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描寫陸遊的詩句 1.關於陸遊的詩
遊山西村
題解
見《劍南詩稿》。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陸遊因極力支持抗戰派將領張浚北伐,遭到朝廷投降派的排擠,自降興(治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通判罷官歸鄉,居住在山陰鏡湖之三山村。這道詩就是作者於乾道三年(1167)初春在三山村時寫的。詩中記壹次鄰村之遊,描寫了山陰農村的美麗風光、熱鬧的節日氣氛以及農家的純樸好客,表達了作者對農家的深厚情誼。
原文
莫笑農家臘酒渾,
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壹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
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
拄杖無時夜扣門。
劍門道中遇微雨
題解
見《劍南詩稿》。劍門關《在今四川劍閣縣境》是入蜀孔道,又是歷史名勝,歷代詩人題詠甚多。乾道八年(1172)冬,作者由南鄭(今陜西漢中)赴成都途經此地,即吟此詩。關於其詩索解,或認為作者終生誌在恢復,這時是從漢中前線調往後方成都擔任閑官,故詩裏抒發的是壯誌未酬的感慨,作者並非向往當個詩人,而是不甘心於只當個詩人,內涵深婉,意在言外。劍門,山名。
原文
衣上征塵雜酒痕,
遠遊無處不消魂。
此身合是詩人未?
細雨騎驢入劍門。
病起書懷
題解
見《劍南詩稿》。作於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夏。是時,遊在成都,被人攻訐而遭彈劾罷官,遂躬於田畝。春末夏秋之際,作者生病,雖生活愈加清貧,仍不忘恢復之意。於是病愈即寫《病起書懷》二,以表其矢誌不渝之愛國情。
原文
病骨支離紗帽寬,
孤臣萬裏客江幹。
位卑未敢忘憂國,
事定猶須待闔棺。
天地神靈扶廟社,
京華父老望和鑾。
《出師》壹表通今古,
夜半挑燈更細看。
2.關於陸遊的古詩有哪些
陸遊(1125~1210) 中國南宋詩人。
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
圖片 生平 陸遊自幼好學不倦,青年時代曾從江西派詩人曾幾學詩,又受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岑參等人的詩作影響較大。 他20歲時與唐琬結婚,夫妻感情甚篤,但被其母強行拆散。
這種感情傷痛終其壹生,[釵頭鳳]、[沈園]等名作即是為此。29歲時,赴南宋首都臨安(今杭州)應鎖廳試,名列第壹,因居秦檜的孫子之前,又因他不忘國恥“喜論恢復”,竟在復試時被除名。
秦檜死後,孝宗即位,主戰派受到重視,陸遊方被起用。但由於張浚舉兵北伐失敗,陸遊被加上“鼓唱是非,力說張浚用兵”的罪名而罷黜還鄉。
後屢次上書求職,乾道五年(1169)得夔州(今四川奉節)通判小官。乾道八年主戰將領四川宣撫使王炎聘他襄理軍務。
不久,宋朝廷將王炎召回,隨即罷免,陸遊也改任成都府安撫司參議官。他收復中原的希望也就此破滅。
此後,陸遊又在蜀州、嘉州、榮州代理通判 、知州等職 。淳熙二年(1175),範成大鎮蜀,邀陸遊至其幕中任參議官。
五年春,陸遊詩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見,但並未得到重用 ,孝宗派他到 福州 、江西 去做了兩任提舉常平茶鹽公事。在江西任上,當地發生水災,他奏請開倉賑濟,竟以“擅權”罪名罷職還鄉。
陸遊在家閑居 6 年後,又被起用為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州。他赴京受命,寫了有名的七律《臨安春雨初霽》。
十五年,陸遊被召赴臨安任軍器少監。次年,光宗即位,改任朝議大夫禮部郎中。
於是他連上奏章,諫勸朝廷銳意進取,減輕賦稅,結果反遭彈劾,以“嘲詠風月”的罪名再度罷官。此後,陸遊長期蟄居農村,計有12年之久,在幽靜清貧的生活中度著晚年。
在這壹時期,陸遊曾應韓侂胄之請,為他撰寫了《南園記》,希望他“勤勞王事”。嘉泰二年(1202),宋朝因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尚未完成,召陸遊入朝修撰,次年修畢,即辭官還鄉。
此後猶賦詩作文不輟,但身體卻逐年衰弱,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85歲的老詩人抱著未見國土收復的遺恨與世長辭。 詩歌創作 陸遊集中存詩***約9300余首。
他的詩大致可以分為三期:第壹期是從少年到中年(46歲)入蜀以前。這壹時期最長(約 30 年),但集中現存詩卻最少,約200首左右,這是因為他將早年那些“但欲工藻繪”的作品盡行刪去的結果。
第二期是入蜀以後,到他64歲罷官東歸,前後近20年,存詩2400余首。這壹時期是其詩歌創作的成熟期,奠定了他作為壹代文宗的地位。
