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李白關於秋浦河的詩句
關於秋浦河的詩句 1.描寫淒冷的詩句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 。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中,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若有知音見采,不辭遍唱陽春。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
壹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有美人兮,見之不忘,壹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月下獨自小板凳,此情卻是無人解。
2.關於河湖的詩句
描寫西湖的: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宋 楊萬裏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飲湖上初晴後雨宋蘇軾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黃河:贈裴十四唐李白朝見裴叔則,朗如行玉山.黃河落天走東海,萬裏寫入胸懷間.身騎白黿不敢度,金高南山買君顧.徘徊六合無相知,飄若浮雲且西去!涼州詞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登鸛雀樓唐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
3.關於百帝城的詩句
前苦寒行二首
杜甫
漢時長安雪壹丈,牛馬毛寒縮如猬。楚江巫峽冰入懷,
虎豹哀號又堪記。秦城老翁荊揚客,慣習炎蒸歲絺绤。
玄冥祝融氣或交,手持白羽未敢釋。
去年白帝雪在山,今年白帝雪在地。凍埋蛟龍南浦縮,
寒刮肌膚北風利。楚人四時皆麻衣,楚天萬裏無晶輝。
三足之烏足恐斷,羲和送將安所歸。
劉禹錫《竹枝詞九首》(其壹)
白帝城頭春草生,
白鹽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來歌壹曲,
北人陌上動鄉情。
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裏江陵壹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4.秋浦歌的詩句
《秋浦歌十七首》唐代:李白其壹秋浦長似秋,蕭條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東大樓。正西望長安,下見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遙傳壹掬淚,為我達揚州。
其二秋浦猿夜愁,黃山堪白頭。清溪非隴水,翻作斷腸流。
欲去不得去,薄遊成久遊。何年是歸日,雨淚下孤舟。
其三秋浦錦駝鳥,人間天上稀。山雞羞淥水,不敢照毛衣。
其四兩鬢入秋浦,壹朝颯已衰。猿聲催白發,長短盡成絲。
其五秋浦多白猿,超騰若飛雪。牽引條上兒,飲弄水中月。
其六愁作秋浦客,強看秋浦花。山川如剡縣,風日似長沙。
其七醉上山公馬,寒歌寧戚牛。空吟白石爛,淚滿黑貂裘。
其八秋浦千重嶺,水車嶺最奇。天傾欲墮石,水拂寄生枝。
其九江祖壹片石,青天掃畫屏。題詩留萬古,綠字錦苔生。
其十千千石楠樹,萬萬女貞林。山山白鷺滿,澗澗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聲碎客心。其十壹邏人橫鳥道,江祖出魚梁。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其十二水如壹匹練,此地即平天。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其十三淥水凈素月,月明白鷺飛。
