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君臣相顧盡沾衣(唐·白居易·《長恨歌》)
2、
政爾良難君臣事(宋·辛棄疾·《賀新郎》)
3、
君臣留歡娛(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4、
君臣壹夢(宋·蘇軾·《行香子》)
5、
千載君臣魚有水(宋·劉克莊·《念奴嬌》)
6、
唯願君臣千萬世(宋·宋太宗·《緣識》)
7、
君臣已與時際會(唐·杜甫·《古柏行》)
8、
君臣壹德、誌交孚(宋·無名氏·《六州》)
9、
眼見他壹刀兩斷君臣定(清·賈鳧西·《木皮散人鼓詞》)
10、
妳看他魚水君臣倒也情意高(清·賈鳧西·《木皮散人鼓詞》)
11、
君臣際會誠難(宋·曹勛·《沁園春》)
12、
壹體君臣祭祀同(唐·杜甫·《詠懷古跡五首》)
13、
異代君臣莫更論(宋·蘇泂·《金陵雜興二百首》)
14、
君臣不易逢(宋·張镃·《雜興》)
15、
五位君臣(宋·釋惟壹·《偈頌壹百三十六首》)
16、
君臣相遇(宋·陳著·《水龍吟》)
17、
君臣壹夢(宋·蘇軾·《行香子 過七裏瀨》)
18、
君臣稱瑞頻騰奏(宋·嶽珂·《宮詞壹百首》)
19、
君臣千載(宋·毛滂·《沁園春》)
20、
五位君臣(宋·釋道寧·《偈六十九首》)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立天子以為天下,非立天以為天子也;立國君以為國,非立國以為君也〈慎子〉
●以壹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壹人(唐·張蘊古)
●國君好仁,則必無敵於天下也(宋·朱熹)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論語〉
●天下之眾本在壹人(宋·周敦頤)
●吐壹言可以匡俗振民,動壹議可以固邦興國(梁·王僧孺)
●治天下者惟君,亂天下者惟君(清·唐甄)
●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壹正君而國定矣----〈孟子〉
●為君之道,以教令為先,誅罰為後(三國·諸葛亮)
●統治者必須具備外柔內剛的氣質(喬·愛略特)
●談吐彬彬有禮,柄政獨斷專行(朗費羅)
●試圖用暴力控制人的思想的人是暴君,而屈從於他的人則是奴隸(英格蘭)
●不講法律,壹意孤行的統治者就是暴君(伏爾泰)
●國家的頭號敵人是暴君,在他的統治下,國家沒有法律,而只有壹個統治者,他把法律掌握在自己手中,因而平等就不復存在(歐裏庇得斯)
●暴君統治國家就像壹個倒置的圓錐體(塞·約翰遜)
●對暴君的反抗是對上帝的依從(傑弗遜)
●若有可能,奴隸也會成為暴君(塞·約翰遜)
●暴君們通常要去砍斷他們爬上王位的階梯,他們擔心,如果梯 子留在那兒,別人也會爬上來(托·富勒)
●壹個暴君無論殺戮多少人,也殺不掉自己的繼承 www.zhlzw.com 者(塞涅卡)
●父子不能知其子,則無以睦壹家;君不能知其臣,則無以齊萬家(唐·吳兢)
●明君不能畜無用之臣,慈父不能愛無用之子(唐·王勃)
●君臣不相安,天下必亡(宋·蘇軾)
●末不可以強於本,指不可以大於臂。下輕上重,其覆必易---〈淮南子〉
●賢君擇人為佐,賢臣亦擇主而輔(明·馮夢龍)
●壹朝天子壹朝臣(明·湯顯祖)
●為君難,為臣不易〈論語〉
●伴君如伴虎
●誰離王冠太近,誰離死亡也就不遠(丹尼爾)
●位歷將相,國家之柱石臣也〈漢書〉
●國有賢相良將,民之師表也〈史記〉
●壹國之政,萬人之命,懸於宰相,可不慎歟(宋·王禹楗)
●任重者其憂不可以不深,位高其責不可以不厚(宋·王安石)
●良禽相木而棲,良臣相主而佐
●事上之道莫若忠,待下之道莫若怒(宋·晁說之)
●為人臣者,以富樂民為功,以貧苦民為罪(漢·賈誼)
●興利除害,尊主安民〈漢書〉
●厲精圖治,將有大為〈宋史〉
●閑時故把忠臣慢,差時不聽忠諫,危時卻要忠臣幹(元·鄭廷玉)
●欲知宰相能否,但視天下安危(清·申涵煜)
●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韓非子〉
●宰相之耳,待天下之心識而後能發聖神也(唐·白居易)
●宰相肚裏能撐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