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庭橘》 (唐)貫休
蟻踏金苞四五株,洞庭山上味何殊。
不緣松樹稱君子,肯便甘人喚木奴。
2、《洞庭山維諒上人院階前孤生橘樹歌》 (唐)皎然
洞庭仙山但生橘,不生凡木與梨栗。真子無私自不栽,?
感得壹株階下出。細葉繁枝委露新,四時常綠不關春。?
若言此物無道性,何意孤生來就人。二月三月山初暖,?
最愛低檐數枝短。白花不用烏銜來,自有風吹手中滿。?
九月十月爭破顏,金實離離色殷殷,壹夜天晴香滿山。?
天生珍木異於俗,俗士來逢不敢觸。清陰獨步禪起時,?
徙倚前看看不足。
3、《橘》(唐)李嶠
萬裏盤根植,千秋布葉繁。
既榮潘子賦,方重陸生言。
玉花含霜動,金衣逐吹翻。
願辭湘水曲,長茂上林園。
4、《南中榮橘柚》 (唐)柳宗元
橘柚懷貞質,受命此炎方。
密林耀朱綠,晚歲有餘芳。
殊風限清漢,飛雪滯故鄉。
攀條何所嘆,北望熊與湘。
襲美以春橘,見惠兼之雅篇。
5、《庭橘》 (唐)孟浩然
明發覽群物,萬木何陰森。
凝霜漸漸水,庭橘似懸金。
女伴爭攀摘,摘窺礙葉深。
並生憐***蒂,相示感同心。
骨刺紅羅被,香黏翠羽簪。
擎來玉盤裏,全勝在幽林。
6、《敕移橘栽》 (唐)張彪
南橘北為枳,古來豈虛言。
徙植期不變,陰陽感君恩。
枝條皆宛然,本土封其根。
及時望栽種,萬裏繞花園。
滋味豈聖心,實以憂黎元。
暫勞致力重,永感貢獻煩。
是嗟草木類,稟異於乾坤。
願為王母桃,千歲奉至尊。
7、《諒公洞庭孤橘歌》(唐)顧況
不種自生壹株橘,誰教渠向階前出,不羨江陵千木奴。?
下生白蟻子,上生青雀雛。飛花檐蔔旃檀香,?
結實如綴摩尼珠。洞庭橘樹籠煙碧,洞庭波月連沙白。?
待取天公放恩赦,儂家定作湖中客。
8、《感遇·江南有丹橘》(唐)張九齡
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
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
可以薦嘉客,奈何阻重深。
運命惟所遇,循環不可尋。
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
詩文釋義:
江南丹桔葉茂枝繁,經冬不雕四季常青。
豈止南國地氣和暖,而是具有松柏品性。
薦之嘉賓必受稱贊,山重水阻如何進獻?
命運遭遇往往不壹,因果循環奧秘難尋。
只說桃李有果有林,難道丹桔就不成陰?
詩文賞析:
從結構上看,這首詩短短五十字,構思精巧,結構嚴密,抒情寫意,回環起伏。開頭以橘起,最後以橘結,前呼後應,且深化主題。尤其是最後出人意料的設問,震人心弦,增添了詩的藝術魅力. 張九齡詩歌語言生動、比喻貼切,毫無矯揉造作、雕琢晦澀之病。劉熙載在《藝概》中,稱張九齡的詩歌“獨能超出壹格,為李、杜開先”。這壹評價是非常恰當的。劉禹錫說九齡“自內職牧始安(今桂林),有瘴癘之嘆;自退相守荊戶,有拘囚之思。托諷禽鳥,寄詞草樹,郁然與騷人同風。”就是指這類《感遇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