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表明陶淵明親自參加勞動的詩句有

表明陶淵明親自參加勞動的詩句有

1. 關於陶淵明得詩句

關於陶淵明得詩句 1. 陶淵明的詩句

壹、陶淵明的偉大陶淵明是我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田園詩人,是我國田園詩的開山鼻祖。

這是由於他對社會、對時空、對人生、對生死的徹悟;由於他的博學強記和豐富的人生實踐;特別是由於他出類拔萃的文學天才,用白居易的話說:“常愛陶彭澤,文思何高玄。”他的詩寫得看似通俗,明白如話,但卻表達了很高的情操和很深的哲理。

例如陶淵明寫的《歸園田居五首》,其中的壹首是: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這首詩寫得通俗明白像兒歌壹樣,卻表達了陶淵明高尚情操,寧願早出晚歸的躬身耕鋤,不怕夕露沾衣,守拙田園,也不隨腐敗的官場狗茍蠅營。由於陶淵明的詩歌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千百年來,叫人百讀不厭,愛不釋手。

陶淵明的壹生與酒有不解之緣,酒是他生活的需求,酒是他生活的留戀。陶淵明離開我們快1600年了,在那個物質生活非常貧乏的年代,人們過著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活,特別是陶淵明從爭權奪利、勾心鬥角的官場辭職歸隱,住在山遠地偏的鄉村,只有酒,能使他解憂,能使他消愁,能使他興奮,能使他舒適。

小飲小舒適,大飲大舒適,再喝多了他會說:“我欲睡眠卿且去”。酒是壹種神奇的飲料,它不僅具有物質的屬性,能解饑解渴;它還具有精神的屬性,能作用於人的中樞神經系統,調節人的高級神經活動,影響人的精神和情緒。

在陶淵明那個時代,還沒有煙草、咖啡之類的精神興奮劑,人們只能借助於酒來調節自己的情感。陶淵明的許多代表作品,如《歸去來兮辭》,《五柳先生傳》,《飲酒詩二十首》等,都舒發了對酒的眷戀,或酒後有感而作。

陶淵明戀酒的故事膾炙人口,千古傳頌。陶淵明的飲酒詩寫得意境優美,含蓄深隧。

文如其人,陶淵明高尚的人品,正如它的不朽詩篇壹樣,因為酒而大放異彩。本文力求用最簡練的文字,詮釋陶淵明的酒詩酒辭。

通過描寫陶淵明生活的時代背景及陶淵明對酒的眷戀,表現陶淵明壹生的高尚氣節及文學創作的偉大成就。在歷史的長河裏,有多少顆閃灼的星星,他們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和繁榮,作出不同的貢獻,因而在人們的記憶裏,或明或暗,閃閃發光。

隨著時間的流逝,隨著歷史的前進,有些星星暗淡了,消失了,被人遺忘了,又有更多新的星星,出現在歷史的長河裏。在歷史的長河裏,有的人在世的時候很偉大,呼風喚雨。

死去後,隨著時間的消失,逐漸被人們所遺忘。有的人活著的時候很平凡,或小有名氣,隨著歷史的發展,他的名氣越來越大,他的歷史貢獻也越來越偉大。

陶淵明就是這樣壹種偉大,他像壹顆紅寶石,他像壹顆夜明珠,在他活著的時候,在他去世很長壹段時間裏,沒有引起人們的註意。隨著歷史的前進,幾代人逐漸認識了他,揩去掩埋他的塵埃,使他閃閃耀眼,永遠地閃灼在歷史的長河裏。

公元427年,陶淵明走完了他76年的生命歷程,與世長辭。他被安葬在南山腳下的陶家墓地中,就在今天江西省九江縣和星子縣交界處的面陽山腳下。

如今陶淵明的墓保存完好,墓碑由壹大二小***三塊碑石組成,正中楷書“晉征土陶公靖節先生之墓”,左刻墓誌,右刻《歸去來兮辭》,是清朝乾隆元年陶姓子孫所立。陶淵明去世後,他的至交好友顏延之,為他寫下《陶征土誄》,給了他壹個“靖節”的謚號。