第三期是長期蟄居故鄉山陰壹直到逝世,亦有20 年,現存詩約近 6500 首。這壹時期的詩作最多,當是由於晚年未暇刪汰的緣故。
詩中表現為壹種清曠淡遠的田園風味,並不時流露著蒼涼的人生感慨。在這壹時期的詩中 ,也表現出趨向質樸而沈實的創作風格。
在陸遊 3個時期的詩中,始終貫串著熾熱的愛國主義精神。中年入蜀以後表現尤為明顯,不僅在同時代的詩人中顯得很突出,在中國文學史上也是罕見的。
他的詩“言恢復者十之五六” ,抗敵禦侮壹直是 最能觸發他創作激情 的思想主題 。陸遊的“壹片丹心”始終得不到報國的機會,不能不常常感到壓抑和憤慨,在詩中也就表現為在激昂的基調中又鳴響著悲愴 。
如《書憤》、《金錯刀行》、《關山月》、《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等。特別感人的是,陸遊在臨終前夕,還不忘收復國土,在有名的《示兒》詩中寫道:“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以上這類詩最能體現陸遊創作精神。
陸遊同時還對腐朽無能 、茍安求和的統治當局發出憤怒的譴責,痛斥那些不恤國難 、唯知奢靡享樂的官僚。如《 感憤 》、《 夜讀範至能〈 攬轡錄〉》、《追感往事》等詩。
對處於民族壓迫和階級壓迫下的人民,陸遊也在詩中表現著深切的關懷。並且對被迫反抗的人民懷著不尋常的同情。
在《兩獐》、《疾小愈縱筆作短章》等詩中,他對“盜賊”的看法已經沖破壹般文士的觀點,“吏或無佳政,盜賊起齊民”,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難能可貴的。 總之,憂國、愛民、誓死抗戰,是陸詩的最大特色並能傳誦千古的原因。
除此以外,陸遊還寫了很多別具風采的詩。這些詩或抒發生活感情,或描寫山川風物,呈現著自然流暢而又清新俊逸的風格;其中還有些作品將詩情和哲理藝術地交融在壹起。
如《遊山西村》:“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 陸遊的詩可謂各體兼備,無論是古體、律詩、絕句都有出色之作,其中尤以七律寫得又多又好。
如“江聲不盡英雄恨,天意無私草木秋”(《黃州》);“萬裏關河孤枕夢 ,五更風雨四山秋”(《枕上作》);“月色橫分窗壹半,秋聲正在樹中間”(《枕上》)等。這些名作名句,或壯闊雄渾,或清新如畫,不僅對仗工穩,而且流走生動,不落纖巧。
除七律外 ,他在詩歌創作上的成就當推絕句 ,《 示兒 》、《劍門道中遇微雨》、《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楚城》、《小雨極涼舟中熟睡至夕》等,都不愧是“視唐殆無愧色”的絕句。 陸遊的詩雖然呈現著多彩多姿的風格,但從總的創作傾向來看,還是以現實主義為主。
他繼承了屈原等前代詩人憂國憂民的優良傳。
3.陸遊寫過哪些詩
1、《遊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2、《書憤》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壹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3、《冬夜讀書示子聿》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4、《訴衷情》 當年萬裏覓封侯,匹馬戍梁州。 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 此生誰料, 心在天山,身老滄州! 5、《蔔算子·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壹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6、《示兒》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7、《鷓鴣天》 家住蒼煙落照間。
絲毫塵事不相關。 斟殘玉瀣行穿竹,卷罷黃庭臥看山。
貪嘯傲,任衰殘。不妨隨處壹開顏。
元知造物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閑。 8、《漁家傲》 東望山陰何處是。
往來壹萬三千裏。 寫得家書空滿紙。
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 寄語紅橋橋下水。
扁舟何日尋兄弟。 行遍天涯真老亦。
愁無寐。鬢絲幾縷茶煙裏。
9、《朝中措·梅》 幽姿不入少年場。 無語只淒涼。
壹個飄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腸。 江頭月底,新詩舊夢,孤恨清香。
任是春風不管,也曾先識東皇。 10、《浪淘沙·丹陽浮玉亭席上作》 綠樹暗長亭。
幾把離尊。 陽關常恨不堪聞, 何況今朝秋色裏,身是行人。
清淚浥羅巾。 各自消魂。
壹江離恨恰平分。 安得千尋橫鐵鎖,截斷煙津。
11、《謝池春》 壯歲從戎,曾是氣吞殘虜。 陣雲高、狼煙夜舉。
朱顏青鬢,擁雕戈西戍。 笑儒冠、自多來誤。
功名夢斷,卻泛扁舟吳楚。 漫悲歌、傷懷吊古。
