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曰出古詩寫作文

曰出古詩寫作文

1. 描寫日出的詩句

原發布者:qiulenovo2007

描寫日出的古詩詠初日宋·趙匡胤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壹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與殘月。憶江南唐·白居易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怎不憶江南?登單於臺唐·張檳邊兵春盡回,獨上單於臺。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沙翻痕似浪,風急響疑雷。欲向陰關度,陰關曉不開。關於泰山的泰山--張岱正氣蒼茫在,敢為山水觀?陽明無洞壑,深厚去峰巒。牛喘四十裏,蟹行十八盤。危襟坐輿筍,知怖不知歡。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詠初日宋·趙匡胤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壹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與殘月。憶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風景曾舊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怎不憶江南?登單於臺唐·張檳邊兵春盡回,獨上單於臺。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沙翻痕似浪,風急響疑雷。欲向陰關度,陰關曉不開。

2. 描寫日出的古詩

1.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 2.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劉禹錫 3.日出扶桑壹丈高,人間萬事細如毛 李白 4.秦川朝望迥,日出正東峰 李欣 5.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 趙匡胤 6.白日壹照,浮雲自開(蘇軾《賀端明啟》) 7.不知東方之既白(蘇軾《前赤壁賦》) 8.東西升日月,晝夜如轉珠(元稹《苦雨》) 9.旭日銜青嶂,晴雲洗綠潭(釋寒山《詩》) 10.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張賓《登單於臺》) 11.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歐陽修《醉翁亭記》) 我有送魂招不得,雄雞壹聲天下白(李賀《致酒行》) 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壹輪傾刻上天衢,逐退群星與殘月(趙匡胤《詠初日》)。

3. 寫日出的古詩詞

1.《淩晨早朝》

虞世南

萬瓦宵光曙,重檐夕霧收。

玉花停夜燭,金壺送曉籌。

日暉青瑣殿,霞生結綺樓。

重門應啟路,通籍引王侯。

2.《晨出郡舍林下》

張九齡

晨興步北林,蕭散壹開襟。復見林上月,娟娟猶未沈。

片雲自孤遠,叢筱亦清深。無事由來貴,方知物外心。

3.《詠初日》

宋·趙匡胤

太陽初出光赫赫,

千山萬山如火發。

壹輪頃刻上天衢,

逐退群星與殘月。

4.《憶江南》

唐·白居易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怎不憶江南?

5.《登單於臺》

唐·張檳

邊兵春盡回,獨上單於臺。

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

沙翻痕似浪,風急響疑雷。

欲向陰關度,陰關曉不開。

6.《登泰山》(外三十六首)

清·宋思仁

絕磴千盤近紫穹,最高峰頂獨梯空。

天門依約開金鑰,雲路蒼茫掛玉虹。

蔓草久荒秦氏碣,青松多蔭梵王宮。

神州回首斜陽裏,九點煙橫壹氣中。

7.《乾隆己酉四月登日觀峰看日出》

忽見明霞吐海東,天雞初唱五更中。

未收夜色千山黑,漸發晨光萬國紅。

本以精誠通肸□,卻來磅礴看曈昽。

追陪端有三生約,手綰麟符躋碧空。

8.《乾隆己酉八月登日觀峰看日出》

夢斷天雞喔,起看旭日升。

遙聞青海沸,瞥見彩雲騰。

爛錦飛千丈,金波湧萬棱。

扶桑真有望,放眼快先登。

4. 用古詩寫壹篇作文

改寫黃鶴樓送孟浩然 煙花三月,我與孟兄騎馬來到我們常去的黃鶴樓。

今天是孟兄要西下揚州的日子,我早已備好美酒和下酒菜為孟兄餞行。 我與孟兄登上黃鶴樓,坐在壹處靠窗的桌旁,喝著美酒,吃著下酒菜。

這時,微風習習,吹動我和孟兄的衣衫,(作者豐富的想象,從這細節中,我們感受到春日的感覺,賦予文章動態的美。)我和孟兄放下酒杯,來到窗前,眺望窗外煙花似海的花海,江面波光粼粼,藍天上壹群群鳥兒自由自在地飛翔。

