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上午朗誦之旅:吉檀迦利16

上午朗誦之旅:吉檀迦利16

我收到了這個世界節日的邀請,我的生活受到了祝福。我的眼睛看到了美麗的景色,我的耳朵聽到了醉人的音樂。

在這次宴會中,我的任務是演奏音樂,我盡了最大努力去演奏。

現在,我問,這壹時刻終於到來了嗎?我能進去欣賞妳的臉並獻上我無聲的敬禮嗎?

閱讀和思考。

從現實的角度來看,“我”過著幸福的生活,與音樂、美景、夢想等美好和愉悅相伴。但這不是我真正想要的,我向往的,或者說我努力追求的是個人價值的實現和靈魂的高尚。

為了這個追求,我每天都在不斷的工作和創作。但我也在不斷的質疑:是妳離我太遠了,還是我偏離了妳指引的方向?

在壹個雨蒙蒙的早晨,讀到這首詩,給了我兩個啟發:

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麽?從內心來說,我們要想清楚,我們到底在爭取什麽。只有目標清晰明確,才能做好。換句話說,不要忘記妳的主動性,這樣才能實現妳的最終目標。只有這樣,人才不會陷入虛無、無限的痛苦、徘徊和糾結。我不會忙壹輩子。回首往事,我會留下壹聲嘆息。

從外表看,人們總是習慣用自己的觀點“綁架”別人。因為每個人都戴著壹副有色眼鏡,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是井底之蛙。因為井口大小不同,就決定了人的思維力的寬度和厚度不同。即使兩個人朝夕相處,如果缺乏傾聽的習慣,不能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還是很難接近別人的內心,更不要說心心相印了。尤其是在管理方面,很多時候,我習慣了發號施令,指責和揣測,卻缺乏真正的關註和關心。在行走的過程中,我發現有些人喜歡制度管理,有些人講情緒管理,但我覺得最好的管理還是思想管理,還是“不管”。所謂“不管”,不是拋棄和放縱,而是要做到管理無縫隙。當管理者真正相處,用心服務,耐心領導,取得好的業績,是壹個團隊的時候,應該是自然而然的。

第二個啟示:夢想很遙遠,但在追逐夢想的路上,總會有壹種質疑甚至放棄的沖動。好像馬雲說過“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很多人明天晚上就會死,後天就見不到太陽了。但是如果妳忍受它,在走過那道坎之後,壹切都會變好。無論聖人還是普通人,挫折、虛無、無奈都是常見的,但作為前者,有壹種叫做信仰或信念的東西指引著他們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