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典幼兒古詩鑒賞 篇壹
登鸛雀樓
朝代:唐朝|作者: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
賞析/鑒賞
這首詩寫詩人在登高望遠中表現出來的不凡的胸襟抱負,反映了盛唐時期人們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
前兩句寫所見。“白日依山盡”寫山,“黃河入海流”寫水。詩人遙望壹輪落日向著樓前壹望無際、連綿起伏的群山西沈,在視野的盡頭冉冉而沒;目送流經樓前下方的黃河奔騰咆哮、滾滾南來,又在遠處折而東向,流歸大海。詩人運用極其樸素、極其淺顯的語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進入廣大視野的萬裏河山,收入短短十個字中,畫面寬廣遼遠。
杜甫在《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中有“尤工遠勢古莫比,咫尺應須論萬裏”兩句,雖是論畫,也可以用來論詩。王之渙的這兩句寫景詩就做到了縮萬裏於咫尺,使咫尺有萬裏之勢。
後兩句寫所想。“欲窮千裏目”,寫詩人壹種無止境探求的願望,還想看得更遠,看到目力所能達到的地方,的辦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壹層樓”。從這後半首詩,可推知前半首寫的可能是在第二層樓(非層)所見,而詩人還想進壹步窮目力所及看盡遠方景物,更登上了樓的頂層。在收尾處用壹“樓”字,也起了點題作用,說明這是壹首登樓詩。
詩句看來只是平鋪直敘地寫出了這壹登樓的過程,但其含意深遠,耐人探索。“千裏”“壹層”,都是虛數,是詩人想象中縱橫兩方面的空間。“欲窮”“更上”詞語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這兩句詩發表議論,既別翻新意,出人意表,又與前兩句寫景詩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緊密,從而把詩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讀者展示了更大的視野。也正因為如此,這兩句包含樸素哲理的議論,成為了千古傳誦的名句,也使得這首詩成為壹首千古絕唱。
周復綱說,這首詩具有超越時空的力量,這種力量是美和哲理的統壹,是客觀與主觀的和諧,是偉大的藝術再現和創造。
2.經典幼兒古詩鑒賞 篇二
憶江南
白居易〔唐代〕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鑒賞
白居易曾經擔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待了兩年,後來又擔任蘇州刺史,任期也壹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時期,曾漫遊江南,旅居蘇杭,應該說,他對江南有著相當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當他因病卸任蘇州刺史,回到洛陽後十二年,他六十七歲時,寫下了三首憶江南,可見江南勝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本詩其第壹首,作者泛憶江南,兼包蘇、杭,寫春景。
全詞五句。壹開口即贊頌“江南好!”正因為“好”,才不能不“憶”。“風景舊曾諳”壹句,說明那江南風景之“好”不是聽人說的,而是當年親身感受到的、體驗過的,因而在自己的審美意識裏留下了難忘的記憶。既落實了“好”字,又點明了“憶”字。接下去,即用兩句詞寫他“舊曾諳”的江南風景:“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日出”、“春來”,互文見義。春來百花盛開,已極紅艷;紅日普照,更紅得耀眼。在這裏,因同色相烘染而提高了色彩的明亮度。春江水綠,紅艷艷的陽光灑滿了江岸,更顯得綠波粼粼。在這裏,因異色相映襯而加強了色彩的鮮明性。作者把“花”和“日”聯系起來,為的是同色烘染;又把“花”和“江”聯系起來,為的是異色相映襯。江花紅,江水綠,二者互為背景。於是紅者更紅,“紅勝火”;綠者更綠,“綠如藍”。
