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浙江傳統特色菜有那些啊?

浙江傳統特色菜有那些啊?

浙江十大最經典的傳統名菜

1.西湖醋魚

西湖醋魚,又稱叔嫂傳珍,是浙江杭州傳統漢族風味名菜,屬浙菜系。傳說是古時嫂嫂給小叔燒過壹碗加糖加醋的魚而來的。選用體態適中的草魚,最好先在清水氽熟,要掌握火候。裝盤後淋上糖醋芡汁。成菜色澤紅亮,肉質鮮嫩,酸甜可口,略帶蟹味。有詩雲:"裙屐聯翩買醉來,綠陽影裏上樓臺,門前多少遊湖艇,半自三潭印月回。何必歸尋張翰鱸(譽西湖醋魚勝過味美適口的松江鱸魚),魚美風味說西湖,虧君有此調和手,識得當年宋嫂無。"詩的最後壹句,指的就是"西湖醋魚"創制傳說。

2.龍井蝦仁

龍井蝦仁,顧名思義,是配以龍井茶的嫩芽烹制而成的蝦仁,是富有浙江杭州地方特色的名菜。蝦仁玉白,鮮嫩;芽葉碧綠,清香,色澤雅麗,滋味獨特,食後清口開胃,回味無窮,在杭菜中堪稱壹絕。相傳當年乾隆來杭州西湖遊玩,時值清明,乾隆到龍井茶鄉時,天忽下大雨,只得就近步入壹位村姑家避雨。村姑好客,拿出新采的龍井,用山泉沏了壹杯好茶,招待乾隆。乾隆喝茶後感覺香馥味醇,喜出望外,就想帶壹點回去慢慢品嘗,可又不好開口,便趁村姑不註意,悄悄抓了壹把,藏在便服內的龍袍裏。壹會,雨過天晴,乾隆告別村姑,繼續遊山玩水,到了太陽下山了,又餓又渴,便在西湖邊壹家小酒店入座,點完菜,忽然想起帶來的龍井茶葉,於是撩起便服,邊取茶葉,邊叫店小二泡茶。店小二接茶葉時,瞥見乾隆便服內穿著龍袍,嚇了壹跳,趕緊跑進廚房面告掌勺的店主。店主正在炒蝦仁,壹聽聖上駕到,心裏壹慌,忙中出錯,竟將小二拿進來的龍井茶葉,當成切細的蔥花,撒進了鍋中,蔥花拌蝦仁,變成了茶葉燴蝦仁。這盤菜端到乾隆面前,乾隆聞了下,清香撲鼻,盤子裏蝦仁鮮嫩晶瑩,嘗了壹口,頓時覺的美味可口,禁不住連聲稱贊,“好菜!好菜!”

3.賽蟹羹

宋嫂魚羹又名宋五嫂魚羹,是杭州傳統名菜之壹,原為南宋肴饌,至今已有800 多年的歷史。由於此菜色澤悅目,鮮嫩潤滑,味似蟹羹,故又叫“賽蟹羹”。據傳,北宋人宋五嫂和小叔在西湖捕魚為生。壹天,小叔病了,宋嫂用椒、姜、灑、醋等佐料燒了壹碗魚羹,小叔喝了魚羹病俞了。偶然機會,宋高宗趙遘品嘗了她做的魚羹,大加贊賞。命名"宋嫂魚羹",她便開店使其名聲大噪。烹調時,先將作主料的鱖魚蒸熟剔去皮骨,加上火腿絲、香菇竹筍末及雞湯烹制而成。

4.東坡肉

東坡肉是用新鮮豬五花條肉為主料制作而成,為膾炙人口的杭州傳統名菜,是千百年來壹直受到人們青睞的佳肴。相傳,老百姓贊頌蘇東坡為地方辦了件好事,聽說他喜歡吃紅燒肉,到了春節,都不約而同地給他送豬肉,來表示自己的心意。蘇東坡收到那麽多的豬肉,覺得應該同數萬疏浚西湖的民工***享才對,就叫家人把肉切成方塊塊,用他的烹調方法燒制,連酒壹起,按照民工花名冊分送到每家每戶。他的家人在燒制時,把“連酒壹起送”領會成“連酒壹起燒”結果燒制出來的紅燒肉,更加香酥味美,食者盛贊蘇東坡送來的肉燒法別致,可口好吃。眾口贊揚,趣聞傳開,當時向蘇東坡求師就教的人中,除了來學書法的、學寫文章的外,也有人來學燒“東坡肉”。後農歷除夕夜,民間家家戶戶都制作東坡肉。相沿成俗,用來表示對他的懷念之情。現在成為杭州壹道傳統名菜。樓外樓菜館效法他的方法烹制這個菜,供應於世,並在實踐中不斷改進,遂流傳至今。

