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
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
獨愴然而涕下!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
陳子昂
蘭若生春夏,
芊蔚何青青!
幽獨空林色,
朱蕤冒紫莖。
遲遲白日晚,
裊裊秋風生。
歲華盡搖落,
芳意竟何成?
陳子昂(661 —702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西北)人。年少時就富於浪漫的豪俠性格。武則天光宅元年(684 )舉進士 ,因上《大周受命頌》受武則天賞識,拜麟臺正字,後遷右拾遺。陳子昂敢於針砭時弊 ,不避權貴。萬歲通天元年(696)隨從武攸宜征伐契丹。後因痛感自己的政治抱負和許多進步主張不能實現 ,便於聖歷初(698)辭官返鄉。武三思縣令段簡誣陷他,因此入獄,後憂憤而死。終年僅四十二歲。
陳子昂為初唐後期才智誌向過人的詩人,在詩歌的理論與創作上都表現出大膽的創新精神。他於詩標舉漢魏風骨,強調風雅比興,反對形式主義的齊梁詩風。他是倡導唐代詩歌革新的先驅,對唐詩發展影響很大。他的散文取法古代,摒棄浮艷之風,反對駢文,獨具清峻的風格。著有《陳伯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