(由前面的敘事,過渡到寫景,自然。)在這樣如畫的景色中,我與孟兄詩興大發,飲酒作對,作出壹首又壹首的好詩。

高興之下,我們開始暢談起自己的心事、抱負與理想。談了很久,時間不早了,孟兄就要走了。

我與孟兄只能喝最後壹杯酒了,我站起來,壹手拿著酒壺,壹手拿著酒杯,慢慢地為孟兄兄斟滿酒,也為自己倒了壹杯,我和孟兄壹起拿起酒杯,(情景的描寫,讓讀者如身臨其境。)孟兄說:“哎!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今日壹別,不知何時再見,來!讓我倆幹了這壹杯。”

說完,我倆壹飲而盡。這時,孟兄背起行囊,說:“賢弟,我要走了。”

“讓我再送妳壹程吧!”我說。說完,我和孟兄壹起走下樓去。

(此句與文章的意境不太協調,下文的第壹句便可表明去向。) 我們攜手走在林陰小道裏,路上的景色可真美,好壹片春色盎然的景色。

在綠油油的草地上,夾雜著星星點點的野花,路邊的樹正發著綠色的新芽。風陣陣吹來,江面上波光粼粼,壹只只自由自在的小鳥在我們後面追逐,用它那婉轉的歌聲歌唱著,好像在為孟兄唱壹首離別之歌,在這樣生機勃勃的景色中,我們卻沒有什麽心情去欣賞。

我們倆壹路上默默無語。(優美的景色,營造出濃濃的送別傷感情緒。

筆鋒壹轉,又巧妙地突出了離別的傷感。) 來到了江邊,船早已經來了,孟兄剛想上船,我壹把拉住孟兄,(太突然,李白與孟浩然對這次分別都還是比較瀟灑的。

不會有這麽戲劇化的表現吧!)說:“這壹別,不知何日重逢。祝妳壹路順風,平平安安。”

孟兄感激地說“我們壹定會再相見的。”孟兄踏上了船,站在船頭,我倆四目相對,他握住我的手,說:“再見了!”船夫劃起了槳,船慢慢地向前劃去。

孟兄站在船頭,壹直對我揮手,我也揮起手,默默地為孟兄祝福。船走遠了,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天邊,只能見到船的影子。

近處,只見波浪壹層拍打著壹層,向岸邊沖來。水中倒映著魚兒的影子;遠處,江面波光閃動,江水滾滾向前。

我壹直呆呆地站在江邊,遲遲沒有離去。看著看著,我吟出壹首詩: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5. 寫壹篇關於古詩的作文

四歲時就開始背詩,這當然是被大人強迫的,小時候不識字,只能死記硬背,因而十分怕背詩。

上學後,識字了,老師也叫了些詩,但僅限於解釋詩意。直到升入初中,我才算與詩歌欣賞結識了。

很多詩都只有壹個平凡的故事,有時小到不足掛齒,但詩人卻能把他它寫成千古名句,廣為流傳,這就是詩歌的魅力。 詩有很多派別,有豪放派,婉約派……,不同派別的詩有著各自獨特的壹面。

李白很多詩屬於與豪放派。有“飛流直下三千丈,疑似銀河落九天”的大氣,有“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誌得意滿,有“大鵬壹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的自信,也有“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山”的抑郁和“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的迷茫,更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對權貴的蔑視和傲然…… 李白的詩是多樣的,精彩的,每首詩的感情基調都與詩人的經歷有關。

