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醉後曾經用劍在朱雀門刻過壹句詩:“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這句詩驚動了當朝女皇武則天。女帝很賞識李白的文采,想請他留在朝中做官,可生性放狂的李白不願與這汙濁的官場之人同流合汙。寫下了“力士脫靴,貴妃研磨”的詩句,這惹怒了當朝帝王,致使李白被貶。
這句詩出自於李白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壹詩。表達了李白對對黑暗社會的強烈不滿和對光明世界的執著追求。
原文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譯文
棄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擾亂我心緒的就像今天的煩憂。長風萬裏吹送秋雁南來時候,對此情景正可開懷酣飲高樓。妳的文章就像漢代文學作品壹般剛健清新。而我的詩風,也像謝朓那樣清新秀麗。我倆都懷逸興豪情,壯誌淩雲,想攀登九天,把明月摘攬在手。好像抽出寶刀去砍流水壹樣,水不但沒有被斬斷,反而流得更湍急了。我舉起酒杯痛飲,本想借酒消去煩憂,結果反倒愁上加愁。人生在世,不能活得稱心如意,不如明朝散發,駕舟江湖漂流。
賞析
這是壹首餞別抒懷詩。在詩中,詩人感懷萬端,既滿懷豪情逸興,又時時掩抑不住郁悶與不平,感情回復跌宕,壹波三折,表達了自己遺世高蹈的豪邁情懷。此詩發端既不寫樓,更不敘別,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結。
“昨日之日”與“今日之日”,是指許許多多個棄我而去的“昨日”和接踵而至的“今日”。也就是說,每壹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時光難駐,心煩意亂,憂憤郁悒。
三四兩句突作轉折:而對著寥廓明凈的秋空,遙望萬裏長風吹送鴻雁的壯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飲高樓的豪情逸興。這兩句在讀者面前展現出壹幅壯闊明朗的萬裏秋空畫圖,也展示出詩人豪邁闊大的胸襟。從極端苦悶忽然轉到朗爽壯闊的境界,仿佛變化無端,不可思議。下兩句承高樓餞別分寫主客雙方。
七、八兩句就“酣高樓”進壹步渲染雙方的意興,說彼此都懷有豪情逸興、雄心壯誌,酒酣興發,更是飄然欲飛,想登上青天攬取明月。然而詩人的精神盡管可以在幻想中遨遊馳騁,詩人的身體卻始終被羈束在汙濁的現實之中。全詩如歌如訴,情感起伏漲落,韻味深長,壹波三折,章法騰挪跌宕,起落無端,斷續無跡,語言明朗樸素,音調激越高昂,達到了豪放與自然和諧統壹的境界。
創作背景
這首詩大約是作於天寶十二載(公元753年)。此年秋天李白來到宣州,客居宣州不久,他的壹位故人李雲行至此,很快又要離開,李白陪他登謝朓樓,設宴送行。宣州謝朓樓是南齊詩人謝朓任宣城太守時所建。李白曾多次登臨,並寫過壹首《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他性格豪邁,熱愛祖國山河,遊蹤遍及南北各地,寫出大量贊美名山大川的壯麗詩篇。他的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人們稱他為“詩仙”。
李白的詩歌不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精神,而且從形象塑造、素材攝取、到體裁選擇和各種藝術手法的運用,無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藝術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