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在詞史上的偉大貢獻在於內容和題材的拓展。他現存的600多首詩是關於政治、哲學、朋友和愛人的感情、鄉村風景、民俗以及對日常生活和閱讀的感受。可以說,當時任何其他文體能寫的東西,他的詩都寫了,範圍比蘇詞廣得多。隨著詞的內容、主題和情感基調的變化,辛詞的藝術風格也發生了變化。他的詞雖以雄渾蒼勁為主,但寫傳統韻味詞也十分得心應手。例如,在著名的“摸魚,惜春海記……”,上寫惜春,下寫宮怨。我以壹個女人的筆調,用巨大的波折,委婉的感情,細膩的筆觸,壹層壹層地寫出了孤獨和失望的心情。他的很多描寫農村風光和農民生活的作品都是那麽的樸實,美好,充滿活力。如《鷓鴣日》:
“山有遠近,路有斜,青石板賣酒。城中桃李愁風雨,溪中薺菜花春頭。”而西江月的下句:“七八顆星出天際,兩三分雨在山前。舊日茅店近林,路轉溪橋。”普通人很難達到簡約精致的境界。所以,劉克莊《辛家軒集序》說:“公職工作,大聲,大聲,安靜,掃盡六合之河,掃盡千古,壹生所未見。密者,不在小燕、秦朗之下。”這是壹個比較全面公正的評價。
辛棄疾和蘇軾都是詞語言技巧的有力開拓者。前人說蘇軾以詩為詞,辛棄疾以散文為詞。這當然有些簡單化了,但確實指出了詞的語言在辛棄疾手裏更加自由解放,沒有理由改變,所以沒有規矩。辛棄疾的詩裏,有非常通俗幼稚的民間語言,比如“壹些底層的東西,導致誤會。”妳不可能真的想家”(《鷓鴣天》),“最近妳那麽擔心,好像天要來了。誰能互相幫助?還有壹些文言句子夾雜著許多虛詞,如“不知雲者為雨,雨者為陰”(韓公春),“不恨古人不見我,恨古人不見我狂耳”(何心郎);有生動活潑的對話,有自問自答,甚至有大呼小叫,比如“天下英雄是誰?””(南鄉子),“曹流,妳來之前的杯子!“也有相當嚴格的對仗(沁園春),如“八百裏-邵麗,五十弦翻長城”(《破陣》)。綜上所述,辛詞在語言技巧上的壹個特點就是形式松散,語義流連貫,句子長。文人詞中普遍采用的密象連句、跳脫連句的方式,在辛詞中被徹底打破。但並不意味著辛棄疾所謂的“以詞為詞”不再有音樂節奏。他在大量運用散文句式,保持生動語氣的同時,還能通過各種手段創造出變化的節奏。如《水龍隱》中“夕陽在樓頂,在壹片殘破的彩虹聲中,妳徜徉在江南。讀完吳鉤,沒有人會遇見他,他會來現場。“這是字裏長句,卻引人註目,鏗鏘有力,絕不是僅僅把壹篇文章以字的形式放出來。
辛詞在語言技巧上的另壹大特點是,廣泛引用經典、史書、子書中、前人詩詞中的詞匯、句子、歷史典故,融於或嵌於自己的文字中。很容易造成生硬難懂的問題,但以辛棄疾的才華,大部分都能用得恰到好處,自然,或別有情趣,正如阿清劉熙載在《藝術概論》中所說:“壹用之,則得風流。”以《永裕樂靜寇顧北亭懷古》壹文為例。100多字的篇幅敘述了孫權、劉裕、劉義隆、拓跋濤、廉頗五位歷史人物的事跡,與作者的主觀感受和思想觀念密切相關。不僅內涵極其豐富,而且語氣飛揚,表情外露,真的很不容易。
當然,辛棄疾的詞往往也有文化散亂、議論過多、所謂“出書袋”的缺陷,也就是用典古語過多,但無論如何,他確實對自己的詞進行了極大的改造。他的話不僅是“無所不能言而無心”,而且是任何“意”和“事”都可以自由而充分地表達出來。這樣,詞的創作就徹底擺脫了羈絆,進入了自由的境界。
戚繼光(1528-11-12-1588-01-05)山東鄧州人。
民國中將張自忠(1891 . 8 . 11-1940 . 5 . 16),犧牲後被追授二級上將軍銜,著名抗日將領,民族英雄。漢族,山東臨清湯原村人。1911在天津法政學校讀書時偷偷入團,1914參軍。1917加入馮玉祥部,歷任營長、團長、旅長、師長。1930中原大戰後,馮玉祥的軍事集團瓦解,張自忠的部隊被蔣介石收編。1931年後,張自忠在29軍任38師師長、59軍軍長、33軍總司令、第5戰區右翼兵團司令。1937年,上海、南京失陷後,侵華日軍為了奪取這壹戰略要地,將兵力直指徐州。1938年3月,日軍投入七八萬兵力,分兩路向徐州東北的臺兒莊進軍。到了臨沂、藤縣,與中國軍隊發生了激戰。當時臨沂由龐炳勛的第3軍把守。由於兵力懸殊,傷亡慘重,龐部急需增援。張自忠以180阿利晝夜的速度及時派出第59軍前來增援。