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賦: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彼茁者葭,壹發五豝,於嗟乎騶虞!
江有汜,之子歸,不我以。不我以,其後也悔。
2、比: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3、興: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置彼周行。
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擴展資料
文學意義
總之,關於“賦、比、興”的研究,除了穿鑿說詩的消極影響外,它的積極意義是:通過長期地研究和探討,不僅認識到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藝術表現方法各自的特點,它們在文學創作中的相互作用和影響。
而且認識到廣博的生活閱歷、真摯的情感、形象化的表現等等對於它們的重要性,以及意余言外的濃郁詩味對於讀者產生強烈美感的重要性。
這樣,就使得關於“賦、比、興”的藝術思維和表現方法在理論上的認識日趨深刻和完善,在創作中的表現和運用日趨豐富和完美。這些對於創作規律的認識,大大豐富了中國古代的文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