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讀詩

讀詩

寶媽布置的任務,給胡小寶講解初中古詩文,感覺講得還不錯哎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裏足,送兒還故鄉。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蘭詩》是非常優秀的文學作品,作為初中課文尤為合適,因為它淺近易懂,朗朗上口,文辭、意境、音韻都容易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這首詩就不用串講了,因為它幾乎就是今天的白話。個別的生字或文言語法,教科書上都有解釋,網上也很容易查到。咱們主要講講木蘭詩到底好在哪裏。

語言之美

木蘭詩的好,首先好在它的文學性,詩句美極了。這種美和我們熟悉的唐詩宋詞還不壹樣,它很淺顯,壹讀就懂,但它又不淺薄,讀起來虎虎有生氣,壹個英姿颯爽的女英雄形象呼之欲出,體現出壹種質樸的,生機勃勃的美。這正是樂府詩的特點。

樂府是漢朝的官方音樂機構,朝廷搞祭祀或者娛樂都需要音樂、歌曲。樂府能自己作詞作曲,同時也會到民間采風。當年的樂曲都已經不可考證了,但不少歌詞流傳了下來,這就是早期樂府詩,而傳頌最廣,最為人們喜愛的,多是樂府詩中的民歌部分。比如小學課文裏的《江南》,就是典型的漢代樂府民歌: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有沒有覺得《木蘭詩》與《江南》有些相似?尤其是“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是不是和《江南》裏的東西南北四句特別像?這是典型民歌的特色,很可能是歌曲中的合唱段落。文人詩幾乎沒有這麽寫的。

但這些民間詩歌也受到文人的喜愛,從漢朝開始,文人間就流行模仿這種民間詩歌,進壹步把樂府詩古樸、清新的風格固定下來。

在輝煌的唐詩中,樂府詩也占有重要地位,李白就喜歡寫樂府詩。我們看李白很多名作,和大多數的唐詩很不壹樣,像《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和絕句、律詩太不壹樣了。其實這就是樂府詩,將進酒就是樂府的壹個曲名,壹聽就是用於宴會的歌曲。

樂府詩和格律詩

樂府詩是壹種簡單質樸的美,就像未經雕琢的璞玉,而詩歌創作的主力變成文人之後,逐漸形成復雜的格律詩,變成了精雕細琢的美。格律詩在唐朝逐漸成熟後,被稱為近體詩、今體詩,而樂府詩就相應被稱為古體詩、古詩了。

格律詩要遵守非常嚴格的平仄、對仗、押韻的規則,還講究使用典故,這些在木蘭詩裏基本上看不到,它有個別對仗,但沒有規律,有的句子押韻,但押不上其實也無所謂,樂府詩基本上沒什麽形式上的要求,揮灑自如,很適合用於敘事,表達充沛、激昂的情感,這就是李白愛用樂府體的原因。

這樣不是很好嗎,為什麽詩歌後來要發展的那麽復雜?復雜自然有它的好處。“兩只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沒學過平仄、押韻規則的讀者不會註意到詩中包含著高明的技巧,但他本能的會感覺這詩讀起來悅耳好聽,這就是復雜規則的好處。

典故也很有用,比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很簡單的兩句詩,但對於知道典故的讀者,壹種濃重的離愁別緒、浪漫情懷已經撲面而來。

壹個是崔顥的《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自從崔顥提詩後,黃鶴樓就成為抒發吊古懷鄉、離愁別緒的標誌性名詞,這個詞壹出來,詩的基調就有了。

還有壹個是“下揚州”,這個典故來自南朝壹個筆記,說四個人談人生理想,壹個想家財萬貫,壹個想騎鶴飛升,就是成仙了,壹個想當揚州刺史,因為揚州在古代基本相當於富庶的代名詞。最後壹個人說我的理想比妳們都好,我要“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把好事都占全了!從此“下揚州”就成為壹種浪漫瀟灑,令人向往的意向。“煙花三月下揚州”,雖然我們不知道孟浩然此行所為何事,但壹看“下揚州”三字就能感受到李白對他的恭維和祝福。

咱們試著把這句詩改成“故人西辭武昌城,煙花三月下金陵”,意思也沒錯啊,黃鶴樓就在武昌嘛,金陵和揚州緊挨著,還是六朝金粉之地呢,但讀起來可實在是沒感覺。

所以樂府詩和格律詩,各有各的好處,各有各的美。唐詩是輝煌的,燦爛的,就像花中的牡丹,“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但不要忘了中國古代的詩歌還有很多種類,格律詩只是其中的優秀代表之壹。唐之前的樂府詩,或古體詩,就像山中的幽蘭,溪間的水仙,“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唯有有心人方能欣賞她的美。

意象之美

《木蘭詩》描寫的是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如果用這個主題讓妳寫篇作文,妳會怎麽寫?壹般來說,會分為三部分:接到軍令,決定替父從軍;邊關征戰,九死壹生;解甲變為女兒裝。而且第二部分大概率會作為重點來寫。

可是我們看看木蘭詩的征戰部分,嚴格講只有三句: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有人據此說現存的木蘭詩是殘篇,原作肯定還有關於戰場的描寫,只不過遺失了。但我倒認為這正是《木蘭詩》的精妙之處。

《木蘭詩》確實是敘事詩,但它本質上還是詩,要遵循詩的規律,和敘事文肯定是不壹樣的。敘述文六要素:人、時、地、起因、經過、結果,必須都要具備,小說就更是這樣,須得是虎頭、豬肚、豹尾,各個部分都要豐滿才行。記得莫言的《檀香刑》就直接用這三個詞做小說目錄,那是莫言的創作全盛期,真是有自信啊。

但詩不壹樣,詩歌不可能像小說那麽細致的描寫人或事,詩講究的是意象。還是拿《送孟浩然之廣陵》來做例子: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我們可以想象當時的場景:二人在黃鶴樓把酒言歡,高談闊論;登船之際殷勤叮嚀,依依惜別;客船離岸,揮手拭淚。試想把這些過程都寫進詩裏,還能成就千古名篇嗎?