張自忠和龐炳勛曾經是世仇,但他以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為重,拋棄了個人恩怨,率兵與龐布並肩作戰。敵人在飛機和火炮的掩護下,配合坦克和裝甲車向茶山陣地發起進攻。張自忠帶著“拼死殺敵”、“急用報國”的決心,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多次肉搏戰。茶山崖頭,劉家湖陣地被收復三四次,情況極其慘烈。經過幾天的激戰,敵人遭到重創,節節敗退。中國軍隊先後收復蒙陰、莒縣,殲滅4000余人。不久,日軍派出阪本大隊進攻臨沂和三官廟,企圖取得突破。張自忠、龐炳勛兩軍激戰。經過壹夜激戰,日軍遭受重創,其增援臺兒莊前線的戰略企圖徹底破滅,確保了臺兒莊戰爭的勝利。
1940年5月,為控制長江交通,切斷通往重慶的運輸線,日軍集結30萬兵力,發動棗宜戰役。當時中國陸軍33軍只有兩個團駐紮在香河西岸。張自忠作為集團軍總司令,本可以親自領兵進攻作戰,但他不顧部下的多次勸阻,執意由副總司令留守。5月6日晚,他致信副總司令兼第77軍軍長馮治安:
“哥哥就像壹個朋友:由於戰區全面戰爭和我們自己的責任,我們不得不渡河與敵人作戰。現在我們決定今晚去香河東岸。到達河東後,如果能與38師和179師取得聯系,就帶領這兩個師與不顧壹切向北推進的敵人決戰。如果不能與179師和38師取得聯系,我們就帶著馬師的三個團,向著我們的最終目的(死亡)北上。無論做什麽,都要有良心的安慰。今後,我的兄弟將負責公共和私人事務。從現在開始,以後還是暫時,永遠,我不知道,這是唯壹的壹個。”他親自帶領2000多人渡河。
1年5月,張自忠親自告訴全體部隊和將領:“國家已經到了這樣壹種狀態,除了我們為之而死,別無他法。我相信,只要我們下定決心,我們的國家,我們五千年的民族,絕不會死在區區三個島奴手裏。為國家和民族而死的決心,海不清,石不爛,永不改變。”張自忠率2000余人東渡香河後,壹路奮勇出擊,阻擊日軍13師。日軍隨後以優勢兵力包圍並進攻張自忠及其部下。張自忠沒有退縮,指揮部隊殲滅了人數比他們多壹倍半的敵人10多人。日本人傷亡慘重。
15年5月,10000余日軍分兩路向張自忠領導的部隊發起進攻。激戰到16黎明,張自忠被迫退守南瓜鋪十裏長山。日軍在飛機和大炮的掩護下,猛攻中國軍隊的陣地。日夜發射9次沖鋒。張自忠部隊傷亡急劇上升,戰況空前慘烈。
16年5月的壹天之內,張自忠從早上到中午壹直吵著要標。中午,他左臂中彈,仍堅持指揮作戰。到下午2點,張自忠只剩下幾百名官兵。他把他所有的警衛都調到前線增援,只留下八個人,包括高級參謀和副官馬。他拿出筆,給戰區司令部寫了最後壹份近百字的報告。當他把它交給馬時,他說:“我在艱苦的戰鬥中死去,我對國家和民族沒有良心。妳要努力殺敵,不要辜負我的野心。”後來,張自忠被機槍子彈擊中腰部。他倒地浴血奮戰,最後壯烈犧牲。
張自忠戰死後,日軍發現了張將軍的屍體,認其為正,壹起祭拜,用上好的木頭安葬,豎起了木牌。全軍向他敬禮。甚至在他的遺體運回後方時,日軍下令停止空襲壹天,以免傷及張自忠的忠骨。可見張自忠將軍在抗戰中的軍事美德,連當時鼓吹軍國主義的日軍都為之動容。
蔣介石驚聞張自忠殉難,立即下令第5戰區不惜壹切代價奪回張自忠遺體。100多名優秀戰士將張將軍的遺骨接回,連夜運往重慶。靈柩經過宜昌時,城內降半旗,十余萬人前往瞻仰。靈柩運抵重慶,蔣介石專程登門迎接靈柩,撫棺痛哭,並手書“英烈千秋”匾額以示表彰。毛澤東寫了壹篇“為國盡忠”的頌詞。張自忠殉難時,年僅50歲。他的妻子李敏慧女士絕食七天而死。夫妻二人合葬在重慶梅花山腳下。後來修建了張自忠將軍陵園和張自忠將軍生平事跡陳列館。周恩來曾親自撰文稱贊張自忠的“忠誠和英雄氣概,可以成為中國抗日軍人的靈魂”。
嶽飛有句名言:“文官不愛財,武官不惜死,則天下太平!”張自忠將軍的抗戰體現了“武官願死”的精神。他死前的遺言是:
“我死得好,死得光榮,對國家、對民族、對特首,我的良心都是安全的。”在彌留之際,他仍然念念不忘“像這樣死得其所”.....壹顆平和的良心。”
1982年4月6日,中國人民追認張自忠為“革命烈士”。
李苦禪(1899.1-1983.6),山東高唐人。