煙波無際,望秦關何處。 嘆流年、又成虛度。
12、《夜遊宮》 雪曉清笳亂起。 夢遊處、不知何地。
鐵騎無聲望似水。 想關河,雁門西,青海際。
睡覺寒燈裏。 漏聲斷、月斜窗紙。
自許封侯在萬裏。 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
13、《鵲橋仙》 壹竿風月,壹蓑煙雨,家在釣臺西住。 賣魚生怕近城門,況肯到、紅塵深處。
潮生理棹,潮平系纜,潮落浩歌歸去。 時人錯把比嚴光,我自是、無名漁父。
14、《浣溪沙·和無咎韻》 懶向沙頭醉玉瓶。 喚君同賞小窗明。
夕陽吹角最關情。 忙日苦多閑日少,新愁常續舊愁生。
客中無伴怕群行。 15、《好事近·登梅仙山絕頂望海》 揮袖上西峰,孤絕去天無尺。
拄杖下臨鯨海,數煙帆歷歷。 貪看雲氣舞青鸞,歸路已將夕。
多謝半山松吹,解殷勤留客。 16、《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 秋到邊城角聲哀。
烽火照高臺。 悲歌擊築,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雲開。 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
17、《豆葉黃》 壹春常是雨和風,風雨晴時春已空。 誰惜泥沙萬點紅,恨難窮。
恰似衰翁壹世中。 18、《漁父》 湘湖煙雨長菁絲,菇米新炊滑上匙。
雲散後,月斜時,潮落舟橫醉不知。 19、《幽居初夏》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壹花。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午甌茶。 20、《釵頭鳳》 (其壹)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 東風惡,歡情薄, 壹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 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其二)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乾,淚痕殘, 欲箋心事,獨語斜欄, 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聲寒,夜闌珊, 怕人詢問,咽淚裝歡, 瞞、瞞、瞞。
4.關於陸遊的詩,越多越好,快快快
01.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 《遊山西村》
02.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沈園二首》(其壹)
03.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壹泫然。 《沈園二首》(其二)
04.也是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 《春遊》
05.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示兒》
06.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示兒》
07.千年史冊恥無名,壹片丹心報天子。 《金錯刀行》
08.嗚呼!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 《金錯刀行》
09.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書憤》
10.出師壹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書憤》
11.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病起書懷》
12.出師壹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 《病起書懷》
13.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
14.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壹年。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15.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讀書示子聿》
16.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劍門道中遇微雨》
17.何方可化身千億,壹樹梅花壹放翁。 《梅花絕句》
18.壹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夜泊水村》