這首詩妙就妙在只選取最後壹個場景——小小的客船漸行漸遠,直到消失在天際,而送行的人還在佇立眺望……這就是詩的意象——用典型畫面烘托妳想表達的情緒。

反觀《木蘭詩》,作者肯定是做了壹番取舍的——我最想表現的是什麽?顯然,作者想塑造的是壹位不同於傳統的女英雄的形象,她與傳統的男性英雄形象有什麽不同呢?她與父母、故鄉的分離會更顯得兒女情長,她立下不世的功勛,但不向往功名利祿,而是盼著回家,盼著過回女兒家的生活。

相比之下,對激烈戰爭場面的描寫,並不能更好的凸顯出木蘭與傳統男性形象的差異,因此作者毅然放棄了這個部分。但詩歌的妙處在於,簡寫或省略並不意味著內容的缺失,因為讀者自然會想象,現在叫腦補,這或許比自己費勁描寫效果還更好。

這對我們寫作文是很有借鑒意義的:不見得面面俱到,有時詳略得當會取得更好的效果,但前提是妳要清楚知道自己到底想要表現什麽,是詳還是略,都取決與最核心的寫作意圖。

歷史之美

把《木蘭詩》還原到它創作的年代,我們還能感受到大歷史的滄桑之美。

課本上《木蘭詩》的創作年代是南北朝,這是主流說法,其實也有學者認為是唐朝作品,比如宋代朱熹就說過,“可汗”是唐朝才普遍使用的詞匯。還有“策勛十二轉”,這個更明顯了,因為這是唐朝的戰功制度,以戰功升壹級叫“壹轉”,最多十二轉,升到上柱國,正二品。

但不能排除後人修改、增刪的可能,也許部分句子是唐朝人加進去的,像“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就很像唐詩的風格,不像樂府詩。因此《木蘭詩》更可能是創作於南北朝,其後經過歷代文人的修改,變成現在的樣子。

南北朝是三國兩晉南北朝這個大歷史時期的壹部分,是中國歷史上的大分裂時代(唐宋之間的五代十國被稱為小分裂時代)。中原漢族政權的衰落,引來北方少數民族的入侵,所謂“五胡亂華”,就是這個大歷史時期的事件。

大分裂時代又被稱為大混亂、大黑暗時代,曹操的《短歌行》寫道: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這不是文人的臆想,而是對時人命運的寫實,在那樣的亂世,生命真的如早晨的露珠,隨時都可能消逝。

但黑暗孕育著光明,大混亂孕育著大希望。在這百年之久的分裂、混戰中,來自北方遊牧民族的生物基因、文化基因深深的與中原農耕民族相融合,這是鍛造中華民族的關鍵歷史時期。經過這百年滄桑,中華民族涅槃重生,立即以大唐盛世的輝煌攀上了世界歷史的高峰。

《木蘭詩》就是這個大時代的壹個小註釋。

中原文明為什麽衰落?因為歷史發展到漢末兩晉,中原文明陷入了貴族化的怪圈,政權幾近封閉,社會的上下層被隔絕了,主流文化崇尚的是奢華、精致、纖弱的美,流行談佛論道,盡日清談。在西晉東晉,被人贊美推崇的男性形象是這樣的:面色蒼白,弱不禁風,言語玄妙,不知所雲。這樣的文明能有生命力嗎?

而此時縱橫中原的北方遊牧民族,有的甚至還沒有進入文明期,他們突然入主中原,其政權和文化還保留了非常多野蠻、剛勁、粗獷的特點。像木蘭從軍這樣的故事,在深受儒家傳統文化影響的區域裏是不可想象的,但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北方,這絕不是什麽稀奇的事。

比如與《木蘭詩》同期的北朝民歌《李波小妹歌》: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疊雙,婦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

這可不是個例,北魏楊大眼將軍(將軍的名字多淳樸)傳記寫道:大眼妻子潘氏善騎射,來軍營探望大眼時壹起上陣殺敵,回到軍營與將士們相聚談笑,大眼指著妻子說,此潘將軍也!

木蘭、李波小妹、潘將軍都是北魏時期的人物,北魏遷都洛陽之前,都城在今天的大同,建議大家去大同看看那裏的雲岡石窟,就能感受到北朝文化那種雄渾、粗獷。再到南京的六朝博物館看看,觀賞南朝文化的精致、繁華。最後去西安,體會大唐盛世的余韻——那盛世的榮光正是這兩種文化融匯貫通的結果。

有些參考書分析《木蘭詩》的主題,說是表現了婦女對封建禮法的抗爭,這就是沒有理解《木蘭詩》歷史背景的結果。在北朝,婦女們還真沒到抗爭封建禮法的時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