題中的“憶”字和詞中的“舊曾諳”三字還說明了此詞還有壹個更重要的層次:以北方春景映襯江南春景。全詞以追憶的情懷,寫“舊曾諳”的江南春景。而此時,作者卻在洛陽。比起江南來,洛陽的春天來得晚。作者寫於洛陽的《魏王堤》七絕雲:“花寒懶發鳥慵啼,信馬閑行到日西。何處未春先有思,柳條無力魏王堤。”在江南“日出江花紅勝火”的季節,洛陽卻“花寒懶發”,只有魏王堤上的柳絲,才透出壹點兒春意。
花發得比江南晚,水也有區別。洛陽有洛水、伊水,離黃河也不遠。但即使春天已經來臨,這些水也不可能像江南春水那樣碧綠。因此作者竭力追憶江南春景,從內心深處贊嘆“江南好”,而在用生花妙筆寫出他“舊曾諳”的江南好景之後,又不禁以“能不憶江南”的眷戀之情,收束全詞。這個收束既托出身在洛陽的作者對江南春色的無限贊嘆與懷念,又造成壹種悠遠而又深長的韻味。詞雖收束,而余情搖漾,淩空遠去,自然引出第二首和第三首。
3.經典幼兒古詩鑒賞 篇三
江南
漢樂府〔兩漢〕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鑒賞
這是壹首漢代樂府民歌中的采蓮歌,全詩沒有壹字壹句直接描寫采蓮人采蓮時的愉快心情,而是通過對蓮葉和魚兒的描繪,將它們的歡樂之情充分透露了出來,仿佛親耳聽到和親眼看見許多采蓮男女的歌聲和笑語聲融成壹片,許多小夥子和采蓮姑娘們還在調情求愛。
頭兩句是寫采蓮的人們望著露出水面的又大又圓的荷葉,心裏無限喜悅,因而禁不住發出熱烈的贊美。“可”這裏有適宜、正好的意思。“江南可采蓮”是說江南到處都生長著蓮,真是采蓮的好地方。“田田”是形容蓮葉圓潤鮮碧的樣子,壹說是形容蓮葉飽滿勁秀、挺立水面。“何田田”就是“何其田田”,是極度贊美的語氣。這裏只寫葉,我們卻可以聯想到花。蓮的花期為夏歷五至七月,每朵花可開二至三天,每日清晨開放,下午三、四點又逐漸閉合,翌晨再度開放,花開過二十天,可采收蓮蓬生食,果實(蓮子)的成熟期在七、八月間。清人張玉榖說:“不說花,偏說葉;葉尚可愛,花不待言矣。”(《古詩賞析》)蓮葉茂密,蓮花繁盛,不僅景色無比秀麗,還表明蓮子必然豐收,采蓮人自然心裏非常高興。
人們在采摘水上的蓮蓬的時候,必然會看到水中的情景。“魚戲蓮葉間”寫魚在蓮葉中間遊來遊去,宛如在遊戲壹般。“戲”字寫魚在水中的迅捷歡樂神態,非常形象。這裏既在寫魚,也有以魚比人意,采蓮人劃著小船在蓮葉間穿行,互相追逐嬉戲,宛如魚兒在水中遊動,其劃船動作之嫻熟,船行之輕快,采蓮人身姿之輕盈,心情之歡快,自然浮現在我們眼前。
這首歌辭只有七句,明白如話,而後四句又基本上是第三句的重復,它的妙處究主要在於運用民歌中常用的比興、雙關手法,把男女之間調情求愛的歡樂之情寫得極其委婉、含蓄,耐人尋味,而無輕佻、庸俗之弊。全詩壹氣呵成,但在結構上又可分為兩個部分:前三句揭示題旨;後四句進壹步展示采蓮時的歡樂情景和廣闊場面。而詩中第三句又在全詩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使上下相連,不著痕跡。詩的意境清新、開朗,寓情於景,景中寓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感到美景如畫,心曠神怡,呈現出壹派生意盎然的景象。
這首詩在樂府分類中屬《相和歌辭》,“相和歌”本是兩人唱和,或壹個唱、眾人和的歌曲,故“魚戲蓮葉東”四句,可能為和聲。故此詩的前兩句可能為男歌者領唱;第三句為眾男女合唱;後四句當是男女的分組和唱。如此,則采蓮時的情景,更加活潑有趣,因而也更能領會到此歌表現手法的高妙。
詩中“東”、“西”、“南”、“北”並列,極易流於呆板,但此歌如此鋪排,卻顯得文情恣肆,極為生動,從而充分體現了歌曲反復詠唱,余味無窮之妙。
4.經典幼兒古詩鑒賞 篇四
竹石
鄭燮〔清代〕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鑒賞
這首詩著力表現了竹子那頑強而又執著的品質。是壹首贊美巖竹的題畫詩,也是壹首詠物詩。
開頭用“咬定”二字,把巖竹擬人化,已傳達出它的神韻和它頑強的生命力;後兩句進壹步寫巖竹的品格,它經過了無數次的磨難,才長就了壹身英俊挺拔的身姿,而且從來不畏懼來自東西南北的狂風的擊打。鄭燮不但寫詠竹詩美,而且畫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在他筆下的竹子竹竿很細,竹葉著色不多,卻青翠欲滴,並全用水墨,更顯得高標挺立,特立獨行。所以這首詩表面上是寫竹,實際上是寫人,寫作者自己那種正直、剛正不阿、堅強不屈的性格,決不向任何邪 惡勢力低頭的高風傲骨。同時,這首詩也能給我們以生命的感動,曲折惡劣的環境中,戰勝困難,面對現實,像在石縫中的竹子壹樣剛強勇敢,體現了愛國者的情懷。
