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
十歲就能夠即席作詩,酒宴上的蠟燭燒殘了大半,燭芯的灰燼也冷卻了。送別的筵宴已近尾聲,在座的人觸動離情。遙遠的丹山道上,美麗的桐花覆蓋遍野,花叢中不時傳來雛鳳清脆圓潤的鳴聲,應和著老鳳蒼亮的呼叫,顯得更為悅耳動聽。
賞析:
這首詩用壹條長題說明作詩的緣由。冬郎,是晚唐詩人韓偓的小名。他的父親韓瞻,字畏之,李商隱的故交和連襟。大中五年(851)秋末,李商隱離京赴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臺)入東川節度使柳仲郢幕府,韓偓才十歲,就能夠在別宴上即席賦詩,才華驚動壹座。大中十年,李商隱返回長安,重吟韓偓題贈的詩句,追憶往事,寫了兩首七絕酬答。這是其中的第壹篇。
酒宴上的蠟燭燒殘了大半,燭芯的灰燼也冷卻了。用“冷灰殘燭”,表明送別的筵宴已近尾聲,闔座的人觸動離情。正是在這樣的慘淡氣氛中,十歲的冬郎觸發了詩思,飛快地揮寫成送別的詩章。這就是本篇頭兩句對當年情景的追述。別宴的情況交代簡略,重點突出冬郎題詩,是為了主題的需要。
記事已畢,下面轉入評贊。怎樣才能不陷於壹般的套語呢,詩人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將冬郎父子比作鳳凰,以“雛鳳清於老鳳聲”表明青出於藍,抽象的道理從而轉化為具體的形象。光這樣還不夠生動,詩人又聯想到,傳說中鳳凰產在丹山,它愛棲息的是梧桐樹。經過想象的馳騁,便構成這樣壹幅令人神往的圖景:遙遠的丹山道上,美麗的桐花覆蓋遍野,花叢中不時傳來雛鳳清脆圓潤的鳴聲,應和著老鳳蒼亮的呼叫,顯得更為悅耳動聽。多麽富於詩情畫意的寫照!看了這幅圖畫,冬郎的崢嶸年少和俊拔詩才不都躍然紙上了嗎?
驅遣活生生的聯想和想象,將實事實情轉化為虛擬的情境、畫面,這可以說是李商隱詩歌婉曲達意的又壹種表現形式。壹首本來容易寫得平凡的寄酬詩,以“雛鳳聲清”的名句歷來傳誦不衰,除了詩人對後輩的真切情意外,跟這樣的表現形式是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