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詩句七律如下:
1、立秋其壹
壹枝落地悄且輕,萬木崢嶸尚夢中。收夏雲天今又是,梧桐夜半報秋聲。
2、立秋其二
涼來暑去漸清風,雨後山川霧氣生。柳上池邊秋月白,寒蟬力弱似哀鳴。
3、立秋其三
節至立秋年過半,晚苗尚在潤月尖。稻香飄溢三場雨,又得金黃九豌田。
4、立秋其四
圍場狩獵挽弓雕,覲廟聲喧樂舞簫。少吳宗祠香火旺,迎秋列陣到西郊。
5、立秋其五
石楠紫片剪花艷,靚女雲簪兩黴邊。揪葉千姿人競戴,勘肥驗瘦秤高懸。
6、立秋其六
秋來曬物稱算嶺,蔬果檐田麗景生。壹卷丹青遊客醉,半軸俏色解風情。
7、立秋其七
秋社歸寧千裏遠,紅燭°待曉畫脂胭眉腮淡配憑夫婿,耐待春回紫燕還。
立秋介紹:
立秋,是“四立”之壹,表示秋季的開始,禾谷開始成熟,收獲的季節到了。其中在這個《歷書》曰:“鬥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
整個自然界的變化是循序漸進的過程,立秋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轉折。如《管子》所說:“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
二十四節氣有“三暑”,即小暑、大暑、處暑,按順序分別為初暑、中暑、末暑。“三暑”中間還夾壹個“立秋”節氣,立秋之後才是處暑(末暑),“三暑”與“三伏”均代表高溫酷熱天氣,二十四節氣中的暑天比較長。
暑天長對於農作物長勢和產量有利,作物要有足夠的生長時間和熱量,如果暑熱時間短,作物生長時間和熱量都不充足,長勢和產量會受影響。二十四節氣是古代農耕文明的產物,它是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