19.笛裏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征人骨。 《關山月》
20.小樓壹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臨安春雨初霽》
21.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臨安春雨初霽》
22.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臨安春雨初霽》
23.砧杵敲殘深巷月,井梧搖落故園秋。 《秋思》
24.雲影忽生鴉蔽日,雨聲不斷葉飛霜。 《庵中晚思》
5.關於陸遊的詩
關山月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空臨邊。
朱門沈沈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戍樓刁鬥催落月,三十從軍今白發。
笛裏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征人骨。中原幹戈古亦聞,豈有逆胡傳子孫?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①關山月:漢樂府舊題,屬橫吹曲辭。
②和戎句:孝宗隆興二年(1164)下詔與金人第二次議和。計至淳熙四年(1177)放翁寫這首詩時,已相隔十四年。
這裏說十五年,是舉其概數。③朱門沈沈:富貴之家門戶深深。
④廄(jiu):馬房。⑤戍樓:邊防上守望的建築。
刁鬥:軍中白天作燒鍋、夜間代更鼓用的器具。⑥遺民:淪陷區人民。
書憤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①樓船句:指隆興二年(1164)陸遊40歲在鎮江府通判任上事。當時張浚以右丞相督視江淮兵馬,路過鎮江,陸遊以世誼謁見,頗受顧遇。
張浚督練軍馬,增置戰艦,加強江防。樓船,高築望樓的大船,指南宋的戰艦。
瓜洲渡,在鎮江的對岸。②鐵馬句:指乾道八年(1172)陸遊48歲在陜南漢中時的經歷。
大散關,地名,當時為金宋議和劃界的地方。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①僵臥:躺著不活動。
②輪臺:在今新疆米泉境。唐時屬北庭都護府。
此泛指邊疆。③夜闌:夜深。
④鐵馬冰河:壯悍的馬在冰封的河上馳騁,指夢中的北征情景。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三萬裏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壹年。、《示兒》壹詩引路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洲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他的愛國詩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壹) 直抒胸臆《書憤》“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壹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陸遊的“壹片丹心”始終得不到報國的機會,不能不常常感到壓抑和憤慨,在詩中也就表現為在激昂的基調中又鳴響著悲愴。
“氣如山”的雄心壯誌與“空自許”的現實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郁結在心的郁悶、失意、悲愴化做了滔滔江水狂瀉而出,有著非常強的感染力。(二) 托物言誌《蔔算子·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壹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陸遊酷愛梅花,因為它象征著氣節。
他的《落梅》詩說:“雪虐風饕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過時自合飄零去,恥向東君更乞憐。”
梅花開時不畏嚴寒,落時不戀春光,來得光明,去得磊落。陸遊所心折的正是梅花的這種高潔品格。
他甚至幻想“何方可化身千億,壹樹梅花壹放翁”(《梅花絕句》), 希望終身與梅花為伴。此詞詠梅,實際上是借梅花的品格自明心跡,自抒懷抱。
上片感遇。“驛外”二句,說梅花流離淪落,所居非地;“已是”二句,說梅花備受風雨摧殘,所遇非時,突出梅花遭遇的不幸。
下片詠梅歷盡磨難,留得芳香而去。從中不難看到作者身世與人格的投影。
他早年因愛國議論觸犯秦檜被黜,後來又因“力說張浚用兵”被免職。他在南宋茍且偷安的環境中,壹直頗遭時忌,但愛國鬥誌始終不衰,甚至老而彌篤。
此詞是他晚年所作,借詠梅以表達其堅定不移的愛國立場和政治節操。(三) 借景抒情《關山月》“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空臨邊。