郎聽采菱女,壹道夜歌歸。其十四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
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其十五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其十六秋浦田舍翁,采魚水中宿。
妻子張白鷴,結罝映深竹。其十七桃波壹步地,了了語聲聞。
黯與山僧別,低頭禮白雲。釋義:其壹秋浦水像秋壹樣的長,景色蕭條令我心愁。
客愁像秋浦水壹樣不可量度,我樂行至大樓山以散心憂。站在山頂西望伏安,直見長江之水正滾滾東流。
我問江水:妳還記得我李白嗎?請妳將我壹掬淚水,遙寄給揚州的朋友去吧!其二夜猿在秋浦水上哀鳴,連附近的小黃山也愁白了頭。青溪雖非是隴水。
但也發出像隴水壹樣的悲胭之聲。我想離開這裏,但卻因故而去不得;本來打算暫遊此地,但卻滯留此地而成了久遊。
何年何月才能回家鄉啊,想至此不覺在孤舟上潛然淚流。其三秋浦產壹種霹駝鳥,其羽毛之美,為人間天上所少有。
以美麗著稱的山雞,見了它也羞得不敢走近水邊映照自己的華美的羽毛。其四入了秋浦之境,壹個早晨就愁白了我的雙鬢。
那淒切的猿聲,叫得將我滿頭的白發郡成了紛亂的素絲。其五秋湧河畔的樹叢中多產白猿,其跳躍飛騰如壹團白雪。
它們在樹枝上牽引著兒女,在玩水中厲月的遊戲。其六愁作秋浦之客,強看秋浦之花。
秋浦的山川就如剡縣壹樣優美,而其風光卻像長沙壹帶的瀟湘之景。其七我像晉朝的山簡壹樣大醉騎馬而歸;我像春秋時的寧戚壹樣倚牛角而歌。
空吟著《牛歌》而無人知遇,便只有像蘇秦那樣淚落黑羅裘了。其八在秋浦的幹重山嶺中,唯有水車嶺的風景最為奇特。
天空好像要隨著大石壹道傾倒下來,山石上的松蘿兔絲在順水飄拂。其九巨石江祖聳立在清溪河畔,就像是直掃青天的壹幅天然畫屏。
上面古人的題詩千年猶在,其在綠字之上長滿了美麗的苔蘚。其十秋浦河岸的兩旁,長著千千萬萬棵石楠樹和女貞林。
各個山頭上都落滿了白鬢,各個山澗裏都有白猿在哀吟。勸君千萬莫要去遊秋浦,那悲哀的猿聲會攪碎妳這位他鄉遊子的客心。
其十壹邏人石之上只有飛鳥才能飛過,江祖石上有漁人築起了捕魚的小堤壩。急流使得客舟飛快地行駛,山花挨著人面,散著陣陣香氣。
其十二水如壹匹靜靜的白練,此地之水即與天平。何不乘此舟直升雲天去壹覽明月,壹邊看賞兩岸的鮮花,壹邊在艙中飲酒呢?其十三透明的綠水中映著壹輪素凈的明月,壹行白鷺在日光下飛行。
種田郎荷鋤聽采菱女唱歌,並壹道唱和著山歌踏月而歸。其十四爐火照徹天地,柴煙中紅星亂閃。
冶煉工人在明月之夜,壹邊唱歌壹邊勞動,他們的歌聲響徹了寒峭的山谷。其十五白發長達三千丈,是因為愁才長得這樣長。
不知在明鏡之中,是何處的秋霜落在了我的頭上?其十六秋浦的田舍老翁,為捕魚而睡在水上的船中。他的妻子在竹林深處張結鳥網,捕捉林中的白鷴。
其十七桃波離這裏只有壹步地之遙,那裏的人說話這裏都聽得清清楚楚。我在這裏暗與山僧告別,遙向白雲作揖而去。
註釋:1、秋浦:唐時屬池州郡。故址在今安徽省貴池縣西。
2、山公:指山簡。3、寧戚:春秋時衛國人。
4、白石爛:寧戚《放牛歌》中有“南山矸,白石爛,生不逢堯與舜禪”之句。5、黑貂裘:《戰國策·秦策》載,蘇秦“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黑貂之裘敝”。
6、水車嶺:《貴池誌》載,貴池西南七十余裏有水車嶺。7、寄生:壹種植物,其根部不紮在土裏而依附在松樹、楊樹等枝杈上,靠吸取這些樹的養分而存活。
8、江祖壹片石:《壹統誌》載,江祖山,在貴池西南二十五裏處,壹石突出水際,高數丈,名曰江祖石。9、邏人:今稱邏人磯,乃江邊壹巨石。
人:壹作“叉”。10、魚梁:地名,在邏人磯附近。
11、舟:壹作“行”12、平天:湖名,舊址在貴池西南的齊山腳下。13、赧(nǎn):原指因害羞而臉紅。
這裏是指爐火映紅人臉。14、個:如此,這般。
15、秋霜:形容頭發白如秋霜。16、白鷴(xián):大型鳥類,也叫“白雉“。
17、罝(jū):捕捉兔子的網,泛指捕鳥獸的網。18、波:壹作“陂”。
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李白關於秋浦河的詩句 1.關於李白的《秋浦詩》的故事