顏延之在誄文中褒揚了陶淵明壹生的品格和氣節,但對他的文學成就,卻沒有充分肯定,陶淵明在我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在他死後幾十年裏,沒有得到充分的肯定和承認。梁朝的昭明太子肖統,對陶淵明的詩文相當重視,愛不釋手。

肖統親自為陶淵明編集、作序、作傳。《陶淵明集》是中國文學史上文人專集的第壹部,意義十分重大。

肖統在《陶淵明集序》中,稱贊“其文章不群,辭采精拔,跌宕昭彰,獨超眾類,抑揚爽朗,莫如之京”。南朝時期,陶淵明的文學地位,雖得不到應有的肯定,但他的詩文作品,流傳越來越廣,影響越來越大。

到了隋唐時期,有越來越多的詩人喜歡陶淵明的詩文,對陶淵明的評價越來越高。初唐王績是位田園詩人,他像陶淵明壹樣,多次退隱田園,以琴酒自娛。

其《醉後》詩道:阮籍醒時少,陶潛醉日多。百年何足度,乘興且長歌。

唐朝的山水田園詩人孟浩然,對陶淵明十分崇拜,他在《仲夏歸漢南寄京邑舊遊》中寫道:賞讀《高土傳》,最佳陶征君,目耽田園趣,自謂羲皇人。李白更是仰慕陶淵明的人品和詩作。

在《戲贈鄭溧陽》中寫道: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無弦,漉酒用葛巾。

清風北窗下,自謂羲皇人。何時到栗裏,壹見平生親。

李白那種“安能催眉折腰侍權貴”的思想,和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的精神,是壹脈相承的。杜甫在安史之亂之後,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把陶淵明引為知己,他在《奉寄河南韋尹丈人》中寫道:寬心應是酒,譴興莫過詩。

此意陶潛解,吾生後汝期。中唐詩人白居易,非常敬仰陶淵明的為人。

公元815年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離陶淵明的家鄉潯陽很近。曾去拜訪陶淵明的故居,寫下了《訪陶公舊宅》這首詩。

詩中先用“塵垢不汙玉,靈鳳不啄腥”,頌揚陶淵明高尚的人格,最後寫到:柴桑古村落。

2. 陶淵明的詩句有哪些

奇文***欣賞,疑義相與析。

(東晉·陶淵明·移居)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東晉·陶淵明·飲酒)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東晉·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壹)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壹)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刑天舞幹戚,猛誌固常在。

(東晉·陶淵明·讀山海經)盛年不重來,壹日難再晨。 (東晉·陶淵明·雜詩)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東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東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陶淵明·飲酒)。

3. 陶淵明的詩

《命子》(選錄)

其壹∶

悠悠我祖,爰自陶唐。邈焉虞賓,歷世重光。

禦龍勤夏,豕韋翼商。穆穆司徒,厥族以昌。

其二∶

紛紛戰國,漠漠衰周。鳳隱於林,幽人在丘。

逸 繞雲,奔鯨駭流。天集有漢,眷予湣侯。

其三∶

桓桓長沙,伊勛伊德。天子疇我,專征南國。

功遂辭歸,臨寵不忒。孰謂斯心,而近可得。

其四∶

厲夜生子,遂而求火。凡百有心,奚特於我!

既見其生,實欲其可。人亦有言,斯情無假。

其五∶

日居月諸,漸免子孩。福不虛至,禍亦易來。

夙興夜寐,願爾斯才。爾之不才,亦已焉哉!

《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於規林》

自古嘆行役,我今始知之!山川壹何曠,巽坎難與期。

崩浪聒天響,長風無息時。久遊戀所生,如何淹在茲。

靜念園林好,人間良可辭。當年詎有幾,縱心復何疑!