5.幹炸響鈴

幹炸響鈴屬浙江名菜,因腐皮薄如蟬翼,成菜食時脆如響鈴,故名。該菜選用豆腐皮卷入精細肉末,切成寸段,油炸而成。色澤黃亮,鮮香味美。1956年,被認定為36種杭州名菜之壹。相傳,有位英雄在壹家飯館中專點此菜下酒,但不巧這天原料中所需的油豆皮剛剛用完了,可這位英雄卻有不達目的決不罷休之勢。聽說油豆皮在四鄉定制,便立刻返身出店躍馬揮鞭,把豆腐皮從那裏取了回來。店家為他如此鐘愛此菜所感動,倍加用心烹制,並特意把菜形做成了馬鈴狀。後來此事傳揚開來,成了壹段佳話,於是,後人便改稱此菜為“炸響鈴”。

6.西湖蒓菜湯

西湖蒓菜湯又稱雞火蒓菜湯。西湖蒓菜湯是浙江省杭州地區特色傳統風味名菜,屬於浙菜系。杭州西湖種植蒓菜已有悠久的歷史,明代《西湖遊覽誌》就有記載。相傳清乾隆皇帝巡視江南,每到杭州都必以蒓菜調羹進餐。蒓菜湯不僅因味道清香,營養豐富,富含膠質秘維生素而被人賞識;而且“蒓羹鱸膾”、“蒓鱸之思”的典故,早在《世說新語》中就已出現,成為表達思鄉之情的成語。蒓菜湯又寓意著深厚的思鄉、思國之情,故而近年來,壹些國外歸來的僑胞、遠離家鄉的遊子,來到杭州,也常樂意點食這道名菜,寄托自己的情思。用蒓菜作料制成的“西湖蒓菜湯”,蒓菜翠綠,雞白腿紅,色彩鮮艷,滑嫩清香,湯純味美,是浙江杭州地區漢族傳統名菜。

7.冰糖甲魚

冰糖甲魚是浙江寧波地區最著名傳統菜肴。冰糖甲魚的另壹別稱為“獨占鰲頭”,則是從甬江狀元樓首創的,是寧波十大名菜之首。此菜是壹種滋補品,甲魚與冰糖同燉,具有滋陰、調中、補虛、益氣、祛熱等功能。它是以甲魚為主要原料,加以冰糖等佐料,具有色澤黃亮,綿糯潤口,甜酸香鹹俱全,滋味鮮美,並由於烹制時用芡汁熱油裹緊甲魚,能保持較長時間的熱度。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碘、鐵質、維生素B等多種營養成份。

8.鍋燒河鰻

鍋燒河鰻是浙江寧波和上海的傳統名菜,屬於浙菜系。此菜呈紫銅色,肉質酥爛,鰻段不碎,口味鮮肥,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磷和維生素等,是壹種滋補名菜,佐酒極品。寧波多江河湖泊,所產河鰻甚多。在本地江河湖泊所產者,俗稱“本塘河鰻”,更是鰻中之珍品。制作“鍋燒河鰻”,選料較嚴格,以取用冬季背黑肚白、嘴水、頭大,重約650克左右的河鰻為佳。此菜鰻肉酥爛,含有高蛋白、鈣、磷及維生素等成分,營養價值極高。

9.彩溜全黃魚

彩溜黃魚是浙江寧波、舟山地區的漢族傳統名菜,屬於浙江菜。制作此菜需選新鮮大黃魚壹條,洗凈,然後在魚身兩側切十字形細紋刀花若幹,撒上精鹽,以黃魚稍漬後拍上幹澱粉,入油鍋炸熟,備用。將蝦仁、火腿、香菇、蛋糕丁、雞脯丁以及白糖、蔥、醋等佐料燒煮後,澆於油炸黃魚全身即可上桌。

10.糟燴鞭筍

糟燴鞭筍是浙江杭州的壹道漢族傳統菜肴,屬於素菜類。傳說杭州孤山的廣元寺附近有壹片竹林,寺內和尚很愛吃筍,卻又不善於烹調,只會燒燒煮煮。蘇東坡出任杭州刺史時,與寺裏和尚有所交往,便把自己的"食筍經"傳授給他們。用嫩鞭筍加上香糟,經過煸、炒、燴制作而成的這道菜,香味濃郁,十分入味,富有特色。糟燴鞭筍經歷代相傳,成為杭州有名的傳統素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