1、李白的《秋浦歌》(不是《秋浦詩》)的故事
秋浦,唐代池州郡屬縣,在今安徽省貴池縣西,因境內有秋浦水而得名,是唐代銀和銅的產地之壹。李白壹生三次遊秋浦,留下七十余篇佳作。這十七首詩大約作於天寶十三載(754)第二次遊秋浦時期(壹說為天寶十二載)。當時李白因受讒遭疏離開長安已經十年。在這十年中,李白雲遊天下,四海為家,北上燕、趙,南下江、淮;其中不乏痛快歡暢的時候,特別是曾和杜甫兩人攜手同遊梁、宋,把酒論詩,快意非常。不過,他在秋浦時的心情並不太好。天寶十二載(753),他曾北遊幽薊,親見安祿山勢力坐大,君王養癰已成。此時他正是懷著極其悲憤的心情再遊江南的。
2、作品簡介
《秋浦歌十七首》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這組詩創作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作者再遊秋浦(今安徽貴池西)時。全詩內容豐富,情感深厚,從不同角度歌詠了秋浦的山川風物和民俗風情,同時在歌詠中又或隱或現地流露出憂國傷時和身世悲涼之嘆。
3、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2.李白描寫九華山的經典詩句
1. 《望九華贈青陽韋仲堪》
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
我欲壹揮手,誰人可相從。君為東道主,於此臥雲松。
2. 《九華山白衣》
澗水潺潺聲不絕,溪壟茫茫野花發。
自去自來人不知,歸時唯對空山月。
3. 《改九子山為九華山聯句》
青陽縣有九子山,山高數千丈,上有九峰如蓮花。按圖征名,無所依據。太史公南遊,略而不書。事絕古老之口,復缺名賢之紀,雖靈仙往復,而賦詠罕聞。予削其舊號,加以九華之目。時訪道江漢,憩於夏侯回之堂,開檐岸幘,坐眺松雪,因與二三子聯句,傳之將來。
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李白
層標遏遲日,半壁明朝霞。——高霽
積雪曜陰壑,飛流噴陽崖。——韋權輿
青瑩玉樹色,縹緲羽人家。——李白
4. 《秀華亭》
遙望九華峰,誠然是九華。
蒼顏耐風雪,奇態燦雲霞。
曜日凝成錦,淩霄增壁崖。
何當余蔭照,天造洞仙家。
5. 《地藏菩薩贊》
本心若虛空,清凈無壹物。
焚蕩淫怒癡,圓寂了見佛。
五彩圖聖像,悟真非妄傳。
掃雪萬病盡,爽然清涼天。
贊此功德海,永為曠代宣。
3.李白在安徽新安江寫的詩句是什麽
李白——《清溪行》
清溪清我心,水色異諸水。
借問新安江,見底何如此?
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裏。
向晚猩猩啼,空悲遠遊子。
賞析:
這是壹首情景交融的抒情詩,是天寶十二載(753)秋後李白遊池州(治所在今安徽貴池)時所作。池州是皖南風景勝地,而風景名勝又大多集中在清溪和秋浦沿岸。清溪源出石臺縣,象壹條玉帶,蜿蜒曲折,流經貴池城,與秋浦河匯合,出池口瀉入長江。李白遊清溪寫下了好多有關清溪的詩篇。這首《清溪行》著意描寫清溪水色的清澈,寄托詩人喜清厭濁的情懷。
“清溪清我心”,詩人壹開始就描寫了自己的直接感受。李白壹生遊覽過多少名山秀川,獨有清溪的水色給他以清心的感受,這就是清溪水色的特異之處。
接著,詩人又以襯托手法突出地表現清溪水色的清澈。新安江源出徽州,流入浙江,向以水清著稱。南朝梁沈約就曾寫過壹首題為《新安江水至清淺深見底貽京邑遊好》的詩:“洞徹隨深淺,皎鏡無冬春。千仞寫喬樹,百丈見遊鱗。”新安江水無疑是清澈的,然而,和清溪相比又將如何呢?“借問新安江,見底何如此?”新安江那能比得上清溪這樣清澈見底呢!這樣,就以新安江水色之清襯托出清溪的更清。
然後,又運用比喻的手法來正面描寫清溪的清澈。詩人以“明鏡”比喻清溪,把兩岸的群山比作“屏風”。妳看,人在岸上行走,鳥在山中穿度,倒影在清溪之中,就如:“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裏。”這樣壹幅美麗的倒影,使人如身入其境。胡仔雲:“《復齋漫錄》雲:山谷言:”船如天上坐,人似鏡中行。‘又雲:“船如天上坐,魚似鏡中懸。’沈雲卿詩也。……予以雲卿之詩,原於王逸少《鏡湖》詩所謂‘山陰路上行,如坐鏡中遊’之句。然李太白《入青溪山》亦雲:”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裏。‘雖有所襲,然語益工也。“(《苕溪漁隱叢話》)