《雜詩四首》

其壹∶

遙遙從羈役,壹心處兩端。掩淚汛東逝,順流追時遷。

日沒星與昂,勢翳西山巔。蕭條隔又涯,惆悵念常餐。

慷慨思南歸,路遐無由緣。關梁難虧替,絕音寄斯篇。

其二∶

閑居執蕩誌,時駛不可稽。驅役無停息,軒裳逝東崖。

沈陰擬薰麝,寒氣激我懷。歲月有常禦,我來淹已彌。

慷慨憶綢繆,此情久已離。荏苒經十載,暫為人所羈。

庭宇翳餘木,倏忽日月虧。

其三∶

我行未

4. 有關“陶淵明”的詩句

陶淵明飲酒詩其壹∶衰榮無定在,彼此更***之。

邵生瓜田中,寧似東陵時!寒暑有代謝,人道每如茲。達人解其會,逝將不復疑;忽與壹樽酒,日夕歡相持。

其二∶積善雲有報,夷叔在西山。善惡茍不應,何事空立言!九十行帶索,饑寒況當年。

不賴固窮節,百世當誰傳。其三∶道喪向千載,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飲,但顧世間名。所以貴我身,豈不在壹生?壹生復能幾,倏如流電驚。

鼎鼎百年內,持此欲何成!其四∶棲棲失群鳥,日暮猶獨飛。徘徊無定止,夜夜聲轉悲。

厲響思清遠,去來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斂翮遙來歸。

勁風無榮木,此蔭獨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

其五∶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其六∶行止千萬端,誰知非與是。

是非茍相形,雷同***譽毀。三季多此事,達士似不爾。

咄咄俗中愚,且當從黃綺。其七∶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壹觴雖獨進,杯盡壺自傾。

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

其八∶青松在東園,眾草沒其姿,凝霜殄異類,卓然見高枝。連林人不覺,獨樹眾乃奇。

提壺撫寒柯,遠望時復為。吾生夢幻間,何事紲塵羈。

其九∶清晨聞叩門,倒裳往自開。問子為誰與?田父有好懷。

壺漿遠見候,疑我與時乖。襤縷茅檐下,未足為高棲。

壹世皆尚同,願君汩其泥。深感父老言,稟氣寡所諧。

紆轡誠可學,違己詎非迷。且***歡此飲,吾駕不可回。

其十∶在昔曾遠遊,直至東海隅。道路迥且長,風波阻中途。

此行誰使然?似為饑所驅。傾身營壹飽,少許便有餘。

恐此非名計,息駕歸閑居。十壹∶顏生稱為仁,榮公言有道。

屢空不獲年,長饑至於老,雖留身後名,壹生亦枯槁,死去何所知,稱心固為好,客養千金軀,臨化消其寶,裸葬何必惡,人當解意表。十三∶長公曾壹仕,壯節忽失時;杜門不復出,終身與世辭。

仲理歸大澤,高風始在茲。壹往便當已,何為復狐疑!去去當奚道,世俗久相欺。

擺落悠悠談,請從余所之。十三∶有客常同止,取舍邈異境。

壹士常獨醉,壹夫終年醒,醒醉還相笑,發言各不領。規規壹何愚,兀傲差若穎。

寄言酣中客,日沒燭當秉。十四∶故人賞我趣,挈壺相與至。

班荊坐松下,數斟已復醉,父老雜亂言,觴酌失行次,不覺知有我,安知物為貴,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十五∶貧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班班有翔鳥,寂寂無行跡。宇宙壹何悠,人生少至百。

