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很久以前,在壹個偏遠的村莊裏,住著壹對勤勞善良的夫婦。這對年輕夫婦生了壹對雙胞胎女孩,並給她們取了好聽的名字,分別叫“金花”和“銀花”。金華銀華在父母的呵護下茁壯成長,很快長成壹個如花似玉的大姑娘。農忙時,他們在田裏幫父母幹活。閑暇時,他們和母親壹起繡花針、織布紡線,還自學醫書,到山裏采藥。因此,他們贏得了父母和村民的贊賞。
有壹年初夏,村裏流行壹種不知名的怪病。無壹例外,患者發熱,高熱持續,全身出現紅斑或丘疹;病後不久,他臥床不起,神誌不清,隨即死亡。村醫很無奈,外地的醫生不敢進,全村人就只有等死了。在這危急關頭,金華銀華挺身而出,主動為村民們求醫問藥。這時,他們的父母也不幸患上了這種疾病。村民好心勸他們不要去,免得求醫問藥,為父母而死。兩姐妹的臉上都是不舍。這時,父母語重心長地說:“走!好孩子!妳要盡快找個名醫或者好藥回來,不然就別回來看我們了!”金花和銀花眼含熱淚,立即收拾行囊,準備離開。村民們感動得熱淚盈眶,叫他們就醫。父母被村民輪流照顧,不用擔心。
兩姐妹遊遍了千山萬水,趟過了無數的激流險灘,幾乎走遍了全中國,拜訪了中原的名醫,但這些名醫要麽對疾病壹無所知,要麽因為路途遙遠而不願前往。壹天,兩姐妹路過華山,去山上的壹座古廟裏過夜。院子裏壹個老和尚問他們怎麽灰頭土臉的,壹臉不情願的樣子。兩姐妹坦誠相告。老和尚難過極了,立刻從窗外遠遠地指著他們說:“九十九裏外有壹座高山,山腳下有壹座草棚,住著壹位老醫生。”不妨請教壹下。姐妹倆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高興,立即去了那裏。他們在99英裏的旅程後不到壹個小時就到達了,卻看到村民們在小屋外等著看病。我走進小屋,卻看到壹個白發蒼蒼、面容睿智的老人,在為壹個奄奄壹息的老農看、聞、問、切——這壹定是老醫生。姐妹倆上前解釋原因。老醫生若有所思地說:“妳的家人正遭受熱毒...”然後他指著壹屋子等著看病的農民對修女們說:“這裏也有瘟疫。沒有它我活不下去。不過,我可以教妳壹個辦法,就是采集壹種叫金銀花的草本植物,它在初夏開花,成雙成對地生在葉腋裏。先變白,再變黃,黃白相映,冬不落。它能治愈妳家人的疾病。"老醫生進壹步介紹:"這種藥的莖繞樹幾米,向左蜿蜒;“中間中空,多分枝,褐色。其花瓣呈棒狀,長2至3分,寬1至3分;顏色黃白,毛細;偶爾卵形葉狀苞片;萼筒無毛,萼片有毛;花冠管狀,上面五裂,裂片近等於花冠筒;雄蕊五枚,子房在下位。聞香嘗微苦。”兩姐妹壹聽,立刻感謝老醫生到處收集,很快滿載而歸。
由於過度勞累,兩姐妹回到家鄉時病倒了。盡管如此,兩姐妹還是親自用收集來的草藥熬湯給村民們服用。村民們服藥後很快恢復了健康。而他們也在父母的關心和村民的照顧下很快康復了。為了紀念這兩姐妹的成就,村民們把這種不知名的藥草叫做“金花銀華”。後來,人們逐漸把“金花銀花”稱為“金銀花”。
此後不久,醫聖神農聽說此訪,將“金銀花”帶回研究。研究表明,金銀花性味甘、寒,入肺、胃、大腸經,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之功效。因此,神農在治療熱毒、乳癰、肺膿腫、腸癰、癤、癰、丹毒等疾病中廣泛使用“金銀花”,並記載於《神農本草經》中,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