最後,詩人又創造了壹個情調淒涼的清寂境界。詩人離開混濁的帝京,來到這水清如鏡的清溪畔,固然感到“清心”,可是這對於我們這位胸懷濟世之才的詩人,終不免有壹種心靈上的孤寂。所以入晚時猩猩的壹聲聲啼叫,在詩人聽來,仿佛是在為自己遠遊他鄉而悲切,流露出詩人內心壹種落寞悒郁的情緒。
4.李白寫過的關於洞庭湖的詩詞
1,《秋登巴陵望洞庭》唐代:李白
原文:清晨登巴陵,周覽無不極。明湖映天光,徹底見秋色。秋色何蒼然,際海俱澄鮮。山青滅遠樹,水綠無寒煙。來帆出江中,去鳥向日邊。風清長沙浦,山空雲夢田。瞻光惜頹發,閱水悲徂年。北渚既蕩漾,東流自潺湲。郢人唱白雪,越女歌采蓮。聽此更腸斷,憑崖淚如泉。
白話文釋義:清晨登上巴丘山,極目遠眺,四方的景物無不盡收眼底。湖面明凈倒映著天光,湖水清澈見底可以映現秋色。秋天的物色多麽蒼茫,岸上與水色都明麗清朗。山色青翠掩映了遠處的林木,水色碧綠沒有清冷的煙氣。帆船輕漂,自江中向這裏駛來,小鳥遠去飛向日邊。
長沙浦邊秋風清朗,雲夢田上霜跡已空。觀覽秋光使人嘆惜頭發脫落,註目湖水流過又令人悲憫流年已逝。北邊的小洲隨波蕩漾,湖水向東潺潺而流。郢人唱起《白雪》,江南美女歌唱《采蓮曲》。聽到這些歌聲更讓人腸斷,憑靠山崖淚如泉湧。
2,《陪侍郎叔遊洞庭醉後三首》唐代:李白
原文:船上齊橈樂,湖心泛月歸。白鷗閑不去,爭拂酒筵飛。刬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
白話文釋義:船上齊唱行船之歌,我們乘著月色自湖心泛舟而歸。湖面上白鷗悠閑不遠飛,倒是爭相在我們酒筵的上方盤旋飛翔。把君山削去該有多好,可讓洞庭湖水平鋪開去望而無邊。巴陵的美酒飲不盡,***同醉倒於洞庭湖的秋天。
3,《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遊洞庭五首》唐代:李白
原文:洞庭西望楚江分,水盡南天不見雲。日落長沙秋色遠,不知何處吊湘君。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
白話文釋義:楚江水到洞庭湖西就分流了,水波渺茫,南天無雲。秋日橘紅橘紅的,落向西面遠方的長沙,但不知道在湘江的何處可以吊慰湘君?南湖的秋水,夜寒無水霧,就好像可以乘水波直通銀河上青天。姑且把洞庭湖賒買給月宮嫦娥,再駕船到白雲邊上買桂花酒去。
4,《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軍》唐代:李白
原文:九日天氣清,登高無秋雲。造化辟川嶽,了然楚漢分。長風鼓橫波,合沓蹙龍文。憶昔傳遊豫,樓船壯橫汾。今茲討鯨鯢,旌旆何繽紛。白羽落酒樽,洞庭羅三軍。黃花不掇手,戰鼓遙相聞。劍舞轉頹陽,當時日停曛。酣歌激壯士,可以摧妖氛。握齱東籬下,淵明不足群。
白話文釋義:九月九日又重陽,登高望遠,天空萬裏無雲。神工鬼斧,山川形成,長江把楚漢,界限分明。狂風鼓動著江水,形成了壹波波龍形的浪濤。傳說中,漢武帝在高大的樓船橫渡遊覽汾河的時候曾經大發感慨:氣勢何雄壯!如今的討伐悖逆的軍隊樓船氣勢更為壯觀,旌旗飄揚。
洞庭湖上水步騎三軍羅列,白羽箭影映射在酒杯中間。戰鼓隆隆震天響,那有心情去采擷黃菊花。舞動的劍氣要把落山的紅日重新托起,讓太陽重新發出燦爛的光芒。漢武帝說我給大家高歌壹曲,可以鼓舞大家的鬥誌,有助於壓制暴徒氣勢。我們可不能以陶淵明為榜樣,去東籬下采擷菊花。
5,《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遊洞庭五首》唐代:李白
原文:洞庭湖西秋月輝,瀟湘江北早鴻飛。醉客滿船歌白苧,不知霜露入秋衣。帝子瀟湘去不還,空餘秋草洞庭間。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