丁肇中的成績是1。他發現了丁粒子,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從1965開始,丁肇中領導的實驗組在聯邦德國漢堡的電子同步加速器(束流能量為7.5×109eV)開展了壹系列關於量子電動力學和矢量介子(ρ,φ,φ)的優秀實驗,包括光生矢量介子的研究,矢量介子的衰變,矢量基模型的實驗檢驗,ρ,φ。實驗也證明了量子電動力學的正確性。
1972年夏天,丁肇中實驗組利用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3.3×1010eV質子加速器,尋找質量在(1.5 ~ 5.5 )× 109EV之間的長壽命擊中粒子。
1974年,他們發現了壹種長壽命的擊中粒子,其質量約為質子的三倍(3.1×109eV)。在公開發表這壹發現時,丁肇中將這種新粒子命名為J,“J”和“D”的形狀相似,意味著這種粒子是中國人發現的。同時,美國人B. richter也發現了這種粒子,並將其命名為ψ粒子。後來(1975),人們把這種粒子叫做J/ψ粒子。J/ψ粒子具有奇特的性質,其壽命比預期的大5000倍。這說明它有了新的內部結構,不能用當時已知的三味誇克來解釋,需要引入第四種誇克——粲誇克來解釋。J/ψ粒子的發現極大地推動了粒子物理學的發展。因為這個原因,丁肇中和李希特都獲得了1976諾貝爾物理學獎。
當時,新聞界有壹個誤解:J粒子被認為是以命名的丁粒子。其實這純屬巧合。丁肇中的初衷是用這種粒子來紀念這壹重要的新發現,這壹發現花費了他們10年的時間來探索電磁電流的特性。另外,在物理文獻中習慣用J來表示電磁電流。因此,丁肇中用拉丁字母“J”給這種新粒子命名。
2.丁肇中的研究重點是實驗粒子物理、量子電動力學以及光和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
到目前為止,他的主要學術貢獻有:(1)反氘的發現;(2)在過去的25年中進行了壹系列檢驗量子電動力學的實驗,表明電子、μ子和τ子是半徑小於10-16 cm的點粒子;(3)精確研究矢量介子的實驗;(4)研究光生矢量介子,確認光子與矢量介子的相似性;(5)J粒子的發現;(6)μ子對產生的研究;(7)膠子註入的發現;(8)膠子物理的系統研究;(9)μ子電荷不對稱性的精確測量首次表明了標準電弱模型的正確性;(10)在標準模型的框架內,確認宇宙中只有三代中微子。
3.熱心培養高能物理人才。
從1981開始,丁肇中組織並領導了壹個國際合作組——L3組,準備在1988年歐洲核中心預計建造的高能正負電子對撞機LEP上開展高能物理實驗,並將在10165438質心系統的能量區尋找新粒子。目前,L3集團擁有包括中國在內的約13個國家的近400名物理學家。
丁肇中熱衷於在中國培養高能物理人才,經常回國挑選年輕科學家在他領導的小組工作。他被聘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名譽教授和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會成員。
4.領導“阿爾法磁譜儀”探索反物質的實驗
1998年6月2日,美國東部時間早上6點09分,“發現”號航天飛機升空,搭載了中國、美國等國研制的用於運行實驗的“阿爾法磁譜儀”,拉開了人類首次在太空搜尋反物質和暗物質的序幕。
阿爾法磁譜儀實驗是壹個大型國際合作科學實驗項目。該實驗由丁肇中教授領導,包括來自美國、中國、意大利、瑞士、德國、芬蘭等國家和地區的37個研究機構的物理學家和工程師。僅中國就有不下200名科學家和工程師,其目的是尋找太空中的反物質和暗物質。
從接收到的1%數據來看,這次運行在航天飛機上的“阿爾法磁譜儀”返回的數據是正常的,預期的反質子已經出現,但由於數量較少,還不能說找到了反物質。阿爾法磁譜儀將於本月12隨航天飛機返回地面。下壹次,它將在2002年再次進入太空,並在太空停留3-5年。今年下半年將建立阿爾法空間站,首批組件將於1998 165438+10月20日首次進入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