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時間:農歷正月十五習俗:看燈籠,吃元宵,踩高蹺,在燈籠上猜燈謎。
寒食節時間:清明節前壹天的習俗:用火做飯,吃冷食。
清明節時間:農歷三月初八(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節,公歷4月5日前後)習俗:掃墓,踏青。
端午節時間:農歷五月初五:吃粽子,賽龍舟。
七夕時間:農歷七月初七,習俗是穿針求巧。
重陽節的時間:九月初九。習俗:爬山插山茱萸。
中秋節時間:農歷八月十五習俗:賞月。
臘八節時間:臘月初八習俗:喝臘八粥。
春節是中國傳統習俗中最隆重的節日。這個節日是壹年中的第壹個。古人又叫元日、元旦、鄭源、春節、新鄭等。,現在他們被稱為春節後,采用公歷時代。在古代,“春節”和“春天”是同義詞。春節的習俗壹方面是慶祝過去的壹年,另壹方面是祝願新年快樂,莊稼豐收,人獸興旺,這些大多與農耕有關。迎龍舞龍討好龍神,天氣好;舞獅起源於壹個傳說,即該鎮害怕毀壞莊稼和傷害人畜的怪物。隨著社會的發展,接神拜天等活動逐漸被淘汰,燃鞭炮、貼春聯、掛年畫、打龍燈、舞獅、過年等習俗依然廣泛流行。春節是中國各族人民的傳統節日。100多年前,民間藝人“白”曾在他的音樂書中寫道:“正月裏,家家過年,元宵亮燈,月圓人滿,花箱遍地,鞭炮齊鳴,使人遊街。”這是歷史上第壹個春節的生動寫照。據傳說,這個節日是在中國堯舜時期舉行的。商代的甲骨蔔辭中也有關於春節的記載,有年初過春節的習俗。但當時的歷法是以“觀時”為基礎的,是否準確尚難確定。到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004年漢武帝元年,中國人民創造了“太初歷”,明確規定農歷正月為壹年的開始。從此,農歷新年的習俗流傳了兩千多年。直到新中國成立,這個節日才改為春節。
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又稱正月上半月、上元節、元宵節。元宵節的習俗包括看燈籠,包餃子,在新年打鼓,歡迎廁神和猜燈謎。吃元宵的習俗始於宋代。元宵是壹種餃子,是用糯米粉做成實心或帶餡的餃子。可以煲湯吃,也可以炒著吃,也可以蒸著吃。農歷正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元宵節。正月是壹月,古人稱夜為“宵”,十五是壹年中第壹個月圓之夜,所以正月十五叫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根據中國的民間傳統,在春回的節日晚上,月亮高高地掛在天上,地上有壹萬個燈籠,所以人們可以看燈籠,猜燈謎,吃元宵,合家團圓。元宵節起源於漢代,相傳是漢文帝年間為紀念平陸而設。漢惠帝劉英死後,呂後篡權,呂氏家族把持朝政。呂後死後,周波、陳平等人消除了呂後的影響,建立了劉恒作為中國皇帝。因為平息朱祿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此後每年正月十五晚上,文帝都要微服出宮,與百姓同樂,以作紀念。正月十五被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期,正月十五舉行“太乙神”的祭祀活動。司馬遷把元宵節列為太初歷法中的壹個主要節日。
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節日嚴禁煙火,只能吃冷食。冬天至日後105或106天,清明前壹兩天。相傳春秋時期,晉朝的兒子重耳被流放,大臣介子推斷絕了他的股份。重耳稱帝後,立下了汗馬功勞,但他並不享受介子推。子推隱居在深山裏。重耳羞愧難當,放了火燒山,逼他出山受賞。那個孩子被燒死了,因為他無法走出樹林。於是,重耳下令每年的這壹天不要生火做飯,以紀念子推,並表達他對自己過錯的譴責。因為寒食接近清明時間,後人就把寒食的習俗作為清明習俗之壹。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按農歷是3月上半月,按陽歷是每年的4月5日或6日。此時天氣轉暖,天氣晴朗。“萬物至此清凈明”,清明節由此得名。它的習俗包括掃墓、遠足、蕩秋千、放風箏和戴花。歷代文人都以清明為題材寫詩。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又名端陽、崇武、崇武。端午節最初是在正月下午舉行的儀式。因為“五”和“午”是諧音,所以農歷五月初五就成了端午節。壹般認為這個節日與紀念屈原有關。屈原很忠誠,淹死了自己,所以人們吃粽子,賽龍舟來悼念他。端午節的習俗有喝雄黃酒、掛香包、吃粽子、插花菖蒲、打百草、驅除“五毒”等。端午節是中國壹個古老的傳統節日。在農歷五月初五,人們會在河流,湖泊和海洋上舉行龍舟比賽,吃粽子,戴香包,郊遊和收集艾蒿等。這些活動已經成為壹種永恒的習俗,從古至今壹直延續著。
說到端午節的由來,人們首先會想到愛國詩人屈原。相傳戰國時,楚王項偏袒漢奸,因直言不諱而被革職流放。秦國趁機攻打楚國,楚國的領土被滅。看到國家的毀滅,人民的流離失所,屈原立誌報國,無力回天。屈原壹怒之下,用巨石投洛江自盡。當當地人聽說屈原跳河了,他們紛紛前來營救。他們順流而下,追到洞庭湖,卻沒有找到屈原的屍體。舟舟繞湖暢遊的景象十分壯觀。這壹天是農歷五月初五。後來,在這壹天,人們會在河上賽龍舟來紀念屈原。人們還把粽子扔到水裏,只是為了餵魚龍、蝦蟹,防止屈原的屍體被吞食。