白話文釋義:皎皎秋月高掛在洞庭湖的西邊,湘江北面早有鴻雁飛歸。滿船醉客載歌載舞《白苧》曲,連衣服上落滿了秋霜都不知道!舜帝妻子來瀟湘後就回不去了,玉人滯留在洞庭湖邊的荒草間。對著明鏡般的洞庭湖描淡妝,君山就是她們用丹青畫出的娥眉。
5.李白登臨謝脁樓的詩句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唐代: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譯文:棄我而去的昨天,早已不可挽留。亂我心緒的今天,使人無限煩憂。
萬裏長風,送走行行秋雁。面對美景,正可酣飲高樓。
先生的文章頗具建安風骨,又不時流露出小謝詩風的清秀。我們都滿懷豪情逸興,飛躍的神思像要騰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潔的明月。
拔刀斷水水卻更加洶湧奔流,舉杯消愁愁情上卻更加濃烈。人生在世不能稱心如意,不如披頭散發,登上長江壹葉扁舟。
擴展資料:
語言明朗,似脫口而出,音調激越高昂。此詩發端既不寫樓,更不敘別,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結。
“昨日之日”與“今日之日”,是指許許多多個棄我而去的“昨日”和接踵而至的“今日”。也就是說,每壹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時光難駐,心煩意亂,憂憤郁悒。
這裏既蘊含了“功業莫從就,歲光屢奔迫”的精神苦悶,也融鑄著詩人對汙濁的政治現實的感受。他的“煩憂”既不自“今日”始,他所“煩憂”者也非止壹端。
不妨說,這是對他長期以來政治遭遇和政治感受的壹個藝術概括。憂憤之深廣、強烈,正反映出天寶以來朝政的愈趨腐敗和李白個人遭遇的愈趨困窘。
理想與現實的尖銳矛盾所引起的強烈精神苦悶,在這裏找到了適合的表現形式。破空而來的發端,重疊復沓的語言(既說“棄我去”,又說“不可留”;既言“亂我心”,又稱“多煩憂”),以及壹氣鼓蕩、長達十壹字的句式,都極生動形象地顯示出詩人郁結之深、憂憤之烈、心緒之亂,以及壹觸即發、發則不可抑止的感情狀態。
“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兩句突作轉折:而對著寥廓明凈的秋空,遙望萬裏長風吹送鴻雁的壯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飲高樓的豪情逸興。
這兩句在讀者面前展現出壹幅壯闊明朗的萬裏秋空畫圖,也展示出詩人豪邁闊大的胸襟。從極端苦悶忽然轉到朗爽壯闊的境界,仿佛變化無端,不可思議。
但這正是李白之所以為李白。正因為他素懷遠大的理想抱負,又長期為黑暗汙濁的環境所壓抑,所以時刻都向往著廣大的可以自由馳騁的空間。
目接“長風萬裏送秋雁”之境,不覺精神為之壹爽,煩憂為之壹掃,感到壹種心、境契合的舒暢,“酣飲高樓”的豪情逸興也就油然而生了。“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兩句承高樓餞別分寫主客雙方。東漢時學者稱東觀(政府的藏書機構)為道家蓬萊山,唐人又多以蓬山,蓬閣指秘書省,李雲是秘書省校書郎,所以這裏用“蓬萊文章”借指李雲的文章。
建安骨,指剛健遒勁的“建安風骨”。上句贊美李雲的文章風格剛健,下句則以“小謝”(即謝朓)自指。
說自己的詩像謝朓那樣,具有清新秀發的風格。李白非常推崇謝朓,這裏自比小謝,正流露出對自己才能的自信。
這兩句自然地關合了題目中的謝朓樓和校書。“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兩句就“酣高樓”進壹步渲染雙方的意興,說彼此都懷有豪情逸興、雄心壯誌,酒酣興發,更是飄然欲飛,想登上青天攬取明月。前面方寫晴晝秋空,這裏卻說到“明月”,可見後者當非實景。
“欲上”雲雲,也說明這是詩人酒酣興發時的豪語。豪放與天真,在這裏得到了和諧的統壹。
這正是李白的性格。上天攬月,固然是壹時興到之語,未必有所寓托,但這飛動健舉的形象卻讓讀者分明感覺到詩人對高潔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
