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湖北跟韓國相距千裏,為何兩地的地名、河流都相似甚多?

湖北跟韓國相距千裏,為何兩地的地名、河流都相似甚多?

中國傳統文化在漫長的歷史中源遠流長,作為歷史上的中心強國,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極為強大的同化、包容性,直至今天都在東亞周邊國家有著極為深刻的影響力。

中韓兩國的歷史淵源

說起中韓兩國的歷史淵源,根據中國史書《後漢書?東夷列傳》和《三國誌?魏書》中的記載:辰韓、弁韓均為秦人避苦役逃亡至朝鮮。韓國的國名便來源於辰韓、馬韓、弁韓等?三韓?部落。

很多了解過韓國文化的國人都知道,韓國是壹個極為重視祭祀的國家,從我們經常能看到的韓劇中都能看到這種祭祀風俗的存在。在韓國的節日裏的頭等大事就是祭祀了,可謂家家戶戶都有祭祀風俗,通過祭祀儀式追憶祖先,傳承禮儀。

壹些去過韓國旅遊的人們會發現至今在韓國都保存有很多祭祀蚩尤的祠堂遺址。要知道?兵主?蚩尤可是上古時期,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人物,他的坐騎?食鐵獸?現在還在四川省被當做國寶受到世界人民的喜愛參觀呢。這位人物又怎麽會被韓國人所祭祀呢?

這都是因為在韓國的史料記載中,有辰韓是苗族後裔的文獻記載記錄,苗族自民國以來便奉蚩尤為始祖。在如此深的歷史淵源下,作為壹衣帶水的鄰居,韓國祭祀深受中國楚文化的影響,保留著古楚風俗。

這要從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說起。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對楚文化感受最深的可能是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時的端午節了。

當龍舟在漢江河上爭先競渡,粽葉的清香在蒸籠上蒸騰時,總是不經意便令人想起楚辭中的《離騷》,想起那位2000多年前投江的楚國愛國詩人屈原。

現在我們看到,端午節這個中國的傳統節日被引入韓國後,由於地域風俗的影響已經演變成了現今的江陵端午祭。雖然節日的表達內涵已經發生了許多改變,但在這個節日活動中,仍舊能發現其中華夏傳統文化的縮影。

不知是否有人註意到,江陵端午祭活動包含祭祀、演藝等活動,其中祭祀活動為整體活動的核心部分,祭祀從?謹釀神酒?開始。由國內許多去參加過?江陵端午祭?的專家學者們發現,他們的釀酒儀式幾乎是古代楚人重要祭祀儀式?苞茅縮酒?的翻版。

古時候楚國人認為凡間的酒是汙濁的,需要用茅草過濾酒漿,用來祭祀祖先,祭祀神靈,祈求神靈保佑,驅災消禍。這種楚人通過茅來過濾酒的?縮酒方法?,沒想到時隔數千年卻仍舊保留,還在異國他鄉被今人所使用,實在令人感慨。

韓民族的熊圖騰文化

圖騰是原始部落先民的壹種信仰崇拜,漢民族便有熊圖騰的信仰崇拜。有人會問,這和楚文化有什麽關聯呢?

根據歷史記載,楚國是黃帝部落的後裔。據民俗學考證,以黃帝族為中心的部落中,有熊、虎圖騰的雙重崇拜,楚國的歷代國君都會冠以熊姓,熊是楚民族的圖騰。因此對於深受楚文化影響的韓民族來說,以熊為圖騰便不是件難以理解的事情。

華夏文明的在東亞地區的同化性和歷史地位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在悠久的歷史下,華夏文明早已證明其對周邊國家的影響力和歷史地位。在五千年的歷史中,華夏文明撐起國人的脊梁,壹代代流傳,是世界文明史的瑰寶。

而對於東亞地帶的國家而言,國人壹定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句話不會陌生,這種世界***主思想深刻的銘刻在歷朝歷代華夏中原王朝君王的骨子裏。

史料裏,中原王朝早在商周戰國時期便已開始設立分封制度和屬邦體系,直至秦朝時期以中原王朝為中心的朝貢制度被確立。

在這樣的朝貢體系下,屬國向中原王朝稱臣納貢,除了開互市通過貿易獲取巨大的經濟利益外,還通過這種交流方式學習到先進的中原文化,將中原文化中先進的生產技術、文學藝術、宗教等璀璨的文明結晶傳回自己國家。

大家應該還記得韓國2003年在中國上映火爆的電視劇《大長今》吧,裏面便有明朝使臣出使的劇情,雖然現今的電視劇大多為杜撰,但在古時候,這種互相出使交流也並不罕見。

歷史上,漢朝的張騫出使西域,設立西域都護府,開辟的絲綢之路。明朝時期也有鄭和七下西洋,與周邊國家進行經濟文化交流。這些諸多歷史上有名的外交往來也讓中原文化走向世界。更是對東亞周邊國家造成極為大的影響力。

在《朝天錄》和《燕行錄》這兩本歷史文獻中,便記載了朝鮮朝貢使臣在中原所見所聞的實錄,我們可以從這些歷史中看到中韓兩國間在朝貢體系下進行的文化交流。日本、朝鮮、韓國和越南,都是中華文明最大的影響者。例如現代日本推崇的茶道、相撲等文化中都傳承著華夏文明的基因。

從電影看地名

不知多少人記得,2006年,韓國壹部科幻電影在中國火了壹陣,那就是韓國有名的科幻電影《漢江怪物》。我猜想湖北人民壹定對這個電影名印象深刻,因為裏面就有描寫到壹個他們十分熟悉的地理名詞?漢江。

在湖北省便有著這麽壹條歷史悠久的漢江,每年的漢江端午賽龍舟更是湖北人民端午節不可不看的活動。如果說這個只是巧合,那麽韓國電影《漢城大劫案》的名字是不是看著也很眼熟呢?那漢城跟韓國有什麽關系呢?

其實漢城就是韓國首都首爾的前稱,過去壹直音譯為漢城,直到2005年才正式官方宣布翻譯成首爾。

地名雷同的還有韓國舉辦的?江陵端午祭?中提到的江陵市,我們壹定不會忘記詩人李白寫的那首《早發白帝城》中?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詩句,其中的江陵可不是指韓國的江陵市,而是湖北省荊州的江陵縣。

其實我們翻開地圖,不難看出韓國確實有許多地名跟中國湖北省相同,例如湖北的歷史名城襄陽市,在韓國也有同名的地區襄陽郡。更加巧合的是,他們的地理分布也十分湊巧,在湖北省和韓國的漢江上遊都有壹座名為?太白山?的大山。

除了這些地名上的雷同,韓國的國旗上的太極圖案想必很多人都很熟悉吧。說到太極便不得不說壹個道教傳奇人物?張三豐,當年《倚天屠龍記》電視劇放映的時候,不知多少人想要去湖北武當山看看這座道教聖地。

種種地名上的巧合都避不開中國湖北省這個大城市,其實這也與楚國有著很大的關系。根據歷史地理考究,當年的楚國地理位置大致為現在的湖北、湖南等地方,楚國的國都就在今天的荊州。

由於時代久遠,我們無法確認究竟這種現象是否出自於當年為避苦役而離開秦國的先民思念故鄉而造成的,但無法否認,楚文化對歷史上的韓國真是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