喬喬中國傳統民間節日。也被稱為女生節或七夕。相傳天河東岸的織女嫁給河西的牛郎後,織錦織得有點慢,皇帝大怒,就把織女趕了回來,只允許他們在每年農歷七月初七晚上,在喜鵲和飛鳥搭成的橋上相會。或者:天上的織女嫁給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把織女接回了天上,只允許他們在壹年壹度的鵲橋相會。每年七月初七的晚上,織女和牛郎團聚時,婦女們會擺香案和線針,向織女討教織繡技藝。聽牛郎織女在葡萄架下的對話,也是7月7日的壹件趣事。中國的情人節,也被稱為“乞巧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浪漫的節日。相傳每年農歷七月初七的晚上,是“織女”和“牛郎”在天空中相會的時候。“織女”是壹位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這天晚上,普通女人向她乞求智慧和技巧,也向她祈求婚姻幸福。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也被稱為團圓節。農歷八月在秋天,八月十五在八月,所以叫中秋節。秋高氣爽,明月當空,所以有賞月祭月的習俗。滿月帶來的團圓聯想,讓中秋節更加深入人心。嫦娥奔月在唐代與中秋節聯系在壹起後,更加浪漫。歷代許多詩人都以中秋節為主題寫詩。中秋節的主要習俗是賞月、祭月、觀潮、吃月餅。農歷八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又稱中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是中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流行於朝鮮、日本、越南等周邊國家。因為秋季(指農歷)的七、八、九月,八月在中,八月三十日,在中,所以叫中秋節。所以晚上天上的人比家人團聚的人多,所以也叫團圓節。
中秋節起源於嫦娥奔月的故事。據史書記載:“昨日嫦娥以西王母長生不老藥服之,故以月之精去月。“嫦娥為這壹舉動付出的代價是苦役,她終身不能重返人間。李白為此頗為傷心,寫了壹首詩:“大白兔秋天搗藥,春天復活。女的鄰居是誰?”雖然嫦娥自己對月宮的感覺很好,但是她耐不住寂寞。她每年8月15日的通宵返回地球與丈夫團聚,但必須在天亮前返回月宮。中秋節過後,世人不僅想和嫦娥在月亮上相聚,也希望嫦娥能下凡來看看她的美麗。因此,當許多人在拜月燒香時,他們祈禱“男人想早點去蟾宮,爬仙女的月桂;女人願意長得像嫦娥,圓得像明月。“年復壹年,人們把這壹天當作節日來慶祝。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易經》將“九”定義為陽數,二或九為重要,故農歷九月初九為“重陽”。重陽節秋高氣爽,風清月潔,故有登高望遠、賞菊作詩、飲菊花酒、插山茱萸等習俗。唐代有“山茱萸插滿地,少了壹個人”的詩句。重陽節又稱重陽節、九月九日、榮魚節、菊花節。重陽節是壹個古老的慶祝習俗。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節日。在唐代,人們在重陽節有爬山和插山茱萸的習俗。
重陽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屈原曾在《遠遊》中寫道:“聚重陽之民,慶帝宮”。到了漢代,重陽的習俗逐漸在民間流行起來。據說在殺了漢高祖劉邦的妻子艾妃薇後,齊國夫人的宮女賈也被逐出宮外,嫁給了窮人。家傳說:在皇宮裏,每年九月九日,都要戴山茱萸,吃蓮餌,喝菊花酒,以求長壽。於是,重陽的習俗從宮廷傳到民間,逐漸盛行。
拉日的中國傳統民間節日。這是壹個古老的節日,在年底祭祀祖先、神靈和收獲。臘月通常在每年的最後壹個月舉行,南北朝時固定在臘月初八。有吃紅豆粥、祭祖等習俗。佛教的臘八粥也滲透到了臘八的習俗中。臘月最重要的節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從先秦時期開始,臘八節就被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好運。據說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也是在十二月初八實現開悟的,所以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日,稱為“佛教開悟節”。
臘八有在這壹天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又叫“七寶五味粥”。中國有1000多年喝臘八粥的歷史。它最早始於宋代。臘八這壹天,無論是朝廷、政府、寺廟,還是黎民百姓家,都會煮臘八粥。到了清代,喝臘八粥的習俗更加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後和王子都要給文武大臣和侍從吃臘八粥,並把米飯和水果分發給寺院,供僧侶們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祖;同時,家人團聚在壹起吃飯,給親戚朋友送禮。
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竈的日子。
據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竈神都會把這壹家的善惡告訴玉帝,讓玉帝對他們進行獎懲。所以,送竈的時候,人們把糖果、水、豆子、草放在竈王爺雕像前的桌案上;其中,後三幅為竈王爺升天的坐騎。祭竈時要用火將關東糖融化,放在竈神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說玉帝的壞話了。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竈”的習俗,所以祭竈主僅限於男性。
此外,除夕夜,竈王爺會帶著神靈來到人間過年,當天還會有“接竈”和“接神”的儀式。家家燒轎子馬,灑三杯酒,送走竈王爺,就輪到他們祭祖了。
除夕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農歷12月30日晚上,家家戶戶都在打掃幹凈房子,擺上豐富的菜肴,全家人壹起吃“年夜飯”。這壹夜,大家徹夜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謎下棋,這就是所謂的“守歲”。零點,眾人沖出,在庭前聚火(古稱“庭寮”,意為興旺),在“年元、月元、時元”這“三元”之時,放出三門“天炮”,以求先發展,興旺。此時鞭炮聲和歡呼聲連成壹片,出現了“鞭炮聲中除舊歲”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