣,傷感之情更為沈痛,連最後的借酒澆愁的機會都沒有了,“這次第,怎壹個愁字了得!”此詩到這裏戛然而止,給人留下了無限的感慨和悲嘆。可謂言有盡而意無窮!
這樣,壹個風燭殘年的老人在秋風中獨自惆悵的形象便立於我們眼前,使我們感到了壹種“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悲哀。
公元770年,即寫完此詩後的第三年,在從長沙到嶽陽的湘江上,老詩人孤獨地病死在了壹條破舊的小船上,靈柩停放在嶽陽,久久沒能運回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