朱門沈沈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戍樓刁鬥催落月,三十從軍今白發。
笛裏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征人骨。中原幹戈古亦聞,豈有逆胡傳子孫!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
《關山月》就題意而生發,敘寫同壹個月光之下,關山(邊境)內外三種不同人(將軍、士兵、遺民)的境遇和心態。前四句寫將軍:臨邊不戰,沈湎聲色,弛廢戰備。
次四句寫士兵:虛度歲月,暴骨沙頭,壯誌難酬。後四句寫遺民:渴望恢復,連年落空,忍死等待。
月亮是全篇的背景光源,三種人都是今夜月下的不眠之人,蒼白的月光照出他們各不相同的歡樂悲苦。詩歌的重點是寫“壯士心”和“遺民淚”交織成的“月下之恨”,而“將軍樂”則從正面揭露了造成這壹千古悲劇的歷史原因是“和戎”的國策。
全詩以淡淡的月光塗抹了壹層悲憤的時代色彩,無聲地吐訴著作者心頭對“和戎”國策的譴責和報國無門的憾恨。(四) 以夢述懷《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僵臥荒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作此詩時作者已經六十八歲,盡管年老體衰,閑居鄉下,卻仍然盼望著為國盡力。
壹個深夜,風雨交加,詩人睡夢中仿佛正在戰場上激烈拼殺。詩歌深沈地表達了作者收復國土、報效祖國的壯誌和那種“年既老而不衰”的矢誌不渝的精神,充分表現了詩人崇高的愛國之情。
朱自清先生在《愛國詩》壹文中把我國古典詩歌中的愛國詩分為三類:壹是忠於壹朝,也就是忠於壹姓;其次是歌詠那勇敢殺敵的將士;再其次是對異族的同仇。並指出第三項以民族為立場,範圍更為廣大。
他認為陸遊“雖做過官,他的愛國熱誠卻不僅為了趙家壹姓。他曾在西北從軍,加強了他的敵愾。
為了民族,為了社稷,他永懷著恢復中原的壯誌。”因此,他認為:。
6.陸遊最著名的古詩有哪些
《示兒》
宋陸遊
死去元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示兒:寫給兒子們看。
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來。
但:只是。
悲:悲傷。
九州同:指中原統壹。古代中國分為九個州。
王師:南宋王朝的軍隊。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區。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乃翁:妳的父親,這裏指陸遊自己。
譯文:
我原本來知道人死之後就萬事成空了;
唯獨使我痛心的是我沒能看到祖國統壹。
等到朝廷軍隊收復中原的那壹天到來之時;
舉行家祭時千萬不要忘記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妳們的父親!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宋陸遊
三萬裏河東入海,
五千仞嶽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裏,
南望王師又壹年!
將曉:天將要亮。
籬門:竹子或樹枝編的門。
迎涼:出門感到壹陣涼風。
三萬裏:長度,形容非常長,這裏是虛指。
河:指黃河。
五千仞(rèn):形容它的高。
遺民:指在金占領區生活的漢族人民。
淚盡:眼淚流幹了,形容十分悲慘、痛苦。
胡塵:指金人入侵中原,也指胡人騎兵的鐵蹄踐踏揚起的塵土和金朝的暴政。
南望:向南方眺望。
王師:宋朝的軍隊。
譯文:
三萬裏長的黃河奔騰向東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華山聳入雲霄直上青天。
金兵占領區的百姓把眼淚都快流盡,他們在企盼王師北伐中又熬過壹年。
《蔔算子· 詠梅》
宋陸遊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壹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釵頭鳳·紅酥手》
宋陸遊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壹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遊山西村》
宋陸遊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書憤》
宋陸遊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壹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陸遊
古人學問無遺力,
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
宋陸遊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