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出自宋代朱熹的《春日》。詩曰:“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壹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是朱熹的壹首遊春詩。詩首句“勝日尋芳泗水濱”,“勝日”指晴日,點明天氣;“泗水濱”點明地點;“尋芳”,即是尋覓美好的春景,點明了主題。次句“無邊光景壹時新”,寫觀賞春景中獲得的初步印象。用“無邊”形容視線所及的全部風光景物。“壹時新”,既寫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煥然壹新,也寫出了作者郊遊時耳目壹新的欣喜感覺。“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春回大地,詩人耳目壹新,正是這新鮮的感受,使詩人認識了東風。仿佛是壹夜東風,吹開了萬紫千紅的鮮花;而百花爭艷的景象,不正是生機勃勃的春光嗎?
(二)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落日憶山中》。詩曰“雨後煙景綠,晴天散餘霞。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花落時欲暮,見此令人嗟。願遊名山去,學道飛丹砂。”該詩為李白觀看日落時心有所感而作。詩中,詩人筆下的雨後原野壹片翠綠,煙景渺茫,晴空裏余霞像壹幅幅綺錦。東風跟隨春姑娘回來了,催開了家園的鮮花。現在正是花落日暮的時候,怎麽不讓人嗟嘆不止?花開時的鮮美,花落時的淒慘,使李白觸景生情,不禁嗟嘆韶華的易逝,由此產生了“願遊名山去,學道飛丹砂”的想法,想去遊名山大川,找仙人學道煉丹砂金丹。其中“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是描寫春天的千古名句,意為東風伴隨著春天的腳步回來了,催開了我家院內的花枝,描寫了隨著春天的到來,在春風吹拂下,百花漸漸開放的情景。
(三)把酒祝東風,且***從容。“把酒祝東風,且***從容”語出自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詞作《浪淘沙·把酒祝東風》。詩詞曰:“把酒祝東風。且***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時攜手處,遊遍芳叢。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這是壹首惜春憶春的小詞。作者寫自己獨遊洛陽城東郊,飲酒觀花時而產生的願聚恐散的感情。這首詞為作者與友人春日在洛陽東郊舊地重遊時有感而作,在時間睛跨了去年、今年、明年。上片由現境而憶已過之境,即由眼前美景而思去年同遊之樂。下片再由現境而思未來之境,含遺憾之情於其中,尤表現出對友誼的珍惜。詞開篇著墨於“東風”,即“把酒祝東風,且***從容”,作者從遊賞中的宴飲起筆,但既未去寫酒筳之盛,也未去寫人們宴飲之樂,而是寫作者舉酒向東風祝禱:希望東風不要匆匆而去,能夠停留下來,參加他們的宴飲,壹道遊賞這大好春光。其後詩句中的“垂楊紫陌“、”芳叢”和“東風”合看,可想見其暖風吹拂,翠柳飛舞,天氣宜人,景色迷人,正是遊賞的好時候。對東風言,不僅是愛惜好風,且有留住光景,以便遊賞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