歲月相催逼,鬢邊早已白。若不委窮達,素抱深可惜。

十六∶少年罕人事,遊好在六經。行行向不惑,淹留遂無成。

竟抱固窮節,饑寒飽所更。敝廬交悲風,荒草沒前庭。

披褐守長夜,晨雞不肯鳴。孟公不在茲,終以翳吾情。

十七∶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覺悟當念遷,鳥盡廢良弓。

十八∶子雲性嗜酒,家貧無由得,時賴好事人,載醪祛所惑。觴來為之盡,是諮無不塞。

有時不肯言,豈不在伐國。仁者用其心,何嘗失顯默。

十九∶疇昔苦長饑,投耒去學仕。將養不得節,凍餒固纏己。

是時向立年,誌意多所恥。遂盡介然分,拂衣歸田裏,冉冉星氣流,亭亭復壹紀。

世路廓悠悠,楊朱所以止。雖無揮金事,濁酒聊可恃。

二十∶羲農去我久,舉世少復真。汲汲魯中叟,彌縫使其淳。

鳳鳥雖不至,禮樂暫得新,洙泗輟微響,漂流逮狂秦。詩書復何罪?壹朝成灰塵。

區區諸老翁,為事誠殷勤。如何絕世下,六籍無壹親。

終日馳車走,不見所問津。若復不快飲,空負頭上巾。

但恨多謬誤,君當恕醉人。

5. 陶淵明的詩句

奇文***欣賞,疑義相與析。 (東晉·陶淵明·移居)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東晉·陶淵明·飲酒)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東晉·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壹)

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壹)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刑天舞幹戚,猛誌固常在。 (東晉·陶淵明·讀山海經)

盛年不重來,壹日難再晨。 (東晉·陶淵明·雜詩)

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東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東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陶淵明·飲酒)

6. 陶淵明的詩句

壹、陶淵明的偉大 陶淵明是我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田園詩人,是我國田園詩的開山鼻祖。

這是由於他對社會、對時空、對人生、對生死的徹悟;由於他的博學強記和豐富的人生實踐;特別是由於他出類拔萃的文學天才,用白居易的話說:“常愛陶彭澤,文思何高玄。”他的詩寫得看似通俗,明白如話,但卻表達了很高的情操和很深的哲理。

例如陶淵明寫的《歸園田居五首》,其中的壹首是: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這首詩寫得通俗明白像兒歌壹樣,卻表達了陶淵明高尚情操,寧願早出晚歸的躬身耕鋤,不怕夕露沾衣,守拙田園,也不隨腐敗的官場狗茍蠅營。由於陶淵明的詩歌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千百年來,叫人百讀不厭,愛不釋手。

陶淵明的壹生與酒有不解之緣,酒是他生活的需求,酒是他生活的留戀。陶淵明離開我們快1600年了,在那個物質生活非常貧乏的年代,人們過著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活,特別是陶淵明從爭權奪利、勾心鬥角的官場辭職歸隱,住在山遠地偏的鄉村,只有酒,能使他解憂,能使他消愁,能使他興奮,能使他舒適。

小飲小舒適,大飲大舒適,再喝多了他會說:“我欲睡眠卿且去”。酒是壹種神奇的飲料,它不僅具有物質的屬性,能解饑解渴;它還具有精神的屬性,能作用於人的中樞神經系統,調節人的高級神經活動,影響人的精神和情緒。

在陶淵明那個時代,還沒有煙草、咖啡之類的精神興奮劑,人們只能借助於酒來調節自己的情感。陶淵明的許多代表作品,如《歸去來兮辭》,《五柳先生傳》,《飲酒詩二十首》等,都舒發了對酒的眷戀,或酒後有感而作。

陶淵明戀酒的故事膾炙人口,千古傳頌。陶淵明的飲酒詩寫得意境優美,含蓄深隧。

文如其人,陶淵明高尚的人品,正如它的不朽詩篇壹樣,因為酒而大放異彩。本文力求用最簡練的文字,詮釋陶淵明的酒詩酒辭。

通過描寫陶淵明生活的時代背景及陶淵明對酒的眷戀,表現陶淵明壹生的高尚氣節及文學創作的偉大成就。在歷史的長河裏,有多少顆閃灼的星星,他們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和繁榮,作出不同的貢獻,因而在人們的記憶裏,或明或暗,閃閃發光。

