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即景
李大釗
是自然的美,
是美的自然;
絕無人際處,
空山響流泉。雲在青山外,
人在白雲內;
雲飛人自還,
尚有青山在!
(選自《新青年》第5卷第3號)
賞析
這是李大釗在新文學運動初期寫的壹首新詩,內容清新,意境優美。
詩壹開始,詩人有意以兩行近於重復的詩句,反復強調,直抒胸臆,熱烈贊頌了自然的美。接著,詩中描寫人跡罕至的山谷中,壹泓清泉,流淌奔瀉,喧騰不息,壹個“響”字,把流泉寫活了。第二節描繪的畫面色彩更明麗。白雲與青山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白雲繚繞著青山,山中的人則在白雲中。這個白雲中的人,是詩人自己。詩人曾在河北昌黎五峰山居住過,置身於山水風光之中,飽覽了那裏的自然美景。五峰山常常繚繞、飄蕩著白雲。詩人正是把自己觀賞自然美獲得的真切感受寫到了詩中來。七、八兩句描繪白雲終於飛散了,但人卻與青山同在,屹立不移。這兩句詩,鏗鏘有力,情感豪邁,不僅僅描繪了自然之美,更抒寫了革命者的情懷。任憑風雲變幻,詩人卻像屹立的青山壹樣泰然自若。雖然這是寫景詩,但卻交融著詩人的情感,表現著詩人樂觀、堅定的品格。
《山中即景》全詩語言流暢自然,朗朗上口,具有音韻美。每行五字,形式整齊,但又不是舊體五言詩。詩句具有白話詩的特點,只是吸收了古典詩詞的營養,因此顯得洗練明凈,具有表現力。
(伍夫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