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崔護《題都城南莊》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譯文:去年春天,就在這扇門裏,姑娘臉龐,相映鮮艷桃花。今日再來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處,只有桃花依舊,含笑怒放春風之中。
2、宋·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譯文:去年正月十五元宵節,花市燈光像白天壹樣明亮。月兒升起在柳樹梢頭,他約我黃昏以後同敘衷腸。今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月光與燈光仍同去年壹樣。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淚珠兒不覺濕透了衣裳。
3、漢·卓文君《白頭吟》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鬥酒會,明旦溝水頭。躞蹀禦溝上,溝水東西流。
淒淒復淒淒,嫁娶不須啼。願得壹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譯文:愛情應該像山上的雪壹般純潔,像雲間月亮壹樣光明。聽說妳懷有二心,所以來與妳決裂。?
今日猶如最後的聚會,明日便將分手溝頭。我緩緩的移動腳步沿溝走去,過去的生活宛如溝水東流,壹去不返。當初我毅然離家隨君遠去,就不像壹般女孩淒淒啼哭。
滿以為嫁了壹個情意專心的稱心郎,可以相愛到老永遠幸福了。男女情投意合就像釣竿那樣輕細柔長,魚兒那樣活波可愛。男子應當以情意為重,失去了真誠的愛情是任何錢財珍寶都無法補償的。
4、唐·杜牧《贈別》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譯文:聚首如膠似漆作別卻象無情;只覺得酒筵上要笑笑不出聲。案頭蠟燭有心它還依依惜別;妳看它替我們流淚流到天明。
5、宋·唐婉《釵頭鳳·世情薄》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幹,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譯文:世事炎涼,黃昏中下著雨,打落片片桃花,這淒涼的情景中人的心也不禁憂傷。晨風吹幹了昨晚的淚痕,當我想把心事寫下來的時候,卻不能夠辦到,只能倚著斜欄,心底裏向著遠方的妳呼喚;和自己低聲輕輕的說話,希望妳也能夠聽到。難、難、難。
今時不同往日,咫尺天涯,我身染重病,就像秋千索。夜風刺骨,徹體生寒,聽著遠方的角聲,心中再生壹層寒意,夜盡了,我也很快就像這夜壹樣了吧? 怕人詢問,我忍住淚水,在別人面前強顏歡笑。瞞、瞞、瞞。
擴展資料:
唐琬 (1128~1156),又名婉,字蕙仙,浙江紹興人。據《贈亡妻》描述,唐琬是鄭州通判唐閎的獨生女兒,母親李氏媛,祖父是北宋末年鴻儒少卿唐翊。唐琬自幼文靜靈秀、才華橫溢,陸家曾以壹只精美無比的家傳鳳釵作信物,與唐家訂親。
陸遊大約在二十歲左右,與唐琬成婚。婚後伉儷相得,感情很好。不料唐琬的才華橫溢與陸遊的親密感情,引起了陸母的不滿,後陸母認為唐琬把兒子的前程耽誤殆盡,遂命陸遊休了唐琬。陸遊曾另築別院安置唐琬,其母察覺後,命陸遊另娶壹位安守本分的王氏女為妻。
數年後,陸遊去遊覽沈園,正巧遇到唐琬夫婦也在園中。唐琬征得丈夫趙士程同意,親手向陸遊敬了壹杯酒。陸遊飲後,在沈園題寫了那首《釵頭鳳》,寫罷,擱筆而去。?
沈園壹會後,唐琬悲慟不已。回家後,反復玩味陸遊的詞,便和了壹首同樣的曲牌的詞,不久即怏怏而卒。陸遊直至晚年,仍常常憑吊遺蹤,追憶當年,不能忘懷舊情,為此寫下了不少感人的詩篇,人們在感動於這些詩句時,也便記住了他與唐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