隨著時間的流逝,隨著歷史的前進,有些星星暗淡了,消失了,被人遺忘了,又有更多新的星星,出現在歷史的長河裏。在歷史的長河裏,有的人在世的時候很偉大,呼風喚雨。

死去後,隨著時間的消失,逐漸被人們所遺忘。有的人活著的時候很平凡,或小有名氣,隨著歷史的發展,他的名氣越來越大,他的歷史貢獻也越來越偉大。

陶淵明就是這樣壹種偉大,他像壹顆紅寶石,他像壹顆夜明珠,在他活著的時候,在他去世很長壹段時間裏,沒有引起人們的註意。隨著歷史的前進,幾代人逐漸認識了他,揩去掩埋他的塵埃,使他閃閃耀眼,永遠地閃灼在歷史的長河裏。

公元427年,陶淵明走完了他76年的生命歷程,與世長辭。他被安葬在南山腳下的陶家墓地中,就在今天江西省九江縣和星子縣交界處的面陽山腳下。

如今陶淵明的墓保存完好,墓碑由壹大二小***三塊碑石組成,正中楷書“晉征土陶公靖節先生之墓”,左刻墓誌,右刻《歸去來兮辭》,是清朝乾隆元年陶姓子孫所立。陶淵明去世後,他的至交好友顏延之,為他寫下《陶征土誄》,給了他壹個“靖節”的謚號。

顏延之在誄文中褒揚了陶淵明壹生的品格和氣節,但對他的文學成就,卻沒有充分肯定,陶淵明在我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在他死後幾十年裏,沒有得到充分的肯定和承認。梁朝的昭明太子肖統,對陶淵明的詩文相當重視,愛不釋手。

肖統親自為陶淵明編集、作序、作傳。《陶淵明集》是中國文學史上文人專集的第壹部,意義十分重大。

肖統在《陶淵明集序》中,稱贊“其文章不群,辭采精拔,跌宕昭彰,獨超眾類,抑揚爽朗,莫如之京”。南朝時期,陶淵明的文學地位,雖得不到應有的肯定,但他的詩文作品,流傳越來越廣,影響越來越大。

到了隋唐時期,有越來越多的詩人喜歡陶淵明的詩文,對陶淵明的評價越來越高。初唐王績是位田園詩人,他像陶淵明壹樣,多次退隱田園,以琴酒自娛。

其《醉後》詩道:阮籍醒時少,陶潛醉日多。百年何足度,乘興且長歌。

唐朝的山水田園詩人孟浩然,對陶淵明十分崇拜,他在《仲夏歸漢南寄京邑舊遊》中寫道:賞讀《高土傳》,最佳陶征君,目耽田園趣,自謂羲皇人。李白更是仰慕陶淵明的人品和詩作。

在《戲贈鄭溧陽》中寫道: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無弦,漉酒用葛巾。

清風北窗下,自謂羲皇人。何時到栗裏,壹見平生親。

李白那種“安能催眉折腰侍權貴”的思想,和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的精神,是壹脈相承的。杜甫在安史之亂之後,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把陶淵明引為知己,他在《奉寄河南韋尹丈人》中寫道:寬心應是酒,譴興莫過詩。

此意陶潛解,吾生後汝期。中唐詩人白居易,非常敬仰陶淵明的為人。

公元815年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離陶淵明的家鄉潯陽很近。曾去拜訪陶淵明的故居,寫下了《訪陶公舊宅》這首詩。

詩中先用“塵垢不汙玉,靈鳳不啄腥”,頌揚陶淵明高尚的人格,最後寫到:柴桑古村落。

7. 有關陶淵明的詩句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 陶淵明《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 陶淵明《飲酒·其五》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陶淵明《飲酒·其五》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 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 陶淵明《飲酒·其五》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 陶淵明《歸園田居·其壹》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 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 陶淵明《飲酒·其五》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 陶淵明《歸園田居·其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