這兩句筆酣墨飽,淋漓盡致,把面對“長風萬裏送秋雁”的境界所激起的昂揚情緒推向最高潮,仿佛現實中壹切黑暗汙濁都已壹掃而光,心頭的壹切煩憂都已丟到了九霄雲外。“抽刀斷水水更流”的比喻是奇特而富於獨創性的,同時又是自然貼切而富於生活氣息的。
謝朓樓前,就是終年長流的宛溪水,不盡的流水與無窮的煩憂之間本就極易產生聯想,因而很自然地由排遣煩憂的強烈願望中引發出“抽刀斷水”的意念。由於比喻和眼前景的聯系密切,從而使它多少具有“興”的意味,讀來便感到自然天成。
盡管內心的苦悶無法排遣,但“抽刀斷水”這個細節卻生動地顯示出詩人力圖擺脫精神苦悶的要求,這就和沈溺於苦悶而不能自拔者有明顯區別。“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李白的進步理想與黑暗現實的矛盾,在當時歷史條件下,是無法解決的,因此,他總是陷於“不稱意”的苦悶中,而且只能找到“散發弄扁舟”這樣壹條擺脫苦悶的出路。這結論當然不免有些消極,甚至包含著逃避現實的成分。
但歷史與他所代表的社會階層都規定了他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出路。李白的可貴之處在於,盡管他精神上經受著苦悶的重壓,但並沒有因此放棄對進步理想的追求。
詩中仍然貫註豪邁慷慨的情懷。“長風”二句,“俱懷”二句,更象是在悲愴的樂曲中奏出高昂樂觀的音調。
在黑暗的雲層中露出燦爛明麗的霞光。“抽刀”二句,也在抒寫強烈苦。
6.李白描寫祖國壯麗河山的詩句有哪些
望廬山瀑布唐 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峨眉山月歌唐 李白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早發白帝城唐 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望天門山唐 李白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早發白帝城唐 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望天門山唐 李白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水流。 渡荊門送別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夜泊牛渚懷古李白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
明朝掛帆去,楓葉落紛紛。 送友人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壹為別,孤蓬萬裏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關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廬山謠寄盧侍禦虛舟李白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嶽尋仙不辭遠,壹生好入名山遊。
廬山秀出南鬥傍,屏風九疊雲錦張,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 銀河倒掛三石梁,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淩蒼蒼。 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 黃雲萬裏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 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雲裏,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願接盧敖遊太清。 望廬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