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白居易的《問劉十九》,原文: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壹杯無?
譯文:
新釀的米酒,色綠香濃;小小紅泥爐,燒得殷紅。
天快黑了大雪將至,能否壹顧寒舍***飲壹杯暖酒?
擴展資料:
劉十九是作者在江州時的朋友,作者另有《劉十九同宿》詩,說他是嵩陽處士。全詩寥寥二十字,沒有深遠寄托,沒有華麗辭藻,字裏行間卻洋溢著熱烈歡快的色調和溫馨熾熱的情誼,表現了溫暖如春的詩情。
後面兩句:“晚來天欲雪,能飲壹杯無?”在這樣壹個風寒雪飛的冬天裏,在這樣壹個暮色蒼茫的空閑時刻,邀請老朋友來飲酒敘舊,更體現出詩人那種濃濃的情誼。“雪”這壹意象的安排勾勒出朋友相聚暢飲的闊大背景,寒風瑟瑟,大雪飄飄,讓人感到冷徹肌膚的淒寒,越是如此,就越能反襯出火爐的熾熱和友情的珍貴。
“家酒”、“小火爐”和“暮雪”三個意象分割開來,孤立地看,索然寡味,神韻了無,但是當這三個意象被白居易納入這首充滿詩意情境的整體組織結構中時,讀者就會感受到壹種不屬於單個意象而決定於整體組織的氣韻、境界和情味。
寒冬臘月,暮色蒼茫,風雪大作,家酒新熟、爐火已生,只待朋友早點到來,三個意象連綴起來構成壹幅有聲有色、有形有態、有情有意的圖畫,其間流溢出友情的融融暖意和人性的陣陣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