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描寫李白的優美散文

描寫李白的優美散文

李白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月光,剩下三分嘯成劍氣,繡口壹吐,就是半個盛唐。”

在浩浩唐風長河裏,李白,他對理想的謳歌,對未來的向往,對人生的禮贊,都融入壹個酒的境界裏,月的世 界裏,飄蕩在中華的詩河中。

李白是壹位偉大的天才詩人,他自信、狂傲,豪放灑脫,有著壹顆浪漫的心,他對月亮有壹種本能的近乎狂熱的喜歡,在他的詩集中提到月亮的詩句不下三百處。明月猶如知心的朋友,“與人萬裏長相隨”。月亮喚起了李白不盡的詩興和靈感,活躍在詩人的筆端生出壹個千姿百態、氣象萬千、靈動逸趣的世界。

月有陰晴圓缺,圓月如鏡如盤,“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 缺月如鉤如鐮,“倏忽城西郭,青天懸玉鉤。”初月含羞,“翠娥嬋娟初月輝,美人更唱舞羅衣。”新月展眉,“憶昨新月生,西檐若瓊鉤。”

月有晨昏之替。曉月西沈,“月銜天門曉,霜落牛渚清。”夕月半懸,“薦枕嬌夕月,卷衣戀春風。”夜月生輝,“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月有春秋冷暖,春月如花,秋月如雪,“秋月照白壁,皓如山陰雪”,更有月涼似水,寒似冰,冷透薄紗帳。

月演繹著盛衰無常的歷史。“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裏人”,“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興衰盛替只如過往雲煙。

月的銀輝映在城樓閣戶,“寒月搖清波,流光入窗戶”,搖曳在花明綠影之間,“搖蕩女蘿枝,半搖青天月”,灑落在山石灘塗之上,“荒城虛照碧山月,古木盡入蒼梧雲” ,潛映在溪池湖海,“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

李白以月為伴浪跡天涯,月隨李白漫遊神州。峨眉月多情,“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秋浦月斷腸,“寒山秋浦月,腸斷玉關情。”鏡湖月秀美,“秀色不可名,清輝滿江城。”瀟湘月輕盈,“舟浮瀟湘月,山倒洞庭波。”洞庭月深沈,“明湖漲秋月,獨泛巴陵西。”墳上月悲涼淒愴,“池臺空有月,詞賦舊淩雲。”瑤臺月清雅神奇,“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李白愛月,在月的國度裏,有著最真的李白。

他豪邁灑脫,“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他清新俊逸,坐月而思,“天秋木葉下,月冷莎雞悲。”步月而歸,“醉起步溪月,鳥還人依稀。”情閑誌逸地行月,“閣道步行月,美人愁煙空。”興致盎然地泛月,“人遊月邊去,舟在空中行。”他追隨著月亮的行跡,飄逸在月色的世界,他乘月而去,“耐可乘明月,香花上酒船”,“牽引條上兒,飲弄水中月。”引月而來,“時來引山月,縱酒酣清暉。”飄飄度月,“我欲因之夢吳越,壹夜飛度鏡湖月”。

他是孤獨的,他邀月起舞,“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沈吟久不歸,古來相接眼中稀”,他惆悵感傷,高歌淚下,“三杯拂劍舞秋月,忽然高詠涕泗連”,孤寂無涯,“遷客此時徒極目,長洲孤月向誰明。”知音難覓,此愁誰人可識,誰人可解?“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壹問之。”只有月能理解他,所以無月的時候,他去賒月,“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他想擁月入懷,“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日月。”

他又是多情的,“相思如明月,可望不可攀”。他想起故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想起朋友,“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想起宮女的哀怨,“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想起思婦念夫,“長安壹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門情。”想起征人望鄉,“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