當他沒被重用時他有的是自信;當他位居高位時,他意得自滿,豪邁大氣;當他看見朝廷的醜惡之面時,他有的是偉岸的性格,蔑視權貴;當他因而遭人排擠而離開時,他也會抑郁、迷茫。 想要品味詩就必須了解詩人生平際遇乃至社會背景。

想看懂它並不難,但只會得到壹些膚淺的東西,毫無深意。當妳真正去了解它,感受它,理解它時,得到的是無窮的感悟,是真諦。

妳甚至可以感到自己正在和詩人同呼吸,同悲歡,妳理解他的感受,乃至會有想去安慰他的沖動。我們在欣賞詩,也在欣賞詩人,更亦在欣賞社會,我們樂在其中。

在讀《蜀道難》時,我深深地被吸引住了。詩人那變化莫測的筆法,淋漓盡致地刻畫了蜀道之難,藝術地展現了古老蜀道逶迤、崢嶸、高峻、崎嶇的面貌,描繪了壹幅色彩絢麗的山水畫卷,令人入迷。

我被他天馬行空般的馳騁想象所深深吸引,他給我創造了壹個博大浩渺的藝術境界,再加上它的浪漫色彩,使我如癡如醉。 想要真切地欣賞壹個類別的詩,就必須同時欣賞其他派別的佳妙。

杜浦的《春望》會讓人憂傷,戰爭讓人們與至親分離,背井離鄉。孟郊的《遊子吟》讓人回想起母親昔日的關懷,壹陣暖意湧入心頭…… 每壹次欣賞都能有不同的感悟和悸動。

這就是詩的魅力所在,我願陶醉於這詩的魅力之中! 從不能欣賞到能欣賞,是壹種新收獲。——朱光潛 ——題記 ①詩是最平凡中的特殊。

最早的詩來源於古代的勞動人民,可以說是下裏巴人的代表,以後又漸受文人青睞,於是出現了《古詩十九首》這樣的陽春白雪。這些都是我新近才感受到的。

小時候的我可不是這樣。 ②因為自己記憶力好,對於唐代的五言七律幾乎壹遍背出,過目不忘,卻總體味不出其中的詩韻。

即使有,也只是壹種“所謂伊人,在水之湄”的朦朧罷了。長期囫圇吞棗,最終導致“消化不良”直到我讀到了李白的《將進酒》。

看著灰黃的卷子,我壹臉無奈。但仔細壹讀,才知內有乾坤。

頭壹句話就讓我震撼——“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仿佛我已站在洶湧澎湃的河堤上,看黃色的河水帶著中國五千年的情結註入東海。

壹種“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的大氣遊蕩在天地間,讓我也像李白壹樣發出“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的感慨,讓我想起唐代詩人張九齡的詩“宿息青雲誌,蹉跎白發年”以及曹操的“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人生觀。看到這裏,從剛才的激蕩又起伏著壹點點苦悶。

6. 用古詩寫作文

賀知章 ——詠柳

碧玉妝成壹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蘇軾——湖上初晴後雨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元稹——《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王安石——《梅花》

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7. 描寫日的古詩

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登樂遊原》李商隱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長天壹色。《滕王閣序》王勃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使至塞上》王維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登鸛雀樓》王之渙

斜暉脈脈水悠悠。溫庭筠 《望江南》

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範仲淹《漁家傲》

天連秋水碧,霞借夕陽紅。趙 翼《太湖暮歸》

壹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白居易《暮江吟》

天長落日遠,水凈寒波流 。李白 《登新平樓》

莫道碧桃花獨艷,澱山湖外夕陽紅。蘇曼殊《吳門》

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杜牧 《齊安郡中偶題二首》

平沙落日大荒西,隴上明星高復低。《雜曲歌辭·水調歌第壹》

落日在簾鉤,溪邊春事幽。杜甫 《落日》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裏《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落日在簾鉤,溪邊春事幽。《落日》 杜甫

雨後煙景綠,晴天散餘霞。 《落日憶山中》 李白

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金陵晚望》 高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