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徐悲鴻圖片+圖片介紹

徐悲鴻圖片+圖片介紹

圖片/查看/1407783.htm

小七有這樣壹個萬裏騰飛——從《二馬》看徐悲鴻的藝術人生

中國傳統文人畫自清代“四大天王”之後就衰落了。正是徐悲鴻大膽突破諸多羈絆,通過非凡的追求,開啟了中國畫復興的新時代,奠定了現代美術教育的基礎。

徐悲鴻(1895—1953),江蘇宜興人,原名壽康。19歲,父親病逝。壽康百感交集,將自己的名字改為“紅貝”。洪是壹只大鳥。他希望能飛得像大鳥壹樣高。從此“悲”字成了畫家壹生的預言和寫照:以情待人,胸懷大誌。

1915年夏天,徐悲鴻來到上海。當時美學館的高和看到徐悲鴻畫的馬圖,稱贊道:“漢幹雖古,無與倫比。”並為畫家出版了第壹幅馬的畫。1917在著名的康有為的影響和勸說下,徐悲鴻前往日本學習美術。半年後,應蔡元培之邀,被聘為北京大學繪畫研究會導師。第二年,在蔡元培的幫助下,這位大師在法國倫敦和德國柏林學習了八年。在法國,他經常去賽馬場寫生,積累了上千份手稿。這為他後來畫馬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25徐悲鴻回到上海,立即舉辦個展。康有為稱贊道:“深刻而燦爛,隱而瑰麗,中國絕無僅有,無以為然。”同年,北平大學聘請徐悲鴻為藝術學院院長。從此,徐悲鴻成為中國畫壇的壹代領袖。

在北平,大師獨具慧眼,被郭沫若譽為畫壇的南北兩石(齊白石、傅抱石),先後得到徐悲鴻的支持和幫助。大師不畏世俗非議,毅然把67歲的齊白石請到北平當教授,並親自開車陪他講學。1931七月,徐悲鴻去廬山寫生,路過南昌。當時失業在家的傅抱石帶著自己的作品拜訪了徐悲鴻。紅貝非常激動,稱贊她並幫助傅抱石去日本留學。

抗戰爆發後,徐悲鴻在各國舉辦個展,將畫作全部贈給難民和陣亡將士的遺孤。1948年,徐悲鴻把南遷的費用全部給了教職工,為解放北平做了準備。1952年2月,國立美術學院更名為中央美術學院,徐悲鴻出任院長。

徐悲鴻中國畫藝術創作的最大貢獻,是突破了從顧愷之到任伯年壹千多年來中國畫線條和色彩的傳統畫法,開創了註重物象明暗變化和結構精確的新畫風。這也是欣賞和鑒別徐悲鴻作品真偽的法寶。

本期介紹的雙馬圖是畫家1944創作的傑作。徐悲鴻畫馬大多是皮紙,而《二馬》是宣紙,真的很少見。在筆墨的運用上,畫家將寫意風格的技法推向了極致。畫家用奔放的筆墨渲染頭、頸、胸、腿,用幹筆掃出鬃毛尾巴。馬頭只用了壹條輪廓線,留白以示高光,沖擊力很強。馬腿如鋼刀,鬃毛尾巴動感十足,使整個畫面自然而富有立體感。

徐悲鴻曾說:馬蹄鐵比女人的高跟鞋更難畫,因為那是力量和重心。這裏除了藝術家的功夫,最重要的是藝術家立刻傾註了強烈的思想感情,體現了藝術家的個性。北虹的馬壹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因為馬身上體現的奔放之處不驕不躁,含蓄之處不猥瑣。宏偉,神形。馬在中國是天賦的象征。徐悲鴻筆下的馬,沒有馬鞍,沒有羈絆,沒有騎手。畫家筆下的馬是覺醒的自由之神,是民族奮進的象征,是中華民族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