這首詩裏竹有個特點,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靜止的竹,而是巖竹,是風竹。在作者鄭板橋的詩畫中,竹往往是高尚品行和頑強意誌的象征,而風則往往是惡勢力的代表。詩人用”千”、“萬”兩字寫出了竹子那種堅韌無畏、從容自信的神態,可以說全詩的意境至此頓然而出。這時挺立在我們面前的已不再是幾桿普通的竹子了,我們感受到的已是壹種頑強不息的生命力,壹種堅韌不拔的意誌力,而這壹切又都蘊涵在那蕭蕭風竹之中。
這首詩的語言簡易明快,卻又執著有力,具體生動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惡劣環境下,長在危難中,而又自由自在、堅定樂觀的性格。竹子在破碎的巖石中紮根,經受風吹雨打,但它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壹個“咬”字,寫出了竹子頑強的生命力和堅定的信念。最後壹句中的壹個“任”字,又寫出了竹子無所畏懼、慷慨瀟灑、積極樂觀的精神風貌。總體描寫了竹子以及作者的高風亮節。
5.經典幼兒古詩鑒賞 篇五
畫
朝代:唐朝|作者:王維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賞析/鑒賞
看遠處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畫上的山色卻很清楚,在近處聽流水,應當聽到水聲,但畫上的流水卻無聲。在春天盛開的花,隨著春天的逝去就雕謝了。而畫上的花,不管在什麽季節,它都盛開著。人走近停在枝頭上的鳥,它就會受驚飛走。但畫上的鳥,即使妳走近了,它也不會驚飛。全詩讀起來似乎行行違反自然規律,其實正是暗中設謎,寫出了畫的特點。
遠看山有色
遠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為有色?清秀俊朗紅濕綠垂是色,寒色蒼蒼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異色,只因其距離而產生美感,讓人覺其有無限的風光。此乃是“靜境”,靜境之美出乎首句,在於有靜心者能品之。這就好比是陽春白雪,壹開始就將下裏巴人給趕出了藝術空間。取消了浮躁者的欣賞美的資格。在這裏,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靜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妳看畫中有水呢?壹汪春水有著擋不住的盛情傾瀉而出.壹種流動之美跳躍於詩人的眼中。
近聽水無聲。
源頭活水本是“動境”,而無聲二字又進入靜境,寧靜致遠.和首句並無矛盾之處.動靜的取舍上詩人可以說是能夠做到遊刃有余.是什麽如此神奇?靜的如此讓人難以放棄去壹探究竟,這樣,我們就會接近此詩此畫,這樣心神和山水便靠近了。壹切的妙處只是因為“無聲”,無聲是壹種美。王羲之的詩中有“在山陰 道上行,如在鏡中遊”,便也是這種美。有聲無聲都溶在壹起,完美的天籟之聲!莊子所提的“天籟”之聲就是如此,當“天籟”與“人籟”“地籟”壹起時,便***同構成壹個常人無法言語的自然之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花兒在那個最美的季節裏盡情的開放,並最終將自己的生命燃燒般的開到最美。美到極致後,飄然而去。但此中花兒不謝,只因在畫中。不僅僅是如此,寫的近近是畫中的花,是春盡之時,花兒盡逝,無處得美而傷懷的感觸在裏面。
鳥兒不驚,不知青春已盡,歲月已逝。徒留下多少悔恨。
詩中的畫似乎代表著壹種夢想,壹種可見而不可得的夢想,但那種夢想只是在人的心靈處於壹種安靜的狀態中我們才能夠想起。但不可得已是事實,詩人唯有帶著淡淡的幽思去尋覓世間最後的能夠寄托情懷的東西。人已去,空留花,鳥未驚,人又來,沒有永恒的美麗,而壹切的美麗都將隱於虛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